查看原文
其他

在深圳,“手可摘星辰”正成为现实!



你有多久没仰望过满天繁星了?
数据显示进入二十世纪之后
由于不当或过度使用人造光
引起的“光污染”
全球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已看不见银河
而在深圳大鹏西涌海岸
“手可摘星辰”正成为现实写照

        大鹏西涌海岸


天文爱好者的观星目的地



距离市区70公里的大鹏新区西涌社区,因其背山面海、生态优良的环境是建设天文台的首选之地。十五年前,深圳市天文台天文部部长、副研究员梅林刚从大学天文系毕业,参与深圳天文台的筹建。

西涌是深不少天文爱好者的观星目的地

深圳天文台自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每年吸引着超过2万名天文爱好者前来进行天文观测、拍摄星空。但由于西涌人流量在增加,沙滩照明灯、户外广告灯、渔船射灯等人造光源多了,光污染在增加,夜空可见星星数量,仅为天文台建成之初的三分之一。正是由于天文科研中对光的敏感,让梅林决定以天文台所在社区为试点,来推动人们改变照明的方式。


梅林说,十五年前的星空,我们肉眼全天一看,你大概能够看到差不多有接近四千颗这样的星星。但随着时间推移,到了2020年左右的时候,几乎减少了一半,星空质量相对来说是下降的。

我国首个、亚洲第二个


  “国际暗夜社区”建立


为了让大家意识到“光”所带来的污染,梅林走出天文台,开始从一名天文学者转变为保护光环境的行动者。

“我们挨家挨户走访,在各种场合跟村民、民宿和餐馆老板沟通、解释。梅林说:“‘暗夜社区’并不是让大家关灯,而是科学地对照明进行高品质升级,不会影响大家的日常生活、安全和发展。”

梅林的行动,得到了深圳大鹏新区的支持,今年4月,深圳西涌打造了“中国首个国际暗夜社区”。在这个全国首座、亚洲第二座国际暗夜社区里,政府推出了照明管理办法,投入资金整改市政和商业照明,例如将室外灯光色温调整为2400K以下的暖色光,照射角度调整为向下照射,避免直接向天空照射。

梅林(右)在暗夜星空科普活动中

林介绍称,“国际暗夜社区”是国际暗夜天空协会(IDA)针对暗夜环境保护和推广设定的暗夜区域称号,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护社区居民健康与生活,保护动植物夜间栖息地,减少光污染,节约能源。

“暗夜”保护了星空,还有动植物夜间栖息地。2022年夏夜,西涌南门头的河道、天文台山上,出现了成群的萤火虫,宛若地上飞舞的星星,与星空遥相呼应,吸引了不少市民夜晚前来观赏。由于“暗夜社区”这么“火”,许多民宿、商户开始主动配合灯光改造,还自发地给左邻右舍做宣传,成为推进“暗夜社区”建设的社会力量。

梅林表示,作为天文台和天文学家来说,保护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星空都是一个共识,暗与亮的平衡的点。我们一直在寻找和权衡,在自然保护区在天文台周边,一定要找到这种能够仰望星空,能够给心灵进行休息的一个区域。

深圳天文台上看西涌的“星辰大海”


星空观测和暗夜生态的引流效果显著,西涌以天文观测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催生了独特的“暗夜经济”。据了解,近两年来,西涌先后落地6个天文文旅项目,提供了天文观测、科普、研学以及观星露营等“暗夜”体验项目,已服务超过20多万人次,营收超过1800万元。


来源:总台央视新闻、深圳发布、深圳天文台


监制/胡翼 宋雪
主编/张蓓 
值班编辑/佘小莉
校对/林骁颖

往期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