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30711-漫长的夏天

寻瑕小姐姐 寻瑕记 2023-10-20

74日,有科学家说,这可能是12.5万年以来,地球最热的一天。

7月11日,正式入伏,据说今年的伏天共有40天,被称为“四伏天”。

在这个漫长的夏天里,超预期的6月社融,所有人都在问,钱去哪儿了?

中国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预期32179亿元,前值15556亿元。


中国6月M2同比增长11.3%,预期11.2%,前值11.6%。


中国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54亿元。


6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71万亿元,同比少增1.12万亿元。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91万亿元。

央行网站

M1在角落里,默默的回落到了3.1%,和0.1%的6月CPI、同比降5.4%的6月PPI抱在一起。和去年6月的5.2万亿社融相比,政府债少了1万亿,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000多亿,同比微增。

市场弱,人心更弱,体现在一天天缩量到8000亿以下的市场,没有万亿成交就只做逆回购+打野的炒家,缩量低波环境下没有小作文来制造波动,一周又净流出小一百亿的北向资金;大家吃饭聊的都是脱钩、城投、人口、产业转型这样遥远而悲观的话题;关于资产负债表衰退、日本下行周期的书籍被广为传播。

但你真的让这些“比谁更悲观”的人下注一个悲观的头寸,也没人真的愿意,都想在电风扇的轮动中试试自己的身手,然后血肉模糊。

索性,搞搞打卡清吧探店和掼蛋培训,用实际行动跟上复苏的步伐。

A股是一个喜欢终局定价的市场,也是一个喜欢看长做短的市场,更是一个热衷于线性外推的市场,在DCF最为风靡的那几年里,我们常常听到“永续增速”“估值看到2050年”“牌照之上、规模永恒”“用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

这样的一个市场,在悲观的时候也是如出一辙的“一步到位”,说政策最好就是几万亿的特别国债,MMT水龙头开的大大的,低于这个量级就是没有政策,通胀和泡沫与我何干;说刺激最好就是一二线限购限售马上放开,也不管放开之后广大三四线房地产市场还活不活,放开交易限制之后的稳房价还要不要;说复苏就是要一人发一千块钱,说国际关系就是要喊打喊杀。

大部分看起来很爽的暴论,也只能停留在“看起来很爽”这个层面而已,在弱现实的环境下,只有真正的弱者思维可以生存。

某券商首席说:

“去年我们定价美国衰退中国复苏,实际上美国的经济情况总是比预期的好一些,而MMT带来的超额储蓄要到下半年甚至四季度才会耗尽,中国的复苏总是比预期差一些,但是15度角的复苏甚至5度角的复苏,也是复苏,只是大家内心的复苏斜率可能是45度角。”

蓓姐的月报已经变成了各大微信群的公共读物,但这一次,后缀为“(10)(1)(1)”的文件大家都认真读了:

“如果期待大规模承接地方债,期待新一轮基建刺激,期待大规模消费券,估计都是要落空的。”

承认自然复苏也是复苏,比大声光喊救市求雨还要难。

承认没有强刺激,比让辜首席承认自己不懂中国还要难。

冬病还需夏治,在产业转型的基础上加杠杆,而非重走老路,知易行难。

猜你想看

230706-甚至都没有小作文了

“半年了,客户还是没赚钱啊...”

230613-政策止疼药

机构正在丧失定价权

A股乱纪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