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笔谈|推进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

Raquet等 中国高教研究 2024-03-24

编者按:2023年9月27日,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成立了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发布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核心课程、能力标准、工作指南。同日,首届卓越工程师培养国际会议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主办,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等承办。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单位有关领导、教育管理者、专家学者等代表参会。会议围绕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推动工程教育变革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高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自主培养质量,全力落实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各项任务,本刊开设专栏刊发相关文章,供读者参阅。

法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模式与经验

Bertrand Raquet(贝尔唐·哈盖)

(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集团主席,图卢兹大学校长)

  世界变化如此之快,我们正面对新的转型变革,需要新的科学方式认识世界。思考如何培养未来工程师是我们的责任,我将主要交流探讨如何进行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

  怎样才算一个卓越的工程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从雇主和用人单位的角度进行考量。在我看来,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兼具短期和长期的受聘价值。这非常重要,但这个问题要放在21世纪的背景下考虑。一是如今我们正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局势动荡、气候变暖、资源耗竭,以及要在21世纪中叶实现的碳中和目标,我们需要新时代的工程师来应对这些挑战,他们要有系统性的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二是卓越工程师是为谁而培养?是为企业,为非营利性组织,还是为公共利益?上述主体间可能会存在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则是我们需要把握的。三是我们要为一些如今还不存在的职位培养人才,要教学生使用还未问世的技术,要使他们能解决还未出现的问题。

  未来工程师应具备哪些核心竞争力?我认为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科技相关的能力。他们需要掌握基于广泛基础知识的先进技术,以保证具有长期的受聘价值,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有专业技能知识,能在毕业入职后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第二大核心竞争力是对企业有用的技术知识。第三大核心竞争力在于软技能和文化方面,这可能是如今最具挑战性的一方面,我们需要再多下功夫,更进一步。我们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开放性和批判性思维。最后,未来工程师要面对的不仅是局限在单一学科内的复杂情况,他们需要有全局视野,要关注到问题的各个方面,需要加强学科交叉培养。

  法国工程师培养由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负责。CTI是由来自学界、业界及商会人士组成的联合机构,能以业界标准视角评判在学界的工作至关重要。CTI会提供带有指导和最佳实践方案的参考框架,包含很多如何将行业的概念和教育的概念融入工程师培养的案例,CTI还提供了涵盖七大领域的期望能力参考框架,涉及企业战略与治理、质量管理与保障、生态系统与伙伴关系政策、工程训练、求职招聘、社会服务、职业衔接等方面,这些方面在卓越工程师培养当中非常重要。CTI要求将学生放在培养过程的中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要考虑学生需要什么技能以及他们能学到什么。CTI看中的是基于能力的培养模式,首先要明确企业需要学生拥有何种能力,然后再设计培养项目。

  法国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三大核心。一是教给学生本校科研中产出的最先进科学和技术。二是和专业领域的企业或当地政府结成伙伴关系,确保这种伙伴关系把握住了社会经济的核心需求,和企业合作的质量将决定培养出何种工程师。三是如何培养,最为重要的是提供有创造性的、多方面的教学方法,以培育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创造力、系统性视角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我谈一下INSA人才培养模式。INSA模式是60多年前创立的,以应对法国工业化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巨大需求。INSA模式有三大重要特征。一是INSA的DNA,我们会将卓越学术能力和学生多样性结合,学生多样性指的是在收入、才能、国籍,甚至残障方面的多样。二是在多地设有分支机构招收高中毕业生,这给了很多学子机会,体现了包容性。三是提供涉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全面工程师培养计划,INSA培养出的工程师应该是行动上的哲学家,需要掌握科技知识,还要有批判性思维,要对所研究的科技有所理解,要将人文社科考量置于核心位置。

  INSA集团由法国7家机构组成,这些机构拥有一致的教育和科研模式,会相互分享招生信息,有着相同的根基,会一同构建INSA模式的未来。INSA集团是法国最大的工程师培养机构,有超2万名学生,其中1/4是海外留学生,每年毕业生超过3600人。INSA集团7家机构所关注的是与社会相关、有益于社会的研究。INSA试图解决五大社会问题: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全球健康和生物工程、交通基础设施、数据与数字社会、环境保护与治理。以下一些数据证明了开放、包容、平等是INSA模式的标志:我们学生中有42%是女性,这在法国高校中拔得头筹;有1/3的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INSA为他们提供了奖学金支持;有超600名学生身患残疾,INSA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帮扶方案。我们的工程师有一句座右铭——“工程师不仅仅是工程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招收千余名艺术生、体育生,并提供专门课程。

  我认为,相互交流借鉴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通过共同合作与努力,也一定可以塑造和培养出更多能应对21世纪种种挑战的未来工程师。

欧洲大学教育与产业期望:

如何弥合差距

Hubert Jäger(赫伯特·耶格)

(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部国家轻量化发展战略主席)

  纵观当今世界,教育和产业之间仍存在着诸多矛盾。因为建设一座成熟的大学往往需要十年以上,而产业端则需短期快速盈利,最多只能将未来五年纳入计划范围内,并且两者在期望上也有很大差异。大学生希望得到最好的教育,并且在受教育之后,在科研或产业等领域出人头地,同时希望获得很高的收入。而大学教授则希望他们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拥有高度的创新、发明能力。同时,大学内的发明成果与产业的创新期望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发明和创新的区别在于,创新是将发明的成果投入产业之中。这意味着我们首先要了解如何把学生、教授、大学和产业等各方面期望的差距缩小到同一个范围。下面聚焦发明与创新的关系、专业性与多面性的辩证思考、国际化策略和对人才培养本质的理解这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是发明与创新的关系。我们知道产业的链条由原材料、材料、加工、产品、客户和市场组成,也能看到产业的发展成熟虽在不同行业中有所差异,但总的来说都在十年以上。这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矛盾,因为盈利的期望一般是以一到五年为期限。我们可以通过合作创新来缓解矛盾,如果产业界在材料制备和加工技术方面与大学进行合作,将能有效缩短产业发展成熟所需的时间。那么大学正在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大学需要研发出独树一帜的“卖点”,让行业认识到其能力,才能对其产生青睐。我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我们在制备一种碳纤维的过程中,要选用一种高端陶瓷材料进行复合,如果大学能够直接开发、制备、销售这种材料形成自己独特的“卖点”,那么就能在合作中大有帮助。因此,大学若有足够的竞争力,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从发明到创新的转换时间。但我想着重强调一点,大学的研究发明如果与行业的一致性太强,那么创新因素可能会陷入困境,因为行业的盈利期望是5年,而大学的研究发明可能是10年以上,所以大学发明要走在行业创新之前。如果发明失去了活力,那么创新就无从谈起。

  二是专业性与多面性的辩证思考。专精化、点对点的学习模式要继续保留,而多面性、广泛化的学习,也是未来不可或缺的方向。专业性无需多言,当前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够进行多面性的学习,多面性意味着我们要在整个战略框架内改变工作方式。我们知道在整个产业流程链条中既需要特定领域的专家,也需要涵盖各环节的整体技术平台,同时我们还需要专门的营销人员来了解资金状况。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可以把不同类型的人聚集在一起工作的项目。在这个项目里,我们可以定义所谓的CEO、项目经理以及专家等角色,还可以引入一个教授,让他在各个项目中评估学生们的个性和表现。这一模式应该纳入工程师培养中,因为工程师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不友好的世界里,如每天都有从上到下的问题,需要他根据广泛的实践经验做出反应,也需要通过结构化的方式进行工作,等等。工程师还需要在团队协作中将问题清晰化,因为多数情况下问题的原因不止一个。他在处理主要工作后,还需要进行项目管理。因此,培养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要兼顾专业性与多面性的教育教学与实践培养。

  三是国际化策略。从国际角度来看,要成立一个国际性的产业联盟,必须有良好的基础和环境。我们做的工作也很有趣,我们建立了一个组织,其成员都经过了筛选,因此组织的规模并不大。我们寻找专家中的精英,让工程师邀请他们参与活动。我们最终成功建立起了一个国际网络,这就是最早的关于碳纤维技术的国际研讨会之一。每个国家都有机会参加,但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人参与。这个研讨会组织得十分成功,并且现在依然在推进工作。像这样的国际活动,就能够对合作发展起到加速作用。通过国际合作,各个合作方都可以有效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并且为加速发展作出贡献。因此,如果想组织一场国际合作,首先必须能用英语交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团队成员有效合作。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建立信任和互相尊重,并且注重可持续发展,确保合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四是对人才培养本质的理解。行业感兴趣的是招聘大量优秀从业人员,而人才正是每个优秀行业的基础。从大学教育角度来看,一位应聘者应该首先了解自己的定位,确定自己的特点和本质。因为如果他没有成为领导者的资质,那么就不应该培训他成为管理人员;如果他有着成为质检员的潜质,那就不应该培养他成为一个创新者或是发明家,因为这从一开始就是矛盾的。同时,应聘者也需要了解行业的需求。从学校毕业一步步走到行业管理者,这中间有很多挑战。我认为这些都应该在大学里就教给学生,因为这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要。他可能有机会提前为一个特定职位反思自己,也了解他是否有能力胜任这样一个未来的职位。最后,与行业内和高校内的每个人进行直接对话十分重要。学生成长过程中肯定有自己的缺点,但我们不应指出超过两三个缺点,否则可能会造成他们对自己深深的迷茫。如果能避免这一点,我们就能给年轻人带来积极的态度和更好的未来。


创新评价机制

深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

赵巍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这为我们不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升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工程具有实践性、复杂性的特点,过往的工科评价体系及人才培养方式出现了“重论文轻实践”、学术型和专业型同质化培养等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从工程大国迈向工程强国的步伐。卓越工程师培养评价与质量保障是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和压舱石,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创新准入评价、过程评价、毕业评价和外部评价等为突破,系统深化卓越工程师评价改革,全面提升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自主培养质量。

  一是创新准入评价,强化不拘一格选人。着力破解学生选拔“唯分数”和工程素养评价不足的问题。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和企业党组书记任双组长的校企招生工作组,强化行业企业的任务导向,校企联合制定招生方案,确立以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性评价标准,企业深度参与招生全过程,各关键领域招生小组中企业专家占评委半数以上,保障选拔规格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招生对象优中选优,面向全校推免生和企业核心技术骨干招生,2023级工程硕博士除在职博士外,均为北航推免生,有力保障了优质生源供给。制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推荐特殊专长学生免试进入工程硕博士改革专项试点》工作方案,改变过去只关注知识掌握的招考形式,更加注重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同时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创新实践能力、学科交叉融合思维的优秀学生进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项,不拘一格选拔卓越工程师好苗子。

  二是创新过程评价,强化产业需求匹配。着力破解工程硕博士培养产教脱节和工程实践训练不够的问题。精准对接企业人才需求,联合兄弟高校和企业构建了以家国情怀与职业素养、工程知识与创新实践能力、领导管理与持续改进能力、终身学习与全球胜任力四个维度为核心的卓越工程师通用能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编制了关键软件、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关键领域卓越工程师专用能力要求,形成了通专结合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能力标准体系。对标能力标准,研制关键领域产教融合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体系,打造学校主导、校企共建、企业主导各占1/3的“三三制”课程。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倡导课程以工程实践作品代替论文作为课程作业。出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工程师奖学金管理办法》,实施学生培养全过程的激励评价,引导学生深入工程一线创新实践。

  三是创新毕业评价,强化实际贡献导向。着力解决工程硕博士毕业学位评价学术化和“唯论文”问题。成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硕博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成员由校企双方共同组建,独立审查关键领域工程硕博士申请人资格、培养方案、导师资格、学位标准和授予,优化基于工程专业学位类别的跨学科、跨学院评价机制。打破学科界限,设置关键领域专家组,规范论文或报告撰写、毕业设计或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等重要环节。出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创新成果评价规定》,明确发表学术论文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强制性要求,鼓励学生以大型工程项目的论证、设计或实施为背景的技术学位论文申请学位,引导学生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工程一线。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全周期数据采集、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毕业跟踪评价的常态化监测,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创新外部评价,强化一流质量保障。着力解决工程硕博士培养质量标准不一和衔接互认认证缺失的问题。联合清华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高校、企业、国家实验室、协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发起成立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发布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汇编(第一卷)》。制定《工程硕博士入企培养工作指南》,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进企业与高校深化合作,共同完善培养机制、建强导师队伍、做好学生管理。有机衔接学习阶段评价和职业阶段评价,积极实施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和工程硕博士培养的标准化、体系化质量监督和评价机制。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工程师互认评价标准,促进我国卓越工程师的全球认可度和流动性。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院校,北航自1952年建校以来始终是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的先行者和探索者,服务国家、产教融合已成为北航培养人才的鲜明特色。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北航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紧握评价改革这一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的“指挥棒”,从入口、过程、出口全面改革学生评价体系,深入落实“三个根本转变”,深化产教融合自主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和人才的重要论述,把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持续深化卓越工程师评价改革,引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为卓越工程师培养作出新的北航贡献。

深化产教融合  构建实体平台

打造石油特色卓越工程师培养新范式

孙金声

(中国石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必须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企业要把培养环节前移,同高校一起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为加快建设一支新时代石油行业卓越工程师队伍,推动实现高水平能源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严格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定位与要求,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实体平台,在队伍建设、制度保障、入企实践、过程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实践,着力打造具有石油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新范式。


  一、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加强平台队伍建设


  一是高起点开展实体化运行,提供组织保障。成立集团公司领导挂帅的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工作专班,以及实体化运行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组建院士领衔的专职管理团队。二是建立卓越工程师实践平台,提供科研条件支撑。依托2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47个公司级重点实验室,以及智慧能源与新材料工程师技术中心,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优质的工程实践平台。三是建设高水平导师队伍,校企导师协同育人。多方吸纳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深厚学术造诣的专家,形成20余名院士、200余名技术总师和首席专家为主的导师团队。明确企业导师作为工程硕博士入企实践的第一责任人,出台激励措施,将企业导师完成工程硕博士培养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开发石油特色核心课程,夯实培养基础。校企导师联合开发“产业技术发展前沿”等18门面向世界工程科技前沿、产业最新进展的课程,以学校课程学习和企业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授课,夯实理论基础、开阔专业视野。


  二、加强顶层设计,构筑培养体系保障


  一是出台《工程硕博士研究生管理办法》《工程硕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等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规范硕博士全流程培养。二是制定“一人一策”培养方案,促进四方精准匹配。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为载体,促进企业、高校、导师、学生四方需求精准匹配,并制定实施学生“订单式”培养方案。三是设立工程硕博士创新基金,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共同体。为调动企校双导师积极性,让学生接触到真问题,根据依托重大攻关项目中的关键技术难点与瓶颈,设立卓越工程师创新基金课题,将学生与校企双导师成立课题组共同攻关,着力培养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难题能力,同时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知识产权共享。四是回归工程教育本质,破除“唯论文”倾向,提升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在原有以论文为主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以发明专利、工程设计、产品、软件、科技奖等多样化成果为认定标准的工程硕博士定量评价体系。五是高标准做好学生生活保障服务,密切关注在偏远地区实践的学生心理变化。企业负责学生在企期间全过程培养保障,提供食宿、保险、安全和心理等高标准保障服务。


  三、高质量组织集中培训,强化入企实践动员


  一是增强学生对石油行业、企业和文化的认同。组织学生在北京和石油精神的发源地大庆开展入企前集中培训,集团主要领导为入企实践学生讲授“第一课”,围绕“格物、修身、团结、奋斗”四个关键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出发,分享了青年成长成才的体会和思考。二是组织25名院士专家讲授思政、专业和安全等系列课程。邀请业内知名学者讲授“油气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QHSE与实验室安全”等课程;组织赴国家和集团重点实验室现场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石油工业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和现场生产面临的“真问题”。三是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思想内核建设,专门安排赴大庆油田为期一周的实地思政教育和技术培训。组织同学们走进铁人纪念馆,走进大庆油田火热的生产现场,在石油精神的熏陶中,加深对石油事业的热爱。四是深度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与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启动创新能力提升合作项目并组织专利知识培训,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国际交流平台。


  四、严要求开展跟踪,精细做好过程管理


  一是建立“四级”跟踪督导机制,实现培养过程全链条联动。企校双导师每两周召开例会;各企业人事部门每季度与学生进行座谈交流;管理团队全程“一对一”跟踪了解学生入企专业实践情况;工作专班定期组织会议重点解决学生培养存在问题;定期发布《工程硕博士培养动态简报》,介绍培养好经验、好做法。二是紧跟关键节点,严要求进行质量把关。跟踪指导学生撰写和发表专利、论文、工程设计、软件等有形化科研成果,通过关键节点控制,组织学位论文评审、预答辩和答辩,严把质量关。三是统筹安排工学交替,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充分发挥企校双方优势,坚持联合培养、工学交替,在企实践学生根据项目攻关需要,返校开展短期的实验、数值模拟、理论学习等,逐步完善工学交替实践模式。

  石油特色卓越工程师培养新范式的初步建立为油气与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工程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法和路径。随着培养过程的不断深入,该范式的内涵也将不断创新和丰富,持续推动人才培养和工程实践深度融合,为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能源与化工创新高地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科学家型工程总师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

沈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的重要论述,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总体部署、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卓越工程师作为新时代国家战略科技人才,如何培养具有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已然成为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破解当前工程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学用分离、学科分割、产教脱节、工科论文化等严重问题大有裨益。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百年来始终坚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对标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供给侧改革,强化工学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理念,打造“方向前瞻-技术前沿-培养前置”的人才培养体系,将为国再培养一批科学家型工程总师作为卓越工程师战略人才培养目标。


  一、科学家型工程总师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内涵


  学校以孙家栋等杰出校友为榜样,制定了科学家型工程总师应具备的“爱国奉献、追求卓越;务实创新、规格严格;系统思维、功夫到家;引领未来、协同攻关”能力图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四个确保”为核心要义的人才培养内涵:①确保以“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为魂,将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激发作为核心使命;②确保以“务实创新、规格严格”为本,将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核心要义;③确保以“系统思维、功夫到家”为要,将复杂工程问题解决作为看家本领;④确保以“引领未来、协同攻关”为宗,将占领科技制高点作为发展目标。


  二、科学家型工程总师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哈工大实践


  1. 培养需求突出国家战略引领,围绕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孙家栋等科学家型工程总师们聚焦国家战略急需开展科学研究,攻关重点领域卡脖子问题,提升了国家在该领域的话语权。因此,科学家型工程总师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必须在需求上做好顶层设计,做到战略牵引。为此,学校瞄准未来重点科技发展方向,全面对接国家航天国防、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的头部企业,以制约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制约性科学问题解决为牵引,强化人才培养需求上的精准对接与育人方向的前瞻性布局,实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校企双方的双引擎驱动。在路径探索方面,学校积极与60余家联培企业及单位对接人才培养、科技研发需求,通过有组织的人才培养、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建设科教一体、产教融合、成果孵化全链条式协同育人平台。

  2. 培养目标突出守正创新引领,重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要素、载体、基地等。学校瞄准科学家型工程总师的核心能力需求,以提升学生的原创力、领导力、系统思维为着眼点,以教育部航天动力、先进试验与测试两个重点领域核心课程建设等为抓手,在课程、教材、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重构,引导学生开展原创性、颠覆性的科研实践和工程创新。学校会同30余家企业按领域跨院系制订培养方案,建设领导力课程、领域特色课、领域前沿课、校企共建课等课程模块,新建课程占比达20%以上。学校联合中国一重、齐重数控等高站位参与齐齐哈尔高等研究院建设,牵头申报并获批工信部校企协同育人基地3个,专精特新产业学院2个,建立哈工大-航天科工卓越人才培养基地等多个;建立了涵盖10余个重点领域的导师库,包含两院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总工程师/总师、副总工程师/副总师等高端师资两百余人。

  3. 培养范式突出制度先行引领,确保科学家型工程总师育人理念的落地生根。学校坚持目标导向,不断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体制。在培养方案修订及实践学分认定方面,制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性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学分认定办法》等相关文件;在校企联培方面制定了《关于校企联培“真课题”认定的流程及办法》《校内导师及企业导师选聘办法》《关于校企联培企业导师基本职责的约定办法》等相关文件;为保障育人载体高质量建设,制定了《工程硕博士培养理事会章程》《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分委会章程》等相关文件,以保障培养过程规范化、制度化,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 培养模式突出务求实效引领,初步实现了按领域跨学科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实质落地。学校全面总结国家及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优势及成功经验,与航天科工集团互派研究生院执行院长或兼职副院长,以期实现培养体系兼容、培养方案兼顾,达到供需紧密对接、导师紧密合作、组织紧密协同的培养模式,真正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质落地。与此同时,学校面向航天国防、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急需方向,与深圳湾实验室等签订了光明班、国创班、卓越能动班等10余个专项班建设协议。按照专项模式建设了集成电路、商用大飞机、人工智能等8个专项班,实现了模式上的“复制孪生”。通过卓越首席班、卓越战略班、产教融合班等三个层次的专项班建设,以及按领域、跨学科的专项人才培养模式,全面筑牢我校在航天国防领域人才培养的“压舱石”地位。


  三、科学家型工程总师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哈工大特色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战略急需,学校以科学家型工程总师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凝练总结出“四保”“四引”的特色做法,即确保以“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为魂、以“务实创新、规格严格”为本、以“系统思维、功夫到家”为要、以“引领未来、协同攻关”为宗和培养需求突出国家战略引领、培养目标突出守正创新引领、培养范式突出制度先行引领、培养模式突出务求实效引领。面向新百年新征程,学校将瞄准战略科技人才的自主培养,力争打造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样板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范式。

深化产教融合,

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共同体

刘汉龙

(重庆大学常务副校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教授)

  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这为深化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走好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自主培养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政-校-企全方位深度合作,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共同体能够从多方位助力校企融合。共同体通过汇聚各方的资源与智慧,构建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交流合作平台,形成推动融合发展的联动机制,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与规范,推动校企的交流合作,实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工程实践深度融合,着力培养以人为本、德才兼备,具有反思性、批判性、创造性和建设性的卓越工程师。


  一、共建协同机制,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新体系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应采取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方式。共同体就需要以校企合作为核心,强化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协同,形成共商共建共管的“三共”组织架构,充分调动共同体各方资源,建立科学高效的制度体系,有力保障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共同体应致力于长效协同机制的建设,一方面应聚焦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挑战,开展全局性、前瞻性和实效性的战略研究和政策咨询,向政府相关部门报送决策参考报告;另一方面应汇聚各主体的科研、平台、人力等优质资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自我造血”能力,打造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示范区,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重庆大学作为发起单位之一,聚焦智慧能源领域,广泛凝聚相关领军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成立“智慧能源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联合体致力于构建多主体协同、开放共享的智慧能源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共同体,多主体协同构建包括培养标准和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环节、实践体系、课程体系和设置、导师团队、激励机制和评估体系等一体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新体系。为筑牢全球能源转型变革的“人才链”,构建产教融合、多学科交叉的工程硕博士培养教学新体系,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力量。


  二、共组导师队伍,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新团队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聚焦关键领域重大工程问题攻关,要求采取导师团队制开展指导。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要求导师团队具有多学科性、多元主体性,即导师团队应由校企具有不同学科的、不同专长的导师与技术人员联合构成,从而形成一支拥党爱国,业务精湛、学养深厚、作风一流、精于育人的多元主体协同、多学科融合的导师队伍。导师队伍建设要发挥高校导师的学科基础知识理论优势,使其与导师组内的其他学科导师互补提升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同时与组内企业导师的技术先进性和工程实践性的优势形成互补。校企导师密切合作是保障卓越工程师成功培养的关键,需要共同体协同发力,提供政策激励和措施指引,建立合作机制,促进校企双方,以打造“国师团队”为目标,建设卓越工程师培养导师新团队。

  重庆大学联合合作企业,构建可持续性的导师队伍共建合作机制,采取校内导师入企挂职实践,企业导师入校兼职教学形成校企人员互聘机制。校企共同参与导师的选拔培训,借助四有导师学院平台,联合开发面向企业导师的特色教育教学培训课程,企业借助平台开发面向学校导师的实践培训课程。与企业协力探索建立“团长制”的校企导师新团队建设办法,按合作单位组织导师成团,“团长”由校企指导经验丰富的导师担任,发挥“老带新”(传承校企育人经验)和“强纽带”(校企融合的着力点)作用。


  三、共研培养过程,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方案


  培养方案是卓越工程师培养全过程、保证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的纲领性文件,是教育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顶层设计。培养方案的制定,须在共同体各方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的基础上,综合卓越工程师培养全过程,由各方共同研讨具体培养环节(如课程体系、专业实践、国际交流合作等)的制定,达成共识并充分论证后制定完成。

  对标欧美等发达国家卓越工程师能力标准,重庆大学协同各方参与研制中国卓越工程师通用能力标准,并以此制定出智慧能源领域卓越工程师专用能力标准。重庆大学创新性地提出采取“学位毕业要求+学位论文要求”落实培养目标的培养体系制定办法,协同卓越工程师培养相关领域的企业、行业协会及潜在用人单位共研培养过程和具体培养环节,培养环节和课程体系严格按照卓越工程师能力标准要求具体设置,并采用“能力支撑矩阵”进行培养环节和课程设置的论证和具体优化,打造满足多方协同育人尤其是校企合作需要兼具灵活性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方案。此外,针对课程难以适应行业技术快速迭代的问题和课程理论授课与实践训练动态调整需求,重庆大学提出“双模弹性学分制”课程设置办法。


  四、共享实践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新基地


  专业实践是增强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关键必修环节,是研究生熟悉、学习并掌握行业领域相关标准、关键工程技术和方法、工艺和流程以及职业规范等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理论结合实际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科研攻关的重要环节和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共同体整合各方平台资源,共建共享实践平台,不仅可供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和科研训练,同时也可以进行师资培训。依托实践平台,开设实践课程、开展实践活动和实际工程问题研究,甚至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打造品牌国际交流合作。共同体根据平台情况,给各方提供决策指引,使共建共享的实践平台资源配置最优化、承载功能最大化,打造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新基地。

  新时代新征程,围绕教育强国、科技制胜、人才引领,卓越工程师培养共同体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同心共担高远使命,协力共建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勠力同心、倾情投入,踔厉奋发、勇于创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同谱写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新篇章,在世界工程教育界响亮中国声音、打造中国实践、贡献中国方案。

建立工程师技术中心多方合作共建机制

强化工程硕博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薄拯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教授)

  工程师技术中心建设是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内涵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对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理念,系统性地提升工程硕博士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校企深度合作开展有组织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迫切需要构建可持续的工程师技术中心多方合作共建机制,整合延伸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的育人功能,使工程硕博士生在真环境中开展真实践,研究真问题,产出真成果,获得真本领。工程师技术中心的建设和有效运行是重构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如何构建有效的建设和运行模式、发挥其在强化工程硕博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是一个极其值得探索的问题。

  浙江大学自2016年成立工程师学院并实体化运行以来,始终坚持将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作为工程硕博士研究生的重要培养目标,大力建设了工程创新与训练中心,持续打造高能级工程创新训练平台。2022年9月启动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后,浙江大学围绕有组织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在原有工程创新与训练中心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工程师技术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工程硕博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打开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效。


  一、浙江大学工程师技术中心建设运行模式的探索


  目前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在建单位均在大力推进工程师技术中心建设,具体模式主要分三种:一是依托校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等建立工程师技术中心;二是依托校外科研机构和产教融合基地等合作共建或延伸共建工程师技术中心;三是建立独立的实体化的工程师技术中心,并采用“1+N”模式,与校内高能级科创平台及校外企业共建分中心,做实校内工程师技术中心建设主体,做强类企业级别的仿真环境及工程实践平台。

  浙江大学在上述第三种模式的基础上,近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企业重大需求,正努力探索“1个关键领域(A)+1个工程师技术中心(C)+n个工程技术实践平台(P)+n个项目制培养团队(T)+n家合作企业(E)”的“1AC+nPTE”校企共建工程师技术中心合作机制,建立领域牵引、行业整合、学科交叉、校企联动的协同运行模式,以促进技术攻关协作、技术交流互动、资源开放共享,让工程硕博士研究生在深度参与企业创新技术与产品研发过程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上述思路的指导下,围绕集成电路、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结合“项目制”团队培养需求,联合国内龙头企业和高能级科创基地,建设了集成电路、新型互联网、新型电力系统等多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师技术中心,新建和共建共享了一批类企业级别平台环境。结合当前产业前沿技术发展和工程创新人才需求,在已有平台升级改造的基础上,与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合作改建、新建了工业元宇宙、高端机器人、智能网联新能源车、低碳新能源电力系统等4个创新系统平台,构建了相应的类企业级别仿真开发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师学院分院以及各校企联合实践基地等平台资源,通过远程互联实现多基地协同联动,建成虚拟训练平台,开展远程实景教学与本地深度虚拟仿真相结合的虚实一体化仿真训练。


  二、浙江大学工程硕博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


  在以高质量人才供给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的新思想指引下,针对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技术和人才的迫切需求,浙江大学正依托高水平工程师技术中心(工程创新与训练中心),着力强化工程硕博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在充分领悟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整合现有实验实训资源,以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培养为重点,完善高阶认知与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打造新形态教材与虚实结合实践实训平台,开发应用软件共享虚拟实验、仪器共享虚拟实验和远程控制虚拟实验等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形成虚实融合互补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全面实施与企业实习实践有机衔接的高阶工程实训,上好学生“走进产业第一课”。针对当前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短板,学校精心规划、周密论证,组织多学科骨干教授和行业企业资深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同堂授课,共开设实训课程40余门,高水平创建了大型跨大类通识性实践课程“高阶工程认知与实践”,依托工程师技术中心开展工程设计、仿真、制造、测试、分析、集成、协同、应用等全流程一站式高阶工程技能训练以及综合系统创新研发训练,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年总教学数达4万多人时,深受学生欢迎。

  同时,组织校内相关专业学院优势科技团队力量,推进与多家科技领军企业的技术对接合作,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合作、技术服务、校企导师联合指导和实践教学,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校企联合开展平台共建、实践训练和人才培养。积极开展面向工程技术应用的研究生实践创新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真本领”。依托工程师技术中心以及与大型央企、龙头企业、国防军工单位共建的60余家研究生培养基地或联合研发中心,协同开展面向产业工程应用的联合技术攻关与研究生实践创新训练。由战略科学家主导的20多个项目制培养团队,与行业企业专家紧密合作,面向真问题开展真协同,融人才培养于复杂工程系统核心技术攻关与创新实践,有效补齐研究生工程知识和实践能力短板。近5年研究生共被授权发明专利1175项,9人获国家级专业实践优秀成果奖、84人获省级专业实践优秀成果奖,416名毕业生获得工程师职称,另有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中成果显著,获得国赛、省赛金奖多项。

  随着工程师技术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有效、可持续地激发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实现科研和育人资源的双向延伸和多方合作共赢,发挥并提升工程硕博士实践创新能力,当前还面临着许多挑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解决。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11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