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文东 雷培梁 孙柏璋 林晓萍|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高等教育支撑体系探略

张文东等 中国高教研究 2024-02-05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2.02.13


摘 要

融合发展是新时代两岸关系的一个战略性构图和可行性发展路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具体应用与生动实践。高等教育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引擎。聚焦两岸融合发展需求,构建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体系,形成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教育支撑体系。


关键词

两岸融合发展;教育功能;高等教育融合发展体系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加快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2021年3月,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两岸融合发展体现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时代性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是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高等教育要坚持把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两岸智力与技术交流,双向驱动,推进两岸高等教育互容、互鉴、互融,打通两岸高等教育的内在贯通性、融合性,进而服务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和融合发展的大局。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融合发展与公平共享

  纵观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发展历程已走过近30个年头,虽然期间受不稳定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有所起伏,但无论在程度、领域、层次等各方面都在不断向纵深方向蓬勃发展,由最初两岸学生相互求学到两岸“平等互惠”“学术采认”等方式认同、合作,这是两岸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共同延续中华民族血脉、文脉、人脉,携手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共同意识所决定的。即使在2016年受台湾地区相关政策影响,两岸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出现了一些困难,但仍然无法阻挡两岸走向更深层面交融的大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增进同胞福祉和亲情”。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要“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造福两岸同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台湾同胞、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力促祖国和平统一,提出了一系列对台工作新思路新理念新任务,无一不把“以人民为中心”摆在突出位置。“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涵盖了台湾同胞,即“同等待遇”“增进福祉”“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两岸的事是两岸同胞的家里事,当然也应该由家里人商量着办”,强调“要推动两岸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合作”。推动两岸融合发展,高等教育融合是纽带和桥梁,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推动两岸教育融合发展,造福两岸同胞,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前提是两岸同胞高等教育需求的实现和满足,目标和任务是增进两岸人民教育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价值立场,就要坚持以两岸人民为主体,坚持以两岸人民需求为导向,把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放在两岸人民身上,将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力量、智慧依靠于两岸人民身上,把握两岸人民的现实高等教育状况和高等教育发展程度及其阶段性特征,把握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共同利益和需求目标实现的可能和条件,促使两岸人民成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决定性的推动力量,使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两岸人民。

  融合发展是时代的产物,需要两岸人民的共同实践来实现。共同实践是接榫两岸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桥梁。2015年习近平在两会期间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两岸同胞共同推动,靠两岸同胞共同维护,由两岸同胞共同分享”。2016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需要两岸同胞共同维护,开创共同美好未来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携起手来同心干”,同年习近平在会见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指出“两岸同胞都是民族复兴的参与者、推动者、获益者”。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强调“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要和衷共济、团结向前……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两岸融合发展需要两岸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实践”“参与”“推动”“维护”“努力”并由两岸人民共同“分享”和“获益”。在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共同实践中,要充分激发两岸人民共同推进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构建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新体系。着眼于现实与未来,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在创新中开拓实践新领域、新课题,共筑两岸高等教育新高地、新阵地,满足两岸融合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在共同实践中推进和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

二、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功能

  高等教育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既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两岸融合发展,高等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其重要支撑。高等教育的人才支持、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将有效弥补两岸融合发展在高端发展领域中可能出现的短板,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朝常态化、持续化、制度化和高质量迈进。从政策环境看,两岸融合发展是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战略,党中央国务院以两岸人民为中心,制定一系列对台大政方针,国家部委相继出台系列对台惠台措施,奠定了对台工作的基础性条件,创造了高等教育融入两岸融合发展大局的良好环境。从经济社会环境看,尽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大潮出现了阶段性“回头浪”,但不改大势。两岸人民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社会价值,以融合发展方式建立两岸命运共同体,着力推进经济、基础设施、社会、文化领域融合发展,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点。从教育环境看,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已具数十年时间,教育合作交流形成“常态”、高校互招互派突显“亮点”、联合培养人才塑造“典型”、智力资源引进锤炼“特色”、教育政策保驾护航夯实“基础”,两岸教育融合互促已先行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1. 高等教育与经济领域融合发展。据相关测算验证,1952—1978年高等教育GDP贡献率为20.9%,1982—200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增加1%,GDP增长超700亿元,足见高等教育经济功能的显著作用。推动两岸经济领域融合,主要涵盖四个方面。一是两岸先进制造业合作。基于两岸科技协同创新,推动优势产业对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布局,加快推进两岸产业合作,扩大关键技术、龙头项目和高端人才等领域合作。支持台湾高端企业来大陆发展,深化技术、项目和人才交流合作。二是两岸现代服务业合作。深化两岸医疗和健康产业合作,推动两岸冷链物流服务合作。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推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台资板”建设,设立两岸合作证券项目,规范发展基金集聚区。加快发展金融服务、数字经济、工业设计、旅游等合作。三是两岸现代农业合作。加快两岸农业融合发展,加强台湾农业“五新”(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示范推广,引进台湾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发展精致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加强农产品交易中心、集散中心建设,优化提升线上交易平台。四是两岸经贸合作。建设两岸共同市场,推进两岸经贸畅通,推动要素便利流动,促进两岸企业共同开发、共建标准、共创品牌。

  高等教育影响经济领域融合发展的机理是通过人力资本产生的智力或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从微观层面看,高等教育聚焦两岸市场人才需求,深入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供给的复杂性、专业性和多维性,全力提升受教育者的技术技能,强化受教育者后继学习能力、技术能力的递进性,增强人才知识、技术、才能、创新和经验的经济价值,推动两岸经济变化催动人才供需有效匹配,使之适应两岸经济领域融合的新形势和技术要求。从中观层面看,高等教育主动服务支撑两岸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挥经济功能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既推动高等教育内部深化服务供给改革,提高办学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又增强服务贡献率,按照经济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提高人才和技术的供给力,为产业行业企业带来深刻变革,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宏观层面看,高等教育推动服务位阶上升,加强基础研发和技术创新,促进基础理论向成果转化、生产实践转变,进而带动创新性生产运用与科技进步,促进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收益增长,产生正向“溢出效应”。

  2. 高等教育与基础设施领域融合发展。基础设施领域融合必然涉及由规划、设计、施工、落实等产生的人才、知识、技术等问题。推动两岸基础设施领域融合,包括三个重点领域。一是两岸互联互通。推进两岸基础设施“陆、海、天、网”四位一体联通,构建立体式对台通道枢纽。创设两岸海空直航方式,提升既有航线往来功能,加密或增设两岸航班航线。推进两岸通水、通电、通气、通桥,促进沿海地区率先融合发展。二是能源资源互通。发挥航运和能源布局优势,建设两岸能源资源中转平台,构建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产品供应通道,联合开发海上风电资源。三是两岸信息网络建设。促进两岸信息互联互通,拓展电子商务、云端服务、话务中转等新领域合作,扩大5G通信技术服务的延伸覆盖面。鼓励台商来大陆发展电商物流产业,打造两岸电商物流服务平台。

  高等教育影响基础设施领域融合发展的机理是通过人才培养专有化、技术供给优质化、信息平台网络化提高基础设施推动两岸融合的承载能力。推动人才培养专有化,聚焦基础设施领域,优化设置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把两岸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人才规格、人才标准、岗位特点、能力要求融入专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动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创新,侧重于人才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才供给的针对性、直接性和有效性。强化技术供给优质化,把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局部领域直接放置基础设施领域,聚焦跨海建设的特点和差异性,以联合开发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实行项目共同规划、共同设计、共同建设,打造基础设施领域科研创新或技术服务新平台、新基地,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促使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双向性、便捷化。实施信息平台网络化,面向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对话、对接两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技术迭代、软硬兼备、数据驱动、协同融合、平台聚力、价值赋能,建设新型高等教育基础设施体系,为两岸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新动能、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

  3. 高等教育与社会领域融合发展。社会融合是将具有差异性的社会元素、内容融合成为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与结果。社会融合主要是解决脱域机制的挑战问题,从地域化情境中抽离出来,跨越时间空间限制,重新组织社会关系,促成社会合作、培养共同价值观和情感、达成对话一致,建构新的更加合理规范的社会结构,形成“共同在场机制”,构建实体共同体,增强群体信任。推动两岸社会领域融合,一方面,推动台胞台企享有同等待遇。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和制度,构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服务体系。坚持“非禁即享”,推进各项惠台政策落地与创新,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扩大各领域交流交往,推动社会保障和公共资源共享,推动社区、基层治理、乡建乡创、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共建合作。另一方面,强化青年和人才交流。突出青少年交流交往,创设青年交流合作新窗口,鼓励更多“首来族”来大陆。推动更多的台湾学子、教师、医护人员来大陆求学、执教、执业。开创就业创业新领域,完善实习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建设就业创业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鼓励两岸青年携手创业。加大台湾人才引进力度,打造人才特区。

  高等教育影响社会领域融合发展的机理是通过交流融合、参与融合、利益融合、规则融合,形成机制与结构紧密相连且具有固定互动规律的因果关系。构建交流融合机制,突出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媒介作用,推进两岸人民的常态化交流,提高互信程度,重建认知图像,推动交流的频繁化、深入化,以善意、认可、欣赏带动更大范围、更大幅度的交流,覆盖至两岸融合发展的方方面面。构建参与融合机制,牢固树立“两岸的事情,两岸人民一起做”的理念,推动两岸高等教育积极参与两岸各领域融合的全过程、全环节,加强对两岸情感、文化、传统的溯源,以包容式形成深度参与形态与规则,持续推动机会共享和成果分享。构建利益融合机制,打造两岸高等教育利益共同体,牢牢把握维系两岸关系的纽带和基本动力,找寻利益契合点、刻画利益连接线、扩大利益覆盖面,助力两岸融合发展利益共同体建设,由高效合作进化为高效利益共享。构建规则融合机制,在高等教育内部推行台湾学生、教师与大陆享受同等待遇政策,在外部加强对两岸融合发展规则的研究、开发、制定,形成内外兼具、协同发展的社会融合格局。

  4. 高等教育与文化领域融合发展。依据文化传播理论,相似文化群体具有共同或相似文化特质与母体,更具相互适应度。两岸文化融合,实质指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中华传统文化固有传承关系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创新关系以及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由此产生共同意识,形成文化的自信自觉。推进两岸文化融合,一方面,密切祖地乡情文化交流。两岸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台湾开展系列活动、巡展巡演、宣传推介。强化两岸的宗亲、乡亲、姻亲、民间信仰“四大纽带”,拓展祖地文化、民间信仰文化交流交往,深化寻根谒祖、信俗交流。推动两岸亲情乡情延续,扩大台湾人民参与两岸共写史书、共创作品。另一方面,完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构建品牌化、系统化、全面化对台文化交流体系,形成具有中华文化特质和国际影响力的传播机制与模式。建设文化教育交流基地,建设文化产业体系、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历史文化研究院,推动两岸专家学者、师生共同研修两岸历史文化。

  高等教育影响文化领域融合发展的机理是通过融合两岸文化的表达方式,探索中华文化的现代传承样式和解读方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与当代再创造,形成两岸一体的文化认同。加大两岸文化的传承力度,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的文化研究、文化挖掘、文化传承优势,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强化两岸文化同宗同根同源的固有关系。加强两岸文化的创新发展,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协同建构文化话语体系,增强文化话语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和平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文化产业合作,促使高等教育主动融入、主动参与两岸文化市场打造,突出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共同文化土壤中创造文化创意产品,生成两岸人民喜闻乐见文化成果,凝聚两岸人民共识。

三、构建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体系的现实路径

  高等教育是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先行军”。要在“以人民为中心”教育发展思想的引领下,落实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站稳守好基本站位,强化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体系,建成两岸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新高地。

  1. 构建两岸高等教育交流机制。聚焦高等教育对外合作规律,历来均是弱校、弱区寻求强校、强区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探索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新路,基础是大陆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由资源引进转为资源输出、由寻求合作转向倒逼合作。一是坚持赶超目标牵引。创新实施“一校一策”目标管理责任制,拓展内涵、外延及覆盖面,推动高校按照办学定位、发展趋势、服务面向分别对标台湾同类高校,明确细化高质量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具体指标,强化绩效管理“指挥棒”作用,加大经费投入,择优配置资源,实现整体推进、局部突破。二是扩大优质教育体量。加大台湾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力度,创新民资公办合作或新型公办、民办举办制度,开展资源集结、优势集聚、投入集中规划设计,完善教育用地供给、教育设施配套制度,按照高水平、小规模、国际化、市场化的理念,加快建设一流大学或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行业学院,打造环产业、环区域、环战略高等教育创新区。三是构建一流发展格局。坚持两岸特色、一流标准、国际水平,坚持对标台湾高校同类一流学科专业,推动一流学科、一流应用型学科、一流专业改造升级,打造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建设“加速版”“一流版”,形成以点带面的超越格局。四是优化高质量人才体系。大规模推行产业(行业)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建设计划,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建设标准,重点布局建设服务两岸行业或具体产业链、创新链特色明显的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是打造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首选地。在高等教育集聚区打造两岸创新实验区,构建两岸合作与交流高等教育走廊,以联盟合作形式建设实体性运作“大共同体”,在人才培养改革、科研创新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成为台湾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首选对象。

  2. 打造两岸高等教育融合体系。无论哪一领域的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只有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更加确保合作与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两岸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要强化综合性、融合性、高阶性,逐步由片段化、活动式合作与交流转向更加契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式合作与交流方式,形成新型融合体系。一是构筑“一进一出”高等教育融合新平台。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引进台湾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作为新思路,支持台湾高等教育机构、台资企业两者联合或与大陆企业三者联合在大陆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办应用技术大学,与大陆民办本科院校享有同等待遇、履行同等义务,着力培养大陆企业或台湾企业急需紧缺人才。融合发展既要在大陆融合,也要推进在台融合。加快促进政府统筹,支持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联合职业教育“双高”建设院校、大陆或台湾企业赴台举办分校,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区位融合。二是创新“1+2”或“2+2”综合型合作模式。聚焦具体产业领域,面向大陆企业、台湾企业,创新“1(大陆高校)+2(大陆和台湾企业)”或“2(两岸高校)+2(两岸企业)”合作机制,筹建、升级两岸合作高水平产业(行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推动台湾企业资源逐步转化为教育合作资源,实现共赢发展。三是完善两岸合作职业培训体系。围绕两岸产业领域,突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作用,按专业类组合模式,推动两岸高校与大陆、台湾企业探索共建跨海职业培训联盟,在两岸布局建设综合型职业培训基地,系统开展交流访学、技术革新、员工培训、传师带徒、技能夏令营等活动。四是推动两岸学科专业融合适配发展。聚焦两岸相同产业领域,推动两岸高校与大陆或台湾企业共建一流学科或者潜力大、覆盖广、服务强的应用型学科,强化“产学研金服用”结合,形成学科高质量发展,凝聚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综合优势,为深化经济领域融合提供基础和可能。五是选取两岸同类具体产业链、创新链,围绕产业需求、人才要求、技术趋势,推动两岸高校与大陆或台湾企业联合举办一流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人才培养理念、规格、模式、方法、手段融合适配,培养两岸产业双域、需求同轨的未来高素质人才。

  3. 建设两岸科技创新合作体系。科研创新合作是实现两岸融合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也是最便捷高效、最容易产出效果的方式。重点围绕两岸经济、基础设施、社会、文化四大领域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海峡两岸科技创新合作重镇,构建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一是创新“两级两带网络化”两岸科研合作空间体系。实施“跨海协作、两岸协同”发展战略,以大学城、高校集聚区为“两级”,产业发展带、绿色产业发展带为“两带”,形成完善“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精准型”空间结构,构建“城+产+创”科研合作模式,探索试行两岸定制科研合作空间模式,推动由“项目(平台)等候空间”到“空间等着项目(平台)”,实现有优质项目(平台)就有承载空间。二是创新“两岸联动、比翼双飞”科研合作联动结构。围绕两岸现代经济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共商布局、互为嵌入、协同打造服务两岸产业发展的产业研发机构、科研创新平台、科技基础设施、技术联盟、新型智库,共建具有“一带一路”影响力的跨海科技创新集散中心,扩大关键技术、龙头项目和高端人才等领域合作,逐步构建“北承黄海、东海,南接南海”沿海城市群两岸科研合作第一门户枢纽。三是形成“产业合作项目化、项目合作产业化”科研合作模式。围绕两岸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经贸合作,支持大陆高校、企事业单位与台湾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形成“产业-项目”“项目-产业”合作模式,开展项目合作、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创新产业园区共建、产业梯度转移、产业链协作机制,推动合作产业、重大项目、成熟项目二次升级,促进两岸产业融合互动。四是深入推进两岸祖地乡情文化研究。形成“两岸文化,两岸人一起做”的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支持大陆高校与台湾高校、两岸文化科研机构、民间团体、台湾民众联合开展“寻根谒祖溯源、亲情乡情延续”文化研究,推动宗亲、乡亲、姻亲、民间信仰等领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构建“一地一特色、一校一精品”文化交流平台,创新建设两岸“大中小学一体化”文化熏陶、历史体验、情感育心体系,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两岸文化品牌。

  4. 优化台湾人才引进与服务体系。引人、留人、用人是两岸人才融合发展的三部曲,以人邀人是推动台湾同胞登陆的重要举措。打造两岸人才特区,鼓励更多“首来族”来大陆,持续扩大台湾同胞进入大陆规模,打造系列引人、留人、用人平台,把规模红利转化为融合红利、发展红利,借助台湾同胞讲好大陆故事、认同故事。一是构建台湾师资“人才池”。实行“省级统筹、高校使用、合理分配”机制,加大台湾高学历教师、台湾企业高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分两类建立台湾人才库,探索创新长期制、短期制、游教制多种形式并存的聘用制度,按照高校需求合理调配台湾人才,形成与大陆高校师资管理并行的类型师资管理制度。采取“一人一事一议”方式,鼓励支持台湾具有原创能力的学者和科技人才全职来大陆工作。二是创新“非禁即享”惠台师资政策。台湾人才来大陆高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在职称评聘、平台项目申报、人才计划及住房、子女入学、医疗、养老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台湾人才在来大陆前高校任职年限予以承认,取得学术成果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工作评价体系。首次评聘的台湾高层次人才,参照从国外引进人才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政策执行。三是创设青年交流合作“新窗口”。支持更多台湾学子来大陆求学,建立“两岸双联学制”(在签订合作协议的两岸高校分别修满课程、符合两校毕业资格、同时取得两校学位)。创新本硕“七年一贯制”或本硕博“十年一贯制”学习制度,遴选优秀台湾学子长期在大陆高校就读。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实习实训、就业、创业与大陆高校学生、毕业生适用同等政策、享受同等待遇。

  5. 创新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新路径。当前,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出现阻滞,急需开拓思路、创新方法,找准融合点。坚持“不为所有、但求所用”,架设跨海协作新桥梁,探索创新依托“云技术”破解两岸空间来往障碍,“借道开路”推动两岸在共同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中开辟融合发展新路。一方面,建设“跨海云大学联盟”。融入数字中国格局,加快建设“数字大学”,整合“高校在线教育联盟”和“高校数字图书馆”功能,打造世界级云大学联盟。开发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数字化教育资源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设远距教室、网络大学、电子图书馆、云学术交流平台,免费向台湾高校、企业、民间团队和台湾同胞开放,建设数字“家园”对台一体化教育服务平台。主动对接台湾数字资源,建立两岸高校数字化、立体化、常态化教育教学合作新模式,推动两岸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在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创新推动“两岸-国际”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模式。建设“两岸-国际”高等教育合作交流促进中心,设立“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基金”,借力国际第三者机构、平台的中转站或枢纽作用,适时推动两岸合作与交流由在大陆或在台湾转向第三地,创新推动两岸部分领域官方合作逐步转向官方统筹、民间合作,促进两岸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异地融合发展。

  【本文系福建省“十四五”教育规划专项课题“福建高等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能力研究”(JSZ19017)的研究成果】


作 者

张文东,福建警察学院副院长,福建福州 350100

雷培梁,通讯作者,泉州师范学院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福建泉州 362000

孙柏璋,福建江夏学院法律事务办公室主任,福建福州 350108

林晓萍,福建警察学院基础部教授,福建福州 350100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第2期第83-88页


栏 目

研究与探索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中国高教研究

微信号 : zggjyj1985

投搞平台:http://editor.cahe.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张文东 雷培梁 孙柏璋 林晓萍|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高等教育支撑体系探略

张文东等 中国高教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