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小琳 | 《全球华语语法-香港卷》后记

田小琳 西去东来中传站 2022-12-22

点击上方蓝字“西去东来中传站”关注我们
HONGKONG全球华语语法-香港卷










田  小  琳







“全球华语语法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邢福义教授,汪国胜教授主持具体工作。在序言里,邢福义教授已经详细介绍了本项目的立项目的、进行调查研究的原则、项目的工作进程及各卷结项的情况。


参考链接:邢福义、汪国胜:“全球华语语法研究”任重而道远 |《全球华语语法·香港卷》面世


这是一次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海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北美的华人社区进行的较有规模的华语语法的调查和研究的工作。虽然只是开头,却有创新的意义。

《全球华语语法·香港卷》自2011年12月启动,至2015年10月完成,历时3年10个月。全卷约32万字。参加香港组的同仁共7位,组长为田小琳教授,成员有石定栩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邓思颖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赵春利教授(暨南大学)、马毛朋博士(岭南大学)、李斐博士(岭南大学)、秦嘉丽(香港浸会大学、山东大学在读博士)。

香港卷分工情况为﹕田小琳、马毛朋、李斐、秦嘉丽主要负责概论和词法部份,石定栩、赵春利主要负责句法部份,邓思颖主要负责粤语语法部份。在工作过程中,小组召开多次工作会议,每一部分的纲目和内容都是大家一起讨论确定的。各章节互相衔接,前后呼应,最后由田小琳通稿定稿。

香港卷的工作始终得到邢福义先生和汪国胜先生的指导,我们与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所及其他各组学者交流频密,沟通研究成果,获益良多。2014年春田小琳等到华中师范大学拜访邢福义先生,大家取得一致的看法是:香港卷研究的范围是港式中文而非粤语;求异去同,做异不做同,异同是就普通话而言的;详写港式中文语法独特的部分,港式中文可视作通用中文的社区变体;以漫画等口语书面化的文本进行特殊口语文本研究。

我们在工作开始时,就搜集了有关的研究资料,包括粤语语法研究的资料,这些参考资料对我们很有帮助。在选择语料方面,《香港卷》涉及的范围广泛,包含了报刊、杂志、书籍及政府文件、行业文件的多种纸质语料,还有电子语料库上的各种语料;题材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内容。

除了语料丰富以外,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普-方-古-外”综合分析比较的方法。港式中文在通用中文的基础上夹用粤语语句、夹用英语语句、夹用文言语句,所以,这种综合分析的方法可以左右逢源,是非常解决问题的,因而得出的一些结论比较有说服力。

《香港卷》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概论(第一章)

词法(第二、三、四章)

短语(组合)(第五章)

句法(第六章)

篇章(第七章)

从构词、词、短语、句子到篇章,照顾到了由小到大的全部语法单位。最后,总看粤语语法对港式中文的影响(第八章)。从《香港卷》的目录可以看出,我们首次对港式中文的语法系统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做了比较全面的描述,概括出了港式中文语法的主要特征,这对深入认识港式中文作为香港流通的社区语体有重要的意义。

在研究中,我们认为存在不足的地方是口语语料吸收不足,目前吸收反映口语资料的部分,主要在虚词一章的语气助词和叹词两节里,这两节的语料来自香港的漫画书刊,语料相对接近口语。据香港政府2016年公布的人口统计资料,母语为粤语的人口占90%,会粤语的人口占95%,因而香港人最流通的口语就是粤语。人们的粤语口语中常常会夹用英语语句。如果选用口语语料,难免就是粤语语料。在香港,普通话并未达至与粤语一样流通的水平,也还没有产生以普通话为基础的、与书面的港式中文可以相对应的港式普通话。至少所谓港式普通话并未成气候,这也是难以选用口语语料的原因之一。

在《香港卷》即将付梓之时,我代表香港组全体同仁,感谢邢福义教授和汪国胜教授,我们能够参与这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深感荣幸。我也感谢香港组全体同仁,因为有你们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我们才能胜利完成任务。感谢《全球华语语法》各卷学者在工作中给予我们的支持。感谢商务印书馆完成《香港卷》的出版,感谢责任编辑刘建梅女士认真负责的工作。

最后,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田小琳

2020年10月于香港

附录

为纪录我们的研究过程和阶段成果,在完成计划期间,小组成员陆续在核心刊物等发表论文十数篇,可供读者参考。见下表: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作  者

刊物名称

1

港式中文词类现象举隅

论文

田小琳

马毛朋

《汉语学报》2015年第2

2

港式中文同素逆序词考论

论文

田小琳

李  斐

《汉语学报》2014年第1

3

港式中文语序问题略论

论文

田小琳

马毛朋

《汉语学报》2013年第1

4

港澳中文与标准中文“经”字句比较研究

论文

赵春利

石定栩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1

5

两岸四地汉语“有信心”句式的异同

论文

赵春利

石定栩

《汉语学报》2014年第2

6

港式中文差比句的类型与特点

论文

赵春利

石定栩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

7

汉语复合词的不对称现象

论文

邓思颖

《汉语学报》2014年第1

8

方言语法研究问题的思考

论文

邓思颖

《汉语学报》2013年第2

9

港式中文词类活用现象调查报告

论文

李  斐

《汉语学报》2012年第4

10

港式中文程度副词简论

论文

马毛朋

《汉语学报》2014年第4

11

港式中文连词调查报告

论文

马毛朋

《汉语学报》2012年第4

12

关于全球华语语法研究香港卷的思考

论文

田小琳

201510月于 “第八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暨30周年庆典”上大会报告。(后收录于邵敬敏,彭利贞主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八),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13

港式中文外来词结构类型分析

论文

李  斐

《汉语方言语法论丛》,商务印书馆,201512

14

Languagehood of Cantonese: a renewed front in   an old debate.

论文

邓思颖

郑兆邦

Open Journal of Modern Linguistics,2014, 4,   389-398.


2015年“全球华语语法研究”课题结项会合影



前排

左一:周清海,“全球华语语法研究”顾问,《新加坡卷》主编。

左二:田小琳,《香港卷》主编。

左三:屈承熹先生,结项专家。

右一:曹逢甫先生,结项专家。

右二:李英哲,“全球华语语法研究”顾问,《台湾卷》主编。

后排

左一:汪国胜,副总主编。

左二:陶红印,《北美卷》主编。

右一:郭熙,《马来西亚卷》主编。

右二:徐杰,《澳门卷》主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