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子教育:和孩子一起稳渡青春期

C计划-卢威 C计划思辨教育 2021-03-16


最近,我接到一位妈妈在微信上的求助。儿子刚上初中,原本很听话的他,却总是把自己独自一人锁在房间。妈妈如果想追进屋里问问儿子的校园见闻,就会被没好气地顶撞回来。老母亲觉得好委屈:小时候可是人见人爱的小乖乖,和妈妈无话不谈,怎么一到初中突然变了一个人?


这“熟悉的陌生人”还有其他种种让家长费解的迹象:


你发现自己不能再随意给孩子做任何决定——例如报名参加某些活动,要是没有经过孩子事先允许,必然遭遇坚决抵制;


曾经你和孩子无话不谈,现在他/她却有了自己的专属秘密,你们的关系像侦探和贼一样,一个藏一个找;


当你看到孩子回家摆着臭脸,寻思他/她是不是遇到不开心的事,正想前去开导一番,但人家躲在自己屋里用手机和好友聊得热火朝天……


有些家长觉得很失落,孩子好像突然不需要我了;有些家长则非常担心孩子遭遇了什么,自己却帮不上忙;有些家长觉得很生气,怎么我说一句你怼十句。家庭成员的情绪总是在奔溃的边缘,一触即发。




理解孩子的青春期需求


这其实是所有家长都要面临的问题:如何与青春期交手。


青春期这个词,源自美国心理学会的首任主席斯坦利·霍尔于1904年发表的《Adolescence(青春期)》一书。在他看来,从11、12岁到17、18岁左右的成长阶段“充满巨变和骚动”。不过这个时期特殊的“骚动性”,直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才逐渐引起人们重视。人们开始意识到,如果家长缺乏对青春期的理解,成人与孩子间将冲突不断,一旦处理不好,孩子的“第二个自我意识飞跃”的时期将障碍重重。


学术界早已对青春期的“骚动性”做出大量研究。青春期是人身体第二性状的发展阶段。生理上发生剧烈变化,性腺功能显现;性激素的分泌会增强大脑的兴奋性,使得下丘脑神经表现出亢进。这和大脑皮质原有的调节控制能力发生矛盾,让大脑皮质和皮下中枢暂时失去平衡。


复杂的生理、神经变化体现到情绪、行为上,就会让青少年在情绪表达上变得更加强烈,并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比如当得到好成绩时,他们会非常高兴,但一旦失败,就陷入极度苦恼的状态。


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也源于这一阶段的心理学变化。他们觉得自己已长大成人,会刻意表现出独立性,拒绝事事依赖大人,乐于有自己的“小天地”,要求和成人建立一种更接近于朋友的新型关系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还把他们当作“小孩子”来看,无视他们的独立人格和自我选择,孩子很容易产生抗拒心理,家长口中典型的“叛逆”现象就会轮番出现。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陈默将孩子的反抗行为归类为两种:


  • 硬抗家长说东,孩子一定要说西。家长说要考重点高中,孩子一定要考职业高中,不惜牺牲自己的前途,也要将“选择权”抢夺回自己手里;


  • 软抗轻则没有学习动力、不做作业,重则患抑郁症、有自杀行为。


我见过很多家长对“青春期”的概念表示不屑,觉得自己怎么就没有过“青春期”这个东西?


这其实可能和60后、70后的成长环境有关。上一代的亲子教育,通常是“你得听我的,不然我揍你”。所以上一代的青春期,往往都在“软抗”-“挨揍”的状态,以孩子的服从为结局。亲子双方的冲突少有僵持激化,以至于很多人长大以后忽视了自己也曾有过的微弱抗争。


但00后的孩子可与三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他们更加独立、自主,更少轻易妥协。他们对家长、老师的安排充满质疑:学习有什么意义?学数学有什么用?考上大学不一样还是只能当打工仔!面对这些带有明显“挑衅性”的问题,家长要是还和老一辈一样一巴掌打下去,那换来的不是服从,而是孩子内心的疏远与叛逃。


说到底,“叛逆”这个词,多少带有成人对孩子的轻视。自己才是权威,对权威的不服从则被定义为“反叛”“忤逆”。它其实是以成人视角在定义孩子的行为。透露出来的讯号,是作为父母对于无法再真正掌控孩子的行动、思想所带来的焦虑、失望和无奈。


如何尊重和回应孩子的青春期需求


纪伯伦的《论孩子》,仍适合家长们在焦虑孩子的青春期时仔细品读: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们或许首先要做的,便是不断提醒自己:孩子不是我个人的附属品


意识改变,同样还需要具体的行动方法。


一些可能是老生常谈:多聆听孩子,不要过于唠叨,和孩子互相尊重等等。


在我看来,尊重的基础,是良好的沟通《非暴力沟通》《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这样的经典读物,对构建良好的亲子沟通模式给出许多实用有益的参考。



例如,像开头那位妈妈面对的场景——孩子回家直接将自己独自反锁在屋,这时妈妈可以如何沟通呢?


1)观察: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具体行为:


“孩子,我看到今天你回来脸色不太好,然后我想和你打招呼,但你马上摔门进了房间。”(只说你看到的,或者你做了联想回忆起来的具体事情)


在和孩子沟通交流时,先尽可能客观地描述你所了解的事实。青春期的孩子,本身情绪容易波动,你一来就直接评价他/她的行为,很容易点燃孩子内心烦闷的小炸弹。


例如,你直接责问他“你怎么这样摔门”“你怎么不跟大人说话”——这样的语气,就暗含着对他行为的指责,孩子面对指责可能会以更加抗拒的方式应对,双方就更没有机会交流在学校究竟发生了什么。


2)感受: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评价):


“你这样突然摔门的行为,我感到有点难过。”(千万不要在没弄清楚事情之前就爆发你的怒气,横加指责)


这是对事物的评价,而不是对这个正在发脾气的人的评价。发生了这些事,作为家长的你感受是怎样的,坦率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句“你这孩子今天吃了火药了啊!”。这就是在指责孩子,而不是对本身他做出的行为进行评价。


3)需要: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因为我非常看重你的感受,妈妈想帮助你,做你坚强的后盾,但我好像无从帮你。


当我们使用“叛逆”这个词时,其实就在“外归因”——我产生的感受,是因为孩子的叛逆、不听话、不懂事。而非暴力沟通,在归因环节,则尤其强调内归因。这个案例里“我”之所以产生了某种感受,并不是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希望孩子凡事都和我说,我期待得到他的信任和尊重。这种期待没有得到满足和认可,才是让“我”沮丧、焦虑的真正原因。


强调内归因,既不是简单的指责他人,也不是归责自己,而是让自己能够更加坦率、明确的表达需求。如果我们通过指责、批评的方式提出主张,对方的第一反应更可能是防御、抗拒,但若我们直接说出需求,对方则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4)请求: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具体的行为:


“你是否愿意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如果你现在心情不好,等你愿意时我们可以谈谈?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多用“请做什么”,而非“不要做什么”的句式来提出请求,而且一定要用非常具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只有当我们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期待究竟是什么时,才能提出具体的、合情合理的要求。


这位妈妈用这个方法,给儿子的房间塞了一张小纸条。当天她并没有能得到儿子的回复。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孩子看到了妈妈塞进来的纸条,主动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并表示自己已经想到方法并解决了。


孩子的青春期,只会在他/她成长过程中持续一段时间,最终都会过去。在这段时间里,孩子更需要一个平和倾听的家庭环境试试用非暴力沟通,帮助孩子一起安稳度过这段有点儿躁动但是也非常特别的时光吧!


参考文献:

[1] [美]斯坦利·霍尔(G. Stanley Hall):《青春期:青少年的教育、养成和健康》,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

[2]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作者:卢威



C计划导师。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十多年K12课程设计和教学经验,注重寓教于乐、个性化差异,擅长激发孩子的自我思考力。


▷ 排版:鱼香

推荐阅读

▷ 《陈情令》中的儿童教养:亲子关系与孩子的性格养成

▷ 教育干货 | 万能四步法搞定孩子那些让人操碎心的事情


最新课程

/ 加入C计划儿童思辨读写寒假课👆 /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的签约作者。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文中署名的插图、脑图亦为原创。转载文章或原创插图、脑图,请联系小C(Plan-C2016),或给后台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