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左伟尘:论新时代“纲要”课教学的故事叙事与理论叙事的辩证逻辑

左伟尘 中社学人 2022-09-09


编者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年版)》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的修订版。本书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中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党史、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本书修订课题组首席专家召集人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欧阳淞研究员。(本科使用)



论新时代“纲要”课教学的故事叙事与理论叙事的辩证逻辑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要叙事说理,达到故事叙事与理论叙事的辩证统一。故事叙事要抓住真实性、趣味性与精准性,理论叙事要抓住民族复兴之理、马克思主义指南之理和党的领导之理。故事叙事要受理论叙事主导,理论叙事需要故事叙事补充,理论叙事的历史规律要由故事叙事来体现。叙事说理的逻辑归宿是引导大学生掌握历史规律并转化为其自身的历史智慧,懂得正确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使之成为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故事叙事;理论叙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是一门融合了国史和党史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国家观、政党观和群众观等为指导,从历史故事中讲清楚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突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因此,在“纲要”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学生认清“四个选择”,叙事说理是基本要求。可是在学生的认识中,故事多在事物的现象层面,理论多在事物的本质层面,从现象到本质需要运用抽象思维,而运用思维抽象力的能力差异导致学生喜听故事畏惧理论,这不利于“纲要”课对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见,探讨“纲要”课教学中故事叙事与理论叙事内在契合与辩证统一很有必要。




一、“纲要”课教学的故事叙事要抓住真实性、趣味性和精准性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为了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需要主动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还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用讲故事的方式启发学生更好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他还强调思政课教学改革要遵循“八个相统一”规律,提出“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的要求。可见,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对外宣传的要求,也是对内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那么,在“纲要”课中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坚守信史,保证故事叙事的真实性。教师在教学准备中需要认清“纲要”教材中的相关历史事实,包括事实的背景、发生、过程、结果及评价,也就是事的前因后果。由于“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以教材对历史事实本身的叙事比较精炼简略,这是因为它要服务于政治主线也就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与主线的叙事需要。面对这种情况,教学中的故事叙事需要补充很多历史事实的素材,这些素材的选择要以信史为基础。在信史的基础上“纲要”课教学才能更好地传播好主流意识形态,更好地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达到建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如何比较好地找到信史的基本素材呢?这需要利用前人比较权威的研究成果。例如,讲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故事,可以选择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为教学参考文献,这是对历史档案材料汇编的运用。讲好某个党史人物的故事,可以选择《中共党史人物传》丛书为教学参考文献,这是对党史人物学术研究成果的利用。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故事,可以选用《习近平扶贫故事》为教学参考文献,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运用。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可以选择《抗击新冠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为教学参考文献,这是对中国抗疫艰辛历程权威新闻记录材料的利用。在“纲要”课教学中利用历史档案材料和学术研究成果都要遵守信史原则,坚决杜绝选择“戏说历史”的材料。如此,才能保证教学中故事叙事的可信性。


 引人入胜,保持故事叙事的趣味性。故事叙事以调动人们的好奇心为基础,好奇心往往在故事细节的描述中才能得到满足,尤其是在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历史事实知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故事叙事一般具有熟悉中的陌生性,通过对故事的主体、客体、时间和空间出场序列的再造,富有人性的细节刻画与情节推进,使听故事者在“代入”情境中受到故事叙事者的目的性教育引导。故事叙事既可以由教师主导完成,也可以由学生主导完成。学生主导完成的,教师要进行精心指导、严格把关。故事叙事的呈现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利用现代传媒手段进行创作是适合大学生特点的主要方式,故事叙事的成果可以用微课、微电影等形式呈现。可见,故事叙事的趣味性是体现在内容、形式与过程中的。例如,在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中就可以把毛泽东决定亲自去重庆谈判作为本章的一个故事叙事,体现毛泽东的大智大勇和蒋介石的小智奸猾,突出共产党要和平民主的真诚愿望,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真实嘴脸。而要设计好这个故事叙事,首先就得遵守真实性,利用好《重庆谈判纪实》《毛泽东年谱》和《周恩来年谱》以及党的其他文献中的相关资料,这是必不可少的准备步骤。然后以学生的视角去呈现故事,让学生参与到再现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故事之中。


 慎选适量,追求故事叙事的精准性。“纲要”课教学要讲述从1840年以来时间跨度18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故事叙事无限丰富。但是这种无限性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因此需要谨慎选择最能体现“纲要”课教学目的的故事叙事。另外课堂教学并不是故事叙事越多越好,因为故事叙事还需要理论叙事来引导,必须给理论叙事留下时间。在此情况下,需要抓住历史主流与主线上的故事,能够体现历史发展节点性的故事叙事是优先选择的对象。换言之,“纲要”课教学中的故事叙事犹如“画龙”,形象饱满;理论叙事犹如“点睛”,启示深刻。例如,国民参政会六参政员1945年7月访问延安,黄炎培与毛泽东探讨历史周期率的“窑洞对”的故事叙事,就反映了毛泽东对以民主方式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认识飞跃,可以用在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用来阐明党在抗战时期坚持抗战与民主互为条件的道理,或者用在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中用来阐明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等深刻道理。不过要做到故事叙事的精准性这一点很不容易,不仅需要加强“纲要”课的教学研究,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对已经选好的故事叙述进行再次选择。因此,要想做到讲故事的精准性,需要不断投入教学热情和精力去修炼内功,也需要多向讲故事的高手学习,例如《习近平讲故事》一书就展现了习近平讲故事的高超本领,非常值得教师仔细揣摩并用之于“纲要”课的故事叙事。





二、“纲要”课教学的理论叙事要抓住复兴之理、指南之理和领导之理


 “纲要”课是通过历史来讲政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核心和灵魂”,所以“纲要”课教学的理论叙事要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来进行。“纲要”课教材的“导言”已经定义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本文认为民族复兴、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是其定义中的三个关键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理论叙事的基本要点。


 复兴之理:落后就要挨打,必须要奋发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落后就要挨打是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清王朝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没有及时跟上人类生产方式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大转折”,也就是说没有跟上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步伐,没有抓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遇。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结果和表现,此后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屡屡失败,直到抗日战争才取得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外来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力和财产损失,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备受侮辱与欺凌。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面对外来侵略和本国统治者的反动统治,志士仁人奋起反抗。中国人民的奋发自强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要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经过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推翻“三座大山”的胜利,第一大历史任务基本完成。

 全国解放后,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抗美援朝战争再次证明中国人在军事上完全有能力保家卫国。当然,中国的综合国力仍然很弱,需要大力发展自己。此时,处于世界冷战中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一方面感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的敌视与封锁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感受到在中苏关系蜜月期过后苏联对中国的控制压力。中国人没有屈服于外来压力,始终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发展之路,虽然遇到严重挫折,但是始终怀抱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和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家国情怀。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凭借辛勤劳动与智慧,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成就巨大。虽然面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挑战,但是总体上已经甩掉落后帽子。在这段从世界落后走向世界先进的路途中,依然不时受到西方强国的干涉内政或者其他压力,例如银河号事件、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中美贸易战等,但这些不会对中国发展大局造成严重阻碍。中国人以奋发自强的精神,把外来压力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例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来应对美国在高新技术方面对我国“卡脖子”的恶劣做法。

 当前中国已经走在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征程中,在此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逾进逾险但不进则退,必须一鼓作气把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大学生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何在“富”的环境中积极进取,实现“强”的目标?“纲要”课在民族复兴的理论叙事中可以引导大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懂得“富”的辩证法。康乾盛世之时中国是富有的,但是没有逃脱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周期率”,导致出现晚清时期的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清王朝从“富”到落后挨打有着一个内在逻辑,“富而骄,骄而奢,奢而贪,贪而腐,这就是清朝留给我们的历史教训。”清王朝在“富”时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没有看到世界已经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趋势,导致生产力上的总体落后;晚清时虽然看到了这种趋势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但是贪腐成性的王朝已经丧失了自我修复机制。清王朝从富到衰的故事警示我们,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一方面还需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反对奢靡之风;另一方面要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继续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努力。

 如此,这个理论叙事就将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成长在“蜜罐”里的大学生带入到“富”的辩证法中,认清自身在中国由富到强的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使命、责任和担当,自觉主动地接过前人推动民族复兴的接力棒,跑向下一个交接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指南之理:认清前进方向,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民族复兴的自觉实践是面向未来的,因此涉及需要以什么样的理论为“望远镜”来认识前进方向的问题,这就是第二个理论叙事。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紧密相连的。要想改变落后就要挨打的困境就必须要实现民族复兴,而要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找到中国正确前进的方向,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面对这一重大的现实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之前,中国的志士仁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总体来说,中国人是向内和向外寻找各种认清前进方向的理论。向内寻找思想资源,主要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以经世致用的方式继续维持地主阶级统治,中日甲午战争宣告这种方向的破产。向外寻找思想资源是主流。资产阶级维新派运用西方的进化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改良清王朝,目标是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实践的第一次结果是戊戌变法失败,第二次结果是清末“新政”中皇族内阁的出现,改良的君主立宪之路就此终结。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以飞跃来理解进化,以革命代替改良,孙中山还创立三民主义,抱有共和国的理想,但是清王朝灭亡之后国家统一被军阀割据所取代,资产阶级共和国在辛亥革命后始终只是一个空想。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与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同步的,我国由统一陷入分裂显然不符合国家工业化规律,因此国家统一目标的达成是民族复兴的前提条件。

 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三年国内战争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俄国成为中国改变落后挨打境况的学习榜样。毛泽东指出,中国人经过俄国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中国的先进分子以马克思主义来观察历史,明白了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先进分子组建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分清敌我友,建立统一战线,开展武装斗争,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革命胜利前方的第一个目标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最高最长远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向何处去”的完整理论叙事。这个理论叙事把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统一到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而奋斗之中,把从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改造到改革开放统一到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之中。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个目标。

 在这样一个理论叙事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认清前进方向的“望远镜”,始终是我们认清现实问题的“显微镜”。理论武装党、理论掌握群众,理论就会由精神变为物质,成为改变中国的巨大力量。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坚定不移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领导之理:团结凝聚力量,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群众蕴藏着抵抗压迫寻求解放的巨大力量,但由于中国革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人民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这种巨大力量才实现了大汇聚,实现了全国人民的大团结。换言之,改变中国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把全国人民组织团结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有可能,这是第三个理论叙事。

 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当然,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与党本身的内在优势分不开的。一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理论与实践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自己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党的纲领和政策富有远见。因为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论优势,共产党又根据中国实际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实事求是,所以共产党特别富有远见,能够在不同的具体环境中给人民指明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三是善于组织人民群众。民主集中制不仅是党和国家的组织原则,也是党组织人民群众的组织原则,党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彻底消除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社会现象。民主集中制和党的群众路线是内在统一的,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体现在党与群众关系上,则是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和唯物辩证法,因为“群众—领导—群众与实践—认识—实践、个别—一般—个别是统一的”。这样,党就在做实际工作时能够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把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四是共产党人的奉献。共产党人来自于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中自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各种本领。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在各条战线不同岗位上忘我地奉献自己的才智乃至生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先锋模范。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是党凝聚民心团结人民群众的微观心理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情告白感动无数中国人。

 例如,中国共产党本身的内在优势在抗日战争中得以充分体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分不开的。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为重,倡导、促成和维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反击皖南事变等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坚持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创建敌后战场支撑配合正面战场;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贯彻群众路线,建立“三三制”政权,尽可能改善民生;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始终战斗在抗战的最前线,以左权为代表的无数共产党人洒血疆场。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做到协调好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非根本利益和根本利益,实现全国人民的大团结,解决一个又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碰到的风险与挑战。因此不难得出结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力量能够团结凝聚的根本原因在于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实现离不开党的领导,全国人民大团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





三、“纲要”课教学的故事叙事与理论叙事的辩证统一



 故事叙事与理论叙事辩证统一是历史发展实践性的必然要求。“纲要”课的叙事说理是统一的,事在理中,理在事中,任何一个故事肯定隐含着一个或多个道理,这是历史发展实践性的必然要求。故事叙事中的故事是人们实践中产生的真实故事,理论叙事中的道理是人们实践检验后的真理,二者在人们的实践本身中就是统一的。“纲要”课教学要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提高思维抽象力,达到听故事明道理的效果。下面以土地问题为例进一步加以阐释。

 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在不同时段的实践中都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从“纲要”课教材第二章开始就不断涉及这个知识点,它是“纲要”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从故事叙事的角度来看,有太平天国的“有田同耕”、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中国共产党的“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大包干”“三权分置”等。从理论叙事的角度来看,土地问题涉及解放发展农业生产力、工农联盟、中国工业化道路等多个方面。从历史发展的实践历程来看,只有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不同时期都很好地解决了土地问题。

 那么,怎样在“纲要”课教学中讲述中国共产党解决土地问题时实现故事叙事与理论叙事辩证统一呢?第一,阐明中国共产党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来坚持不懈的解决土地问题。从革命角度而言,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必须发动人口最多的农民,使农民成为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主力军,而这需要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才有可能,这是吸取了太平天国没有落实“有田同耕”的经验教训。从建设角度而言,为了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就必须找到工业品的主要销售市场,而这个销售市场主要就是本国农民,要想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强农民的购买力,就必须先满足农民的土地需求。所以,谁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谁就能得到农民的拥护,成为农民群众的领导核心。孙中山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但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是无法实现这个主张的。第二,阐明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纲领和政策特别富有远见。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解放战争时期的平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动员了农民加入到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巩固了革命的胜利,然后又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合作化道路走向社会主义,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意味着建立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适应小岗村等基层农民群众的要求实行“大包干”,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为轻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农村市场。还要看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不仅增强了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农民工与资方的集体谈判能力,也为中国的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提供了一个社会稳定器。现在党领导的“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适应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大举措,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第三,阐明中国共产党坚决贯彻群众路线,依靠群众来解决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所以能在革命、建设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中协调农民、工人的利益;在土地改革中贯彻群众路线,发动群众,不搞恩赐的“和平式”土改;全国土改后又紧紧长期扭住农业支持国家工业化的大局,改革开放前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改革开放后顺应农民实行“大包干”的要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村市场活力,但是又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毫不动摇的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坚决抵制土地私有化的错误思想。如果对比一下中国和印度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成就,就能感受到中国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对中国工业化的重大意义。第四,阐明共产党人在探寻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过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真理。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共产党人为了制定出正确的土地纲领大兴调查研究,并且在贯彻土地纲领和政策的过程中坚决纠正各种偏向。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共产党人一直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中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经营方法,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领导共产党人支持小岗村等基层群众的实践,分置土地的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时代的国情支持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在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下进一步解放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乡村振兴而奋斗。


 故事叙事与理论叙事辩证统一的原则。第一,理论叙事主导故事叙事。认清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是“纲要”课教学的重点和主要目标,这是立德树人对“纲要”课教学的本质要求。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不能缺少对大学生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塑造。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等是大学生当前和今后社会实践的内在理性思维。故事叙事是这种历史理论思维的载体,但是故事叙事最多只是历史现象之网的某个小网结,历史本质还是要回到已经被“纲要”课教材所总结的历史主流和主线等理论中去寻找答案,这就需要理论叙事。所以,仅仅有故事叙事还不足以承担起塑造历史理论思维的重任,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的理论叙事。

 第二,理论叙事离不开故事叙事。对大学生来说,理论叙事的宏大性、复杂性容易导致其抽象思维疲劳,容易“走神”。因此,必须要有故事叙事来补充调节,因为饱满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故事情节能满足大学生的形象思维需求和好奇心的心理需求。此外,故事叙事容易让大学生产生历史情境中的自我代入感,这也符合人的活动规律。“社会历史过程即人的活动过程,社会历史规律即人的活动规律。”理论叙事中的历史规律终归由故事叙事来体现。马克思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纲要”课教学引导大学生认识历史规律的目的是要使之转化为其自身的历史智慧,懂得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怎样处理自身与人、家庭、国家、天下这种层层递进扩大的社会关系,成为一个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教师要在“纲要”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必须把握故事叙事和理论叙事的基本要点,以宏观的理论叙事来主导丰富的故事叙事,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


说明:公众号在推送时略去了原文中的相关注释和参考文献


相关阅读




本文作者:左伟尘,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右江民族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文章来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