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幽门螺旋杆菌究竟有多可怕?(上)

JMTC JMTC医疗翻译中心 2018-12-15

最开始,说胃里有细菌,科学家们也是不信的。毕竟胃里是一片强酸的海洋,怎么可能有细菌生存?然而防不胜防!



1983年,这个观念被彻底打破。澳大利亚的科学家Barry Marshall发现并证实幽门螺旋杆菌(Hp)的存在。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见下图)。Hp长2.5~4.0 μm,宽0.5~1.0 μm。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


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途径


1. 共餐。这是幽门螺旋杆菌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就像感冒一样,“一人生病全家吃药”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建议居家中最好搞好卫生,食用公筷等。



另外,经常在外就餐的人被感染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频繁出差的人须多加注意。  


2.口腔传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细菌,使得母婴传播、唾液传播等都有可能传染幽门螺旋杆菌。



接吻研究表明,如果情侣深度接吻,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将自然畅通无阻,所以接吻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最直接的途径。 


此外很多人早上的刷牙都是草草了事,须不知幽门螺旋杆菌可在牙菌斑和龋齿上生长繁殖。


3. 粪便传播。粪便中存活的Hp污染了水源或食物,而使饮用者或食用者感染Hp,研究表明低温能延长Hp的生存期,因此低温保存的食物如被Hp污染会增加Hp的传播机会。



4. 刺激性食物。由于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粘膜,致使胃的体抗力低下,从而容易导致幽门螺旋杆菌的入侵。所以刺激性食物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抗体的感染,虽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潜移默化,不可忽视。



生吃膳食既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其中一个频繁途径。现在西餐普遍,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的习惯使然,或者打火锅时肉都还没烫熟,却早已吃得不亦乐乎,这些都有可能存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安全隐患。



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


在我国,每两人就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HP)。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50%以上,在几年前,感染率更是一度超过70%。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幽门螺旋杆菌确定为I类致癌物。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有10%到20%的风险发展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或慢性萎缩性胃炎,相比无感染人群,患胃癌风险提高了约4-6倍。


近年发现幽门螺杆菌不仅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有关,还可引起其它器官和组织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只要消灭Hp,这些疾病可意外改善或恢复。


1.胃炎


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幽门螺杆菌能破坏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幽门螺杆菌能够突破胃酸、蛋白酶、不溶性与可溶性粘液层的保护作用,破坏胃黏膜,引发胃炎。


2.消化性溃疡


由于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部破坏了胃黏膜的天然保护屏障和修复功能,致使胃黏膜、十二指肠黏膜、食道黏膜很容易受到胃酸、胆汁等物质的腐蚀却不能够有效修复,从而引发消化性溃疡。



3.胃癌


幽门螺杆菌的代谢产物直接毒害粘膜引起炎症反应,本身也具有基因毒性作用从而引起胃黏膜的恶性转化,引发胃癌。


4.冠心病、动脉硬化和Hp 


Hp感染可以使脂质代谢恶化,发生炎症反应,使冠状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作用增强,从而使动脉硬化发生发展。另外,血管内皮细胞和抗Hp抗体之间可以发生交叉免疫反应,使血管壁损伤,成为动脉硬化形成因素。如英国医生发现心肌梗死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5.脑梗塞与Hp感染 


与脑梗塞发病有关的血清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和白细胞介素-8,感染Hp者都明显高于未感染者。特别是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更为明显。另外,颈动脉斑块是脑缺血的危险因素,由此引起的脑血栓,感染Hp的患者高于未感染者3倍以上。


6.高血压与Hp 感染


近年有少数研究人员报道,感染Hp后可使血压升高。经除菌后舒张压有所下降。但其相关原因还不清楚。



7.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 


据丹麦研究人员对2794名成年人调查研究发现,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如感染Hp,则血清中铁蛋白明显低于未感染者。而血清中铁蛋白在30微克/升以下(正常平均为123微克/升)人群,感染Hp者明显多于血清中铁蛋白正常人群。感染Hp导致的缺铁性贫血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有报道成年人同样可以发生。


8.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早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柳叶刀》杂志就曾报道,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患者,60%以上Hp呈阳性。据研究,成年人中的ITP患者有半数以上,特别是顽固性患者,经清除胃内Hp后而恢复。


9.口臭


幽门螺杆菌通常寄居在人体胃的幽门部,是引起胃部疾病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不仅在胃粘膜上寄生作祟,还会在口腔内寄生,特别是牙菌斑里含量最多,引起顽固性口臭。幽门螺杆菌重要毒性物质尿素酶可以分解口腔内的尿素等物质产生难闻的、严重的氨臭味,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也与口臭有着密切的关系。



想不到小小的幽门螺旋杆菌竟有这么大的危害,那么在如此高的感染率下,应该怎么做到不受其害呢?下一篇里,小小酱将带你了解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以及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

转载、媒体、商务合作

请联系个人微信:Japanyimei


扫描下方二维码

日本医美整形

翻译培训


日本医疗体检


联系我们/Contact
电话:03-6912-7290
地址:北京朝阳区胜古南里34-1-101

東京都豊島区池袋4-27-5和田ビル401
官网:www.japanxxj.com
传真:03-6912-729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