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高中生穷忙族 | 明明还是孩子,却被逼成了大人

Eva 非虚构时间 2022-09-11


“明明还是孩子,却被逼成了大人。”


在日本街头,不难看到身着整齐的校服拿着智能手机和朋友聊天的高中生。然而,他们当中有部分同学在下课之后急忙带上书包狂奔,不是回家,而是匆匆赶往傍晚开始的打工地点。


他们是谁?是高中生穷忙族。


NHK特别节目组的特别节目《看不见的“贫困”——被夺去未来的孩子们》在2017年2月播出。这次,节目组聚焦的是高中生穷忙族。



从外表看来,他们穿着干净整洁,也拥有智能手机。很难察觉他们背后的家庭环境实际如何。这让他们经常遭到一波贫穷非难: 

“哪里穷了!这不是还用得起智能手机吗?” 

“衣服不也是干干净净的吗?”

“明明还有过得更艰难的人,真矫情。” 

“只要有能遮风挡雨的家,就不是贫困。”


除去这些,人们还有对高中生赚取生活费的质疑:如此辛苦的话,与朋友的社交费用稍微节省点不就行了。他们不认同为了生活费去打工的“贫困”。


这些责难的背后,是人们看见了贫困却装作看不见。也让高中生穷忙族的家庭本身有了对自我的责怪。这究竟是谁之过? 

电影《垫底辣妹》剧照


01

贫穷困境  为什么高中生要兼职打工 


 ○父母弃养 抛弃抚养孩子的责任 


本书序章里提到的少女,就面临这样的惨状:父母对她不管不问,不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她离开“抛弃”自己的父母出外打工。雪上加霜的是,她遇上了看中她弱小无力反驳无人撑腰帮忙的劣势而压低工资的工厂社长。她真的没有别的办法。好在她的高中老师发现她的不对劲,她才能顺势从困住她的工厂逃出来。不过,她还是得继续找下一份糊口的工作养活自己。


○单亲家庭 兄弟姐妹多 


书中描写的家庭里面,有不少是家中全靠母亲一个人抚养两三个孩子成长学习。父母离异,孩子们依赖母亲的小时工赚取的工资生活。(“小时工”这一点也很耐人寻味。女性在婚后到生育孩子及之后的人生,大多数时间都留给孩子们。条件不允许她们完全放下孩子出外工作。这就导致她们生育后可以选择的工作机会变少范围变窄。照管孩子耗费的不仅是时间还有心力。日本人似乎也不会幻想有祖父母外公外婆来帮忙照管小孩。他们骨子里有着不想麻烦人的观念。况且,老年人照顾小孩也有一定的风险,到头来老小孩和小小孩都需要成人来好好看护。换句话说,倘若没有足够的金钱基础可以聘请保姆来照管年幼且尚未入学的孩子,那么母亲最终还是得扛起育儿的重担 。另外,目前还存在母亲得照顾一家老小的状况。老年人的医疗护理费用的高昂程度不容小觑。)


母亲承担的养育责任很重:一方面她要努力表现出自己在外认真工作赚钱给孩子树立榜样(甚至还不会主动申请及接受本来能够接受的援助。针对单亲家庭的援助制度有很多。但这一些基本都要当事人本人亲自去申请,否则无法享受。工作时的他们走不开,这意味着此路不通),另一方面她还在挤时间为自己工作时独自在家的孩子准备食物。亲子亲情的维系时间,或许只有吃晚饭的那段时间。连孩子的撒娇都是难能可贵的治愈瞬间。多子女的家庭,普遍存在孩子成绩还不错但教育费用高昂,导致家长无法为多个孩子提供同样多同样好的教育机会。(这里我想到了《82年生的金智英》。金智英的姐姐为了最小的弟弟能有更多的物质条件和教学资源,恋恋不舍地选择读收费比较低廉的师范。她做出这决定时,脸上在笑,心里在哭。)


孩子们有继续求学上进的梦。可是现实不允许他们做梦,不允许他们有梦。 

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02

残酷现实:现实映不出梦想 


○借贷型奖学金,能圆梦吗 


面对高昂的教育费用,高中生们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会选择考虑申请借贷型奖学金。然而,这类型的奖学金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单纯奖励性质的奖学金,而是(教育费用)借款。


通常申请这种借贷型奖学金需要非常繁琐的申请步骤,附上很多能证明自身成绩和家庭能承受(还贷)的经济基础的资料。学生的家长大多数都不知情,只是年纪轻轻的高中生们跑到奖学金学务老师那里去询问如何申请。那些连大人们都觉得复杂难懂的条款,让高中生独自理解和承担,这太令人痛心了。


(非常苛刻的条件会导致一个问题,学生们入学要交学费了。借贷型奖学金的发放时间远比交学费的时间晚得多。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假设学生只有申请借贷型奖学金这一条路,ta不能及时交上学费,ta就不能去上学呢?更严重的后果是,因为条件达不到/借贷型奖学金没及时发放,导致ta的求学生涯从此中断。) 


《老后破产》当中提到了类似的两难状况:年长者需要申请破产才能有机会获得社会救助。那么我们能否稍微猜想,有没有可能ta还没有申请到这笔社会救助,就已经因为突发事件没钱治疗而命悬一线?


此处,负责借贷型奖学金申请的植森老师给我感觉就像是《看护杀人》里面后悔没有照料到看护者心理健康的护士/医生。


一方面,植森老师很希望有困难的学生们能通过这个借贷型奖学金机制成功入学就读。


另一方面,她又担心学生们的家庭条件没有变好,以致于学生有可能出来社会工作还要背负着学生时代的债务生活过日子(她自己说有点像是把学生“推进火坑”)。这不就是跟护士/医生的心理很像吗?他们很希望自己能为眼前的困难出一份力,可是又担心他们出力不够不妥当而有反效果。 


○看似可行但实属为难的“以借款去借款” 


借贷型奖学金无法及时赶在开学收费前发放,植森老师还给了另外的方案——劳金的教育贷款。该教育贷款采取的是“入学时必要资金融资制度”,贷款额度上限为“入学时特别增额借贷奖学金”金额,可以在入学前到账。


植森老师提出的这个解决方案,看着能解决燃眉之急。事实上呢?这种教育贷款也需要审查两个星期。从实际考量来说,学生如果没有“从亲戚那里借到钱”这条退路,那么“借贷型奖学金”和劳金的教育贷款也很难完全确保能让学生成功且及时缴纳学费入学。


○漫长的偿还 


假设高中生穷忙族成功申请到了借贷型奖学金且成功入学,他们还是得边学习边工作。不然,在他们毕业后出社会工作,还得背负着学生时代欠下来的巨额学费。逾期不还的话,3个月后(学生)个人信用受影响,9个月后就会收到由法院寄送的催促通知。


借贷,本身就是一种得付出更大代价去偿还的不划算的投资。实际上,高中生穷忙族他们都懂,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他们在河边隐秘处溺水。有谁听得到他们的呼救? 


03

溺水状态的求助 

贫困真被看见或装没看见


 ○学校老师


像书中的真央那样去主动求助植森老师询问借贷型奖学金的学生不多。学生们(甚至是家长本人)更愿意选择隐藏自己的穷困。


有调查报告指出,穷忙族高中生的班主任/学科老师,并没有发现他们的学生有什么异样。或者说,他们察觉到异样的时候,学生的状况已经明显到难以忽视的地步,譬如时常打瞌睡或者逃课早退甚至退学。


当这些状况出现时,学生的贫困状态几近陷入绝境。节目组有问询过当事人学生和老师双方类似的问题,即为什么不找老师商量。他们得到的答案是:老师帮不上忙/不大相信老师/学生并没有主动跟老师说/老师疏于观察学生的变化。这些沟通交流上的间隙和疏漏,也反映了教育方面还有很多有待提升、查缺补漏的地方。


○面向儿童的咨询窗口


跟与自己有交集的老师尚且不能说出自己的家庭窘况,那么咨询窗口呢?本来学生们就不想自己的穷困被身边的亲友发现,更别说让他们主动去咨询窗口寻求援助。


能不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几乎都是请咨询其他的公共咨询处等类似的回答。


另外,真实能够给予援助的孩子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数量庞大的孩子并未被“发现”经济现实生活的河面之下,有着太多吐着泡泡痛苦挣扎着的孩子们及他们的家庭。越未被发现就越难发现,那些显示“生的迹象”的泡泡逐渐变少,直至恢复死寂。 


○民众 


面对他人身处水深火热的状态,有的人主张援助机构伸出援手,有的人则冷眼旁观,并再度强调“贫困都是不努力的当事人的责任”。这种自我责任论让当事人有苦说不出。这真的是当事人不努力的过错吗?


最刺眼的莫过是书中的这一条留言:“沦为母子单亲家庭,是因为忍耐力不强,离了婚。”


诚然,离婚对婚姻双方还有后代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这不代表说提出离婚的一方忍耐力不强而离婚。这跟人挨了左脸的打就得把右脸也转过来(接受挨打)一样荒唐。这里且不细说。 

电影《垫底辣妹》剧照


04

不断巡逻 及时实施呼救 


高中生穷忙族的家庭状况,直到节目组带着作为读者的我们走近去看才被了解。可想而知,他们把自己的穷困隐藏得有多深。父母离异、借贷、低收入家庭及儿童放养等都是大问题。孩子们遇上这些难以启齿的问题也不会想要和人分享。分享并不一定能分担。


“相对贫困”的家庭会导致孩子们多方面的欠缺:物质方面的欠缺、与人的联系欠缺和人性资本的欠缺。


简单来说,相对贫困的家庭只能简单维持家庭成员的温饱和尽家长所能的教育条件。生活费、社交费用还有为了升学准备的教育辅导费用就让本来捉襟见肘的家庭雪上加霜。


类似真弓女士家的例子不难发现,姐姐穿别人穿旧的衣服,弟弟穿姐姐的女式校服(仅是扣子方向不同)。一家人每天最多1000日元的吃饭开销,3天吃同样的饭菜。(这令我想到朋友家的婆婆,也是很爱一顿煮大量的菜,吃几天。后来这位婆婆心脏出了问题做了手术。省钱虽好身体但容易出问题。)


即便孩子们对物质条件一点都不计较,但他们也需要和同学朋友们社交的费用吧。贫困家庭连这点都很难满足。为了社交费用去兼职打工真的不是浪费,而是人际关系的投资。令人难过的是,家里给不了孩子们这些。孩子们只能自己创造社交的条件。 

电影《唇上之歌》剧照


○解决人性资本的欠缺 


前文提到“借贷型奖学金”,这对于相对贫困的家庭来说并不能解决燃眉之急。正如向亲戚借钱一样,难于上青天。


本书提到的奖学金偿还支援项目很有发展前景。一方面,这样能帮助穷忙族高中生有效有利地偿还借贷款奖学金。另一方面,这项目能保护学生们不会受到序章那位女孩同样的遭遇(即压低工资又困住人身自由)


当然,借贷型奖学金申请步骤多且难,条件苛刻。期望有关方面能对此做出简化调整,让成绩优异又符合条件的学生们能有能力有机会继续学习和深造。 


 ○心灵求助医护室 


不仅是负责奖学金申请的植森老师,还有不少老师都在担忧自己的学生。他们想要了解学生却担心了解得太晚。(本书提到了有学生借故逃到医护室就是为了短暂的休息,还有吐露心声。)学生为什么把这些老师们当作不被自己信任的大人们,或许跟距离感有关,也与要隐藏自己贫困状况有关。老师们亦可主动以友善的态度接近学生,互相分享秘密。这样大概能让学生们卸下心防敞开心扉。 


05

身为孩子的生存权利


“明明还是孩子,却被逼成了大人。”这段话听着就让人难过。


学生们想要为本来就辛苦赚钱养家抚养自己长大的家长们分担家庭和生活的压力。他们当下的家庭状况没办法选择。他们也应该享有身为孩子应有的权利,不该过早地丧失纯真的微笑,投身到艰难困苦的环境中。


可惜的是,他们的家庭暂时无法摆脱“相对贫困”的窘况。那至少,在他们不慎掉下河或者已经在河中隐秘处求救的时候,我们能及时听到那微弱的呼救声。让看不见的贫困,看得见。


看得见的贫困,我们努力改变。


内容简介

在日本,每7个未成年人中就有1人处于“贫困状态”,每2个大学本科生中就有1人申请奖学金。

高中生穷忙族在外打工挣钱、在家忙于家务,哪怕成绩优异,靠借贷型奖学金完成学业,也可能因债务压力而陷入更深的贫困。
然而,即便拿出确凿的数据,认为“贫困并不存在”的人依然随处可见。
“哪里穷了!这不是还用得起智能手机吗?”
“衣服不也是干干净净的吗?”
“明明还有过得更艰难的人,真矫情。”
为让“看不见的贫困”可视化,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展开了日本全国范围内的采访和跟踪调查,用数据和实地采访还原出真相,将现代贫困的根深蒂固性一览无遗地暴露在大众面前。


作者简介

NHK特别节目录制组:秉承“实验性”“独家性”和力求“感动”大众的一贯理念,大胆创新取材方式,敢于挑战各种话题,致力于挖掘事件真相。几十年来,制作播出电视节目数千部,并陆续推出了《无缘社会》《女性贫困》《老后破产》等大量反映日本社会现实问题的书籍。


长按扫码进入译文旗舰店 

优惠购买👉

延伸阅读

用故事,进入真实 | “译文纪实”系列全书目

人要朝前走,最难的是克服自我欺骗

在江城,遇见初来中国的何伟

《血殇》:爱与病毒的肉搏战

爱德华·威尔逊:我们的精神目标在于丰富进化史诗

阿兰·德波顿:许多痛苦源自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

旅行,是对生活的一次小型演习

👇👇 戳“阅读原文”·进入“译文纪实”专题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