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戏曲研究》总目录(三)(1959年、1960年)

戏曲研究 戏曲研究 2021-09-15

编者按:《戏曲研究》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编辑的戏曲理论刊物,创刊于1957年。1957年1月-1958年10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8期;1959年2月,与中国剧协《戏剧论丛》合并为《戏剧研究》,至1960年4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7期;1980年7月复刊,先后由吉林人民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至今共编辑出版112辑。创刊初期,梅兰芳、程砚秋、张庚、傅惜华、郭汉城等先后担任编委。复刊以来,郭汉城、颜长珂、王安葵、刘祯、贾志刚、王馗先后担任主编,在海内外戏曲研究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本公号计划陆续推出《戏曲研究》1957年至2020年目录,以飨读者。


 《戏剧研究》1959年第1期





《戏曲研究》总目录


1959年第1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2月)


发刊词

田   汉

戏剧创作的新课题——反映人民内部矛盾

陈   默

漫谈剧作中的真人真事问题

李   刚

提高认识,做好戏曲音乐工作

马   可

谈改编戏曲剧本的几个问题

林涵表


《布谷鸟又叫了》的人物描写

戴不凡

看秦腔《三滴血》

颜长珂

评秦腔《游西湖》改编本

刘乃崇

谈祁剧《昭君出塞》及其他

俞   琳


漫谈我演虞姬

梅兰芳

我演杜十娘和林黛玉

郑奕奏

生活、传统、创造——闽剧《海上渔歌》的再排演

陈啸高  晋响亭

记程砚秋同志教《宝莲灯》

萧  晴  祁兆良

中国戏剧与杂技(上)

周贻白

与时代同辉——纪念丹钦科诞生一百周年

[苏联]玛·克尼别尔  伊珂译

评《试论中国戏曲舞台艺术的表演程式》

胡   沙


读《花部农谭》

柏   繁

《花部农谭》

(清)焦   循



1959年第2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6月)


接受“五四”的精神和经验,创造社会主义新戏剧

田   汉

“五四运动”与戏曲革新

任桂林

“五四”时期关于戏曲的论争

温   凌

现实和理想初探

伊   兵

杂谈历史剧

以   群

通俗话剧《三个母亲》的编剧特点

顾仲彝

记周信芳先生排《义责王魁》

陶   雄

忆川剧名艺人贾培之演《马房放奎》

伯   衡

集体塑造的形象——我演《星星之火》中杨桂英的体会

筱爱琴

试论戏曲人物造型的传统与目前创作中的若干问题

龚和德

中国戏曲舞台艺术在十三世纪初叶已经形成——金代侯马董墓舞台调查报告

刘念兹

中国戏剧与杂技(下)

周贻白

论演剧艺术的几个问题

[苏]丹钦科 伊珂译

《钦差大臣》首次公演后致某文学家的信(断片)

[俄]果戈理 沙弗译




1959年第3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7月)


话剧向传统学习的问题——在中央戏剧学院的讲课记录

欧阳予倩

略谈话剧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焦菊隐

戏曲导演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在中国戏曲学院导演进修班上的报告

  

创造反面人物形象探索——我演杜勒斯的一些体会

  

戏剧和演员——看上海京剧代表团演出随笔

[]艾德林

我演《醉皂》

华传浩

昆丑的表演

王传淞

谈谈几个昆剧人物

徐凌云

曹操外论

戴不凡

戏曲舞台布景与民族传统绘画

王遐举

关于晚清川剧的改良运动

  

藏戏

  




1959年第4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9月)


庆祝建国十周年


献礼

田   汉

在创造社会主义新戏曲的道路上

中国戏曲研究院现代戏曲史研究小组


十年来中国话剧的发展

伊   兵

谈十年来的新歌剧

贺敬之

论群众戏剧活动

李  纶  任桂林

让我国多民族的戏剧艺术百花齐放

李   超


时间与空间的表现——《中国人民的戏剧》中的一节

[苏]谢·奥布拉兹卓夫


再度塑造一位爱国女英雄——穆桂英

梅兰芳

我演谢宝和关汉卿

马师曾

演员、观众及其它

刁光覃

创造性的美术设计——谈《蔡文姬》的舞台美术设计

刘   露

挖掘传统剧目和继承表演艺术

晏   甬

略论大跃进以来现代戏的伟大成就

林涵表

漫谈建国十年来的田汉剧作

孟   超

中国戏曲声腔史的新页

周贻白

话剧向传统学习的问题——在中央戏剧学院讲课的纪录(续完)

欧阳予倩

忆新四军的话剧活动

吴   强

唐戏弄俑

田   进

编后记




1959年第5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10月)


蒲剧《薛刚反朝》的人物、风格与技巧

郭汉城

试论《白蛇传》悲剧中许仙的性格

颜长珂

从田汉《西厢记》的改编谈莺莺性格及结尾处理

  


十年来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戏剧艺术(本刊特约稿)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弗里茨·吕德尔

《莫里哀喜剧六种》序(上)

李健吾


谈《红楼二尤》的唱做

荀慧生

我怎样表演《走麦城》的关羽

高盛麟

粤剧小武表演艺术漫谈

靓少佳

阎逢春在《出棠邑》中的人物创造

祁兆良

上党戏《三关排宴》的导演处理——兼谈继承导演艺术传统的问题

黄克保

摸索在现代剧的排练场

  

谈音响效果

蒋柯夫




1959年第6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12月)


反右倾,鼓干劲,迎接1960年戏剧工作更好的跃进

本刊评论员

笔谈《降龙伏虎》与《红旗谱》


在斗争中产生的《降龙伏虎》

吴   雪

“激流中的珍珠”及其它

马少波

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焦菊隐

新的生活  新的形式

阿   甲

《红旗谱》创作中的想法和做法

鲁   速


关于德国戏剧艺术家布莱希特

佐   临

《莫里哀喜剧六种》序(下)

李健吾

评剧《金沙江畔》的导演工作

胡   沙  张   玮

创腔是为了表现人物

丁是娥

试论戏曲舞台装置的继承与发展

龚和德

侗戏调查札记

吴  琼


 《戏剧研究》1960年第1期




1960年第1

(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4月)


关于话剧群众化民族化的问题——在话剧观摩演出大会上的发言

李之华

论话剧表演艺术的新问题

舒   强

关于话剧艺术民族化、群众化问题的一些意见

孙福田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无比光辉——十年来戏曲工作体验点滴

马少波

列宁形象在舞台上的体现

[苏]鲍·斯米尔诺夫  蔡时济译

中央戏剧学院在战斗中成长

李伯钊

《芦林会》的推陈出新

冯其庸

《白蛇传》的艺术典型与悲剧的成因——与颜长珂同志商榷

关凌岚

论“滑稽戏”——从滑稽戏谈到社会主义喜剧

顾仲彝

简论越剧舞台布景设计——参加上海越剧院舞台美术实践的一些体会

苏石风

元杂剧的花旦化妆

黎   新

黄吉安剧作初探

席明真

论《杀狗记》

胡仲实

汤显祖戏剧本事的历史探溯

谭正璧

读者来信

李   直

元杂剧的花旦化妆(彩色插页)


编校:张   静

排版:王志勇

审稿:谢雍君


往期回顾●点击阅读 ↓↓↓


《戏曲研究》总目录(二)(1958年)

《戏曲研究》第一一三辑目录、2019年度《戏曲研究》优秀学术论文名单、稿约及2020年度约稿专题

《戏曲研究》总目录(一)(1957年)

《戏曲研究》第一一二辑目录、稿约及2020年度约稿专题

《戏曲研究》第一一一辑目录、稿约及2020年度约稿专题

“戏曲研究”微信公众号2019年文章目录汇总

“戏曲研究”微信公众号2017年、2018年文章目录汇总


欢迎投稿、联系邮箱:

xiquyanjiu@sina.com

戏曲研究丨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哟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