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戏曲的生活化与古老湘剧的现代化——《月亮粑粑》纵横谈

张曼君 戏曲研究 2021-09-15

湘剧《月亮粑粑》2015年首演,讲的是乡村民办女教师秦雅云30年如一日在大山里的黄荆树小学辛勤执教的故事。这个故事有个原型人物,叫覃申媛,住在湘鄂交界的大山深处,30年前编剧盛和煜去采访过这位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老师”的覃申媛,回来后写出了歌剧《妈妈,我对你说》,后来又改编成京剧《黄荆树》,北京京剧院排演过此剧,王蓉蓉主演。2014年,湖南省湘剧院邀请盛和煜再写这个题材,用盛和煜自己的话说,这是他写了30年的一个剧本。


湘剧《月亮粑粑》剧照之一


与《黄荆树》相比,新改成的《月亮粑粑》要现代得多,人物处理也更为质朴生动。剧中,年轻的姑娘秦雅云为践行父亲的遗愿,只身来到父亲教过书的贫困小山村当代课老师,为山里孩子撑起一片知识的蓝天。30年间,她与当地农民昌生结婚生子,她教的学生也一拨拨走出大山,而她仍是一名代课老师,一直没有转正。直到退休之前,才由她的学生、已成为县长的柳玉贵出面张罗,发给她一张转正表格。盛和煜从全剧结构到情节设计都加以创新,弱化戏剧的事件冲突,突出人物的内心表达。他选取了30年间黄荆树村的三个时间点——1985年、1997年和2015年,用三幕戏表现秦雅云的坚守,通过这个乡村小人物的生活展现中国社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急遽变迁的30年。这30年间,时代在进步,国家有发展,大山里的黄荆树小学也在艰困处境中悄然发生着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是代课老师秦雅云的默默奉献成就了大山孩子的美好未来。所以《月亮粑粑》虽然是一个小人物的戏,展现的却是时代变迁的历史画面,盛和煜对于中国历史的理性把握和艺术呈现,再次显示了当代优秀剧作家所应有的水平。


湘剧院找我导演《月亮粑粑》,我之所以接受下来,是因为喜欢这种描写普通人的题材,更使我动心的是,通过和湖南省湘剧院《李贞回乡》的合作,我认为可以从这个戏入手,实践戏曲贴近当代生活的表达,即努力实现戏曲的生活化与古老湘剧的现代化。面对这个题材的结构样式风貌,我知道,必须淡化戏剧的表面矛盾,强化人物的内心冲突,这将是很有挑战性的一次创作。在剧本里看似平淡的情节中,处处体现着秦雅云这个人物内心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与挣扎,这本能地提供了一种人物个性的隐忍之美。如果按照原来的一般写法,比如让人物承受很多的“苦难冲突”,又是丧偶,又是受伤,又是穷困,又是误解等等,尽管表面会呈现出更严重的灾难,但实践告诉我们,它体现在舞台上,很可能就成为重复惯用的“英模范式”,再套用戏曲某些约定俗成的演绎方式,就会显得很假,反而与生活的本真产生隔膜。现实中的真实报道读者可能会感动,但照样搬到舞台上演出,结局常常是尴尬的。还有,如果褒扬一个人的先进性就只是展览他的苦难史,却不说清楚他为什么要吃这样的苦,没有提供适合人物的具体、独特的理由,那是不行的。我一直说,一个导演不仅应当弄明白“我怎么做”,而且首先应当明白“我为什么做”,弄清人物言行的动机和起因,才能找到独特性在哪里,这是很重要的任务。我跟盛和煜沟通的时候,他首先说到全剧的结构走向,提出可以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在原来《黄荆树》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细节,尽量冲淡好人好事之类的叙事,但结构还是这么一个结构;一个是大写意的抒情三段体,用三幕的结构,三个时间段,重点写人物的坚守。我说这还用问吗,我肯定是要后面这一个。因为这个设定马上就能逼迫我们审视“怎么做”“为什么做”的问题。


湘剧《月亮粑粑》剧照之二


盛和煜是聪明的,他曾经写过一段《编剧的话》,谈这个戏写作的缘起,写得很诗意,很实在。三十多年前,他去采访《黄荆树》主人公原型覃申媛的时候,覃老师见到他,表现得很局促,说了些让你走这么多路之类的话。他在采访中深切感受到山区的穷困,还有覃老师坚守的那种孤独,心里很受触动。往回走的时候,覃老师一直送出来,看着他下山。天黑黑的,忽然就亮起来了,一看,原来是月亮出来了。他心里就涌出那首歌:“月亮粑粑跟我走,我跟月亮提笆斗。笆斗装了三升米,一送送到大屋里。大屋的姑娘圆团团,养个伢子考状元……”这里面寄托着几千年来农耕社会朴素的文化理想:获得知识,考取状元,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尊师重教从来都是深入人心的传统思想。这样的文化理想使得“月亮粑粑”这四个字充满了诗意和深情,也使得这个剧作的文风表现出不同一般的特点,有些甚至看起来就是大白话,有时我们玩笑起来也称之为“粑粑体”。


从《黄荆树》到《月亮粑粑》,有了一些变化,探究戏曲舞台现代抒情的主旨也出来了。这对二度创造是很有刺激的挑战。


有人提意见,说剧中像“吉尼斯世界纪录”这种词也纳入板腔体去唱,怎么唱啊?真是难为了唱腔设计者。但是我想,“吉尼斯世界纪录”怎么就不能唱呢?这种不同看法反映的恐怕更多还是个人喜好。其实盛和煜是刻意地以这种白话展现自然生活,他不是不能写雅词,从他的《山鬼》,还有《小乔初嫁》等作品中,可以看到这方面的功力。他是因人、因事、因情、因地而形成不同的表达法,而且想要做到极致,做得与众不同。这种词章风格就是想在这方面进行极致化的尝试,我很欣赏。面对这种文本,我要做的是:第一,从它的极致中抠出生活的质感,激荡起潜藏在人物内心的情感海洋。在那样短的句子里,朴实地表达,平静地唱念,在停顿,甚至在微微的“笑意”里,让演员表露出克制的悲伤,以此展现人物的性格基调,也是全剧的性格基调,“忍耐”“扛着”是更具力量的冲突。诗意的东西浑然天成地嵌入这种语境,成为表现的基点。第二,实现戏曲的歌唱化增容,将湘剧高腔扩充到生活化的歌唱层面,比如进行类似生活口语表达的宣叙调尝试。做音乐时,我和唱腔设计柳俊,还有音乐设计徐志远一起费了很大的劲,琢磨了一套设立湘剧宣叙调的方法,常常是从湘剧曲牌出发,渐渐走出去,将新音乐吸纳进来,但到了归齐,转一个圈,还是回到典型的标志性的湘剧旋律上。在《月亮粑粑》的创排中,这种“走出去,转回来”的音乐创作方法极见成效。


湘剧《月亮粑粑》剧照之三


全剧的主题歌是一首湖南童谣,剧名即由此而来。如前所述,这首歌谣来自民间,在剧中成为了“文化理想”主题和诗意语境的发端,经过盛和煜改编后,这首童谣从头至尾贯穿全剧:“月亮粑粑跟我走,我跟月亮提笆斗。笆斗装了三升米,一送送到大屋里。大屋的姑娘圆团团,养个伢子考状元……”明快轻灵,朗朗上口,一派童真跃跃然扑面而来,很好地让主人公的“为什么做”找到了一种清晰却又充满想象的诗意之美。结尾的唱段里,秦雅云深深感慨着:“我们的黄荆树那么小,小得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它。你们的老师毫不起眼,就像大山里的一颗石子一粒沙。可是同学们哪,你们让老师小小的梦想,静静地绽放在我们亲爱的中华。”这“一颗石子一粒沙”和那个修饰词“静静地”,使得童谣与湘剧的结合有了此剧舞台所需要的气质与调性,一首古老的童谣与古老的湘剧之间就这样搭就了连接的桥梁。


剧里还有很多山歌非常美,像一开场的几句湘西山歌:“你到我家来呃,打片赤脚没穿鞋呀。你打片赤脚呀得喂,爬哒几多岩呀……”简简单单四句,似唱似喊,道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村长说老秦老师是这世上最穷的公家人,他用自己的工资为学生垫付资料费和学费,最终积劳成疾,不幸去世。乡亲和同学们的四句山歌:“你到我家走呃,手捧凉水喝一口呀。除了凉水呀得喂,么子都没有呀……”又是简简单单四句,似唱似喊,唱出对老秦老师的歉疚与感激(花絮一下,这首歌后来是我录音演唱的)。主题歌的反复吟唱,大量山歌、儿歌的运用,加之编剧近乎口语化的唱词,使得《月亮粑粑》的音乐大大突破了湘剧的范畴,一方面融入民间音乐,一方面又用交响乐与民乐相配合,整个音乐表现饱满而丰富。同时全剧突破程式化表演,融入现代舞蹈,营造出诗化的氛围和意境。


湘剧《月亮粑粑》剧照之四


在《月亮粑粑》中,本着一以贯之的创作“陌生化”追求,在人物塑造上同样呈现出一些“新奇绝”的特点。剧本不但极力表现了一个民间生活的走向,着力塑造了一个坚守基层的女教师形象,而且为使这种坚守形成“陌生化”效果,编剧找到了一个不同一般的点来结构全剧,在这里与主人公形成戏剧冲突的,不是对立面的人物,而是——时间。时间以集聚方式映照着人物形象,三十几年啊,秦雅云就这么熬过来了,而且是在得不到正常生活待遇、基本生活保障都成问题的情况下熬过来的,“坚守”二字就这样得到了立体的呈现。在这里,时间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由此产生了不同一般的内在劲道,不同一般的结构手法,不同一般的审视及审美。就这样,全剧以时间为基点拉开了故事,展开了人物的历史,从1985年、1997年写到2015年的三幕六场戏里,我们看到了在“时间”面前一个小人物的坚守,一个小人物的顽强,一个小人物的美丽。在小人物的背后,是一段值得书写的最重要的历史。


在排练场里,我对演员的要求是一切要以深刻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甚至并不避讳借助话剧的体验来塑造人物,演员常常在真实交流的停顿中显现内心的风暴,于克制中响惊雷,以此促动全剧抒情能量的激发,增强塑造人物性格的力量。


湘剧《月亮粑粑》剧照之五


第一幕是1985年,老秦老师去世了,黄荆树村的村长和孩子们沉浸在悲痛中,他们知道除了老秦老师,没有人愿意来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学教书。这时秦雅云上场了,她来接替父亲当老师。在一片喜悦中,村长郑爹想起了什么,上前询问:“你是……?”“我叫秦雅云。这是我的介绍信。”郑爹推开介绍信,紧追着问:“秦老师是你什么人?”场上突然都被点醒,出现了第一个停顿。缓缓地秦雅云说:“他是我爸……”此时出现了第二个大静场,全场近乎呆立。秦雅云走到大家刚才要撤下去的课桌和写着小学校名的木牌前,捧起老秦老师用工资买的那本书,轻轻拂去牌子上的积雪,轻声地说着,似在解释由来:“我爸临走时说,我走了,谁来教黄荆树的孩子们呀?我说,爸,你放心,我去。”她此时又停顿了下来,看见窒息般的感动的人群,微笑了一下,似在抱歉对大家的惊扰,然后再把课本捧在胸口,努力地抬起头,噙住眼眶里的泪水,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好像对着天国的父亲在说话:“我就来了……”接下来流淌着温暖的音乐铺张开来,随着郑昌生的水桶落地,叮当敲响的上课铁犁敲响,乡亲们临时搭就的椅子桌子摆满舞台,黄荆树的教室就这样出现在大家面前。一个人的离去带来一处教育天地的坍塌,一个人的到来却顶起了这片坍塌:“风停了,雪住了,小秦老师来给我们上课了……”在具体的描写中实现了舞台上戏曲生活化的对接,人物塑造的具实体验与诗意的对接,找到了一种现代舞台的流畅节奏,戏曲的节奏。这样的表演,这样隐含不露的倒海翻江,给演员的创造提供了与生活交织的考验的平台,创造现代戏曲表达的平台。王阳娟出色地完成了这次的创造,较之我给她排的第一个戏《李贞回乡》,她在《月亮粑粑》中显示出了更具突破性的创造力。


在舞台空间的选择布置上,还是沿用了集约主题意象的方式,在小小的平台上设立一个山窝形态,在不变的一棵装饰性的黄荆树下,展开了主人公一生的坚守。场景的切换依靠更加写实的大道具的使用,比如“教室”,用群众各自搬来的竹椅板凳排开,而且整个表现在细节上也不含糊,其中的凳子长短不一,有的连靠背的竹条也没有,有的甚至破烂到需要绳子加固的地步,这样一来创造了一个我们需要的“破破烂烂的美感”,凸显着一种生活质感,二来也可以由此想见大家上课的迫切,反映出乡亲们对教育的渴望。在此基础上,没有直接表现出的教室墙体,可以设想一定是破烂不堪的。随后牯伢子姜明科背着一大捆黄荆条上场,发现自己就连破烂的椅子板凳都没有,秦雅云不知怎么办地苦恼着,牯伢子却从容地挥挥手,请老师让开道,拖过自己刚刚扛来的黄荆条坐下,示意可以上课了。这样的处理让空间的意象呈现也在细节中完成,通过这样的场景布置和演员演绎形成特定的戏剧形态,用细节平平常常地说话,然后细细密密地一点一点地煽情,最后自然实现全剧的戏曲生活化的诗情。做示范的我在这样的排练中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到了哽咽不能自已的地步。这时我总是想起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的,就是在这样的体验中,每一位创造者都感觉到了审美的愉悦,在我看来,戏曲最大的审美还是同情及善良。


湘剧《月亮粑粑》剧照之六


第二幕是1997年,十二年过去,秦雅云与郑昌生成了家,坚守在黄荆树的教育岗位上。因为腰伤,也因为指标有限,她一直没能转为公办教师,这时要表现的就是在时间面前的具体冲突了。以前表现“老师是妈妈”的好人好事不是重点,这里重要的是解决一个问题,不能转正怎么办?十几年的付出得不到回报,一个老实人也有委屈到极点、似乎扛不住的时候,所谓“泥人也有土性子”,秦雅云有了情绪,产生了动摇。“秦雅云闹情绪”是这幕戏的主要事件,按照我的意见,这一幕不过多围绕花球鞋写对女儿的教育,因为秦雅云把花球鞋给了秀秀,女儿生了气,要抢回这个花球鞋,秦雅云正是因为转正报告没批准而心情不愉快的时候,她失手推了女儿一把,自己都吓呆了,她从来都不会这样对待最疼爱的女儿,但当时她正生着气,结果就出现了这样的场面。所以后面她才会反躬自省,才有了一个人静场的大段唱。第二幕结尾时,秦雅云决定离开黄荆树。她将书籍教材一股脑塞进行李包,拎着包就往外走。这时教室里传来乡亲们、孩子们的欢呼声,学生跑来拉她去看电视里香港回归的直播,在驻港部队进驻香港的画面中,领队的竟是当年的学生牯伢子姜明科。秦雅云惊呆了,这时舞台上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又出现了一个大大的停顿。然后一个学生突然喊起来:“秦老师,你怎么了?”秦雅云手中的行李包掉落,她无法控制地蹲在地上哭了。这一哭是在原型人物那里找到的,那个原型跟她一模一样,哭的时候是不让别人看到的,哪怕是哭,都得是捂脸埋头的“暗自啜泣”,所以她表现痛苦、表现高兴不会像那样喜形于色或者悲见于外。演员就抓住这个特点,半天不吱声,在停顿的静场里慢慢发出哽咽,然后轻声传出抽泣,渐渐变成轻微的号啕,这样的哭声处理,一则确有生活依据,二则符合人物的性格表达,三则动人地把“闹情绪”后的回归演绎得让人揪心而感伤。就在这样的哭声里,秦雅云把行李一件一件放回原处,人物最终用行动表达出了留下继续坚守的决心。月亮缓缓出现,音乐及童谣连缀起了一片诗的空间。从秦雅云拎包跑进教室看到电视里的学生姜明科,到她蹲在地上失声痛哭,其间没有台词,没有唱段,演员用形体、眼神表现人物的失望、委屈、悲愤,这些情绪最后在失声痛哭中得到宣泄。当秦雅云抬起头来的时候,她已经放弃情绪,获得了精神的重生。在英姿飒爽的姜明科身上,秦雅云找到了她辛勤付出的价值。从此她不再为自己是代课老师而感到委屈、愤怒,因为她的价值已经体现在走出大山的孩子们身上了。王阳娟简洁、收敛的表演,将秦雅云从犹豫动摇到决心留下继续执教的内心转变过程表现得层次分明,细腻深邃,令人信服。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段表演收到了很好的剧场效果。我很为她骄傲,也很感谢湖南省湘剧院能如此顺适地接受戏曲舞台上这样的创造方式。


此时我对假定性的时空观念已经熟稔于心,第二幕黄荆树的乡亲们和老师、学生们一起观看香港回归的电视直播,可以把电视画面投影在天幕,而让黄荆树的人们位于舞台前区,可是这样的表演是没有亮点的。我让舞台上真实地走出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队伍最前面的海军军官正是从黄荆树走出去的牯伢子姜明科,同时我又运用银幕上常见的叠加手法,在海军军官的身旁出现当年身背黄荆树条的少年姜明科。这里的舞美灯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要求看电视的师生和进驻香港的解放军同时展现在舞台上,邢辛用面光的电脑灯给了台口师生一个空间区域,而整个天幕区的灯光则随着解放军出场的音乐变化由现实夜景改为红色,再辅以后排顶上的橙红色逆光进行渲染,整个舞台层次分明,两个不同时空的情景和谐共存。这种富有表现力的演出视觉形象在激昂的音乐伴随下,给观众造成了强烈的感官冲击力,让他们既产生视觉上的新鲜感,又生发出无尽的联想,第二幕戏至此达到一个高潮。


湘剧《月亮粑粑》剧照之七


第三幕时间到了2015年,这一幕其实是没有冲突、没有事件的,哪怕是潜在的都没有。所以就来了一波又一波感情的热浪,从已是海军军官姜明科背秦雅云开始,后来一系列的东西都在这一个层面展开,开始了几乎没有戏剧冲突的抒情体现。这个话题是值得我们今后研究深化的,因为积攒到冲突的诗化之后,“排除事件”似乎成了我们的追求,在这种几乎是反常规的结构走向中,给二度呈现的挑战不啻一种巨大的刺激,如何在更贴近当下的时间里展开舞台的魅力,同时亦是戏剧的魅力,是我们要实践思考的一次努力,因为全剧的对立面是那个“时间”啊。第三幕里,秦雅云的转正问题刚刚得到解决,黄荆树学校的撤办问题也因为秀秀的接班而不复存在,顺行的事件终止在再度响起的“月亮粑粑”童谣的诗意里。舞台上,多时空的演绎在不变的小小山窝里和黄荆树下进行,视屏里出现经过“时间”走出来的学生们,他们为秦雅云执教三十周年的纪念从四面八方涌出,集聚在秦老师身边,没能赶来的学生们在视频里向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这边是看视频的人,那边是视频里的人,我将多个空间并置,而且打破界限,使得戏曲的无界辐射做到最大化,以此来彰显这个戏的现代性。要让人相信舞台上是多维空间并存,对戏曲来讲,这并不是太麻烦的事情。但是对于现代戏来讲,首先要让人承认你真,才会进入你的幻觉,否则人家就会觉得你乱搞。还有一处我运用了影视的慢动作,海军军官姜明科回乡,主动要求背他最尊敬的小秦老师时,我把“背”的动作处理成“慢镜头”。姜明科深情地握着老师的手,往自己的肩上轻轻一搭;老师的另一只手慢慢扶住学生的肩,然后两只脚分别缓缓地搁上学生的手臂。通过这一系列“分解”动作,精雕细琢地表现出学生对老师的情义和老师对学生的挚爱。这组慢动作近似于一种仪式,凸显了教师的生命价值和存在意义。在此基础上,四面八方的学生赶回来庆祝老师从教三十周年,骄傲地喊出“我们毕业的名校叫黄荆树”“我们最美的导师是秦雅云”,才让人由衷感动,真正认同。


湘剧《月亮粑粑》剧照之八


这个戏几易其稿,跟以往一样,也是第一幕排了很久,每个角色的演绎都是按照我的想象和示范在进行的。给他们做示范的时候,这里面就已经有话剧的成分,不叫板,基本上不使用锣鼓点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让演员们用极为克制的手法去演,把内心奔涌的情感隐藏于这种所谓的平淡之中。这是我做示范时哭得最多的戏。在舞台上,舞美的贯穿使用,是源于戏曲的表情特点来展开的,尽力做到大结构写意下局部的小结构写实,比如那张破烂不堪的课桌和那块学校的牌子一直成为重要的环境支点及表演的调度支点。当孩子们围着它们说“秦老师一路走好”,然后下跪、敬礼时,这张课桌已然成为老秦老师的存在,它也反映着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和教育的关系,和理想的关系。


湘剧《月亮粑粑》剧照之九


《月亮粑粑》的创作有得有失,重要的是它延续了诗情表现的路径,在湘剧这个古老剧种中进行着现代的艺术新尝试。《月亮粑粑》跟我以前排的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在艺术处理上有相通之处,但湖北花鼓戏是开放性更大的一个新生代剧种,而湘剧高腔尝试走入现代,面临着更多的困难,《月亮粑粑》也许可以作为湘剧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虽然它走得还不是那么平稳。古老的湘剧怎么变得年轻,诗情怎么走入现代,这很重要。我的选择是保持它的生活诗性之美,保持舞台的灵动和自由,保持生活质感给我们带来的一些真实。让湘剧年轻化,让戏曲生活化,就是要让我们古老的剧种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让老百姓接受我们,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张曼君导演在排练现场说戏


我听到许多人一面赞叹演出精彩感人,一面遗憾湘剧的剧种特色不够突出。我想这就是现代戏的两难,突出了剧种特色,就很难细腻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一旦突破局限,也就弱化了传统剧种特色。但这也给身为导演的我们提供了努力在失衡中寻找平衡、将工作做得更好的动力。艺术是表现人的,与人有关的内容变了,形式必然随之而变。我们不能责备观众的审美跟不上我们的创新,而要看到是我们的创新还没能完全征服观众。时代需要新的经典,我依然在艺术探索的路上。


摄影:唐侠、符祥平




编校:张静

排版:王志勇

审稿:郑雷、谢雍君


往期回顾●点击阅读 ↓↓↓


恣意张扬的人性之美——评剧《红高粱》导演手记

在“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暨张曼君作品展演活动开幕式上的讲话

“人学”平台上的“新奇绝”景观——《花儿声声》创作谈

我的艺术路径

“戏曲研究”微信公众号2017年、2018年文章目录汇总


欢迎投稿、联系邮箱:

xiquyanjiu@sina.com

戏曲研究丨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哟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