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B3那些未被填补的缝隙

侠客张 不确定思维 2023-09-21

有几个月没见,

攒了些话咱们随便聊聊。

今年确实很难,

看到很多公司都在缩减开支。

很多人也离开了这个行业。

拿着币的老哥总在问何时牛市会来。

拿着现金的老哥也在焦虑何时才能抄底。

我是属于那个坚定的乐观派,

但我也无法回答这些问题。

我的乐观来自于我看到了很多创业者,

他们依然在这个行业奋斗,

也有很多新人进来,

他们激情满满。

1

20年9月时,我写了一篇DeFi 光在隧道尽头

之后是2个多月的寒冬,

还好很快牛市来了,一切坚冰瞬间融化。

3年多的时间,DeFi已经完成了从0到1这一过程,

它向世界证明了去中心化金融的可行性,

它的价值和完整的基础设施。

何时能完成从1到100?或许会有5-10年时间,

这项技术和应用场景都很明确,需要的只是在各个领域的慢慢接纳。

2

这3年时间,DeFi也是我参与最多的应用,

各种矿池层出不穷,需要研究,需要挖矿赚钱。

这一过程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害怕一不小心被黑了。

我总在想,去中心化难道就真没办法限制黑客的违法行为么?

都说code is law,但对黑客来说,这才是它的圣经。

资产安全的不确定性,是DeFi的一道大裂缝,

阻碍了很多资金进入这个领域。

L2是否存在这样的技术,可以识别异常大额的协议提款,

把它暂时的不上链,并有一个联动的预警机制。

即不会直接触及资金,但又能暂停异常,给协议以时间处理。

如果能做到合理的保护资金,我想会有更多资金进入DeFi。

3

跑鞋项目出来时,很多人说它太ponzi,有血赚也有血亏的。

friend.tech最近很火爆,有人说它更ponzi,短短1个多月就赚了1000多万手续费。

赚钱效应是这个行业永恒的话题,一切不看好都可以被它打败。

就像喝酒喝太猛,喝嗨了很上头,酒醒时也会很难受,

一切情绪带动的高潮,在高潮退去后都会造成一些伤害。

新事物在长成参天大树前,都是一个不起眼的杂草,

非共识与新故事,社交货币和病毒传播,是这个行业的底层逻辑。

发现那些未被满足的小众需求,在它成长为参天大树前,

坚定的去践行,等待风起时,才会一起上天。

4

做社交的web3应用很多,20年那会bitclout就火了一波,

中间mask、lens也火过,年初damus也是大火,跟GPT一个时期。

这次friend.tech的火爆,跟之前都不太一样,

它有更强的Fi属性,上来就谈钱。

它能火爆的几个原因,一个是空气,没有底,一个是有话题,好炒作,

最重要的是它掌握到了核心稀缺资源。

paradigm的加持,是在这个领域相对最稀缺的资源,

它开启了web3向上社交的新领域。

5

web3创业关键就两点,一个是赚钱效应,一个是稀缺资源。

要有足够的赚钱效应撬动用户端,带动资本端,

也要有很强的稀缺资源,构筑壁垒。

公链的稀缺资源是区块空间,

AMM的稀缺资源是忠诚稳定的流动性,

NFT的稀缺资源是情绪价值,

社交的稀缺资源是上层关系(贵人),

游戏的稀缺资源是时间价值,

稀缺资源是会随技术创新而不断变化的,

所以,行业的周期性也很明显,

在合适的时间,切入那个关键资源点,

先入为主,占领利基市场,猥琐发育,争取行业价值被发现时做到第一。

6

20年那会,写了很多DeFi的文章,

大多是为了自己快速搞懂,然后写成文章,

经过这样一个流程,自己多少对协议有了些了解,

慢慢的形成了自己对DeFi完整的认知。

最近,我发现跟人交流也能快速的提升自己,

可以把自己都不知道的很多事串起来,说着说着就清晰了。

没啥工作的这半年,我一直挺纠结以后做点啥好,

就在这几天,这个契机感觉就出现了,

其实,思考、写作、见人,这是个挺不错的模式,

我希望能用我的知识帮助到需要的人,

如果有任何想法都可以找我来聊聊,一起碰撞火花。

7

格雷厄姆的文章《人生操作指南》中说,找到自己人生项目的方法只需要四步:

  1. 选择一个领域(热血沸腾,一想就兴奋)

  2. 学习足够到达前沿的东西

  3. 发现缝隙(独特性,自己的答案很怪,没多少人认可,那就更好了)

  4. 探索其中有前景的(敢于特立独行

这就是所有做伟大的事情的人所做的事,从绘制者成长为实践者

8

WEB3有很多未被填补的缝隙,

这个行业也是机会最多的。

如果想创业,方向没想清楚,

或者正在创业,有任何问题,

或者仅仅是在这个寒冬想找人聊聊天,

都欢迎来找我聊聊,交个朋友,

一起探索未被填补的缝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