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词源故事系列6:国家名字由来

2017-04-11 微博:@语言学人 老英酒馆

 (阿富汗斯坦):山里人的国家

阿富汗斯坦的英文名由Afghan (阿富汗人)和波斯语后缀-stan (斯坦,国家)组成。 单词Afghan (阿富汗人)来自古波斯语,意为“山里人”因为阿富汗国土大多数为山地或 高原。所以Afghanistan (阿富汗斯坦)的字面意思就是“山里人的国家”


Argentina (阿根廷):盛产白银的国家

阿根廷的英语名称Argentina由argent (银)演变而成,意思就是“白银之国”。1516 年,当西班牙殖民者登上南美大陆时,在一条大河附近看见当地土著穿戴很多的银饰,认为 这里盛产白银,便用西班牙语称这条河称为“拉普拉塔河”,意思是“白银之河”,将此地 称为“拉普拉塔国”,意思是“白银之国”。这条河就是阿根廷的母亲河拉普拉塔河,而“拉普拉塔国”进入英语后变成了 “Argentina”,音译就是“阿根廷”。


Australia (澳大利亚):南方的大陆

荷兰殖民者发现澳大利亚时,将其称为newholland(新荷兰1814年,曾经环澳大利 亚航行并确认澳大利亚为一块新大陆的英国航海家Matthew Flinders建议用罗马神话中的南风神奥斯忒耳的名字Auster为澳大利亚命名,将其称为Australia,意思就是“南方的大陆”。


Austria (奥地利):法兰克王国的东方边疆

奥地利位于德国东南方位,公元788年查理曼大帝征服了该地区。后来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包括奥地利地区在内的东法兰克由巴本堡王朝继承。由于奥地利位于东法兰克的东部, 故被称为“东方边区”在德语中拼写为Osterreich,由oster (东方的)和reich (边疆)组成。12 世纪时,Osterreich 被翻译成拉丁语 Marchia austriaca,由 Marchia (边疆)和 austriaca (东方的)组成。英语单词Austria便由拉丁语austriaca演变而来。


Belgium (比利时):比利其人的国家

比利时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早在青铜器时代,就有凯尔特人在这一带生活。在古罗马 时期,凯撒大帝征伐高卢时,将居住在塞纳河和马恩河以北的高卢居民称为Belgae(比利其 人)。罗马征服此地后,设立了高卢-贝尔吉卡行省(Gallia Belgica)。公元4世纪起,被法 兰克人占领,成为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

比利其人先后受到罗马人和法兰克人的同化,最后演化成为当今比利时的两大主体民族 之一,即讲法语的瓦隆族。另一主体民族是讲荷兰语的弗拉芒族,祖先为巴塔维人、利普里 安法兰克人等日耳曼系统族群,族源与荷兰人相近。

1830年比利时宣布脱离荷兰独立时,立国名为Belgium,意思就是“Belgae (比利其人) 的国家”。


Bengal (孟加拉):孟加拉人的国家

南亚国家孟加拉(Bengal)之名源于其主体民族孟加拉人(Bengal)。孟加拉人是南亚 次大陆古老民族之一,居住在恒河下游区域,因此该地区也被称为孟加拉(Bengal),首府 为加尔各答。1757年,孟加拉国沦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其宗教信仰比较复杂,西边的大 多信仰印度教,东边的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因此一分为二,东西分治。印巴分治后,印度教 的西孟加拉并入印度,信仰伊斯兰教的东孟加拉并入巴基斯坦,称为“东巴基斯坦”。1971 年,东巴基斯坦独立,定国名为“孟加拉”。


Bolivia (玻利维亚):玻利瓦尔所解放的国家

拉丁美洲国家Bolma (玻利维亚)本来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拉美民族独立领袖玻利瓦 尔(Bolivar )解放了这里。为了纪念他,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个国家,称为Bolivia。


Brazil (巴西):盛产红色染料木的国家

巴西的英文名称Brasil来自葡萄牙语。葡萄牙殖民者到达巴西时,发现在海岸发现了一 种纹路细密、色彩鲜艳、坚固耐用的树木,不仅可制造各种精巧的家具,还可提取宝贵的染 料。染料为白色,暴露于空气中变成红色。这种红木(即巴西红木)在葡萄牙语中被称为 pau-brasil,其中brasil意思是“像炭火一样红”。

巴西红木所产生的深红色染料,引起了欧洲服装业的重视,并引起了巴西早期的商业性 开发。16世纪期间,当地原住民采伐大量的巴西红木,由欧洲商人销往欧洲。贩卖红木的 葡萄牙商人多将此地称为“Terra de Brasil”(Land of Brazil),这一名称最终取代了原来的官 方名称,成为了巴西的正式国名。Brasil进入英语后拼写变为Brazil。 


Britain (不列颠):布列吞人的土地

我们知道,英国所在的地方被称为“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主要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等地区。那么,Britain这个地名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罗马入侵不列颠之前,统治不列颠地区的是凯尔特人。至于凯尔特人迁徙至不列颠的具体时间,尚存疑问。有些历史学家认为,首批凯尔特人约于公元前8—前5世纪之间由莱 茵河下游和塞纳河流域分批迁入不列颠定居。而另一种观点则将之前推至公元前二十世纪早 中期,认为甚至钟形杯文化时期就有操原始凯尔特语的移民到来了。依照此说,凯尔特语言、 文化与民族播迁于不列颠诸岛,迄今己逾三千多年。

分批移入不列颠地区的凯尔特人中,其中的一支自称为Britto,即Briton (布列吞人)。

也有人认为,布列吞人是移入不列颠地区的凯尔特人和不列颠的早期居民伊比利亚人混合后 形成的民族。罗马人则称他们为Brittani,将他们所在的地方称为Brittania (布列塔尼亚), 即“布列吞人的土地),英语单词Britain就来源于此。

罗马帝国结束对不列颠的统治后,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一些布列吞人逃离不 列颠,越过英吉利海峡,来到了法国西部靠近英吉利海峡的一块土地。这个地方也因此被称 为Brittany (布列塔尼)。


Bulgaria (保加利亚):保加尔人的国家

保加利亚的国名Bulgarian来自其主体民族Bulgar (保加尔人)。保加尔人可归属为匈奴人或西突厥人的一支,曾经在南俄草原的伏尔加(Volga)河畔长期生活,其名称Bulgar的 含义很可能就是“来自伏尔加的人”。

公元七世纪中叶保加尔人由于被其他部落击败,在其首领库尔特((Kurt)的率领下迀徙 至多瑙河下游南岸。公元679年库尔特率领保加尔人联合当地七个南斯拉夫人部落,共同打 败东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四世的进攻,迫使其言和,夺取了东罗马帝国的多瑙河下游南岸 一带土地,从而建立了保加利亚王国。建国后,保加尔人与当地斯拉夫人通婚融合,诞生了后来的保加利亚人(Bulgarian),其文化己经大部分斯拉夫化。


Canada (加拿大):北美印第安人的小村庄

加拿大幅员辽阔,国土面积990多万公里,比中国还大,国名中也含有一个“大”字。 可谁能想到,加拿大的英文名Canada所指的其实仅仅是小小的“村庄” Canada —词源自 北美土著所说的伊洛魁语,原意是“村庄”据说16世纪初,法国探险家卡蒂埃乘船横渡大洋驶抵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海湾。他沿着圣劳伦斯河逆流而上,到达魁北克地区。登陆后,在一个印第安人村庄里,卡蒂埃向当地印第安人打听这个地方叫什么。也许是因为语言不通的 缘故,当地人指着村庄高声说道“Canada”意思是“村庄”卡蒂埃以为说的是地名,赶紧将字音记录下来。从此以后,欧洲殖民者们便将该地区称为Canada,所包含范围越来越广, 最终变成了对整个加拿大的称呼。


Chile (智利):寒冷的国度

智利位于南美洲最南端,气候寒冷。智利的英文名Chile源自古印加语Chili mapu,Chili 为“雪”或“寒冷” mapu为“土地”据说当印加帝国征服这片土地时,感到这里比秘鲁 寒冷得多,故如此命名。西班牙殖民者到达智利后,根据当地人的叫法将其拼写为Chile。


China (中国):盛产丝绸的国家

英语中表示中国的单词China从何而?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其中大多数人认可的一 种说法是,它来自古梵文cina。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就 有cina—词。但是关于cina —词所指的具体地区却无定论。有人认为指的是周,有人认为 是秦,还有人认为是善于制造精美白瓷的景德镇的古称“昌南”,还有人认为指的是中国南 方的粳稻民族。

还有一些学者,如成都理工大学刘兴诗教授和上海东华大学教授周启澄,认为“China” 一词源于中国的丝绸。周启澄认为,在希腊文明时期,中国的丝绸己经通过“丝绸之路”来 到了欧洲,于是希腊文中也出现了“丝”这一词汇,希腊文中“丝”的发音与中文相近。随 后,在拉丁文中,“丝”的发音己经基本与以后“China”的发音相近,在法文中,“丝” 的拼写则为“chine”,与英文“China”的发音与拼写己经非常接近,最后再从法文正式 “过渡”到了现在的“China” 一词。周启澄认为,丝绸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最早也是最主 要的一种载体,在西方人眼里,丝绸是中华古代灿烂文明的象征,因此,英文中表示“中国” 的单词“China”源自丝绸就顺理成章了。


Colombia (哥伦比亚):哥伦布之国

南美洲国家哥伦比亚Colombia的国名来自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伦布的姓氏,以纪念他 于1492年首次发现美洲大陆。它是用哥伦布的名字加上拉丁语的后缀-ia而构成的,意思就是“哥伦布之国'

美国成立之初曾经把自己的国家叫做哥伦比亚。由于这个缘故,美国许多事物都以哥伦比亚命名,如其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istrict Of Columbia)、南卡州首府哥 伦比亚市、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值得注意的是,南美洲国家哥伦比亚的拼法是Colombia,因为它源自哥伦布的意大利语Colombo,而美国哥伦比亚的拼写是Columbia,源自哥伦布的英语拼写方式Columbus, 并不相同。


CostaRica (哥斯达黎加):富裕的海岸

在西班牙探险者最初踏上哥斯达黎加的土地时,发现这里物产异常丰富,当地土著人穿金戴银,因此将其称为Costa Rica,由Costa (coast,海岸)和Rica (rich,丰富)组成,字面意思就是“富裕的海岸”。


Cyprus (塞浦路斯):柏树之国

塞浦路斯(Cyprus)是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岛屿。希腊人发现该岛屿时,发现岛上长有很多柏树(cypress,希腊语为kyparissos),因此称其为Kypros,意思是“柏树之地”(land of cypress trees),进入英语后拼写为Cyprus,与cypress (柏树)的拼写及发音十分接近。


Denmark (丹麦):丹麦人的国家

丹麦的英文名称Denmark由den+mark复合而成,其中,den来自丹麦语Daner,是丹麦人对自己民族的称呼,进入英语后演变成Dane (丹人,丹麦人);mark来自丹麦语,本 意为“边界”引申为“领土、国家”因此,Denmark的字面意思就是“丹麦人的国家”。


Dominica (多米尼加):哥伦布在“主日”抵达的岛屿

多米尼加(Dominica)是美洲加勒比海中的一个岛屿。1493年11月3日,西班牙航海 家哥伦布航海抵达此岛。因为抵达之日恰逢星期日,便将其命名为Dominica,在西班牙语 中就是“星期日”的意思。因为在基督教中,一周之首的星期日是上帝创世的第一天,基督 徒们便将这一天献给上帝,在拉丁语中称为dies Dominica (主之日)。dominica是拉丁语 dominus (主人)的形容词形式,与英语单词dominate (统治)、domain (领地)等同源。 


Ecuador (厄瓜多尔):赤道之国

厄瓜多尔(Ecuador)位于南美洲西北部,正好位于赤道上。厄瓜多尔的英文名Ecuador 来自西班牙语,等于英语中的equator (赤道)。这个名字始于1736年,由当时访问厄瓜多尔 的法国地理学使团所起。


England (英格兰):盎格鲁人的土地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30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 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凯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 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公元 407年,罗马帝国发生内乱,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结束后,从5世纪中叶开始,来自北欧及德国地区的盎格鲁人、撒 克逊人以及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陆续入侵不列颠,原有的布列吞人要么被驱赶到北方苏格兰 或西方威尔士等山地区域,要么与入侵者融合。到7世纪初,入侵的日耳曼部落先后建立起 7个强国。这些国家主要位于现在的英格兰地区,这片区域也被称为England,在古英语中拼写为Engla land,字面意思就是the land of the Angles (盎格鲁人的土地)。


Finland (芬兰):沼泽之国

芬兰(Finland)地处北欧,其国名来自其主体民族“芬兰人”(Finn)。单词Finn来自 古斯坎的纳维亚语finnr,是北欧人对芬兰人的称呼,据说与单词fen (沼泽)有关。芬兰被 称为“千湖之国”,全国有大量湖泊和岛屿,因此其民族名和国名很有可能与“沼泽”有关。


France (法国):占领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

法国的英文名France (法兰西)源自法兰克人(Franks,法语为Francs)之名。法兰克 人是日耳曼人的分支之意,在蛮族大迁移时代从北欧南下,散居在莱茵河下游一带。公元3 世纪末,法兰克人开始越过莱茵河入侵高卢。五世纪末,法兰克一部落首领克洛维占领了北方高卢,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拉丁语称为Francia。France—词就是从拉丁文Francia演变而来。


Georgia(格鲁吉亚):圣乔治所保护的国家

格鲁吉亚(Georgia)以圣乔治(St. George)为国家的保护神,因此它的英文名为Georgia。 圣乔治是基督教的著名烈士、圣人,经常以屠龙英雄的形象出现在西方文学、雕塑、绘画等 领域。按照基督教会的传统,每年的4月23日是圣乔治的纪念日。除了格鲁吉亚以外,圣 乔治还是英格兰、保加利亚、葡萄牙等国家的保护神。


German (德国):古罗马时期的‘‘日耳曼尼亚”

德国的英语国名German源自古罗马时期古罗马人对日耳曼人所居住地区的称呼“日耳曼尼亚(Germania)。从约公元前4世纪起,大量原本居住在北欧地区、金发碧眼、身材高 大的居民陆陆续续向南进入欧洲大陆。大约在公元前半个世纪时,这些从北欧南下者己经占 据了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原本占据欧洲大陆的凯尔特人将这些 人称为Germani (日耳曼人),意思是“邻居”,也有人认为意思是“撕叫者”,因为他们战 斗时会发出可怕的喊叫声。

希腊地理学家“波希多尼”在与中欧某民族接触时,听到了 Germani (日耳曼人)这个 词,并且在公元前80年开始使用它。古罗马的凯撒大帝征伐高卢时,在他的《高卢战记》 中将高卢人对日耳曼人的称呼带入了拉丁语,拼作Germanus,复数为Germani,将日耳曼 人所居住的地区称为Germania (日耳曼尼亚)。该词进入英语后演变为German,成为英国 人对德国的称呼。

实际上,德国人在德语中自称为Deutsche,意为“人民”,称自己的国家为Deutschland (人民之地),中文音译为“德意志”。


Hungary(匈牙利):匈人所建立的国家

匈牙利的英文名称Hungary的字面含义就是“Huns(匈人)所建立的国家”。匈人(Huns) 是一个古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据说与中国汉朝击败的匈奴有很大渊源。在4世纪 时,他们在著名领袖阿提拉(Attila)的率领下,横扫欧洲,引发了欧洲的民族大迁移,并 最终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匈人在今匈牙利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匈帝国,匈牙利(Hungary) 的国名便来源于此。


Iceland (冰岛):冰冻的陆地

冰岛的英文名为Iceland,由ice (冰)和land (陆地)构成,字面意思是“冰冻的陆地”。 因其是个岛国,故中文译为“冰岛”。虽然名为“冰岛”,其实这块游离于北欧大陆之外的岛国,却是绿草茵茵,地热丰富,渔业发达的富饶国家。

关于冰岛之名Iceland的起源说法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种:

1、 源于发现者的最初印象。公元4世纪,希腊地理学家皮菲依曾称它为“雾岛”。但 由于海岛远离大陆,交通不便,很少有人光临。公元864年,斯堪的纳维亚航海家弗洛克踏 上岛岸,此岛才真正被“发现”。后斯堪的纳维亚人、爱尔兰人、苏格兰人纷至沓来。当这 些移民的船驶近南部海岸时,首先见到的是一座巨大冰川,即冰岛著名的瓦特纳冰川。人们 对这个冰川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于是把该岛命名为“冰岛”。

2、 源于殖民者的计谋。最初的殖民者在岛上定居以后,不希望别人再来分享自己的“口中食”,故名“冰岛”,以阻止人们闻风而来。


India (印度):印度河流域及以东地区

欧洲人对印度的称呼India —词源自古波斯语。很早以前,波斯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后, 将印度河流域及以东地区称为Hindu。该词源自梵语中的sindhu (河流),指的就是印度河 这条大河。亚历山大大帝入侵至此后,将该名称带回了欧洲,在希腊语中称为India,并经由拉丁语进入英语。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欧洲人眼中的“东印度群岛”

大航海时期,欧洲人普遍将位于印度西边的群岛如加勒比群岛称为“西印度群岛”,而 将位于印度以东的群岛如马来群岛称为“东印度群岛”(Indian Archipelago或East Indies Islands)。1850年,英国民族学家乔治•尔耳(George Earl)生造了 Indunesians—词,来表示东印度群岛及马来群岛的居民。在同一本期刊中,尔耳的学生詹姆士•洛根(James Logan) 则用Indonesia来表示东印度群岛,该词由Indo (印度)和nes (岛屿)加地名后缀-ia构成。 到20世纪初时,这一名称得到广泛应用。后来,在印尼独立革命中,印尼人们使用Indonesia 作为自己国家的名称。


Iran (伊朗):雅利安人的地区

伊朗的英文名Iran与Aryan (雅利安人)有关。在梵语中,Aryan意思是“高贵的人”。 古代雅利安人(Aryan)从东迁往波斯,占据了伊朗高原及其东南部地区,并在这儿创造了 古代文明。古希腊、古罗马将这片地区称为Aryana (雅利安纳),意为“雅利安人的地区”。 英语单词Iran便是Aryana (雅利安纳)一词经由波斯语变化而来。


Ireland (爱尔兰):爱尔女神的土地

爱尔兰的英文名Ireland及其民族名称Irish(爱尔兰人)均源自古爱尔兰语Eriu(爱尔)。 Eriu (爱尔)含有“富有、富饶、肥沃”之意,在古爱尔兰神话中,它是一位女神的名字。 据说,当爱尔兰人祖先最初登上爱尔兰岛时,有三位女神前来迎接他们,将这个岛屿的监护 权赋予他们。这三位女神中,其中一位就是Eriu (爱尔女神),她是三位女神中最年长的, 掌管生育和丰产,也是爱尔兰神话中的主神,是爱尔兰岛的化身。


Israel(以色列):与上帝角力者

据希伯来语《圣经■旧约■创世纪》第32章记载,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始祖亚伯拉罕的 孙子雅各(Jacob)与上帝角力并取胜,被上帝赐名为yisra'el,由sara (他参加斗争)和El (上帝)组成,字面意思就是“与上帝角力者”。该词经由希腊语进入拉丁语后拼写演变为 Israel (以色列)。雅各的儿子是古犹太人十二个支派的祖先,所以犹太人自称是Israel的后 代。在公元前十世纪,犹太人建立起一个古老的国家,就叫Israel。在1948年,犹太人宣 告Israel正式“复国”。


Korea (韩国、朝鲜):中国对朝鲜的古称“高丽”

英语中表示韩国或朝鲜的单词Korea源自中国对朝鲜的古称“高丽”。13世纪中期抵达中国的传教士鲁布鲁克首次将高丽标记为“Caule”从此以后,欧洲人曾在一段很长的时间 里用Core、Cory、Caoli、Corai等表示南北朝鲜。被人熟知的Corea首次出现在欧洲文献中 是在1571年。葡萄牙传教士维列拉在当时写给耶稣教会总长的信中表示:“在中国和日本之 间有一个叫做Corea的王国。’’

现在使用的Korea —词最初出现在1671年德国出版的《哈梅尔漂流记》当中,是在将 Corea写成德语的过程中用“K”取代了 “C”。19世纪末,美国在外交文件中连续多年使用 Korea来表示南北朝鲜。在二战中由美国率领的联合国军获胜以后,Korea这一名称就正式 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


Japan (日本):中国对日本的称呼‘‘日本”

英语中表示日本的单词Japan来源于古时中国人口中的“日本”二字,随着东西方贸易 而流传至欧洲。日本国名首次在西方文学中出现,是在《马可波罗游记》中。马可波罗将日 本记作Chipangu,应该来自当时中古汉语中“日本”的发音。

而马来语中的日本为Japang,也是由中文“日本”而来。16世纪时,葡萄牙人在马六 甲贸易时初次遇到这个名字并将之带回欧洲。从此以后,该名称开始广泛流行于欧洲各国, 进入英语后拼写演变为Japan。


Liberia (利比里亚):自由黑人创建的国家

美国废奴运动兴起后,社会上出现大批自由黑人。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美国一些宗 教慈善家、社会人士和国会议员等,纷纷提出遣返自由黑人回非洲建立殖民地的主张。为此, 美国殖民协会于1816年成立。在其推动下,美国的大量自由黑人开始登陆非洲,在今利比 里亚地区创建殖民地。1822年,在梅苏拉多角的普罗维登斯岛,建立起第一个美国黑人移 民区。随后,美国各州的殖民协会,也陆续到利比里亚沿岸建立移民区。

1824年,美国殖民协会依照拉丁文“自由”(Liber) —词,将这块由自由黑人建立的非 洲殖民地命名为利比里亚(Liberia)。1838年,八个移民区合并组成利比里亚联邦,由美国 殖民协会委任白人总督管辖。1847年,利比里亚正式宣告独立。


Libya (利比亚):古代欧洲人眼中的非洲

北非国家利比亚的国名Libya源自希腊语,最早用来表示非洲大陆,但由于古希腊人地 理知识的局限性,所指的实际上仅仅是北非靠近地中海的区域,但不包含欧洲人己经知道的 埃及。后来,人们用Africa来表示“非洲”,Libya便从洲名降级为地区之名。利比亚建国 后,便以Libya为英文名。


Luxemburg (卢森堡):小城堡

卢森堡位于欧洲西北部,被邻国法国、德国和比利时包围,是一个内陆小国,也是现今 欧洲大陆仅存的大公国。因国土小、古堡多,又有“袖珍王国”“千堡之国”的称呼。

卢森堡的英文名Luxembourg来自德语,由lutilla (little,小)和bourg (burg,城堡) 组成,字面意思就是“小城堡”公元963年神圣罗马帝国的阿登伯爵在此地建立要塞,从 而得名,1060年,阿登伯爵的后嗣康拉德被封为“卢森堡伯爵”卢森堡领土基本形成。 Luxembourg: ['lAkssmb3:g]n.卢森堡公国;卢森堡(卢森堡公国首都)


Malaysia (马来西亚):马来人的国家

马来西亚的国名Malaysia由其主体民族马来人的英文名称Malay加表示国家的拉丁语 后缀-sia构成,字面意思就是“马来人的国家”

马来人是马来半岛、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半岛东南部一个种族集团。马来人的英文名称 Malay源自马来语Malayu (马来人关于Melayu这一名称的由来,据一些历史学家的说 法,可能来自苏门答腊岛上一个约1500年前由印度人所建立的古国末罗瑜(马来文亦是 Melayu)。末罗瑜遗址位于苏门答腊岛,后被苏门答腊岛上另一个著名古国三佛齐并吞。另 一种说法是Melayu来自印度的梵文,意思为“山”或“高处”。


Maldives (马尔代夫):岛屿构成的花环

马尔代夫位于南亚,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岛国。由1200余 个小珊瑚岛屿组成,其中202个岛屿有人居住,从空中鸟瞰就像一串珍珠撒在印度洋上。

马尔代夫的英文名称Maldives来自梵语maladvipa,由mala (花环)和dvipa (岛屿) 构成,字面意思就是“由岛屿构成的花环”形象地反映了马尔代夫的地理特征。


Mexico (墨西哥):主神墨西特里指定的地方

中美洲国家墨西哥的国名Mexico来自阿兹特克语,由“墨西特里”(Metztli)衍生而来。 “墨西特里”是当地印第安人最大的一个部落一一阿兹特克族所信奉的主神Hmtzilopochtli 的别名,掌管天和战争。据说墨西哥人在墨西特里的启示下,在特斯科科湖西岸一个生长着 许多仙人掌的地方看到一只神鹰立在仙人掌上吸食一条蛇的情景,于是便在这里定居下来, 并建立了自己的都城,并称其为“墨西哥”,意思是“墨西特里指定的地方”。这座城市就是 墨西哥城的前身,后来成为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的国名也由此而来。


Monaco (摩纳哥):祭祀海格立斯的神庙

摩纳哥是一个位于法国南部的城邦国家,国土面积为1.98平方公里,主要是由摩纳哥 旧城和随后建立起来的周遭地区组成,是世界第2小的国家。

摩纳哥的英文地名Monaco源自于约公元前6世纪,来自古希腊人于该地区附近所建立 的希腊殖民地一一摩诺伊科(Monoikos)。根据希腊神话,相传大力士海格立斯曾途经这里, 因此希腊人在此地建了一个神庙祭祀海克力斯,称为“Monoikos”,与词根mono-(单一) 同源,本意是“独栋的房屋或神庙”。该名称逐渐转变成此处的地名,进入英语后拼写演变 为 Monaco。


Mongolia (蒙古):蒙古人的国家

蒙古(Mongolia)的国名来自其主体民族蒙古人的名称Mongol。关于Mongol (蒙古) 一词的来源,有多种解释。有些人认为该词由蒙古语中的“勇敢”和“朴素”两个词组合而 成;日本学者的说法是Mongol (蒙古)的读音与蒙语中的银和永恒相近,则解释为银或永 恒之意。中国学者近年来考证,认为Mongol由蒙语中的mong (我们的)和gol (火)组成, 意思是“我们的火”。因蒙古为游牧民族,每至一处,大家共同煮炊,并推选一有经验的长 者当伙头儿掌管此事,因而有这种称呼。


Namibia (纳米比亚):一无所有的地方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西南部,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实现独立的殖民地。1890年被德国占领, 命名为“西南非洲”。1968年6月联合国大会将“西南非洲”更名为Namibia (纳米比亚)。 1990年独立后使用此国名。它得名于境内的纳米比沙漠(Namib)。Namib来自纳马语来, 意为“一无所有的地方”。


Nepal(尼泊尔):高山上的村落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是个山地国家。尼泊尔的英文名Nepal来自梵语Nepala, 据说由nipat (飞落)和alaya (房屋)组成而成,字面意思就是“从高处飞落的房屋”,表 示其房屋大多构建在高山之上。


Netherlands (荷兰):地势低洼之地

荷兰的正式名称是“尼德兰王国”(The Kingdom of Netherlands)。尼德兰(Netherlands)指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下游及北海沿岸一带地势低洼的地区,包含荷兰(Holland) 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的一部分。历史上,尼德兰王国曾经包括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内, 但后来比利时和卢森堡相继退出尼德兰王国。目前,尼德兰王国仅剩下荷兰及其少量海外殖 民地,故在称呼上常常被“荷兰”代替。

尼德兰以地势低洼而闻名,其名称Netherlands的含义就是“低洼之地”,由nether (下 面的)和land (陆地)构成。


New Zealand (新西兰):新的西兰省

1642年,荷兰航海家阿贝尔•扬松•塔斯曼在远洋冒险中发现新西兰的西海岸区,但 在企图登陆时遭到毛利人的攻击而迅速离去。他描绘了部分西海岸地区的地图,并用荷兰语 将此地命名为Nieuw Zeeland,意思是“新的Zeeland”。Zeeland等于英语Zealand,常译作 “西兰”或“泽兰”,是荷兰西南部的一个省份,主要由岛屿构成。新西兰的地形与西兰十 分相似,故得名Nieuw Zeeland。后来,大量英国移民来到新西兰定居,Nieuw Zeeland也就 变成了英语中的New Zealand。


Niger (尼日尔):尼日尔河流经的国家

西非国家尼日尔的英文名称Niger源自流经该国的西非第一大河Niger (尼日尔河)。该河原本另有其名,因为发音与拉丁语niger (黑色的)接近,再加上附近居民皮肤黝黑,欧 洲殖民者便将此河称为Niger (尼日尔河)。与其同源的单词有Negro (黑人)


Nigeria (尼日利亚):尼日尔河流经的国家

西非国家尼日利亚(Nigeria)位于尼日尔的南方,西非第一大河尼日尔河(Niger)流 经该国入海。和尼日尔一样,尼日利亚的英文名称Nigeria也来自尼日尔河的名字。


Norway (挪威):通往北方之路

北欧国家挪威的英文名称Norway来自古斯堪的那维亚语,等于north way,意思是“朝北的路、北上之路”。据史学家考证,在上古时代,挪威大部分土地被冰川所覆盖,随着气 候变化,冰川慢慢消融,人们沿着“通往北方之路”来到这块土地,建起自己的家园,并给 自己的国家取名为挪威,即“通往北方之路”。


Pakistan (巴基斯坦):由穆斯林省份构成的国家

巴基斯坦曾是印度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古印度的主体部分。印度独立前夕,它西北部和 东北部有许多穆斯林,占当地居民人数的50—60%,主要分布在旁遮普省、西北边省、信 德省、俾路支斯坦等省分。由于他们的风俗礼教与印度教徒有分歧,常常因为宗教信仰不同 而产生冲突,因此要求建立一个穆斯林国家。

1933年,一群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的印度穆斯林学生酝酿提出了 Pakistan这一国名, 由旁遮普(Punjab)、阿富汗(Afghan)、克什米尔(Kashmir)、伊朗(Iran)、信德(Sindh) 等穆斯林国家和地区名称的头一个字母和俾路支斯坦(baluchistan)的词尾合成,含义就是 “由穆斯林省份构成的国家”。1940年3月,全印穆斯林联盟在拉合尔召开代表大会,提出 实行印巴分治、建立伊斯兰教国家巴基斯坦的要求。1947年,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把 英属印度按居民宗教信仰分为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实行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 宣告成立,以Pakistan作为自己的国名。


Palestine (巴勒斯坦):非利士人的土地

巴勒斯坦(Palestine)是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地区,古称“迦南”(Canaan),即《圣经■ 旧约》中所说的“流着奶和蜜”的“应许之地”。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入侵迦南地 区从而定居。后来非利士人(Philistia)入侵迦南地区,控制了加沙到雅法的海岸线,并将 他们控制的地方称为“巴勒斯坦”(希伯来语Pelesheth),意为“非利士人的土地”。古希腊 人和古罗马人接纳了这一名称。罗马帝国征服该地区后,建立了“巴勒斯坦行省” (Palestina)。 该词进入英语后演变为Palestine,成为该地区以及国家的名称。

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随着 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Philippines (菲律宾):菲利普王子的土地

菲律宾位于碧波浩瀚的太平洋的西部,由吕宋、棉兰老等7000多个岛屿组成。1521年,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航行到这里,将其命名为圣拉哈鲁群岛。后来因为麦哲伦干涉岛上内争 被当地人民杀死,所以这个名称也就被人们遗忘了。

1543年,西班牙占领整个群岛并移民定居。当时,西班牙殖民者将莱特岛及其附近岛 屿,以西班牙王储即后来的国王菲利普二世(Philippe II)的名字命名为Philippines,意思 就是“菲利普的土地”后来,这个名字扩展到整个群岛,并在1898年菲律宾独立时成为国 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Poland (波兰):农民之国

波兰位于中欧,其英文名Poland源自其主体民族Pole (波兰人)。波兰人原属于西斯拉 夫人的一支,居住在奥得河和维斯瓦河之间的平原地区,靠耕种为生。在波兰语中,波兰人 自称Polanie,源自pole (旷野、田野),意为“住在旷野中的人”也就是“农夫”的意思, 因为他们是一个一直在平原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部族。该词经由德语进入英语后演变为 Pole (波兰人)。


Polynesia (波利尼西亚):有很多岛屿的地方

太平洋群岛Polynesia (波利尼西亚)的名称由一位法国作家Charles de Brosses于1756

年杜撰,由希腊语词根poly-(多)和nes-(岛屿)加地名后缀-ia组成,字面意思就是“有 很多岛屿的地方”。


Portugal (葡萄牙):港口城市

葡萄牙的英文名Portugal与“葡萄”无关,而与“港口 ”有关。早在2000多年前,当 罗马帝国向伊比利亚半岛西部扩张时,罗马人发现现葡萄牙北部杜罗河人海口、今日葡萄牙 第二大城市波尔图所在之地是一个天然良港,于是在此地修筑城堡,并命名为Portus Cale (波图卡莱),意为“Cale港”。其中的cale—词可能来自拉丁语calere (温暖),或希腊语 callis (美丽的)有关。其后数百年间,罗马商人和殖民者源源不断从意大利半岛迁徙至此, 于是这个城镇便渐渐兴旺起来。Portus Cale所指区域逐渐扩大,直到包括整个葡萄牙。而 Portus Cale的拼写也逐渐演变为Portugal。


Puerto Rico (波多黎各):富裕的海港

波多黎各是拉丁美洲加勒比海中的一座岛国。1493年,当哥伦布首次抵达该岛北部的 巨大港湾时,他将该港湾命名为Puerto Rico,由Puerto (port,港口)和Rico (rich,富裕 的)组成,字面意思就是“富裕的海港”。对于整座岛,哥伦布将其称为San Juan (圣胡安)。 后来,人们将围绕港口所建的城镇称为San Juan,后来发展成为了波多黎各的首都,而原本 表示这一港湾的Puerto Rico反而成为了整个国家的名称。


Russia (俄罗斯):罗斯人的国家

公元9世纪,当东斯拉夫人在德涅斯特河与第聂伯河之间艰辛地开拓森林和草地时,一 支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来的部落开始侵入他们的生活。东斯拉夫人称这个部落是瓦兰吉亚人 (Varangians),芬兰人则称他们是罗斯人(Rus),很可能源自芬兰语ruotsi或rootsi,意为 北方人或诺曼人。罗斯人征服了东斯拉夫人,并围绕基辅建立了一个公国,历史上被称为“基 辅罗斯”,这就是俄罗斯的雏形。当时中国将其称为“罗斯”或“罗刹”。元朝时,蒙古人由 于发不清R这个音,就在前面増加了一个原因,将“罗斯”读出了“俄罗斯”。该中文名称 一直沿用至今。在欧洲,罗斯人的名称Rus进入拉丁语后演变为Russi,进入英语后根据英语拼写习惯演变为Russia,增加了地名后缀-ia。


Romania (罗马尼亚):罗马后人的国家

罗马尼亚人的袓先是达契亚人,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罗马尼亚的土地上。公元前70年, 达契亚人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和独立的达契亚国。公元106年,达契亚国被罗马帝国征服, 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以后达契亚人与罗马人混居并逐渐融合,形成了罗马尼亚民族。 他们大多自称罗马尼人(Romani),意为“来自罗马的人”。罗马尼亚的英文名称Romania 就来自Romani —词。


Salvador (萨尔瓦多):救世主之国

萨尔瓦多(Salvador)是位于中美洲北部的一个国家,为中美洲面积最小之国家。萨尔 瓦多的国名Salvador来自西班牙语,源于西班牙殖民者在这里建的要塞名,意思是“救世 主”,与英语单词savior —样源自拉丁语salvator (拯救者)。


Scotland (苏格兰):苏格兰人的土地

苏格兰的国名源自其主体民族Scot (苏格兰人)。Scot来自古英语,源自拉丁语,最终 源头很可能是凯尔特语,原本是一个居住在爱尔兰岛的凯尔特人部落之名。5〜6世纪时,罗 马人撤离不列颠,这个部落趁机从爱尔兰岛迀移至不列颠北部,占据了当今苏格兰地区。苏 格兰因此得名。


Singapore (新加坡):传说中的“狮城”

新加坡的别称是“狮城”,其英文名Singapore来自梵语,由simhah (狮子)和puram (城堡、城市)组成,字面意思就是“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 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为了寻找理想地点建立新城而来到此岛,见到一头从未见过的猛兽经 过。王子问当地人是什么动物。当地人随口说是狮子。王子十分高兴,认为这里是吉祥之地, 便决定在此建都,并取名“狮城”


Slovakia (斯洛伐克):斯拉夫人的国家

东欧国家斯洛伐克的英文名Slovakia源自其主体民族Slovak (斯洛伐克人Slovak来 自捷克语,等于英语中的slav (斯拉夫人5世纪时,斯拉夫人中的一支就从东方迀移至此,建立国家。历史上,斯洛伐克曾经与同由斯拉夫人建立的捷克分分合合,1993年再次 脱离捷克而独立。


Slovenia (斯洛文尼亚):斯拉夫人的国家

斯洛文尼亚曾经是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和斯洛伐克一样,斯洛文尼亚的主体民 族也是由斯拉夫人,只不过斯洛伐克人属于西斯拉夫人,而是斯洛文尼亚人属于南斯拉夫人。 斯洛文尼亚的英文名Slovenia便来自其民族名Slovene (斯洛文尼亚人),与英语单词slav (斯拉夫人)同源。


Sri Lanka (斯里兰卡):美丽灿烂之地

斯里兰卡旧称锡兰,是个热带岛国,位于印度洋海上,英联邦成员国之一。有“宝石王 国”、“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被马可•波罗认为是最美丽的岛屿。中国古代曾经称其为 狮子国、师子国、僧伽罗。

斯里兰卡的英文名Sri Lanka来自梵语,其中Sri是个敬词,意思是“美丽的” Lanka 是该岛屿的称呼,意思是“光辉灿烂的”


Spain (西班牙):盛产野兔的地方

西班牙的英文名称Spain来自希腊语Hisparna,而后者的来源众说纷纭,其中比较有意 思的一种说法是来自腓尼基语Shaphan (野兔据说古代迦太基人首次来到西班牙所在的 伊比利亚半岛时,发现海岸一代有许多野兔,所以就以野兔来命名这一地方。


Switzerland (瑞士):开荒烧林建立的国家

瑞士的英文名Switzerland来自Switzer (施维茨)。施维茨是瑞士中部的一个州,是瑞 士的核心组成部分。Switzer来自于德语方言Schwyz,后者来自于古高地德语Suittes,是“烧” 的意思,可能当时烧毁了森林以建立居民点。


Thailand (泰国):自由之国

泰国古称“暹罗”意思是皮肤较黑的部族。1939年改国名为“泰国”英文名为Thailand, 来自其民族名称Thai。Thai来自泰国语Tai (泰),意思是“自由”泰族人在中国和东南亚 其他多家也有广泛分布,在中国被称为傣族。


Turkey (土耳其):突厥人的国家

土耳其的英文名Turkey由Turk (土耳其人)衍生而来。Turk (土耳其人)自认是西迀突厥人与当地人通婚繁衍的后代。根据资料推断,土耳其人的祖先是乌古斯人卡伊部落,为 了躲避蒙古人不断西迁,一直到小亚细亚,依附于罗姆苏丹国。罗姆苏丹国将他们安置在今 天安卡拉附近。不过,也有人认为土耳其人并非突厥人的后裔,而是假冒其名。

1299年,奥斯曼一世宣布成为独立公国,并开始了对周边的扩张,最终建立了奥斯曼 土耳其帝国。英语单词Turk即表示“土耳其人”也表示“突厥人”。


Turkmenistan (土库曼斯坦):突厥人的国家

中亚国家土库曼斯坦的英文名由其民族名称Turkmen (土库曼人)加表示国家的后缀 -istan (斯坦)构成,字面意思就是“土库曼人的国家”土库曼人(Turkmen)其实就是留 在中亚的突厥人,与土耳其人算得上是亲戚。


Ukraine (乌克兰):边疆之国

乌克兰的英文名Ukraine来自俄罗斯语或波兰语Ukraina (边疆)由前缀u-(在)和krai (边缘)组成。公元9世纪时,作为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共同祖先的基辅罗斯公国成立,定 都于现乌克兰首都基辅,其主体民族是东斯拉夫人和来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混杂而成的古罗斯 人。13世纪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大部分土地被蒙古人占领,但位于乌克兰的加利 西亚和沃伦公国却没有被蒙古人统治。这两个公国位于原基辅罗斯的西南边境地区,该地方 的古罗斯人就被称为Ukrainian (乌克兰人),意思就是“住在边界上的人”从此以后,乌 克兰人从古罗斯人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为具有独特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单一民族(其 余古罗斯人则分化为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所居住的地方就被称为Ukraine (边界)。


 Venezuela (委内瑞拉):小威尼斯

委内瑞拉的英文名Venezuela来自西班牙语,是Venecia(Venice,威尼斯)的指小形式, 意思就是“小威尼斯”据说1499年,西班牙探险家们来到这个地方的马拉开波湖岸边,发 现沼泽地上有一些印第安人村庄的房屋是建筑在很多木粧上的,和意大利威尼斯街道的形式 很相似,因此把这里称为“小威尼斯”


Vietnam (越南):越地以南的国家

越南原本是中国的一个附属国。汉朝设交趾郡,唐朝设安南都护府,五代时从中国独立 出来。1054年李朝改国名为大越。以后几个王朝称为安南或大越。1802年阮福映称帝,建 立阮朝,遂向清嘉庆帝请封国号“南越”但清政府不同意,因为“南越”二字可以理解为 “越地的南部”而“越地”原本包含中国的浙江(吴越)、福建(闽越)、广东广西(粤) 等地。因此,清政府后赐其国号为“越南”意为“越地以南”而非“越地之南”越南之 名便始于此。在越南语中,“越”的发音为Viet, “南”的发音为Nam,因此越南人自称为 Viet Nam。英语单词 Vietnam 便来自 Viet Nam。


Wales (威尔士):凯尔特人的国家

古罗马在征服欧洲大陆时,了解到南部高卢地区有个凯尔特人部落叫做Volcae,后来古 罗马人便用该词来表示所有的凯尔特人。该词经由原始日耳曼语进入古英语后变成Wealh 或Walh,用来表示“凯尔特人、非日耳曼人、夕卜国人”日耳曼民族中的盎格鲁、撒克逊等 部落入侵不列颠后,居住在不列颠的凯尔特人后裔布列吞人大部分被迫撤离至不列颠西南部 的山地。盎格鲁-撒克逊人便用Wealh或Walh来表示居住在该地区的布列吞人,后来演变为 现代英语Welsh (威尔士人、威尔士语)。威尔士的国名Wales也来源于此。

往期相关推荐:

词源故事系列5:官衔职位名字由来

词源故事系列4:头衔称谓名字由来

词源故事系列3:英文美食名字由来

词源故事系列2:水果蔬菜名字由来

词源故事系列1:著名品牌名字由来

Day1:字母z的历史和人名小传

Day2:字母y的历史和人名小传

Day3:字母x的历史和人名小传

CATTI|二/三级口译真题题源及类型统计分析(201611-201305)

CATTI二三级笔译真题题源统计与评析(201611-201305)

一级英语口笔译历年试题与评点(2016-2012)  国家同声传译资格试题历年节选与分析(2016-2012)



          请点击右上方的分享至朋友圈,只需一秒哟~


正在浏览此文章

 

ID:yuyan_language

微博:@语言学人

长按上面二维码,一道成为语言的高级学习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