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 | “语义学与汉语语法理论创新” 系列讲座

皇华皇华 2022-04-24


“语义学与汉语语法理论创新”系列讲座

主办:南京大学文学院

讲座方式:线上讲座(腾讯会议)

时间:

    讲座I:11月6日(周五)15:00—16:00

    讲座II:11月10日(周二)15:00—16:00

    讲座III:11月25日(周三)15:00—16:00


讲座I

“语义学与汉语语法理论创新”系列讲座 第1期

汉语口语对话中的负面评价表达

主讲人:方梅 研究员

时间:11月6日(周五)15:00—16:00

讲座方式:腾讯会议

会议 ID:318 931 989

会议密码:201106



主讲人简介

    方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语文》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讲座摘要

    从来源角度分析,口语对话中的负面评价表达形式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引述性结构

    以往关于引述表达的研究关注较多的是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编码差异、引述边界标记、以及引述与传信范畴的关联性等,而对汉语中以引述形式传递言者负面评价的表达关注较少。

    引述语的使用与负面评价表达之间存在着一种高频关联。从表现形式看,有相当一批表达言者负面评价的表达式是基于引语表达的衍生形式。

    1.引述标记的派生形式。

    (1)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引述标记“所谓”。如:“你(们)/他(们)所谓”+引述内容。

    (2) “说什么”+引述内容。

    (3) “说是”+ 引述内容。

    2.引述构式。

    (1)引述内容+“什么”+引述内容。如:“请什么请,哪有那么多经费啊。”

    (2)同语让步。如:“这东西好是好,就是谁也不愿意买。”

二.序列环境特定性

    孤立地看不同表达式,很难解释其间的共性与差异性。从对话互动角度看,负面评价表达功能的理解基础有两方面。

    1. 对话互动中,特定话语行为的预示语。

    2. 对话互动中,回声性应答语的非认同解读。

    因此,对于构式语义和评价表达功能的刻画与分析,既要观察其邻接成分语义吸收的影响,也要关照会话序列这一互动性语境对意义和功能解读的塑造。




讲座II

“语义学与汉语语法理论创新”系列讲座 第2期

“比”字句中“还”的语义作用

主讲人:郭锐 教授

时间:11月10日(周二)15:00—16:00

讲座方式:腾讯会议

会议 ID:261 256 534

会议密码:201110



主讲人简介

    郭锐,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等职。




讲座III

“语义学与汉语语法理论创新”系列讲座 第3期

Grammatically relevant aspects of meaning and verbal polysemy

(joint work with Alexandra Spalek, Universitetet i Oslo)

主讲人:Louise McNally 教授

时间:11月25日(周三)15:00—16:00

讲座方式:腾讯会议

会议 ID:364 902 482

会议密码:201125



主讲人简介

    Louise McNally,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Universitat Pompeu Fabra)语言学教授,曾任庞培法布拉大学副校长。主要学术兼职有:美国语言学会开源刊物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S&P)共同主编(现任)、牛津语言学研究百科全书顾问委员会委员(现任)、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NLLT)副主编(曾任)、Springer出版集团“Studies in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丛书共同主编(曾任)等。


讲座摘要

    The debate over how grammatically relevant and idiosyncratic aspects of verb meaning are related has produced a considerable literature. Some authors, such as Levin and Rappaport Hovav, have occasionally appealed to figurative uses of a verb as a source of data when the analysis of its literal use has been controversial, a move that has not remained without criticism. However,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figurative uses of verbs preserve the grammatically-relevant properties of their literal counterparts and are therefore a valid source of data has not to our knowledge been systematically explored. In this talk I present one detailed cross-linguistic case study of Spanish and English verbs (out of several that we have conducted) to provide an argument that figurative verb uses indeed are a reliable source of evidence for identifying grammatically relevant components of meaning: that of cut vs. cortar. We find clear evidenc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event structure across uses, indicating that grammatically relevant aspects of meaning both constrain and facilitate figurative uses of verbs.



项目支持

    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文科中长期研究专项“汉语语义研究与新时代汉语语法理论创新”


〉原讲座信息来自微信公众号“语言学探索”



责编|宋冰琪

图片来源|“语言学探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