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明的国度,来自深刻而无畏的批判

段淸風 段字手 2022-03-10

季羡林说,一个人赞美他的国家是爱国;批判他的国家也是爱国。但是现在,我们似乎并不喜欢听到批判;不唯不喜欢,甚至恐惧。一见到批判就认为是在传播负能量,一听到批判就以为天下要大乱了。


其实完全不必如此,小孩子有可爱的时候,我们就要赞美他,他就会越发的可爱;当他耍脾气的时候,我们就要批评他,使他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如果只是一味地赞美,当他故意摔坏东西无理搅闹的时候,我们还在一旁喜笑颜开,称赞说:看,这小子多有本事!这恰恰是要害了他。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一样,对一个国家的批判,主要是批判统治者。统治者如果做了好事,不妨歌颂一下,但也无需多加渲染,这本是他应该做的份内事。你只是在履行你的职责而已,我们实在没有义务去歌功颂德。但如果你做了错事,我们是有义务帮你指出来的,使你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批判精神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清流和文明,中国从秦朝开始就是专制社会,只有民国北洋政府和民国国民政府前期有短暂的民主人性化曙光,所以,几千年来,普遍的主流意识就是拥戴朝廷,歌颂万岁,这是朝廷借助“孔孟之道”强加给臣民的思想观念。


即,不维护就反动,反动就该处死。在如此晦暗的封建专制文化里,批判自然就像缕缕清风,吹醒昏梦中的愚民,吹散思考者心中的迷雾,吹破权力者梦寐的幻想,一次次推进历史进程。 


但遗憾的是,每次山河移主,历史更迭,最后又都陷入封建专制窠臼,若干年后,又被下一个革命者掐住死穴,改朝换代。但不论谁篡夺皇位,封建文化这个新瓦罐从来都是一成不变的老药汤。


纵观中华历史,靠武力,也就是“革命”上位的朝廷,必然血流成河,祸害百姓。比如苏联,夺取政权后,史达林发动了大清洗,千万人丧命,包括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编制者章伯钧先生的弟弟在苏联学习时也被斩杀,并迅速波及到中国。而靠“革新”,通俗地说就是和平演变的朝代,都是温和而文明的,比如宋朝赵匡胤和民国北洋政府,对前朝官员都很优待。


翻看历史,寻找规律,你会发现,批判精神会使历史愈加文明、平和,皇帝更加守德开明,百姓也就会幸福平安。如果你痛恨皇帝,仇视朝廷,就使劲赞美它吧,直到把它捧杀决绝而死……


同样,伟大的时代会诞生不朽的作品,不朽的作品成就不朽的国度,而不朽的国度来自深刻而无畏的批判。那些与大国崛起伴生的伟大作家,如维克多·雨果、列夫·托尔斯泰、马克·吐温,他们中又有哪个只是时代的讴歌者呢?


批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批判恐惧的心理!


我们现在正有这样的危险,可以看看现下我们的青年正热衷的那些艺术作品,有几部能称得上艺术作品呢?玄幻、穿越、抗日神剧……真是糟糕透了!


我们正热衷于这些虚无的东西,我们也只能搞搞这些虚无的东西。鲁迅说唯虚无乃是实有,但现下的虚无却是彻头彻尾的虚无。



推动社会进步的,往往是批评者,不可能是总是唱赞歌的人。但是现在倒好,批评的人,讽刺的人,会被扣上负能量的大帽子。会被踢出群,会被孤立。反倒是骗子总是说着超级正能量的话,把自己的行骗目标给骗得干干净净。真的兜比脸还干净。


“伟大”破土于自我完善的能力,“自信”奠基于包容并蓄的精神。所以,拒绝批判,就是扼杀一个时代通往美好之路的希望。


▶▶往期精选

▪ 贫穷到绝望,天天宣传正能量有什么用?
▪ 张煜医生,你无需道歉 
▪ 献给所有不关心政治的人
▪ 2021高考作文:何谓“大写”之人

▪ 莫言被围攻,用什么来唤醒良知和人性

▪ 躺平,就是沉默的大多数▪ 日本学者写的中国史,为何震惊政商圈儿▪ 他的视频全网下架,这套书千万别再禁了▪ 一场声势浩大的永别,读完令我泪流满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