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高考作文:何谓“大写”之人

段淸風 段字手 2022-03-14

看到2021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联想当年,不禁有感而发,也让我对“人”字有个更深的感悟和见解。




何谓“大写”之人


如今,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里,但却生活在不同的精神世界里。人是可以获得生命的生命。不断提升自身的生命体能、健康其身心,不断促进精神生命的成长,才能实现生命的完整。


01 善念是一个人的高尚灵魂



在当今这个没有信仰的年代,社会充斥着冷漠,心执善念,哪怕是一点一滴,一丝一缕,它都会滋润焦渴的心灵。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生活自有自己的因果循环, 它不满足于任何人的私心贪欲。善,是人性中所蕴藏的 一种最柔软、最有力量的情怀。不管如何艰难,坚持善良;不管多么孤独,坚守人格的高尚。一直善良下去,只问自心,不问得失。


行善之人,骨气里就善良,本能中有善良,一心向善,为他人着想。这世上所有的好运和惊喜,都不是平白无故得来的,而是靠自己平日行善积赞的,你帮过的人,做过的善事,都会被上天铭记,兑换成好运回馈于你。


一个人,无论身份如何,能力怎样,都不重要,只要多行善事,心存善念,就能为自己积蓄力量,把每一份善良都变成福报。有了善念,好运相伴,脚下的路才会越走越宽,生活中就能消灾避祸,福报不断。


狡诈诡谲的人把圆滑称作成熟;狭隘自私的人把善良当成愚昧。殊不知,善良正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乐于助人的人,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帮他渡过难关。而狡猾奸诈的人,人们看清了他自私自利的本质,必然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人生百年,瞬间即过,功名利禄不过草上霜,金钱财富不过空中雾,唯有一颗善良的心,才能流传世间,被人传颂。此生愿你我都能做一个善良之人,存善念,不惧吃亏,行善事,不问回报!


生活现实,我们却依然有一颗炽热的心;世态炎凉,我们仍旧有一份真挚的情。电影《芳华》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善良是发自内心的选择。”


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是支撑自己走过风风雨雨的信念。许多人总是羡慕别人的运气好,总有贵人相助,但从未想过人家的好运是行善得来的。


02 正义是一个人的正直腰身



经常会有人说他们内心阴暗,看到的听到的所发的,都是阴暗的“负能量”,整天不是批判就是谴责。


请勿嘲笑为正义而发声的人,能勇敢为当下不公发声的人,都不是为一己私利。他们只是,心存一种原始的正义感,当遇到社会不公的时候,没有人强迫你站出来呐喊,但请不要远离和背弃正义,更不要站在邪恶一边。


只有对这片环境和群众百姓挚爱的人,才会批评这片环境的阴暗面,因为他们只想让这片环境和人们生活变得更好。这片环境越包容,正义越容易有感而发。


事实上,社会责任是一种全民责任,任何人都没有能力独自承担和承受,也没有任何人找理由选择沉默,更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坐享其成。因为,当灾难到来之时,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和事,任何环境和制度是完美的,不能自动更新变好,只有发现不足自查短板,才能让这片环境和文明良性进步前行,其实也恰恰相反,只有心里光明的人,才会去发现和揭露阴暗龌蹉。


正义的人之所以谴责,是希望变好,他们之所以批判,是希望改变,只有心存光明的人,才愿意去谴责和批判,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种责任。


谁也没有义务一定要为这个世界的不公去呼喊。那些为正义发声的人要冒著失去自由的代价,一边是家人的不理解,一边还要接受岁月静好婊和现世安稳猪的嘲笑。


请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正义是不公时的暴喝,声音多一些,罪恶就能少一点。正义是污水中的清泉,外人看不出,但水中的鱼儿知道你们的重要,向你们致敬!


03 良知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



良知虽然与生俱来,却又时时在经受考验,社会风气、人的私心私欲、他人的教唆和影响……这些因素都会让人在良知和利益的天平上摇摆不定。


在当下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越来越多的人价值观崩坏,本来应该高于一切的无价的良知,在人性的贪婪下被低价贱卖。


一个人为了美好生活而追求自身的利益本无可厚非,但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泯灭良知。老梁、小崔、秋石等媒体人不顾个人安危,毅然选择用声音来唤醒人的良知;韩红、袁立、陈慧琳等明星选择用公益行动来感化身边人的良知......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惟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反而有一些人为了利益,底线越来越低,内心道德准则失守,他人的健康性命比不上手头看得见摸得着的钱财,随意地抛弃道德原则,毫无愧疚感地伤害别人,三聚氰胺的有毒奶粉、地沟油等等这些高学历无良“人才”。


迈克尔·道布斯在《不存在的父亲》中写道:“一个人的良知要永远高于自己的欲望和失望。”相对于金钱,良知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保障。善恶的观念藏于人的良知,心中的道德律能够辉映天上的星光。


一个具有良知的人,他的所作所为,于外对得起天地社会,于内经得起良心的拷问。没有良知的社会,就像一片干涸的沙漠,找不到由美好性灵滋润盛开的花朵。一个失去良知的人,等于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一片环境如果没有良知,其结局是日渐消亡。


良知光靠舆论支撑是不够的,还得有一套良好的机制制约人们的言行。否则,人们的良知就会慢慢偏离轨道。只有让良知成为信仰、人心向善才会蔚然成风,这片境土才会呈现出正义长存、文明恒远的景象。


良知像呼吸一样重要。就像口罩保护人的呼吸,人人都该保守自己的良知。呼吸没了保护,内脏就会受到损害;良知遭到埋没,人不过是行尸走肉。


何谓一个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人?



我想一个人首先要懂得独立思考:当美丽被说成丑陋的,你会不会因为恐惧而保持沉默?当一个曾经的好人,突然被多数人公认是坏人,你会不会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去分析甄别?会不会落井下石,甚至推波助澜?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善念、良知、正义都会在每个人心中一直在平衡着利弊得失,也在评判着真与假、对与错、善与恶,我们谁能做到这杆秤始终保持公正?在这杆秤向某一方倾斜失衡时,我们有无勇气认错,有无胆量矫正?我想这才是衡量一个“大写”的人标准。


▶▶往期精选

▪ 2021新的一年,请远离这些人
▪ “土猪拱白菜”没有错,错在培育他的土壤
▪ 献给所有不关心政治的人
▪ 蓄意报复社会的背后,反思比谴责更重要

▪ 莫言被围攻,用什么来唤醒良知和人性

▪ 致敬为正义良知呐喊的人
▪ 日本学者写的中国史,为何震惊政商圈儿
▪ 他的视频全网下架,这套书千万别再禁了
▪ 一场声势浩大的永别,读完令我泪流满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