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言迁移和概念性迁移:理论与实证

戴炜栋 语言科学 2022-04-24

      语言和概念一直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早在2002 年,我在《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一文中就指出,“虽然人们关注语言迁移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要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并不容易,许多人对语言迁移有不同的理解甚至误解”(戴炜栋和王栋,2002:2)。后在2007年《概念能力与概念表现》一文中,我和陆国强教授“运用概念能力和概念表现的理论探讨人脑用概念思维和用概念结构处理语言的认知模式,并理论联系实际,从思维模式实施两种语言转换”(戴炜栋和陆国强,2007:10)。现在,距离概念能力和概念表现被提出已过去了近20年,迁移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许多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对迁移的分类还存在简单的语言迁移和概念性迁移两分法,忽视了概念(concept)和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的区别,以及对概念迁移(concept transfer)和概念化迁移(conceptualization transfer)的区分(Jarvis,1997;张素敏和孔繁霞,2016);同时,也忽视了双语及多语思维能力与语言迁移和概念性迁移之间的关系,不利于真正从思维认知和语言社会等角度综合分析不同语言类型间思维模式的转换。

      在这本专著中,素敏带领她的团队基于双语及多语思维能力,分析不同语境和不同体裁中的时间域、运动域、关联词及衔接词等层面的语言迁移和概念性迁移。首先,该书在阐释概念性迁移的界定和分类,以及详细评述概念性迁移假说(ConceptualTransfer Hypothesis)、语言相对论与言为心声(thinking forspeaking)假说的同时,区分了概念迁移、概念化迁移、概念性迁移、语义迁移(semantic transfer)及词汇迁移(lexical transfer)。其次,该书在评介语言迁移与概念性迁移,以及区分概念迁移和概念化迁移判断方法的同时,针对双语及多语者主导语言、迁移中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研究语言和概念性迁移,有助于研究者从语言迁移角度和概念性迁移角度更好地研究跨语言影响下的认知过程和不同层面的表征,还有助于从范畴化、注意力和社会认知角度为跨语言影响提供新的强有力的理论解释和支撑。此外,基于概念性迁移的研究,与语言相对论和言为心声假说相比,更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语言与思维间的关系的了解,尤其有利于释解思维对语言的影响作用,不仅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新的理论视角,还有利于从概念性迁移角度帮助学习者优化其目标语学习产出和理解。

      该书开展了五个实验,分别探析“时间概念加工中移民语境对母语迁移的抑制作用”“时间概念加工中留学语境对母语迁移的抑制作用”“运动事件中英文识解中的概念性迁移”“汉-英双语者英语记叙文关联词使用中的母语迁移”“中国英语学习者说明文词汇衔接中的迁移研究”。根据相关时间域和运动域及不同篇章体裁等方面的词素、句子及语篇等层面的语言迁移和概念性迁移研究得出了比较重要的发现:①中国英语外语(Englishas a ForeignLanguage,EFL)学习者词素、句子及语篇等层面均存在语言迁移和概念性迁移,但在概念和概念化上会存在迁移方向和迁移域差异;②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双向迁移产生在不同的层面上,即母语对目标语的迁移更多地发生在语法、词汇层面,而目标语对母语的反向迁移则更多地发生在语言单位的线性排列组合等句法层面;③个人层面和组群层面的关联词母语迁移均会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有规律地发生变化;④中国EFL学习者说明文中的衔接词使用,如简单重复、复杂重复、同义词、反义词、上义词及概括词等,存在目标语学习水平差异,这六种词汇衔接手段与其作文质量有正相关的关系,而非母语者与母语者在词汇衔接使用上存在母语正迁移的同时也有负迁移。

      概念的发展和成熟是外语学习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梳理迁移理论,对语言迁移及概念性迁移等术语进行界定和分类,评述国内外该领域主要的实证研究,并展开相关实证研究,不仅有助于厘清相关术语及理论,以便更好地理解语言、思维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了解语言迁移、概念性迁移产生的方向、层面和迁移量,也有利于概念性迁移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自主性、系统性和科学完整性,还可以从语言和概念两个层面理解外语学习中的某些现象,为我国概念层面外语教学的“地道性”产出及解决“学用分离”现象提供理论和实证参考。因此,该专著有学术创新之处,具有相对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概念性迁移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自主性、系统性和科学完整性,还可以从语言和概念两个层面理解外语学习中的某些现象,为解决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的“学用分离”等低效产出现象提供参考方案。

      素敏在学术创新上不断勇攀高峰,还带领年轻的新一代学者们求索学术。她这种锲而不舍、愚公移山的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的英语教育事业也正是在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中薪火相传。最后,我衷心祝愿素敏在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本文摘自张素敏等著《语言迁移和概念性迁移:理论与实证》,戴炜栋教授序,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 张素敏等  著

书号:9787030693181

定价:98元(平)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作者简介

张素敏:博士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现任河北师范大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二语加工、外语教学及认知心理。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项目20余项,在SSCI期刊、CSSCI期刊上发表文章近50篇,出版著作2部,曾两次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READING本书目录


  • 第1章 导论 1

  • 1.1 语言迁移与概念认知 1
    1.2 本书章节构成 4
    第2章 双语及多语思维能力视角下的语言迁移与概念性迁移 13
    2.1 引言 13
    2.2 迁移与双语及多语认知思维能力 16
    2.3 概念及概念性迁移 21
    2.4 判断概念性迁移的方法 28
    2.5 语言迁移及概念性迁移实证研究 40
    2.6 结语 54
    第3章 时间概念加工中移民语境对母语迁移的抑制作用 58
    3.1 引言 58
    3.2 英语一般过去时间概念与语言学习环境研究 60
    3.3 研究设计 64
    3.4 结果分析 66
    3.5 讨论 69
    3.6 结语 73
    第4章 时间概念加工中留学语境对母语迁移的抑制作用 75
    4.1 引言 75
    4.2 时间概念输入加工与留学语境 77
    4.3 研究设计 79
    4.4 结果分析 81
    4.5 讨论 84
    4.6 结语 86
    第5章 运动事件中英文识解中的概念性迁移 88
    5.1 引言 88
    5.2 运动事件与概念性迁移 91
    5.3 研究方法 112
    5.4 结果分析 118
    5.5 讨论 123
    5.6 结语 137
    第6章 汉-英双语者英语记叙文关联词使用中的母语迁移 140
    6.1 引言 140
    6.2 关联词与母语迁移 142
    6.3 研究方法 159
    6.4 结果分析 163
    6.5 讨论 179
    6.6 结语 188
    第7章 中国英语学习者说明文词汇衔接中的迁移研究 191
    7.1 引言 191
    7.2 衔接理论、词汇衔接与语言迁移 193
    7.3 研究设计 207
    7.4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3
    7.5 结语 227
    第8章 结论 230
    8.1 概念性迁移与语言迁移研究发现 230
    8.2 概念性迁移与语言迁移研究启示 233
    8.3 概念性迁移与语言迁移研究未来发展方向 236
    参考文献 241
    附录 记叙文写作任务 274
    后记 275

长按二维码

即刻购书哦

科学出版社




1.相关阅读

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假设句研究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官群:具身语言的理论基础
语言文学研究成果速递
语言类型学视域下的领属范畴研究
非习语程式语与学术写作语言产出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汉英翻译语体研究
汉语广义遭受结构研究
起始年龄和语言学能与二语学习成效的关系研究

2.公益讲座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六)
山东大学迎百廿校庆学术活动(7-10月)
心理语言学线上论坛|Brian MacWhinney/Tim Hunter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学术讲座系列
科研写作系列在线讲座
8.17-19||“研究生科研素养提升”系列公益讲座
孤独症及言语残疾防治公益讲座
8月16-22日语言文学讲座/会议/论坛(第63期)

3.写作与发表
(1)全流程!武大MBA中心教授线上课程:从论文写作、研究方法到答辩
(2)《人文社科论文修改发表例话》重磅上市

4.方法工具
(1)互动赠书||带你玩转翻译技术
(2)王华树博士团队带你走进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技术
(3)雷蕾教授《基于Python的语料库数据处理》重磅上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