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硅谷一线医生战疫日记(13)小小病毒撬动地球

空间作者 二湘的六维空间 2020-08-24
来自专辑
硅谷一线医生战疫日记


作者近照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大的浪在等着我们… 大浪淘沙,我们见证历史,也在被动地经受着历史的考验 vs. 拷打….


硅谷医生战役日记菊子日记持续更新中,饶蕾纽约日记在“二湘的九维空间”更新,《狂流》连载明天继续。


硅谷一线医生战疫日记(13)

小小病毒撬动地球!


文/黄鹂


也许我们的历史进程已被改变,从此以新冠纪年,2020年无疑就是新冠元年,之前都属于令人向往的史前文明。


04/15/2020  生命不能承受病毒之重


湾区这两天春意盎然起来,开车时放下车窗,真的是春风拂面,花香醉人。让人错以为又回到没有新冠的史前时代,人与自然是那么的和谐相处,单纯美好的小病毒们其实也就是偶尔给我们搔搔痒解解闷儿来的。


这两天美国的新增死亡病例突增,每天都是2000-3000例的增加。事实虽然残忍但毕竟是事实,经过传染和患病阶段,人体和病毒交战总要分个胜负,最终尘归尘土归土,要么浴火重生要么乘风归去。当然每个数字后面都是一个家庭的伤痛,这么多数字就是整个社会被硬生生撕裂的伤口。这就是我们不能接受所谓“群体免疫”的原因,其实大白话就是自然淘汰。请看我的日记5-6。今天UCSF大内科主任Dr. Wachter 再次发推否定这个理论,按照感染人群中实际死亡率为1% 不是4%,就按1% 死亡率,也会要死200万人来获得“群体免疫”。而且通过感染获得100% 的免疫力的假想仅仅是希望而已,并没有确定性(图一)。再说我们心心念念的万能无敌中和抗体其实也是未定之间,还没有可信的结论呢。

图一. Dr. Wachter 再次发推否定这个理论,按照感染人群中实际死亡率为1% 不是4%,就按1% 死亡率,也会要死200万人来获得“群体免疫”。而且通过感染获得100% 的免疫力的假想仅仅是希望而已,并没有确定性。图片来自网络。


目前我们的情况就是有希望的老药被暂时“枪毙”,有希望的新药和疫苗还需要时间,万能抗体也不确定。我们只能牺牲生活方式来避免被传染,尽可能不和它交火,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可是似乎对于某些人,这都很难做到,一定要去考验自己的抵抗力。今天我被一个年轻白人护士的傻大胆给惊到了,她负责我的一个新冠病人,我问她病人需要多少氧,她就戴着一层薄薄的外科口罩,没戴眼镜,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打开负压隔离间的门把半个身子探进去看了5秒钟。我都傻眼了,不知道说啥好了…等她完成这一系列销魂的操作,我委婉提醒她,年轻人也会得病的,也会死的。我我…以后真的是要防火防盗防同事啊。我默默地把自己的双层口罩(一层n95,一层外科口罩)再拉拉紧。


戴口罩其实是件辛苦事儿。除了喘不上气,还有就是耳朵受不了,都要压出褥疮了,你没看错就是褥疮,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大家很快发明了“解放耳朵“的方法,比如别人教我用两个回形针套在口罩耳环上,再钩在脑后,这样就不会让耳朵承重了(图二)。当然还有用各种自制扣袢系在脑后的。

图二. 用回形针钩住口罩的耳环,再系在脑后,避免压耳朵。作者拍摄。


由口罩引发了各种才艺比试,我们一个医生群也加入布艺口罩秀(图三)。中间那邪恶的坏精灵是我们一个护士织出来的。 

图三. 布艺口罩秀, 中间那邪恶的坏精灵是我们一个护士织出来的。作者供图。


纽约最前线传回好消息,几个医院扩建出来的重症监护室(ICU)相继关张了。各地医护援军还在赶赴纽约前线(视频一)。不是心灵鸡汤,善良的人民用行动一遍遍在向病毒宣战——病毒无情,人间有爱!Together We Win。

视频一   各地医护援军还在赶赴纽约前线


04/16/2020  小小病毒撬动地球,我们正步入新冠时代。


这两天真邪乎,死神似乎格外贪婪,每日新增死亡数让专家们都不淡定了。Eric Topol 是一个令人尊敬医学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他发推质疑今天新增4591个死亡病例(图四),感觉一点也不好,虽然纽约改变了新冠相关死亡的定义,也不能解释这突增的死亡数。以为搞错了,结果被证实数据没错。

图四.  一点也不好,虽然纽约改变了新冠相关死亡的定义,也不能解释这突增的死亡数。以为搞错了,结果被证实数据没错。图片来自网络。


好消息也是有的,比如几个加州大学医疗系统里,医院ICU容量绰绰有余,收入的新冠病例数简直少得可怜(图五)。这也反映了整体加州医院的情况,我们医院不到10个新冠病人,在ICU的才两个。但这种状况已经导致了开工不足,收益大减。我们医生还好,减几个班而已,但对于医院的其他雇员就开始会有下岗裁员之忧了。这是美国经济和就业的一个缩影,看看这几周的失业率翻着跟头的往上涨吧。小小病毒不但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还踢翻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再碾压我们的经济。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大的浪在等着我们… 大浪淘沙,我们见证历史,也在被动地经受着历史的考验 vs. 拷打….

图五. 加州大学各大分校医疗系统,新冠病人很少。红色的部分是病例数, 蓝色的部分代表ICU 的总容量。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也有高兴事儿,继川普安利的氯喹/羟基氯喹被暂时枪毙后,终于“人民的希望”(Remdesivir)又继续给我们希望。芝加哥大学将此药用于125个新冠病人上效果不错。接着其药厂“积了德”公司(Gilead)宣称此药如果真的有效,他们会免费提供150万剂。真的是积了大德了,股市也给了他们掌声!我开始相信积了德公司是上帝派来拯救人类的使者,它发明的丙肝药一下把丙肝从最凶险的肝炎变成可治愈的疾病,可那之后,股市却因为丙肝药物不再是盈利增长点,而一直没给这个公司好脸色看。不过上帝的使者大人大量继续为人类的健康守住底线。


我管的一个新冠病人情况不佳,虽然没上呼吸机,需要吸5升的氧,而且炎症指标翻倍了,估计很快就会进ICU, 病人年纪挺大的,并有很多基础疾病,这幸好是在加州,我充分尊重家属希望全力抢救的意愿。


在这个新冠元年的春天,我已习惯一个人吃午饭了,在医院工作时,坐在小花园里,可以摘下口罩,顺畅地呼吸沁着花香的空气,再静静地对着花儿发会儿呆(图六 我的抗疫午餐)。 

图六. 一个人在花园里独享抗疫午餐。作者摄于医院花园。


【作者简介】黄鹂:医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交大医学院(前上海第二医科大)。在美国西奈山和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医学院完成内科住院医训练。硅谷某医院住院部医生。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饶蕾:纽约疫情日记(8):太阳还会升起(4月10日)

硅谷一线医生战疫日记(12)经历风雨,方见彩虹

菊子:美国东北部抗疫日记(14):狼烟四起

二湘:《狂流》第二十一章 啊,纽约

《狂流》: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夏至的梅里雪山》: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更多:彩虹之上的火车  年少读方方  分裂的朋友圈 遗忘武汉 李文亮

世界疫情: 美国  德国  法国  加拿大  纽约  韦敏:澳洲   方丽娜:欧洲

硅谷医生战役系列:战疫开始  美国的春天何时到来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乍暖还寒时最难息  与死神的较量  环球同此凉热  纽约!纽约!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 春寒依旧料峭 期待浴火重生 历风雨见彩虹

菊子美东北疫情系列:疫情河东河西  美国开始建方舱   缝口罩  留守校园的小留 守护我们的守护人 民以食为天 危机中的街坊邻里 长歌当哭 灵丹妙药 宁静的战壕 拯救生命 复活节祈愿 狼烟四起

饶蕾纽约疫情系列:  按下暂停键  疫情在升级  哈佛校长确诊  拐点何时到来 纽约的硬仗 一线的呼唤 太阳还会升起


关注“二湘的六维空间”收看更多好文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