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菊子:美国东北部疫情日记(2)

空间作者 二湘的六维空间 2020-03-24


作者近照

欢迎收看二湘空间的世界疫情系列,六维,九维都会发,11维继续发方方日记,今天的《狂流》连载发在六维的二条。菊子:美国东北部疫情日记(1)
饶蕾:纽约疫情日记(1)大梨:德国疫情美国疫情实录:西雅图·旧金山·纽约


美国东北部战场的疫情——周末的郊外小镇

文/菊子


1.波士顿的中国人


我们生活平静,平时上班上学,周末买菜逛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工作顺心,街坊和睦,故而平时难得想到自己的“身份”。乡愁,归宿,思念故国,漂流感,这些很有诗意的词汇,因为我不写诗,也难得出现在我的笔下。若是真有乡愁,便是春天来临时,怀念那清爽可口的红菜苔、鸡毛菜、荠菜,还有带着细细的软刺,鲜嫩可口的小鲫鱼。


这一回,我是武汉人。


朝夕相处的美国同事,聊天时随意谈到,有时候会问起:你是中国什么地方来的?说过无数次,知道北京吗?往南朝着香港走,走到一半,就是武汉。知道上海吗?知道。沿着长江朝着四川(对,就是老四川餐馆那个四川)往上走,走到一半,就是武汉。说了无数次,下次他还问,“你是中国什么地方来的?”我就把磁带再放一遍。


这回不用了。你是中国什么地方来的?武汉。哦,就是病毒那个武汉。


然后,我在波士顿。国内同胞,就算以前不知道波士顿,这回也知道了。以后回国,如果我说我住在波士顿,人们总会想起:哦,有个女的,带着病毒,从波士顿回国……


而波士顿的中国人,这两个多月根本没有闲着。一月、二月,从美国买口罩,买防护服,买呼吸机,捐给国内的医院。进入三月,又从国内买口罩,买防护服,捐给附近的医院。


在美国的中国人一直焦急地跟踪着国内的疫情,知道医护人员感染之后会发生什么。家人给我们寄来了防护口罩,我们说,平时我们尽量不出门,出门带普通口罩即可,N95这样的专门医用口罩,我们还是捐给医护人员吧,他们更需要。


国内疫情缓和,很多工厂临时上马,生产了大批口罩,这些中国人又连忙积极采购,以救美国的燃眉之急。心中还带着一份内疚,这里的供应短缺,主要是因为中国人之前将商店和批发店清仓,导致美国乃至世界市场上的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断货,美国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武汉和意大利的一线医护人员一样,同样面临着感染病毒的高度风险。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做好了计划暑假回国。周围中国朋友的惯例,孩子高中毕业时回国旅行一趟,盖因他们高中期间暑假各种实习、志愿服务,由他们选择,也不一定想到中国度过暑假,只有高中毕业这一个夏天比较清闲,故而纷纷回国。我自己也有同学聚会,几个月前就早早有能干的同学开始组织,年级刊物也登出了许多温馨感人的回忆文章,就等八月份大家一起拉着师妹的小手两眼泪汪汪呢,这回全泡汤了。好在没有买票订旅馆,一月武汉封城以后,我们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我们有这个奢侈,留学生却和我们不一样。一日之间,学校匆匆关闭,刚开始只是说停止课堂上课,改上网课,几天之内又改为关闭校园,所有住学生宿舍的学生们必须搬出。


我家有小亲戚在这里留学,外甥在加州大学上学时来过我家里,现在已经离开美国;另外一个在中部,学校里面已经有学生感染,好在他已经是研究生,住在校外,人也懂事,应该知道如何照顾自己,防护自己。

但是,他的妈妈依然心急如焚。


假如他是一个住在校园中的本科生,假如学校告诉他周末之前必须搬出校园,假如他因为目前的疫情一时租不到房子,假如他只有十八九岁,在美国认识的只有几个教授,除了上课以外并不来往,还有几个同学,和他一样如惊弓之鸟的中国孩子,这样的时候,你说,他该去哪里。她该去哪里。


回国是最佳选择。


他们不久前,也和大人一样,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买口罩,买防护服,买呼吸机,寄回国内。他们和我们不同,他们出生在上世纪末这世纪初,是太平盛世养尊处优长大的孩子。他们可能娇惯一些,正因为没有经历过贫困,他们也更加豁达大度,摆脱了我们这一代的种种局限。一个孩子拿着全奖来到普林斯顿,后来告诉父亲:爸爸,我们把奖学金退掉吧,我们这样的收入水平,不应该拿这样专为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的奖学金。他们有这样的境界,却不全是开豪车、住豪宅的富家子弟。


他们是中国公民。中国孩子。孩子。父母的心肝宝贝。受了惊吓、手足无措的孩子。不光是一个一个出口转内销的带菌体,一个一个会破坏“清零”的“疑似”。


2.美国也要建方舱了


中国八万一。美国两万七。几天之内,美国的数字直线攀升。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全球COVID-19地图,截止3月21日晚11点,全美确诊人数为26766,死亡人数达到341,其中华盛顿州死亡94人,纽约州死亡76人,加州死亡27人。(https://coronavirus.1point3acres.com/)


纽约州3月20日被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成为联邦重大灾区,21日再增加3000多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累计人数达到10356人。而纽约市亦再增加1803人确诊,累计人数超过6000,至少6211 人。


3月10日,接到学校停课的通知后,我和先生双双放下手头工作,一同跑到纽约把儿子接了回来。路上经过了纽约北郊的新罗谢尔,就是那个最早发现感染了一大批人的犹太律师,那时新罗谢尔已经封城,国民卫队已经进驻了。十一天以后,纽约局势更加恶化,每每想起,便心有余悸。


我们匆匆捞人,行李仍然留在宿舍,因为当时学校只是说停止课堂授课,改上网课。两天之后,学校又通知,所有学生必须将宿舍腾空。不能前往搬行李的,可以由学校负责将行李托运过来。后来,大约是有些同学表示困难,我猜这其中有可能就包括像中国留学生这样的国际生,搬行李托运行李都有困难,学校又允许他们将行李继续留在宿舍里。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因为他们想把宿舍全部腾空,必要时,可以将学校建成方舱。


不仅是纽约的学校。波士顿的高校也纷纷自动提出,愿意将学生宿舍献出了,必要时改建成方舱医院。


两个月前,这还是无法想象的事情。“方舱”说起来这么顺口,其实绝大部分人都是这次病毒流行中第一次听说。因为美国的大学大部分是私立大学,和联邦政府毫无财产或隶属关系,公立大学尽管财政上属于各州所有,他们却一向以自己的独立而著称,而这一次他们清空了学生,愿意将象牙塔建成战地医院,这在美国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大事。要知道,美国本土只打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二十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无论多么惨烈,都不是在美国本土打的,就算是珍珠港事件,也是在远离大陆的夏威夷发生的,虽然美国有很多军官和士兵在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包括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战死疆场,美国大后方却一直相对平安,由此才攒足了后劲,战争一结束,就成了世界强国。


川普宣布联邦紧急状态,不过是打开自己的钱包,允许各州向他要钱。多亏总统也是三军统帅,所以他总算还能调动军队的基地和设备。所以,美国从武汉和那两艘游轮上撤侨时,最初都是将他们运往各地的空军基地。运到别的地方,地方不答应,总统也没办法。


前几天看见这两艘船,说是要用来抗疫的,令人希望顿生:洁白优雅的船身,上面漆着红十字,看着就让人觉得安慰。这是美国海军的两艘医用军舰,一艘叫安慰(USNS Comfort),将被派往灾重的疫区纽约,另一艘叫仁慈(USNS Mercy),将被派往灾重的疫区华盛顿州。

图片由菊子提供  


我看到的英文报道中只有这两艘船,而且知道它们只能做普通医院,这样可以将岸上医院里的普通病人转移到船上,让岸上医院全力以赴救治新冠病人。而且,报道中还说,这两艘船还不能马上投入使用,要花一阵子时间修整才能正式启动,有些中文媒体却一下子成了十艘、三十五艘,我倒是真心希望这都是真的。


下面这是麻州的情况。真像是看电视上重播的电视剧。


麻州布里奇沃特监狱里(Bridgewater Mass Treatment Center)一名无期徒刑囚犯在周五确诊新冠,这名囚犯室友已被隔离。而早在3月12日,麻州就暂停了州内16所监狱的探访。


北安特波罗(North Attleboro)一家老年护理机构内2名居民确诊。

塔夫茨大学医疗中心(Tufts Medical Center) 10名医护确诊。

布列根和妇女医院(Brigham & Women )9名医护确诊。逃回国内那位女士所在的BioGen公司和他们开会的旅馆工作人员都是在这家医院测试的。


麻省总医院(MGH)有几名医护确诊,他们没有透露具体数字。


州长查理·贝克(Charlie Baker)透露,麻州正在和陆军工程兵团合作,建造新建筑或改造现有建筑来应对COVID-19爆发导致的病床紧缺问题。已有几个地点被选为可用于治疗病人的地方,但仍然需要一些步骤来确定是否合适,包括大学宿舍、大型场馆、疗养院都是陆军可以转换为临时医疗设施的地方。


3. 周末的郊外小镇和生日宴会


周六本该是周末采购的时候,上星期买得足了,今天决定按兵不动。早早起来,找出一包糯米粉,还有爸爸妈妈准备好的黑芝麻。元宵节那天为家人担忧,过得凄凄惨惨,元宵和得太稀,煮的时候都破了。今天留了点心,先把元宵面分出一点作为战备面,然后又作了一弊,在元宵面里加了一点普通面粉,增加它的劲道。


面和好了,很迷信地不要十三只,也不要十四只,分来分去,搓成了十五只。大小不一,不圆不润,十五只齐齐摆出来,却也还不难看。黑芝麻里很慷慨地加了猪油和红糖,兵荒马乱的年月,就先不忙健康饮食、减肥瘦身了。


元宵煮得很好,一个也没有破,虽然作弊放了普通面粉,煮熟以后还是很柔软,很受欢迎。我们会圆满的。



 纽约SOHO的玉兰花,菊子朋友摄

 

纽约的玉兰花已经开了,看看自家院子里的玉兰树,才刚刚吐芽。上面有个小小的鸟窝,心里又温暖起来,小鸟愿意安家的地方,一定会一切平安。

家附近有个几家小店,五金店兼卖化肥,每年春天,我们都会从这里买足化肥,斯科特公司的四步施肥套餐,店里付钱,外面货架前就有几位小伙子帮忙把四袋化肥装进汽车后备箱。远远看去,店还开着,门前稀稀落落几辆车,店里稀稀落落几个人,没见一个人在化肥架前等着装车。


 图片由菊子提供


旁边的邓肯甜甜圈店,我平时都不去的,上次去还是去年五月,国内同学来的时候。远远看去,店里的凳子都腿儿朝上摆放着,不像有人,门上的招牌却说是开着;拐过侧门,才发现门上贴着通知:“对,我们开门!”下面的小字却注明:“只提供外卖服务。”

 

图片由菊子提供

再往前走时,是Kmart, 这是我说过的本来就要“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实体店,去年年底就关张了,眼下看去更是觉得一派凄凉。看着空旷的停车场,我还想,当初川普和各私营企业大佬们召开记者招待会时,我还想过,说不定他们会用这里的停车场作新冠测试。现在看来暂时不会,麻州每天的测试只有几百人,还用不着太多的超市停车场。


和寿星说好了,不去商店买蛋糕,我自己烤。蛋糕粉是现成的,我只需要加一杯水,少许黄油,三只鸡蛋即可。我没有烤蛋糕的圆盘,为取“圆满”,就用了有十二个饼窝的松饼盘。正好碗橱里还有小松饼纸垫,红红绿绿的圆点喜庆可爱。烤完了,用中国红的盘子装起,旁边是两只中国红的中国结,碰巧了,参加生日宴会的宾主全都身着中国红。


越是兵荒马乱,我们就越是要红红火火地庆祝所有的节日。


生日快乐。

图片由菊子提供

【作者简介】菊子:武汉人,燕园学子,北美码农。


今天的《狂流》连载第九章《巴黎的咖啡》发在二条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方方:疫情看上去稳定,但人心似不太稳(3月21日)

《狂流》第一章 遇见

《狂流》第八章 告别的季节

二湘:爱在现实和虚拟之间穿梭


方方武汉日记:2月8日    2月10日  2月11日    2月14日   2月15日   2月18日  2月19日  2月20日   2月21日   2月22日  2月23日   2月24日  2月25日   2月28日   2月29日  3月4日   3月8日  3月9日  3月10日  3月11日  3月12日   3月13日   3月14日   3月15日  3月16日  3月17日  3月18日     3月19日  3月20日  3月21日

《狂流》: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夏至的梅里雪山》: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更多:彩虹之上的火车  年少读方方

杂评:分裂的朋友圈    遗忘武汉  李文亮医生   美国疫情  德国疫情   钻石游轮亲历  朱令铊中毒

他山之玉:林白  李西闽 刘瑜   冯唐   宝树  北星 陈楸帆  郝景芳  严锋  邓安庆  舒飞廉 

关注"二湘的九维空间”收看更多美国疫情日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