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网热搜300多个、播放量近5亿,总台这档节目火了6季!

李磊 传媒茶话会 2023-07-26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导 读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在“和诗以歌”中致敬青春、传承传统文化。7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典咏流传·正青春》正式收官,这是《经典咏流传》第6季节目。本季节目累计播出11期,共收获全网热搜346个、视频播放总量超4.7亿。


作为一档大型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正青春》以创新表达激发共创,让诗词文化渗透生活,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



01

诗词为媒,呈现青春之美、之力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记录时代、记录生活,更是诗人“以诗言志”抒发情感、理想、志向的载体。文人们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人生追求?面对岁月流逝,他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态度?

《经典咏流传·正青春》主打青春基调,以诗词为媒,寻找创作灵感,不仅阐释了诗词的青春内涵、文化意蕴,还对诗词进行二次创作,通过诗、歌融合,邀请多组经典传唱人用音乐再现诗词中诗人们的青春状态及青春态度。

青春总是充满着浪漫的想象,诗人对未来无限憧憬。“析木东头星汉悬,西南两道泛天船。”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17岁时以一首《明河咏》,用非凡的想象力书写泛舟银河的奇妙人生体验,寄托想被朝廷重用、一展才华的理想抱负。


经典传唱人阿云嘎和蒋依依用一咏三叹的音乐风格,演唱《一梦临川》,呈现了梦幻的“古今对话”,带领观众畅游浩瀚宇宙,漫步璀璨星河,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45岁的苏轼,豁达、从容,在黄州时写下了《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表达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经典传唱人张淇和国家一级演奏员陈崴一起用中国的大鼓、大锣和非洲的乌嘟鼓沉浸式演绎歌曲《观溪》,传达出苏东坡豁达开朗的人生自信,重现他永怀梦想的青春宣言。


从中华诗词文库中挑选具有青春韵味的多首经典作品,以现代舞台艺术呈现诗词之美、之力,《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创新发展传统优秀诗词文化,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评价,《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延续“和诗以歌”的原创模式,围绕青春这一主旋律,艺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实现了艺术创造力与中华文化价值的有机融合。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展现先贤以诗词抒发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状态,充满诗意的青春。诗词的哲理、诗人的智慧、经验也成为当代青年汲取精神动力的一泓清泉,成长、发展的一盏明灯。



02

诗歌融合,为当代青年提供青春答案



时代虽更迭,唯青春有代继、青春精神永恒。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年轻、充满生机和希望,但也面临困惑和挑战。理想与现实冲突,该如何选择?青年人该如何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诸如此类的话题困扰着当代青年。

作为国家级电视台,总台做青年友,通过诗、歌融合,打造《经典咏流传·正青春》这一年轻态、正能量节目,引导青年人做好青春答卷。

“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70年前,19岁的王蒙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礼赞年轻人蓬勃向上的青春面貌,激扬的文字也为当代青年如何度过青春岁月提供指导。


70年后,《经典咏流传·正青春》的舞台,张英席、王凯、洪之光、马佳四位经典传唱人使用美通唱法,在带有鲜明节奏感的四三拍乐曲中,用铿锵热烈的歌声编织梦想与希望,诠释恢宏青春的浩然之气,深深感染着在场所有人。


《经典咏流传·正青春》收官之际,人民艺术家、作家、《青春万岁》作者王蒙先生寄语当代青年——今天的青年人有今天的机遇,每一代青年人都有特别值得珍惜的地方,都可以为他们们喊万岁。“喊万岁”就是永远保持青春的活力、青年人的乐观、青年人的学习和奋斗精神。


王蒙寄语当代青年


“永远不放弃心里的追求、永远往前走,你就是青春。青春跟年龄没有关系,而是一种心态。”年逾七旬的中央歌剧院原副院长黄小曼给出这样的青春答案。

“青春对每个人来讲,意味着未来。当80岁时,你依然想着,我还青春吗?那是你相信,还有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在节目中谈到,诗人不仅歌咏青春,也歌咏自己少年时的创造力、生命力。《经典咏流传·正青春》以“正青春”为主题,使青少年在充满青春蓬勃意气的诗歌中感受生命的力量、创造的力量。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晚年的杜牧居住在长安,登高俯瞰长安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下了这首《长安秋望》。经典传唱人黄龄和余笛将这唯美诗意吟唱成曲,在刚柔相济的男女对唱中,纵情描绘美好山河,也祝愿每个人都能像杜牧一般,永远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


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牧笔下的秋景大气磅礴、高远澄洁,也表达了自己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也是青春的底色。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擅长写山水诗的王维,也是一位壮志满怀的英雄少年,《少年行四首》描绘了盛唐游侠明知边塞疾苦,也要昂扬奋发忠贞报国的精神风貌。厦门市大同中学男声合唱团选取《少年行四首·其一》和《少年行四首·其二》,将古风、说唱、流行音乐等进行结合,带来一首融贯中西、汇通古今的《少年行》,令人耳目一新。

少年强则国强,大唐盛世之所以强大不仅有强盛的国力,更有像李白、杜甫、王维这样的英雄少年。王维笔下的少年,拥有踔厉奋发的精神面貌、爱国报国情怀,这不仅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更是世世代代中国少年的应有的本色。


将诗和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诗词中提炼青春色彩,用音乐创新演绎诗词韵味,《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借古鉴今,从传统文化中挖智慧、经验,为当代青年成长、发展提供正向、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指引青年人破解青春命题。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兼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俞峰评价,《经典咏流传·正青春》以时代之声吟咏大美诗词,通过润物无声的浸润,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怀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诗词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经典咏流传·正青春》以诗词文化启迪青年、用音乐陶冶青年,为当代青年战胜迷茫、焦虑、迟疑,提供精神养料,也通过创新的形式、新媒体手段,为当代青年发光发热、发青春之声、展青春之姿提供舞台、平台。



03

文化共创,让诗词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诗词源于生活,也应该成为普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阳春白雪”,沦为少数人的专属。《经典咏流传·正青春》节目组履行主流媒体传播文化的职责,发挥自身优势,不仅创新阐释、传播诗词文化魅力,还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全民诗词共创,让诗词成为人人皆可以参与的一种生活方式。

《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不仅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文艺内容,还以诗、歌会友,畅聊诗词、歌舞文化,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展示青春风采、才艺的青春大联欢。


上海绣球花小合唱团和上海市盲童学校的小朋友们一起演唱了一首美妙且充满梦想的《那颗星星就是我呀》。孩子们开口就是天籁之声,用歌声放飞想象力,拥抱美好世界。“漭水小诗人”把他们自己的作品与李白的诗词一起融合进《手可摘星辰》这首歌中,上演了一场古今“诗人”的跨时空对话。孩子们还在节目现场分享了自己创作的小诗,诗句简单质朴又充满着天马行空的想象,触动了所有人。


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不仅为传播出圈插上了翅膀,更为文化共创、共享提供了新可能。借助新媒体平台,《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发起“我为经典咏流传填歌词”“全网共创心有所向MV”“百校手写祝福语赠毕业生”等文学创作、新媒体社交活动,激发全民文化创作热情,奏响青春交响,让青春的声量响彻互联网。其中,“我为经典咏流传填歌词”吸引上千位网友一起为孩子们描绘美丽世界;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60所高校联合送出毕业季祝福,各平台同步发布高考祝福视频,抖音总播放量超3600万。

与此同时,《经典咏流传·正青春》还举办“进校园”线下活动,深入中国传媒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等院校,与师生交流,探讨诗词、音乐,分享节目创作思路,让诗词融入生活,让高校学子体悟诗词魅力、接受文化熏陶、汲取精神力量。

《经典咏流传·正青春》走进高校


为青年提供表达自我、展现青春故事与梦想的舞台;在社交平台鼓励年轻人文化共创、共享;开办文化沙龙,以诗词沁润学子,《经典咏流传·正青春》以正能量引领青春声量,以青春力量践行、传播正能量,激励青年人追溯梦想、创造未来。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展现诗词中的青春、将诗词与音乐融合、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用诗词为年轻一代提供精神滋养、人生启迪,传递向上向善的主流价值,并创新诗词共创方式,让诗词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种人人可为、可享的文化生活新标配。

主编:刘娟

撰稿:李磊

校对:李媛 毛洁

  END  


往期推荐

周六招聘|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界面新闻、传媒茶话会等【共7家】

胡锡进炒股屡上热搜!值得媒体天天报道吗?

李玟因抑郁症去世!媒体人该如何预防抑郁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