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经济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点评|如何把看似寻常之事做出非同寻常之效

李洪波 传媒茶话会 2023-06-18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每逢国家出台相关方针政策,主流媒体总需要做足功课,做好全方位解析。好的解析报道能将方针政策说清楚、讲透彻,让人民好理解、好践行。


做深度解析类报道,可以从哪些视角出发?可以用哪些方式,将方针政策讲透彻?


传媒茶话会邀请经济日报社原副社长、副总编辑兼中国经济网总裁李洪波,结合2022年度“中国经济新闻奖”新闻报道类一等奖,人民日报海外版“侠客岛”创作的作品——《这绝对是房地产市场的大新闻》,对此进行了分析。


作品点评:

如何把看似寻常之事做出非同寻常之效
——《这绝对是房地产市场的大新闻》赏析兼论媒体“解释权”

好的新闻报道,尤其是深度解析类新闻作品,除具备客观、真实等新闻的基本属性外,还应能在受众中及舆论场顺畅导出吸引→关注→认同→互动”的递进式传播效应,而与此相呼应的一组关联词,则是之于媒体自身的“贴近→及时→准确→透彻”,即“贴近”产生“吸引”,“及时”唤起“关注”、“准确”赢得认同,“透彻”形成“互动”。荣获2022年度“中国经济新闻奖”新闻报道类一等奖的《这绝对是房地产市场的大新闻》,就是这样一件新媒体佳作。

这篇由张远晴、申孟哲采写,龚雯编辑,全文2200余字的新闻分析,刊发于2021年7月23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侠客岛”微信公众号“解局”专栏,是就当日《人民日报》对此前一天国务院召开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做报道的深度解读。

三位获奖者供职于国内权威的主流媒体——不言而喻,诠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乃其报道领域及所属栏目日复一日的寻常操作。而如何把这看似寻常之事做出非同寻常之效,则需练就超乎寻常的基本功。这个基本功,就是把握牢、运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解释权”。

习近平总书记七年前高屋建瓴地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较早论及媒体“解释权”这一概念的,是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郑庆东,他就学习“五个事关”等重要论述、把牢互联网时代舆论场上的“解释权”在《新闻战线》撰文谈到,作为党的喉舌,“既要掌握信息的第一发布权,也要掌握第一解释权,才能守好新闻舆论阵地,更好引导社会预期”。

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与光荣职责,高质量地加以完成,就要在认真履行好信息披露职能的同时切实运用好阐释解读职能。对主流媒体而言,“发布权”很重要,“解释权”同样重要,其重要性恰在于,所承担的解读政策、解答问题、解析疑难、解除谬误等工作无不事关增强“全党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这绝对是房地产市场的大新闻》之所以受到“中国经济新闻奖”评委青睐,在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其成功之处正是通过对党和政府关系民生的重要政策精神的充分阐释与精准解读,有效发挥了主流媒体秉持人民属性、重视人民关切、听取人民诉求、反映人民呼声、顺应人民心意、维护人民利益,团结人民、服务人民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其突出之点则具体表现为见事早、反应快,站位高、说理透,写法新、文笔活——

①见事早,反应快

有关加快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7月22日召开,会议新闻《人民日报》23日见报,《这绝对是房地产市场的大新闻》一文作为新闻分析,当晚即在“侠客岛”公号推出,第一时间就让广大网民大饱先睹之快,可谓反应神速。如此迅捷,无疑源自采编人员及所属媒体基于对中央精神的深刻领会,对相关问题的深入调研,对社情民意的深透体察。

而做到上述“三深”,若非平时吃透上情、摸透下情的日积月累,若无事先捕捉热点、观测动向的未雨绸缪,是殊难企及的,遑论达到闻风而动、捷足先登,确保时效且深快兼得的佳境!

②站位高,说理透

一是高在从中央决策的视界加以宣示,《这绝对是房地产市场的大新闻》一文重点阐述本次电视电话会议的主旨,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要解决好大城市的住房突出问题,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讲话要求,以及多次强调“房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明确定位,从而使全篇立于落实中央精神的高度,引人瞩目;

二是高在从宏观布局的视野予以分析,《这绝对是房地产市场的大新闻》一文紧扣“保障性租赁住房”“房地产市场调控”这两个会议主题,侧重围绕排在第一位的“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就严峻现实问题、总体运行思路、国家相关政策、主管部门意见、各地政府措施,等等,抽丝剥茧般地描述整个工作布局,最终归结为这是“在供给侧做文章,缓解住房市场供应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引人关注。

三是高在从百姓利益的视角给以解读,无论涉及政策着力目标的“小户型体现保障性”“低租金体现过渡性”,还是主要惠及对象的“新市民”“青年人”,乃至资源保障出处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土地”“非居住存量房屋”,以及相关数据和所占比例、发力方向与参与主体等等,都提纲挈领,抻筋扼要,无不直击人们的关心之点、直搭百姓的关切之脉,引人入胜。有此“三高”,得以向受众昭示所解析的这条新闻何以谓之为“大”,起到了开宗明义、落笔点题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这绝对是房地产市场的大新闻》一文既坦诚相告问题所在,又条分缕析成因何在;既秉笔直书难点所在,又倾情表述优势何在;既毫不讳言症结所在,又和盘托出对策何在;既翔实列举措施所在,又着重言明关键何在。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多层面地把事由和道理讲清楚、说明白,从而引导受众既看到面临任务的复杂与艰巨,又增进达成目标的信心与希望。

③写法新,文笔活

这篇报道不仅观点鲜明,而且文字活络,展现出较高水准的“笔力”。阐释会议精神及中央政策不说官话套话,针砭认识误区和不良倾问力避浅尝辄止,剖析公众疑虑与工作难点始终就事论理,讲解应对措施和建言献策做到娓娓道来。譬如,揭示住房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时,巧用“长腿”和“短腿”来形象比喻“商品房供给体系”的完备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紧缺,“一瘸一拐”跛足前行的窘态呼之欲出,从供应侧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就跃然纸上了。

此外,诸如“睡城”“放水”“现实痛点”“福利陷阱”这些采撷自经济生活的热词,文中信手拈来;诸如“没有安居,何谈乐业”、“惯性和惰性只能积累更大风险,带来巨大的后遗症”、“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别做‘饮鸩止渴’的傻事”这样有助振聋发聩的金句,文中随处可见,把通常不易写活的新闻分析伺弄得一波三折,摇曳生姿,颇为耐读,传播范围及社会影响也就随之扩大。

《这绝对是房地产市场的大新闻》推出后,微信端阅读量近50万、多平台综合阅读量逾100万,并获50余家国内媒体转引、20余家境外媒体关注,把牢用好“解释权”的成效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简介:
李洪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经济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兼中国经济网总裁。作品30余次获“中国新闻奖”等全国性奖项,其中2005年主撰的社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编撰有新闻、经济、文学等类专著10余部。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5年获第二届“韬奋新闻奖”。


作品原文:

【解局】这绝对是房地产市场的大新闻


(2021年)7月22日,国务院召开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部署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工作。


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解决好大城市的住房突出问题,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他也多次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次国务院会议,可以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


对房地产市场来说,这绝对是值得注意的重磅新闻。



会议有两个主题,排第一位的便是“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这个表述大家或多或少在新闻中都见过。结合从去年年底到今年的一系列重大会议和政策来看,在“十四五”时期,这会是房地产市场最核心的关键词之一,也是住房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这是目前住房供应体系的短板。形象地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商品房供给体系已经比较完善,是条“长腿”;但住房保障体系,尤其是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相对滞后,可以说是条“短腿”。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起路来自然就不稳当。


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净流入、房价偏高的大城市,对新市民、青年人来说,“买不起房、租不好房”是非常切实的现实痛点。中国人讲“安居乐业”,不能安居,何谈乐业?


因此,短板必须要补,抓手就是要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解决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明确提出“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


租金低,体现“保障性”;不超过70平米的小户型,体现的是保障房的过渡性质。保障房的性质是保障,不能掉入“福利陷阱”,这点要实事求是。


既然是保障性租赁住房,政府就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在国办的《意见》中,有相当多的条款引发了市场关注,如“探索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允许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土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变更土地用途,不补缴土地价款”“允许将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变更土地使用性质,不补缴土地价款”等;同时,中央还会配套补助资金,降低税费,加大金融支持。


直白点说就是,中央希望各种主体来参与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且会在土地、财税、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而且这些政策中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利用“存量土地和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以前,有些保障房建在了比较偏远的地方,周围基础设施和配套不完善,在城里上班的年轻人自然不爱住。现在的政策是鼓励在城区、产业园区、交通便利区域,利用存量土地和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希望实现“职住平衡”,而不是建设大量“睡城”、把大量时间浪费在通勤上。当然,租金要管控,得让租户承受得起、建房子的企业经营也可持续。


住建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新市民和青年人多、房价偏高或上涨压力较大的城市,“十四五”期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应力争达到30%以上。


啥概念呢?拿上海来说,政府提出的目标是,“十四五”期间,建设4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占住房供应总量的40%;广州提出的目标则是60万套(间),占供应总量45%。


决心有了,就得看具体实施。


5月中旬,住建部就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一事召开了两场座谈会,北上广深等40座城市的政府负责人参加。能看出,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已经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国办《意见》一出,市场关注度极高。


因为这是在房屋的供给侧上做文章,缓解住房市场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对房地产市场长远发展来说,这步棋很关键。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根本定位。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市场从业者,都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理解这句话。


的确,如果房子变成了“炒”的对象,变成了投资投机的金融产品,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流入房地产。这不仅加大调控难度,加剧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失衡,还会在全社会积累更大的金融风险。


但一些地方和部门脑子还没转过弯,思维跟不上中央,还是明里暗里想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一些领导干部还把房价高低作为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所以,每当经济有下行压力,他们就想着继续用房地产来刺激经济,但这种执政惯性和惰性只能积累更大风险,带来巨大的后遗症。


今年上半年,一线标杆性城市、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部分二三线城市,乃至一些县城和中心城镇,都出现了房地产升温甚至过热的现象;一些政府打着人才政策的幌子,放松新房限购和预售条件,助推房地产市场。


同时,部分金融机构“放水”,本该用于扶持中小企业的“经营贷”违规进入房市,一些企业加杠杆买地推高房价;还有诸如“深房理”这样的组织化炒房,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这些倾向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近两年来之不易的房地产市场稳定局面又会丧失。对此,中央高度重视,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


说到底,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背后,是城市发展思路的转变。是要短时间GDP的漂亮数字,还是以人民为中心、切实解决住房问题,为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城市管理者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严守房地产市场调控底线和红线不动摇,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别做“饮鸩止渴”的傻事。(文/绫波、九段)


主编:刘娟

撰稿:李洪波

编辑:胖达

校对:李媛 毛洁

  END  


往期推荐

本周招聘|光明日报社、新华网、凤凰网【共13家】

定了!今年全国两会采访有这些新变化!

浙报集团三端合一,客户端整合是新趋势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