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回顾】张源 | 柏拉图迷城

北大比较所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2022-07-13

2018年12月19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及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杂志协办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系列讲座”第五十三讲在中文系举行。此次讲座题目为“柏拉图迷城”,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源教授主讲,北大中文系张辉教授主持,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黄群老师、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娄林老师及北大哲学系陈斯一老师担任评议人,北大比较所张沛教授出席并发言。

张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国家人文研究所中国委员,美国罗阿诺克大学哥本哈弗驻校讲席教授(2017年度),研究领域为文学与思想史。曾获教育部第六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年),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代表作有“自由帝国逻各斯的诞生——希波战争与希罗多德的雅典帝国叙事”,“《斐多》里的笑与自杀”,“连续与断裂:法国大革命是一场怎样的革命?”,“迈斯特的预言,“莎士比亚的《凯撒》与共和主义”,“洛克的秘密”,“法学家精神与贵族民主制”,《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学衡>中的白璧德》等。

讲座伊始,张源教授指出柏拉图对话既是伟大的思想史文本,也是伟大的文学文本。柏拉图的雅典是用逻各斯(logos)建立起来的城邦。柏拉图对话中,公元前454年巴门尼德到访雅典、住在将军皮索多鲁家中,公元前433年普罗泰戈拉访问雅典、住在富豪卡里阿斯家中,公元前427年高尔吉亚出使雅典、住在政客卡利克勒斯家中,公元前418年蒂迈欧与赫墨克拉底来到雅典、住在显贵克里提阿家中等等情节,历史上查无实证,要理解柏拉图对话情节安排之妙,需得佐以文学的想象力进行综合考察。

张源教授以《忒阿格斯》、《卡尔弥德》、《欧绪德谟》、《克拉底鲁》各篇,以及伪篇《阿克希奥库斯》、《厄里克希阿斯》为例,讲述了柏拉图对话的文学内涵。例如《忒阿格斯》,故事发生在公元前409年,这是忒阿格斯短暂一生的最后十年。在宙斯神庙廊柱前,忒阿格斯的父亲请求苏格拉底教育他体弱多病、却立志投身于政治的儿子。这对父子再三以宙斯之名吁请苏格拉底首肯,苏格拉底几次推却、最后勉强答应:“只能看神明是否保佑了”。而这个对未来充满希冀的少年,后来年纪轻轻死在了苏格拉底前面。大概是自小体弱的缘故,父亲给他取名“忒阿格斯”(意为“神佑”),这部特意安排在宙斯神庙前、名为《神佑》的对话,就这样讲了一个天地不仁、神明不佑的故事。虽有凌云壮志,奈何天不假年,忒阿格斯的命运即是哲学的命运。本篇副标题为“论哲学”,编纂者自有深意在焉。


讲座现场

通过分析《卡尔弥德》篇的人物关系,张源教授讲述了雅典四大政治豪门之间的对抗与联系,展示了这个迷城中哲学与政治的结盟,权力与财富的联姻。通过辨析《克拉底鲁》篇中的细节暗示,张源教授分析了柏拉图对话中五大哲学流派的影响及其呈现。进而张源教授梳理了柏拉图对话中的人物,总数约200余人。包括发言者98人:其中有名有姓者80人(历史中真实存在者75人),无名但非常重要者18人;在场者25人:这些人都在历史中真实存在,其中包括一个最著名的未发言的在场者,那就是柏拉图本人;以及对话中提及者百余人。

在上述基础上,张源教授阐述了各篇对话在整体上的有机联系,指出唯有将全部柏拉图对话联系起来,才可见出柏拉图思想之全(全貌,整全)。张源老师最后将三十五篇柏拉图对话(外加七部伪篇)以戏剧时间排序,以《巴门尼德》篇的戏剧时间作为其余各篇的整体框架,将全部对话分为四幕二十五场,通讲为一部大剧《雅典帝国衰亡史》。

 

主题演讲完毕,与谈人黄群老师发表评议:张源老师以一种整全的方式呈现了这座古代的“柏拉图迷城”。柏拉图结构的不仅仅是一篇篇哲学对话,而是在摹写一个个灵魂类型,柏拉图迷城就是一种灵魂之城,张源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更深切地理解和认识了柏拉图的伟大。如果用古典作品中的织体来比喻这座迷城的结构,那么其中经线就是苏格拉底——做为雅典城邦中最高贵的灵魂的成长过程,纬线则是张源老师讲座中提到的雅典城内政治与财富、哲学与政治、信仰与礼法、哲人与世家豪族之间的等等纠葛,再加上雅典城邦的外交内政、复杂的国际形势等文本的外部因素,我们看到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的一生高低起伏恰好与雅典城邦的命运兴衰同步,与雅典知识界的荣枯同步。张源老师以一种融合了文学、哲学、史学以及政治哲学的整全视角来审视这座柏拉图迷城,这种观看方式很柏拉图!

 

张源教授和与谈老师合影

评议人娄林老师认为,张源老师描绘出的柏拉图对话的回环结构,是目前为止对柏拉图戏剧对话最全面的切入视野及研究方式。进而娄林老师就讲座中涉及的明日帝国、迷等提法进行商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源老师随即与娄林老师互动,进一步阐述了明日帝国之所指,以及自己关于自由帝国逻各斯之诞生、解构、重生过程的一系列思考。

陈斯一老师认为,张源老师以全新的理解维度进入文本,后续研究成果值得期待!他呼应娄林老师的意见,建议在政治思想史框架之外,进一步考虑结合精神史的脉络,张源老师就此与陈斯一老师进一步展开了探讨,同时娄林老师立刻回应了陈斯一老师的意见,而黄群老师也马上对娄林老师的提法进行了补充,老师们的现场发挥,将学术会饮推向高潮。

讲座随后进入自由提问环节,比较文学所博士后李茜,柏林自由大学博士陈琳,以及北大硕博研究生纷纷提出精彩问题,张源老师表示赞许,并一一交流解答。

最后北大比较所张沛教授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张源老师的研究路径,认为这种方式与其说是文学的,不如说是人文的。他对黄群老师的“灵魂类型”说深表赞同,并对娄林老师与陈斯一老师提出的帝国问题进行了补充,指出柏拉图建造于逻各斯中的城邦,是在希腊现实政治失败当中耸立的永不消逝的模本,从而回到了张源老师讲座的主题。

 

师生合影

最后张源老师与主持人、诸位评议人、提问者、到场者互致谢意,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完满结束!


注:此为新版,内容已经主讲人审定。



本期编辑

谢云开

北大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公众号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秘书处)

比较所30岁啦

微信号:pkuiclcc30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