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渡十娘|十八年后中国电影再度入围奥斯卡,《少年的你》到底好在哪里?

渡十娘出品 渡十娘 2022-06-20


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木然
编辑|渡十娘 




作者简介:木然,曾任加拿大《星島日報》副總編輯、《加拿大都市報》總編輯。同時在電台、電視獨立主持多個時政類節目,目前為自由撰稿人。

電影《少年的你》(Better Days) 是曾國祥青春系列的第二部。與第一部片《七月與安生》相同的是仍然由周冬雨擔當女主角,所不同的,《七月與安生》講的是「感情」的成熟,《少年的你》講的是「成長」的代價,後者對人性的挖掘更有深度。結果一如所料,該片在第39屆香港「金像獎」囊括最佳女主角(周冬雨)、最佳新演員(易烊千璽)、最佳導演(曾國祥)、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等8項獎。


我看了《少年的你》4遍,思考都在電影以外。


2017年我曾做過一輯電臺節目《命運的改變:恢復高考40年》,分3天播放,結果反應很熱烈。「老炮兒」移民講起當年,聲音都是微顫的。


說高考改變人的命運是相對的,但在一個文憑先行的社會認定裡,高考確實是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一條單行通道,它給了志向者公平競爭的機會。每一個少年人一旦走上這條通道,就像穿上了「紅舞鞋」,無論你是否金榜題名都已經在競爭的漩渦裡奔向成長。所以,我一直認為在中國沒有經歷過高考的人生是缺陷的人生。


《少年的你》其實並不是講高考,是講「成長」,講「長大」。


電影開始和結束,在「青藤英文訓練中心」教授英語的陳念(周冬雨)和學生講述was和used to be兩者都有「曾經」的意思,但不同的是如果用used to be的話,就有一種失去樂園的感嘆。之後她帶讀:

 

「這是我們曾經擁有的樂園!」

 

「這曾是我們的樂園!」

 

這是我們的樂園!

 

故事是這樣開始,也是這樣結束。


《少年的你》故事情節是高考臨近,安橋市一所中學復讀班女生胡小蝶因難以忍受校園暴力跳樓自殺,身為胡小蝶同學、本來可以成為好友的陳念在警察到學校調查時採取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方式保持沉默。用她的話說「儘管胡小蝶是想和我做朋友」,但「在這裡不需要交朋友,我不需要」。
 
不過,不想惹事的陳念因為和警察談過話,「事」卻非要惹上她。以全優生魏萊(周也飾)為首的、曾經欺淩過胡小蝶的幾名女生轉而欺淩她。
 
忍無可忍、也退無可退的情況下,想起胡小蝶臨死前說的:「她們一直在欺負我,你們為甚麼不做點甚麼?」,於是她就給來學校調查的鄭易警官(尹昉飾)打電話,這是一條常規而又正確的路。有霸淩,找老師,找學校,報警。但事實上,警察介入調查後不單止不能制止霸淩,反而激發了更加敵意的霸淩。


魏萊等能在任何場合都能找到機會欺負陳念,而學校能做的無非像班主任說的:「陳念,你做得對,你要相信自己做得對,路上總有陰影,但擡頭總能看到陽光」。或者像受到各方壓力被迫放棄調查的鄭警官說的:「你現在不用害怕了,好好準備高考吧!」
 
期待「高考後就變成大人」的陳念,面對日趨嚴重的學校霸淩,擺在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其一是啞忍,忍不下去就走胡小蝶的路;另外就是自己保護自己。陳念選擇了後者。
 
小北(易烊千璽飾演)是陳念在放學路上認識的朋友,某天下午小北正被幾個人群毆,陳念見狀打110報警被發現,結果陳念被對方毆打及強迫她親吻小北,兩個少年因為遭遇相同,兩條不同的人生軌道有了交匯點。
 
選擇自我保護的陳念請求小北保護自己,儘管她與小北抱有完全不同的人生價值觀。

陳念相信只要把書讀好、考上最好的學校,就能保護和照顧因推銷「三無」面膜被顧客聲討而東躲西藏的母親,順便「還可以保護全世界」。
 
但小北認為「讀書對你有用,對我沒有用」。這個世界就是「要麼被別人欺負,要麼就欺負別人」,「捱打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回去」。
 
13歲被父母拋棄的小北,與在單親家庭長大、母親為避債常年離家出走的陳念就這樣相依為命,相伴成長。
 
每天上下課,小北或隔馬路相隨、或遠遠跟在後面一路保護。

 


直到有天,因為附近發生強姦案,小北等被公安局請迴去調查,結果陳念在下課路上被魏萊等三名女生乘虛截住毆打、羞辱、剪頭髮、拍裸照並放上了網。等小北從公安局出來後,陳念已經身心受傷。
 
當欺淩畫面在網上傳播的時候,魏萊怕陳念報警影響她參加高考,於是央求陳念放過她,兩人爭執中陳念錯手把魏萊推下樓梯重傷致死,小北知道後向朋友借來出租車把魏萊拉到一個工地給埋了。
 
陳念參加高考的第一天,魏萊的屍體被發現。根據「天眼」 找到了出租車,然後懷疑開始聚焦在小北身上。追隨魏萊的另外三個女孩在面對警察調查時一口咬定是陳念殺的魏萊,因為陳念要報復魏萊把祼體視頻放到網上。

鄭警官於是在高考第一天的晚上到陳念家中請陳念到公安局接受調查,陳念央求讓她考完剩下的2科、讓她好好考試被拒,原因是她有殺人動機,必須去公安局說清楚。
 
公安局在隨後的調查中找不到確鑿證據,鄭警官只好把陳念放回去參加高考,但安排兩個人跟著陳。

高考結束後,陳念在回家路上被小北劫持,小北在警方即將破門逮捕他時要求陳念允許他去頂罪,因為他「還沒有成年,不會判得太重,等你大學畢業,我就應該出來了……只有你贏了,我才不會輸」。結果小北被警察抓走了,陳念得到解脫。
 
高考放榜,陳念以632的高分考上北京最好的學校。準備北上的前一天,鄭警官敲開了陳念家門,他對正在撿行李的陳念謊稱「小北其實已經成年,馬上要槍斃」,陳念聽了萬念俱灰,她承認小北是為她去頂罪的。
 
電影的結局是陳念最終沒有去北京讀最好的大學,她選擇認罪換取可能被判幾十年的小北,自己被判了4年。
 
陳念出獄後成了英語培訓中心的老師。每天下課後她與學生結伴下課,保護她不被欺淩,而小北依然跟在身後。
 
成長後的陳念和小北,並沒有按照她們的意願獲得改變,他們又回到了生活的始點。

 
《少年的你》其實是一齣悲劇。只不過有了開頭「霸淩在全球都有發生」的警世,以及結尾國家為維護校園安全制訂了相關法律這個「蛇足」式的說明,加上陳念終於和小北可以肩併肩、光明正大地走在大街上仰視陽光,才讓觀眾看到人生的亮色。
 
事實上,這部電影很壓抑,讓人看得很沉重、很悲觀、很沮喪,但它對社會存在的現實面的追問卻是真實、嚴肅和負責的。
 
看電影《少年的你》前,我就在網上看過玖月晞的原著《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記得小說開始曾有一句話令人嚼味:「陳念也想在一夜之間老去,逃離這個弱肉強食的鬥獸場。可逃不出的青春,總是步履蹣跚。」
 
顯然,原著是著墨於邊緣少年人在成長中的困惑。與之相比較,電影把少年人的家庭拉了進去,劇本卻加重了三個不同的家庭作對比,將個人與不同家庭背景的關係放在同一層面比較,對現實的刻畫顯得更真實豐滿。

陳念是在單親家庭長大,母親用微薄的傳銷收入支持她讀書。為了讓女兒能到北京去讀更好的大學,她不惜犧牲信用倒賣假貨賺快錢,而與母親相依為命的陳念,對「長大」所奢求的並不多。
 
就算在被同學欺淩後,她含著眼淚給母親打電話時也充滿期待:「媽,等我考上北京都好了。到時候你在我學校門口開個小店,我天天負責帶人來消費,咱們合起夥來掙同學的錢……」

周冬雨是個很懂得展露表情層次和情緒的好演員。她在這場戲中先是眼中凝著淚在鼓舞母親,之後淚水如線般流下,她卻綻開了笑容。當她聽到媽媽的鼓舞「行,我就指望你了,你是最棒的,我也是最棒的」時,那張天真的笑臉配上鼻尖上掛著的淚水,加上她鼓勵母親「曙光就在眼前。你可千萬別掉鏈子,知不知道?」的臺詞,把平民百姓對廉價生活的滿足感撐得滿滿的,令觀眾百般憐愛。

準確地說,小北是沒有家的人。他13歲時父母分別棄他而去,這個在社會底層混大的「混混」,基本上是在打殺中成長起來的。甚麽人生理想、社會關懷對他而言都如煙花一樣觸不可及,他最缺的是人最基本的情感關懷。
 
所以,一場打鬥後,他平躺在床上、身邊的陳念問「疼嗎?」,儘管他口中逞強式回答道「習慣了」,但側轉身後,眼淚卻從眼角流下來(這是易烊千璽自己加進去的):「陳念,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

 
就憑這句話,小北成了陳念的保護神,一如他後來決定去頂罪時所說的:「陳念,你看看我,看清楚了嗎?我這個人甚麽都不是。沒腦子,沒錢,也沒有未來。可是我喜歡一個人,我就要給她最好的結局。」
 
這正是影片穿透人心靈的最強音。大多數人的17、8歲是花季年華,是無憂無慮、充滿明媚陽光的快樂人生。但小北和陳念,小小年紀便將家庭的不幸連同他們毫無亮色的未來背負在身上。他們本應享受笑逐顔開的時光,卻過早地嘗到了成人世界的冷漠悲傷。
 
這兩個彼此守護、相伴成長的少年人,在面對社會的真實和殘酷時,卻不知「長大」有甚麽用。毋須迴避的,陳念的這種青春困惑在現實生活是存在的。
 
「我媽說,當大人就一點好,就是記性會變差,所以甚麽事都不用往心裏去,甚麽都會忘了。但是,從來沒有一節課教會我們:如何變成大人。」
 
我想這正是編導要揭示的主題,就像導演曾國祥在闡述中所說的:「少年的成長裏經歷的不只有學習,也不只有對愛情的追求。他們也許有自己的苦戰,我們希望能如實表達他們成長的困擾和熱情」。
 
陳念唯一與小北所不同的是,她堅信「陰溝裡也能仰望星空」。她鼓勵小北與她一起走出這個困境。「總有辦法的,我們一定可以肩併肩、光明正大的走在大街上。」

全優生魏萊的家庭設定是與陳念、小北兩個家作反差對比的。她出身在富沃的中產家庭,從小受到父母百般的呵護。用魏萊媽媽所說的「我們家的魏萊和她們是完全不同的」,(像小北、陳念這樣的)家庭和身份,他們的孩子必然是差的素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但極具反諷的是,優質家庭的下一代,表面亮麗,但內心齷齪,最終成為罪惡之源。

電影《少年的你》除了對三個不同背景家庭出生的孩子「長大」的歷程作比較外,還對不同的階層下的價值觀作深刻的比較。

 
首先是強與弱的比較。
 
在電影裡,小北、陳念、陳念媽媽、胡小蝶,以及影片結束時在「青藤英文訓練中心」任教的陳念所護送的那名女生,都是生活中的弱者。與之相對應的是學校和公安局,以及學校和公安局背後更強大的力量。但無論這些力量多麼的威武強壯有力,依舊存在著陽光無法照耀的陰溝。公權力有時候不單止不能給低微者保護,很多時反被權力者利用。
 
例如公安局到學校去調查胡小蝶的死因,興師動眾地蒐集證據,但最後因受到壓力而草草收場;一直鼓勵陳念將胡小蝶被霸淩的事實告訴學校和公安局的班主任被調職。
 
相反,能保護陳念的,是沒有文化、沒有教養、沒有社會地位的小混混小北。他用拳頭和極強的忍受力抵抗著強勢的打壓,並在社會的角落裡為陳念營造一個快樂的樂園。
 
影片的重點不在於分解霸淩與反霸淩的公義判斷,而是透過兩個少年人情深不變的執念,揭露「成長」這一課比「高考」更重要,它是走向成熟人生的另一條通道。
 
其次是卑微和高貴的比較。
 
陳念的母親顯然是個不及格的母親,她倒賣「三無」產品導致顧客追殺到家裡,令女兒在恐懼和提心吊膽的生活中惶恐不安;女兒被人推下樓梯她還責怪孩子走路不小心;女兒被人剪去秀髮拍攝裸照放到網上去她竟然毫無知覺。
 
相比之下,魏萊的父母有教養、他們給予女兒的是安穩、平和、快樂和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兩個家庭教育的結果,卻是陳念在挫折和打壓中走出陰影活在陽光下,而魏萊卻步向死亡,魏萊沒有了「未來」。
 
原小說中還有個重墨刻畫的人物叫李想(我相信是寓意理想),他是陳念同班同學,他正義、有關懷、相信未來,對陳念很關心,但卻很懦弱和自私。電影中李想的戲份不多,但也是點睛之作。例如每次他目睹陳念被欺淩時都只是保持沉默,欺淩過後他才去安慰關懷。他給陳念最大的幫助就是鼓勵她「再熬一個月就去北京了。」陳念反問他「如果熬不過去怎麼辦?比如胡小蝶」,李想理直氣壯地說「胡小蝶她太懦弱」,陳念一針見血地說「懦弱不是她,還有你,還有我!」,這是處於低微者的陳念對標準好學生李想的反擊和諷刺。
 
有理想的李想和沒有理想的小北相比起來,前者顯得虛弱、虛假、蒼白,後者則更重情、重義、懂愛、敢擔當。
 
影片中最具力量的比較是公理和錯謬的比較。
 
電影中代表公理的一方是學校、公安局、社會、天眼監控鏡頭,還有帶有「正義」感的公安局警官鄭易(未來、理想、正義),這些都無法給備受霸淩的陳念一片明朗的天空;相反,戴著帽子、躲藏著監控鏡頭、尾隨在陳念身後的小混混小北,卻可以令陰溝裡的陳念仰望星空,這種反諷的意義是對社會如何保護弱勢階層發出強有力的質問。
 
影片中有三場戲很有力量。
 
第一場是決定結束胡小蝶死因調查後,鄭易警官開車送陳念回家,他竭力向她解釋沒有充分的證據就只能放棄調查,但陳念不依不饒地疊著鄭警官的正義之聲反問:「但是你知道事情是怎樣的對不對?」鄭警官無言以對,他只能分享自己面對一個複雜社會的看法:「你看過野生動物的眼睛嗎?在它們被抓被殺之前,沒有表情,甚麽都沒有。」此時畫面閃回鄭警官在魏萊家庭調查時,魏萊的母親在讚揚魏萊是個特別老實的孩子,以及魏萊得意洋洋的略帶微笑的示威眼神。
 
而陳念的迴擊是:「那是因為它心裡害怕,才會用這種眼神看這個世界。」握有公理正義的鄭警官倒像是一個被審判者,他無力地教導陳念:「長大就像跳水,閉上眼睛什麼都別想往河裡跳,河裡有沙子有石頭有蚌殼,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但,偏偏陳念不要這樣忍受的、以及不清不楚的「長大」。
 
第二場戲是警方懷疑陳念殺害了魏萊,把她帶回公安局問話。身懷六甲的警花王立與陳念有過一段關於「信任」的對話,這段對話因為兩者身份角色的不同,我們可以理解為代表公理正義的一方與錯謬罪惡的另一方交鋒。我們看看以下這段對話:
 
陳念:「所以被欺淩是我的罪過嗎?」
 
王立:「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但是如果你能多相信大人一點來報案,我們怎麼都能幫你的……」
 
陳念:「誰能幫我?錄我視頻的人嗎?站著看熱鬧的人嗎?還是那些問為甚麽只有你被挑上、別人就沒事的人啊?」
 
王立:「你覺得只有自己能幫自己,所以你去找了魏萊想報復她。」
 
陳念:「一般人眼裡報復是正常的。像我這樣,一直忍耐,一直忍耐,只想熬過高考的人,我們這樣是錯的嗎?那麼如果這個世界真是這樣的話,你放心把你的孩子生出來嗎?」
 
(周冬雨此時控制著自己的眼淚默默、緩慢地流下來)
 
王立:「陳念,你瞭解這個世界有多少?瞭解罪犯嗎?你上天堂,卻讓別人下地獄。」
 
陳念:「你說的別人是誰啊?現在所有的人都跳出來說是要幫我,誰能真正幫我?」
 

這場戲我認為是《少年的你》拷問靈魂最有力度的重頭戲。


 
第三場戲是陳念以632的高分考上北京最好的大學,媽媽高興地說「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我們熬出頭了。」這時一直不相信小北是殺害胡小蝶兇手、懷疑小北是為陳念頂罪的鄭警官為了追求正義和公正,登門作最後的努力。他謊稱小北要被槍斃,最終在情感上擊垮陳念,促使她承認小北是為她頂罪。
 
陳念在崩潰後大聲質問鄭警官「為甚麽不放過我們?我們走出去有那麼難嗎?走出去一個也可以,你為甚麽要這樣?」
 
當陳念到北京讀大學夢碎後,並且被判4年徒刑時,警官老楊捏著鄭警官的下巴說:「一個是好學生,一個是混混,你硬要把兩人都拖下去,現在成熟啦?」
 
每個人的成長都要付出代價。法律與道德之間,公理與錯謬之間,對和錯的選擇都有可能是傷害,這是影片拋給觀眾思考的命題。
 
電影《少年的你》兩位主角的演出很出色。除了周冬雨從頭到尾沒有一場相同的哭戲淋灕盡致地演繹豐富的情緒,以及以不同色彩的表演表達陳念對命運多舛的態度外,首次擔綱男主角的青年演員易烊千璽自帶的沉穩和熱血氣質,給小北這個人物賦予一絲陰郁感的少年氣,使小北這個人物更加豐滿。

如果「金像獎」給他一個「最佳男主角」我一點也不驚訝。就像導演曾國祥所評價的「他們都放下了平時最光鮮的東西,素顏出鏡融入到角色中,比如給冬雨臉上加上雀斑,把千璽故意弄得比較粗糙。」這些都為影片的真實性加分。
 
影片的結尾,是陳念護送著學生回家,小北依然是「你往前走,我一直在你後面」,「你保護全世界,我保護你」,所不同的是,他可以仰望天空,直面「天眼」,這算是光明的結尾。加上片尾推出國家出臺各項措施打壓校園霸淩,與片頭的警世提醒相呼應,這種非電影鏡頭語言看似多餘,但也算是夜空中的繁星。結合該片原本在去年2月作為第69屆柏林電影節首映電影參加展映,後因為內容涉及未成年人犯罪和校園霸淩未通過審批獲公映許可證,最終從電影節撤回,直到10月後修改才得以上畫,這就更好理解,也是一個對比和成長吧。


                                     May 14,2020



你是我的阅读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

2020,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栏目: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木然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海外:dushiniang999@gmail.com
国内:dushiniang999@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