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研听“我”说 | 张洲亚:成为英专生,努力并幸运着

外院团委宣传部 外院微share 2024-03-07


时隔两个月,张洲亚学姐的保研经验帖又来啦!学姐现已保送至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来和小微一起看一看学姐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宝贵的经验吧!




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选择了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因为它给了我足够的自由时间、成长空间和深度交流机会。


说实话直到今天我也还是迷茫,不知道未来在何方,但是我从不后悔。因为英语(翻译)专业带给我的,远不只是英语这么简单。它的课程设置和专业特点,引导着我一步步去思考,去突破,去探寻自我,这些东西,是足够我受益一生,并成为支持我持续发展的动力。





01

发音

学英语通常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正音,当然这件事也是容易引起争议的,特别是在网上英文演讲视频下面一堆人会讨论英音美音标不标准好不好听,而不是关注表达的内容。我也曾经纠结过口音到底意味着什么,现在的理解是,所谓的口音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说话方式,而作为英语学习者,如果只是用于日常与人交流,什么口音都没关系,只有你有想法,能流利的表达出来就行。但发音标不标准和是什么口音不是一个概念,它关系着你能不能迅速听懂别人讲的话,能不能让别人更准确地理解你说的话。


我之前还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一个人说中文时是什么风格,讲英文时也是同样的感觉,就是换个壳子而已。我想一个原因是我们都不自觉的把说中文习惯带到了说英文里。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果不是长期浸泡在英语环境的人群,经常会发现说英语好累啊。生理层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讲英语用的气更多,需要一定的腹部送上去的气,不然就会讲的断断续续,二是讲英语运用的面部肌肉和中文不太一样,特别是口腔那一块会绷的更紧。这也就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练习不同的讲话方式会不会对一个人的性格产生影响。研究英音和美音就会发现,美音通常嘴巴会张的大一些,发音也更响亮;而英音则更内敛一些,听上去更庄重有范,这似乎与两种文化下国民的性格也有着丝丝入扣的联系,对应着开放随性和稳重高贵的感觉。而为了把音发得更像,不断模仿的过程不仅仅是模仿的发音本身,更是讲话方式和态度,至少我感觉练美音的时候好像有什么东西逼迫我把自己打开一点。


另外,我不止一次看到这种说法:双语者讲不同语言时感觉是不同的人格。记得曾看到有一个人说自己有些事情想不清楚时,便改用不太熟悉的英语思考来慢慢厘清思路,这样就不会掉入中文的语言陷阱里。我有时也感觉每当我真正投入地说英语时,好像进入了一个被说话方式逼迫地更自信,调动了生命,更多激情的人格。而且很多平时在中文里羞于启齿的话题都能在英语里以一种平和开放客观的态度去讨论。就好像到了一个新的场域,不再受母语语言负载的文化的影响。同时,人也因为非母语的表达而变得慢下来,仿佛变得更有哲思。这也反哺了我的中文人格。当然也可能一切都是我的主观臆想,是客观上我的输入与输出塑造了我的思考方式,但总之也与学英语分不开啦。



02

阅读

英语阅读是我的另一大收获。其实我自己还是蛮喜欢看书的,但我如果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我可能不会去认认真真的读完一本英语原版书,那可就错过了太多曼妙的风景。我到现在都记得我看flipped(《怦然心动》)中某一页突然被文字所打动,坐在自习室里眼泪掉下来的场景。此后,我也磕磕绊绊、慢慢吞吞的啃下了一些翻成中文我也许不会看或是只在意情节而快速浏览的书。说实话,不敢说这些阅读对我词汇量有特别大的提升,但的的确确培养了语感,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有了无语言障碍,用作者创作的语言去体会其中情感的机会,也让我不再畏惧长篇的英语文字。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我也很清楚很多时候原先附着在原文的一些神韵在翻译过程中丢失了,看原版书则让我与作者更近一步。我不想否认啃原版书有时候会很annoying,但我总会在一本书的一些片段看到让我很受触动的一些话,是我之前在中文世界里不曾看到的。这些来自不同文化的深刻思想于我一介大学生已然是极好的养料和心灵的慰藉。而当一本书走到结尾,我不由得感慨万千,那种旱地得到滋养的幸福感,是我碎片化阅读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像Born a crime, Tuesday with Morrie, Lean in, A man called Ove, Educated, Midnight library都是曾给我带来巨大心灵震颤的书(悄悄安利一下),算起来看的原版书数量不算多,但每一本读下来我都觉得很值得。



03

口译

口译学习对我的改变到现在才体现的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对专注力的控制,更高的听辨效率和对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最最重要的,对我生活状态的改变。


最开始上口译课时我非常不适应,好像一下子不会说英语了,也一直对自己口译没啥信心,但现在比起以前的自己,也算是能感受到进步了。寒假我和奶奶一起听一段话,主讲人说了两点,我一时兴起问奶奶:“她刚刚说了哪两点?”奶奶讲的时候,我发现她回答的内容不完整主次也不清晰,当然我不是有意欺负老年人哈哈,只是那一刻突然意识到我有能力分析层次了。回想大多数人平时听人说话或看剧就是很放松的线性的听,对大脑的利用其实是不充分的,可能这也是别人为什么说小孩子老看电视会变笨的原因吧,因为都是被动吸收。


这也佐证我另一个观察:教我们口译的老师身上自带一种气场,都是年轻有活力说话比较直白比较门儿清(虽然确实都年轻但我主要指心态),我看很多老译员也是头脑比很多同龄人清明,想必是因为要经常积极分析和表达。我有时候感到很困的时候上完一节口译课人都清醒了,一是紧张的,二是因为在调动全身。这种高要求的用脑让人不会浑浑噩噩,而是处于头脑火花四射的状态。



04

Public Speaking和Presentation

当众讲话和presentation也是我们专业必不可少的一环,最直接对人的锻炼体现在思考能力和心理素质。


我经常发现自己发言前脑子里有很多想法,站起来时整个人状态就变了,一方面要尽力用英语思维把模糊的意识表达准确,还要分一部分精力去应对公共场合发言的压力和注意时间限制,这样往往表达出来的就只有80%。我将这归结于怯场。但到了大四,随着整个人的进一步打开和自信的增强,做经验分享时能做到一些现场的即兴思考。


其实我每次碰到presentation的态度还是比较兴奋的,因为和演讲一样,是给你一个原创的机会去讲一些你想讲的东西,自由度甚至比演讲比赛更大。每遇到一个课堂pre,我会提前较长一段时间想怎么样挖一个角度讲的又有趣又有干货,怎样才能表达自己又把观众都吸引过来。这需要灵感的迸发,也直接影响了我在ppt上放什么,节奏如何。最初做的时候为了完美无缺,我甚至会把讲稿逐字打出来。这种听众意识的培养,实质上也是一种将心比心,是对别人时间的尊重和对自己劳动的尊重。假如一个pre能让大家感受到你的用心,这是基本的合格,表达内容干净利落到位,这算优秀了,要是还能匠心独运使其生动有趣发人深省,我觉得就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作品。



05

思维方式

最后,对比入学时的我,甚至仅仅是对比一年前的我,最大的隐性变化应该说是变得更加Open-minded,包容,学会对自己和他人坦诚。比如以前的我总是喜欢拿自己的一套标准评价人,那些我欣赏和认同的我会很乐意接触,另外一些与我价值观或兴趣不同的我就不太care,那时我觉得这是一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方法,省去了很多麻烦和不愉快。可后来我在一个朋友的启发下发现,这其实是一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本质上是一种自大和狭隘,是在降低周围环境的多元性,不利于对世界和自身的理解。我慢慢的开始把心态放宽,尝试去理解不同的人,了解不同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去更好的欣赏不同,而不是只把自己的一套奉为圭臬,同时我也意识到人的复杂性,也许你不认同这个人的某些部分,但仍然可以欣赏TA的另一部分。


说起来,好像世界上很多问题、矛盾和误解都来自于不尊重,不支持或不理解别人的不同,不肯真正的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而总是高高在上的作价值判断。我常常想要是所有人都能从尊重和尝试理解做起,其实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是我也知道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里受到文化和环境的规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显性或隐性偏见和歧视,比存在相比更危险的是以为自己没有。而我要做的,就是observe and analyze more, judge less.


回到最初的问题,我知道也许走到就业市场里翻译专业可能和很多专业一样,都面临很多限制,尽管我未来一定会在找工作时产生很多“感觉好难”的情绪,直接的“罪魁祸首”是我这个专业的知识体系不能够很好地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但是它对我本人的提升和改变,已经让我脱胎换骨,勾起了我很多兴趣,发现了很多关于自我的真相,交到了真心的朋友,锻炼了表达和思辨能力。


或许,很多时候,选择的完成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在选择过后,我们还需要继续实践,使自己的选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外院微share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保研听“我”说 | 王心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就业启航站 | 校园春季招聘会,外国语学院专场等你来…

招新 | 您收到一条口译队邀请通知


外院微share

服务外院师生,传递外院声音


图片/张洲亚

文字/张洲亚

编辑/姜姿羽

审核/占婧 郁鑫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保研听“我”说 | 张洲亚:成为英专生,努力并幸运着

外院团委宣传部 外院微share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