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到底能不能打?这个答案出乎意料

教育之江 2024-05-07

您听说过“国际不打小孩日”吗? 

每年的4月30日都是“国际不打小孩日”

也被称为“无巴掌日”

旨在宣传正面管教方法


或轻或重的体罚

被许多家长当做管教孩子的一种方法

但承受一切的孩子的身体和心灵

都会受到严重的创伤

甚至可能在未来的生活中

产生暴力倾向等恶劣影响



揍娃的后果很严重



  • 后脑勺:可能会引起一些呼吸衰竭并发症。

  • 太阳穴:可能会对视神经发育不利。

  • 拧耳朵:可能会导致鼓膜穿孔。

  • 打屁股:可能造成孩子脊椎损伤。

  • ……


哈佛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即便是家长眼中所谓的“小惩小戒”,如“打屁股”这类轻微的体罚,竟然会在孩子的大脑中引发与遭受毒打等严重虐待孩子极为相似的反应模式。


泉州师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曾雅茹表示,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打 ”是最简单的教育方式,但是打,只是暂时抑制问题行为的发生,对问题行为的解决没有好处,只会让亲子相处关系越来越紧张,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是冷静的体罚还是失控的暴打,其本质都是对孩子的伤害。就如同细软的发丝也能扎伤手指,薄脆的纸张也会划破皮肤,任何形式的体罚都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可逆转的创伤,家长要做的,是尽可能地避免体罚。


打是亲骂是爱?

绝对不是!


许多为人父母者发现孩子有坏习惯时,会选择对孩子大喊大叫,更严重的会对孩子大打出手,将“打骂孩子”视为爱孩子的表现。但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动辄对孩子进行打骂,是不尊重孩子人格,不和孩子沟通交流。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哪些好的方法吗?




真没控制住

揍了孩子怎么办


伤害已经发生,家长一味地沉浸在自责和羞愧中于事无补,只是变相地自我惩罚,却没有站出来承担后果。这样既伤害了孩子,又刺伤了自己,陷入双输的僵局。


1

真诚道歉永远是第一步


想要让孩子有责任心、有担当,那么,在孩子打人后需要承担的后果就是向对方道歉和弥补过失。同样的道理,家长没控制住揍了孩子,第一步要做的,永远是真诚道歉,将伤害降到最低值。研究表明,家长的道歉能够减轻孩子的负面情绪,如恐惧、悲伤等,同时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同时,父母的道歉行为在建立和保持亲子间的安全依恋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研究,父母通过道歉展现出同理心和对错误的认知,这种表达不仅传达了他们的内疚感,而且进一步加深了亲子之间的安全依恋。


2

弥补过失不是夸张示好


由于家长深感自责,担心自己的失控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所以有时会在一顿痛打之后夸张示好,一通痛骂之后又是许诺与奖赏。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模式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和不安。


夸张地示好和许诺与奖赏这种短暂的安抚方式可能会让孩子暂时忘记痛苦,但问题本身并没有得到解决。长期来看,这种处理方式可能会让孩子变得依赖于外部的奖赏和认可,而缺乏内在的动力和自信。


真正地弥补过失,是自省和修正,找出让自己失控的关键,才能有的放矢地改变和应对。



对待孩子
请多点宽容与耐心

多些理性与引导

没有一种爱需要暴力表达!



来源 | 四川教育发布 科普中国 央视新闻 中新网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 方柔嘉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五四”青年节前夕 易炼红在杭走访看望青年代表

» 五一将至,这些安全知识转给师生家长


» 光荣!浙江教育系统这些集体和个人获全国表彰


» 今年高考我省地方专项计划招生800人,报考条件看过来


» 搭好就业“连心桥”,温大“名企巴士”发车!| “浙”些举措助就业2024⑤


» 之江夜读 | 关于阅读,你只管猛猛冲就好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