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凭什么靠我们男人?”

杨小mi 遇见小mi 2020-09-06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

文/杨小米

微博/@杨小米1988


1

 

有一道上海菜,我非常喜欢吃:四喜烤麸(fu)。


这个菜有典故的,上海人过年吃菜爱讨口彩,“烤麸”即“靠夫”,寓意家中男丁来年取得高成就,女子可以依靠丈夫。

 

语姐的老公是上海人,有一次,他们家庭聚餐,点了这个菜,家里一个老人说起了这个菜的典故。

 

在回家的路上,语姐9岁的儿子很生气,“凭什么靠我们男人?”

 

其实,以前语姐的儿子就质疑过这个问题,“女生又不差的,平常成绩很好,在班级里也当班干部,老师为什么还让我们男生让着她们?凭什么呀?”

 

语姐就讲过去女人的遭遇,还有一些地方重男轻女,但小孩的思维很敏捷,“那我又没有这样做,为什么让我承担后果呢?”

 

不止语姐,我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困惑,在家长群里,一个朋友上5年级的女儿,把班里的男生打了,对方父母找来了,她只能道歉。

 

回家,她看看女儿的胳膊,也受伤了,但小女孩一点都不在乎。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00后、10后这一代的小孩,在很宽松的环境下长大,他们脑子里没有太多男孩应该如何、女孩应该如何的固有观念。


在上海,女性的地位可能更高,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要求女性一定要如何。

 

我越来越发现,孩子是我们成年人的老师,不能用过去的一些观念来教导他们,这会扼杀他们的天性。

 

现在,我很愿意跟着年轻人学习,语姐儿子这句“凭什么靠我们男人”,这是一个10后小孩讲出来的话,如果一个80后的男人讲出来,不知道会引起怎样的讨论。

 

我很佩服身边这些当妈的朋友,不管她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条件,有一点,她们做得非常好:看见孩子,会和孩子平等对话。



2

 

苏末给我讲了一件和孩子之间的事情,我很受启发。

 

苏末有一天因为工作上的问题,非常难受。孩子放学后,她辅导孩子写作业。

 

孩子问她:“妈妈,你今天是不是不开心?”苏末否定了,结果,孩子写完作业后,继续问她:“妈妈,你有什么事吗?是不是不开心?”

 

苏末只好回答:“我没有不开心,只是有一点难受。”

 

孩子说:“没有关系的,你难受一会儿,明天就好了。”然后,他给苏末倒了一杯水,关上了房间的门,给苏末空间,自己去客厅玩了。

 

晚上睡觉前,他也不用苏末催促,自己洗漱完,并且跟苏末说完晚安,就睡觉去了。

 

这件事情,让苏末很震惊,她发现,孩子懂得如何关心她,同时,边界感很强,给她空间。

 

如果是我们成年人,应该有很多人都处理不了这么好。这件事上,我也学习到很多。当我们伤心难过,和自己待一会,明天就好了。



还有一次,苏末也是情绪不好,冲孩子发脾气,过后,她很后悔,“宝宝,对不起,妈妈不应该对你发脾气。”

 

“妈妈,没关系,我原谅你。”

 

孩子特别宽容,你犯错了,道歉,他们很容易原谅你,并且也不记着。


而大人,很多时候,会记着孩子犯的错误,下次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把以前的事情也翻出来了,这会让孩子很反感。

 

当孩子犯错后,苏末会引导孩子如何改正,但不会揪着不放,我们是有资格犯错的。

 

这对我们大人的感情也很有启发,很多时候,我们要就事论事,不要附加太多情绪。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有效陪伴,孩子需要被看见。很多时候,孩子没有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大人有很多的条框,不仅禁锢自己,也限制了孩子。


 

3

 

4月26-4月28日,我和苏末、语姐一起上了一个心理学课程,这样的课程市面上有很多,心理疗愈、家庭系统排序。


这三天的课程, 看尽人间百态,很震撼,很多问题,都是和童年的一些经历有关,我们需要看见我们的内在小孩。


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不一定去上课,而是每天拿出一点时间,与自己相处, 跳出情绪,觉察自己的内心。这样的刻意练习,很有必要。

 

我的好朋友感觉我这两年变化了很多,心态越来越平和,重视身体。我和她们讲,我打算要小孩了,我想尽可能提供一个好的母体环境,不仅仅是身体,更多是情绪,不想因为自己各种问题,影响TA的成长。

 

我想先看到自己,再看到她的真实存在。这个过程中,朋友们的小孩给了我很多启发,每当听到他们的故事,我都会看看自己,是否思维被限制了。



我观察到孩子的思维十分发散,而我们由于长时间的学习,思维方式比较固化。


在这方面,我觉得大家可以多听听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他们看世界的方式和我们很不一样,平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多思考的习惯,妈妈和孩子一起进步。

 

我们想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先要学会去疗愈自己的童年

 

很多成年人已经停止成长,对社会的变化很焦虑,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孩子会特别有压力。

 

而我发现像语姐、苏末她们,也有自己要修的人生课题,她们都是想要通过自我成长来影响小孩,她们用心和孩子对话,有效陪伴,所以她们家的小孩很愿意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更有创造力。



最近,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看一件事情时,先把情绪的东西剔除,看看到底想要描述一件什么事情?也看看自己是否延续小时候的很多行为模式。


比如工作上,我看到同事做的结果很不好,很生气。现在,在结果之外,我还会看看原因,等我了解了为什么,反而就不那么生气了。


我在做这样的训练,跳出自己的认知圈,去看到对方。看到自己的情绪,看到对方的存在,是我现在要修炼的。

 

越往前走,我越来越发现,所有让我们爆出负面情绪的事,都是对自己的考验,我们需要更了解自己,把自己搞明白了,很多事情也就知道如何做了。


在这方面,我们真应该向孩子学习,他们跳出框架,直击现实

 

放暑假后,苏末会带着小孩来上海住一个月,到时候,语姐的小孩也会一起玩,我想从他们身上,我会学习到更多。

 

我还没有生小孩,已经间接地也跟这些朋友的孩子学习到很多,很受触动,和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你有小孩,也期待你的分享,看看孩子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

 - END -

往期文章▼

(点击图片可看,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我一个87年的朋友,上海2套房,深圳1套房,说自己过得好惨……

你一定要走出去:人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们的见识

打招呼问“在吗?”不回复就拉黑。都9102年了,到底是谁不懂礼貌?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