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方言寄托乡愁

徐睿渊 语宝 2023-07-17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8月23日第7版)


推广使用普通话与保护方言,一直是中国主张的语言文字政策,倡导的语言生活环境。以往谈及“方言”,关键词除了“乡音“和”乡愁”,还有“濒危”和“保护”。而谈到“保护方言”,大都是对官方行为的一种诉求,如要求广播电视中播送方言新闻,播放方言电视剧,或希望教育部门组织中小学生了解方言及其承载的地方传统文化。孩子们作为方言的习得者,多是被动地接收方言相关信息,缺乏主动学方言说方言的动力。但这次,是民众自发“亲近”方言——上海人开设纯沪语早教中心,把上海话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家长主动把孩子送到这样的教育机构,孩子们不但学到上海话的童谣歌谣,更能自然地用上海话交流和思考。这样的变化说明,人们需要方言,不止需要让自己的乡愁有所寄托,也需要运用方言这一语言技能融入社会生活。而后者显然更具驱动力。

从官方组织到民众自发组织和参与,从念童谣歌谣到用方言交流,从寄托乡愁到积极融入社会,这是“保护方言”的一个进步。要知道,一种语言或方言的生命力,就在其口语常用度如果退出日常交际,失去遣词造句的能力,即便被记录、留存在博物馆里,也会逐步为其他语言或方言取代,直至消亡。相反,一旦有需求,人们就有学习方言的动力,为方言增添新活力。

新闻中妈妈们的想法很有代表性。把孩子送到纯沪语早教中心,或是出于对方言母语的依恋和热爱,或是希望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并对所处人群产生融入感。前者是近年来常见的“寄托乡情”的需求,后者则是新上海人“掌握语言技能”“融入社会”的新需求。也就是说,如果一种语言或方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不可或缺的部分,自然就不会退出社会交际场合。更进一步说,如果一种语言或方言,代表的是一种先进的精神和文化,自然会吸引更多人主动学习、使用,甚至进行文学创作。上海话小说、粤语和闽南语歌曲,都展现了强势方言的蓬勃生命力,也成为母语者的精神寄托。

有需求才有生命力。方言母语保护,关键在个体。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



延伸阅读

方言早教,你觉得怎样?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 海外版》

原文标题:以方言寄托乡愁

题图来源:百度图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