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新闻广播记者于川梓:如果舆论监督是个圆,记者要永远站在圆心

李雄峰 北京广播电视报社 2024-05-19

提示点击上方"北京广播电视报社"↑免费订阅本刊




2023年11月6日,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布,北京广播电视台7件作品取得佳绩。


       其中,舆论监督系列报道之《三天38000!医院太平间“天价”殡葬费调查》获得了本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22年4月8日至2022年4月27日期间,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新闻广播FM94.5在《新闻热线》、《整点快报》等节目中播出系列报道,记者深入医院太平间,调查殡葬收费乱象,揭露殡葬业“黑幕”,推动整个行业整改,是一组为民发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舆论监督报道。


其中,2022年4月8日,作为系列报道中的首篇独家调查报道《三天38000!三甲医院太平间的“天价”殡葬费》揭开殡葬业“冰山一角”,引发全网关注,网民纷纷留言,自述经历或表达观点,多个微博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全国前十,北京第一,期间相关话题全网阅读次数总计达3亿次。相关部门立即展开行动,对涉事公司立案调查。


作为北京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一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舆论监督系列报道,《三天38000!医院太平间“天价”殡葬费调查》,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殡葬行业乱象的线索,通过暗访,揭示了背后的成因。
采访和报道的过程中,记者不惧危险,顶住了来自殡葬企业等各方的压力与威胁,从个案入手,由点及面,层层展开,五篇报道环环相扣,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直击要害。在播出后,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十天时间,促成殡葬行业迅速自查与规范,最终涉事公司受到处罚,形成完整闭环,发挥了舆论监督报道的应有作用。
如今,手捧获奖证书和奖杯,作为这篇报道的记者,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的于川梓平静地表示:“拿到这个奖,内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喜悦和兴奋,反而是非常平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唯一觉得欣慰的是以一篇舆论监督报道拿到这个奖项,这也是去年设置的一个新的类别,由此可以看出从国家层面非常重视并大力支持舆论监督。所以,能在舆论监督领域能收获这个奖项,还是值得铭记和值得纪念的。”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  于川梓


于川梓告诉记者,与个人取得的成绩相比,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记者在做什么,能够让更多的人认知舆论监督报道,同时,更多类型的舆论监督报道被大众熟知并认可,这才是最具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也是最让自己高兴的事情。


然而,舆论监督报道操作起来的难点就在于记者要在“共情”和“抽离”中寻找到“中间点”。于川梓解释道:“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与事件的当事人,或者是新闻线索的提供者出现共情,这完全是源于人性的本能反应。毕竟,记者也是人类社会当中的一份子。然而,记者既是社会人,同时也是肩负着社会责任与市民的新闻人,如何做到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这就需要记者从之前的‘共情’中‘抽身出来’,让自己时时保持冷静与客观。如何在两个角色之间转换,如何从共情中抽离出来,是最考验记者的。”


回想起2022年的医院太平间“天价”殡葬费系列调查,从第一篇到第五篇报道,于川梓坦言,自己也经历了一番“拧巴纠结”:“逝者家属、医院、政府部门、殡葬公司、殡葬从业者,甚至是拿着手机发表评论的网友……太多的声音充塞于自己的调查当中,太多观点交织在一起。”身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我们如何扮演‘中立者’的角色,不被任何一方‘带节奏’,甚至是‘带跑偏’,努力做到真正的‘客观中立’、‘平衡每种声音’,是我采写报道时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


也正是因为时刻绷紧着“不会轻易‘站队’”的这根弦儿,于川梓的报道,在共情与抽离中寻找到“中间点”,“给每一方说话的权利和机会”,也让整篇报道赢得了影响力与受众的信任。


于川梓非常生动形象地打了一个比方,她说:如果舆论监督是个圆,记者要永远站在圆心。


众所周知,舆论监督报道其实是很难做的,有时为了深入一线调查新闻事件的真相,记者还遇到很多的危险。


对此,于川梓说道:“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但是自己确实没有过害怕。究其原因,那就是,不管多困难的选题,或是不管多难缠的采访对象,我相信自己身后有团队的支持,有整个北京新闻广播乃至北京广播电视台做我们的后盾。我们的舆论监督报道,得到了台领导的支持与帮助,同时,我们牢记台领导的嘱托:做舆论监督,必须要用事实说话,客观中立,实事求是。所以,我一直觉得,我们所报道内容的真实是最最重要的,有了这个前提,其他什么都不害怕。”


也许,很多人至今还对今年八月初北京的那场特大暴雨有着深刻的印象。
而在当时断路、断水、断电的情况下,北京广播电视台多路记者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于川梓也和同事一道,毅然地走进了门头沟的山里。



“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因为,身为一名记者,做新闻最重要的是要到达现场,只有新闻现场才是有生命力的地方。”


“同时,作为一名记者,必须要有探索精神和好奇心,有它们的驱使,你才愿意向前走,去挖掘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然后再把它们呈现出来,这就是对大时代的一种记录。我觉得是挺荣幸的,能用自己手中的镜头和录音笔,去记录这个时代的点点滴滴。”


眼前的获奖证书和奖杯,也许正是对于川梓这种坚持付出与耕耘的回报与奖励,然而,她却平静地说道:
“从拿到奖的这一刻起,之前的就成为历史了,我还是希望能往前看:拿到奖的那一刻对我来说不是终点,而更像是一个起点,之后就是从零开始继续努力。”











————  END  ————





往期推荐

●从叔圈顶流到挂件男主,王阳火速自救
●看脸年代? 任素汐 巴适






视讯预告

 电视节目时间表/广播节目时间表


监制:孙成刚  张彪  翟涛

编辑:刘颖  毕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