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心理做什么 |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

弄潮者说 京师心理大学堂 2020-02-02
京师心理

大学堂


「心理学职业生涯访谈系列」


N1如果你不出去走走






F

先来讲个小故事


加入壳牌第三年,他被派到了一家新收购的民企。他自信满满,要为这个公司从无到有架构它的人力资源系统。但是半年后的薪资改革中,他遇到了一件小事。一次,去跟夜班工人沟通的时候,围在身边的男男女女脸上浸着油渍,眼睛瞪得圆圆的,直直地看着他和他的助理。那助理是个资历尚浅的小姑娘,见此情景,竟怕得发抖。可是他不一样,他从那一双双眼睛中读出的是,“我能多拿一百块钱吗?我和我的家人能过上好一点的日子吗?”


就在这一刻,他发现,自己把方案做得再漂亮也没有用,关键是能不能帮助企业把业务做好。企业做好了,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更好地生活,他们可能不用离开这家公司另谋生路,他们可能每月多拿两三百块,他们可能不用担心自己会死在冬天取暖倒灌的烟气之中……这样的愿景就像一颗种子,一直埋在他的心里。现在,他很开心自己找到了这样的机会,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把自己的能量辐射出来。也许自己不是最优秀的人,但求不负每日光阴,尽力成长,尽力去做使他人受益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成就需要就得到了满足。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北师大心理

95级的院友,刘军师兄。曾在知

名外企从人力资源工作9年,现为

民企高管




访谈记录



师兄是一个很低调的人。我们说来采访一些“事业有成”的院友,他却连忙纠正:“对我们而言,不能说什么成功、不成功的,因为每个人都在路上。若干年前的一天,我和坐在这里的你们是一样的。”他提起了自己当年的同学:“大家的起点都差不多,都迈进了师大心理系这扇门,只是毕业之后志向不同,才有了各自的故事。”那个时候都是各个省拔尖的学生,现在呢,有的人远在大洋彼岸,有的人正是你我的导师,有的人在企业中如鱼得水,有的人来到中小学辛勤耕耘……二十年过去了,如今的人们很难找到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人的发展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假如有那么一个平行世界,这些人毕业时选择了另外的道路,可他们最终还是会成为各个行业的佼佼者。我们不知道是否真会如此,但师兄是这么认为的。


谈及为什么弃学从商,师兄打了个比方,说心理学的研究就好比温室里面的花朵;实验室得出的结论,一拿到现实世界中就要水土不服,这是心理学学术研究长期以来的瓶颈。98年正是互联网的第一波浪潮,那时候刚刚有新浪和搜狐,谷歌也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在门户网站的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的时候,师兄所在的团队选择去做一个教育门户网站,赚了不少钱。他后来读了硕士,方向是儿童认知,但其实三年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外面打拼,另外一半的时间做学术研究。这也就决定了他未来选择的道路不是学术——“互联网思维”让他发现,今日所想真的能改变明天的世界,这给了他更广阔的视野。






毕业之后,师兄离开了所在的互联网公司,去了一家本土最大的人力咨询公司。那时他满以为自己去了一个“高大上”的地方,一个淋漓尽致野蛮成长的地方。可是,如今他认为,自己“人生中犯的第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当时选择离开互联网,否则现在早就能够财务自由了。究其根本,这一切只是因为年轻时候的他觉得,自己是心理学人,是跟人打交道的,而互联网终究建立于那冷冰冰的机器。现如今,互联网的第二波浪潮赶来,他却不在“网”中了。至于为什么不选择中国移动、中国石化、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这样体制内的单位,他的理由很干脆:年轻人要学习,不要去当一颗螺丝钉!


又过了三年,自己的能力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平台,师兄决定离开。走之前,他写了一本书,总结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其实是为了跟这三年的光阴说一句再见。他说自己心里有愧,因一个没有正经的团队和业务经验的人,居然被要求去做航空工业部部长级招聘、建设银行总行部门经理招聘——这些靠的都是“小聪明”,不是“大智慧”。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曾经被枯燥的英语学习蚕食掉出国梦想的自己,一转眼却进了一家外企为——这是一家世界级石油巨头,据说它有着世界第一的人力资源体系。


接下来的九年,师兄一路从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总监,做到了全球的人力资源总经理。这样一个让你我仰望的职位,他却在九个月前将其辞去,回了国。这样的转折有点突然,我们听了,心里也不禁咯噔一下。他解释起来倒是不慌不忙:正是因为已经做到顶了,才想换个更有挑战的平台,再绽放一次!


在这个民营企业里,师兄已经是餐饮和金融版块的首席执行官,同时担任集团的副总裁。日常的工作大致有三块:一是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动态调整,二是检查、沟通和改进下属的工作,三是到外面去触摸和拓展市场。还有一点,师兄补充道,就是塑造组织氛围,“轻松、自由、尊重人”的氛围。






谈到这份新工作对自己的意义,他讲了三个“敏感性”:人际敏感性、组织敏感性和业务敏感性。心理学的学习激发了他在认识人、了解人、接触人方面的天赋,而长期的管理工作又锻造了他在组织层面高屋建瓴的思考能力,这两点足以使他胜任人力资源的工作。但自己的业务敏感性如何?能不能带领企业赚钱?这还有待验证,所以是最有挑战也最吸引他的地方。


师兄强调说:“人不要一辈子只干一件事,不要一辈子只干自己特别特别熟悉的事,不要让自己活在最熟悉的环境当中。”假如每天都重复同样的事,不接受新异刺激,就不会有新的嫁接和变异,人就习惯了、麻木了、颓废了。一位老师,一堂课,讲的内容只有一种,可这些知识到了学生心里却变化万千,这在师兄看来,正是因为各人的气质不同、经历不同。师兄还强调,对于心理学的学生,增加自己的阅历尤为重要。经历越复杂,对社会的感悟、对心理学的一些理念和应用感悟就越深。只有将自己暴露于社会面前,才能够不断将所学的知识消化,升华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要多给自己创造机会,接触他人,接触社会。


我们想请师兄多讲一些有趣的经历,他婉言谢绝了,说自己总是试图控制情绪,少经历一些大起大落的事。这样固然使生活平淡,但好处在于,在平和的状态下,人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



反思什么呢?


首先是“真诚”,简单来说就是要率先向他人敞开心扉。师兄讲,自己刚进这家外企的时候,英语也不好,企业的政策和传统也不了解,但是每当自己尊敬地寻求帮助,同事们都会停下手头的工作来帮助自己。后来,他也成为一名“老兵”,这样的氛围已经溶进自身的血液,温暖的传递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其次是“尽力”。师兄说,自己“尽力”的标准,比很多人都高。比如自己从大三开始就从来没睡过午觉,晚上也是要过了半夜才会休息;再比如别人在飞机上看电影、玩游戏的时间,自己也通过读书等方式加以利用……在他眼里,这样才能称作“尽力”。他心里想的是,反正全力以赴过,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

谈到对于现状的不满,师兄只用了两个字——人才。说,现在中国的民企在人才上比外企差了一大截,所以在本土都竞争不过,更不用说走出国门;自己现在没有值得依赖的左膀右臂,独木难支。这种窘境让他很怀念自己在壳牌的日子:那时他只要做好人员领导,选对人、激励人、发展人。但是现在,他要变身成为一个业务领导,满脑子想的是战略方向,是如何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好,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前途和钱途,跟外企在人才市场上竞争。毕竟,培养内部人才并不比“挖墙脚”容易。


然而最难的,还是观念。他说,很多民企老板都把员工视作打工仔、棋子、螺丝钉,但这种观念已经落后于时代了——每个员工都应该是企业所有者的“合伙人”。他在帮助一部分开明的企业家改变,但他也坦言:“我也只能救这么多民营企业家”。






作为一名高管,师兄看人才的潜能有四个维度:一是智力,即能否在复杂的环境中提炼出核心的信息,然后依此制定方案;二是执行力,即在有了计划之后,能否监控它的实施,能否预见过程中的障碍;三是情绪智力,即建立和维护关系网络的能力,以及清晰、流畅、准确地表述观点的能力;四是反省和学习能力,即能否反省出自身不足,进而找到有效的补缺方式。看来,在他建构的这个模型当中,专业知识并不能作为单独考量的指标,大学中学习的知识,其实不是成才的充分条件。


对于有志于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同学,师兄说自己虽然做的还不错,但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还是建议同学们到了职场中从业务做起,而且最好是到有轮岗制的外企去,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宽。


谈到心理学的学习,师兄表示很感激他们当年的老师所营造的开放的环境,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被激发出来。不过他也强调,不论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在职场里,批判固然好,更重要的是给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心理学学下来,如果不是从事研究工作,最后沉淀下来的其实是一种世界观。就算转行去做金融,去做信息技术,知识是可以补起来的,帮手也是可以找到的,但这种独特的建构世界的方式,却只能在大学阶段形成和发展。


最后,师兄给同学们的忠告是:“敢于走出校园,敢于迈进社会,多做,多经历,跟有能力的人聊天、工作,找一个有魅力的精神导师——这样的成长,将远远大于你在象牙塔里的一切收获。”






策划 |“弄潮者说”心理学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团队

供稿 | 闫子临胡佳琪

编辑 | Iclisher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征得原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京师心理大学堂
希望
这里成为
当代人们去追求
幸福美满生活的学堂
欢迎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