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华斌:教师与众不同的“气色”——读写击溃虚无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乐乡树人 Author 山栀子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教师与众不同的“气色”
——读《未来教师》“读写击溃虚无”
作者|黄华斌 山栀子
来源|乐乡树人

芸芸众生中,教师这一身份往往最易为人所识别。

有人说,这叫自带“光芒”。我说,这叫教师独特的身份“识别码”。写在脸上,说在口头,举手投足间彰显与众不同的“气色”。


这种不同的“气色”从何而来,又因何不同?

因为学习,唯有学习。


教师不只是学习的传播、引领、建构和推动者,因为教师本身就是“学习者”。教师的学习因其独特的“专业性”,因为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和教书育人等突出于其它任何一种职业。

然而,当下教师的学习现状并不可观。诚如郝老师描述的,在各种学习培训场景中,再精彩实用的培训课程,也掩盖不了老师们“神情上的敷衍和眼神中的淡漠”。太多的老师以“忙”的名义来遮掩对学习的不重视。我记得有一次阅读分享活动很能说明青年教师对学习的心态。一月一次的晚上读书分享时刻到了,主持人通知确有冲突者可以事先向校长请假。不曾想,请假的理由五花八门,小孩无人带的,老公要加班的,老人生病要照顾的,要抓紧时间复习备考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准备公开课“磨课”的,最后一个来请假的老师,是一名刚入职不到一年的大学生,她的请假理由竟然是,给她一点时间解决“个人问题”。


教师专业学习的动力源是什么?郝老师的反思和研究给了我们答案。

学习是为学生还是为自己,这个认知模式的差异决定了源动力的生产力和持续性。“学习不是为了他人,不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不是为了向他人炫耀,不是为了职称、资格证,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让自己更优秀,让人生更幸福。”只有当学习就成了一种内在自觉的追求甚至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一切问题和困难都不附存在。

而对于一名成熟的老师而言,往往止步于“经验型”而始终难以成为“专业型”。他们习惯依赖旧有的经验,慢慢滋生了心理惰性和保守心态,不喜欢变化,对新事物的学习心怀抵触。诚如郝老师说,“认知模式不变,自我的认识和行为就很难改变。”因此,我们要形成这样的“学习共识”:为自己而学,为成长而学,为幸福而学,因为学习而变得更加专业。



学习惰性的同时,却充斥着信息泛滥的学习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碎片化的“浅学习”和“伪学习”随时随处可见。

郝老师对这种学习状态描述得非常形象而深刻,他说,“熟知不等于真知,知道不等于做到。很多时候,你好像明白某个知识,但一旦接触实际,却发现不知道如何运用;即使是了然于胸,心领神会,向他人表达时,也往往语无伦次,表达不清楚;哪怕是觉得能表达清楚,而一开始书写,根本下不了笔。”

他提醒我们,“剁骨头不能用切豆腐的刀,阅读经典不能用刷微信的方法来读”。这句话直指当下教师学习的普遍现实,如醍醐灌顶。

深度学习如何做?郝老师告诉我们,一是读书学习+践行操练;二是读书学习+践行操练+输出教授,所谓输出教授,就是输出成果,通过言说或者书写去教别人。其中,最有难度也最易被我们忽视的,恰是“输出教授”,这个“成果”往往最难“被看见”。

“啃读”是最好的阅读和学习。我以为,这个“啃”不仅是字面表达上的创新,更具有形象性和意义性。因为,我们阅读,习惯于“快”“浅”和“泛”,正缺乏一种“一点一点反复地啃”的心思和姿态。

黄华斌 :以笔为马,奔赴教育的诗和远方


郝老师从“对话论”的角度透析啃读的过程:第一重,通过勾划、批注、画思维导图等方式完成“人与知识”的对话,即个体与文本的对话;第二重,通过与他人交流、研究性阅读,实现“人与他人”的对话;第三重,通过批注、写作完成“人与自我”的对话,也就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促进个体的自我反思,在反思中促进个体生命智慧的生长。对照这一标准来审视当下的教师阅读,基本停留在第一重意义上。而我们正在尝试推进的“共读分享”和“共读共写”,就是在着力提升阅读的二三重境界。由此可见,阅读要走向“止语静读-交流分享-反思写作”的深度学习。这样的阅读,才能达到郝老师所描述的,“一方面抵达了世界的深处,一方面提升了自我人格的深刻性”。

实现这样的深度阅读,就必须重新理解阅读。

郝老师说,比“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理论和方法本质上是一体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没有脱离理论的方法,也没有脱离方法的理论。透视当下的学习现状,重“术”轻“道”尤为普遍。因为,在老师们的眼里,“术”的学习往往更受用也更见效。但是他们不知道,“在高度理解的基础之上,游刃有余的教育实践才有可能发生。”

阅读学习是“慢活”,从来没有捷径可走。郝老师说,“越急切,越浮躁,越难以领会”。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沉下来,再沉下来”,如此,才会有“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



写作,是阅读的升华,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郝晓东老师在“用文字雕刻生命”,诚如余映潮先生“用奋斗定义时光”。

如果说学习有捷径可循的话,那么,写作就是学习的唯一捷径。郝老师认为,真正的思考一定是从写作开始的。他这样解读写作与思维的关系:“写作的本质是思维,文字深刻就是思维深刻,文字苍白就是思维苍白;文字清晰就是思维清晰,文字模糊就是思维模糊;文字缜密就是思维缜密,文字混乱就是思维混乱。”这样的解读,为老师们感叹的“写作难”给出了答案。

很多老师不爱写作,抵触写作。还有老师常说,我能想得到,但就是写不出来。其实,这只是一种借口。“写作,从根本上不是技巧的问题,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涉及学识的厚度、存在的深度、精神的高度”。

教师为什么要写作?不是为了论文,不是为了职称和荣誉,而是为了表达思考和分享“洞见”。

怎样写好文章?如同阅读一样,请把写作交给时间。郝老师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方,“用追马的时间来种草”。他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浪漫的画面:

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优秀的作品是生命成长的伴随品,是“额外的奖赏”。如果把作品比作水果,希望收获甜美的水果,不是一心想着水果,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培植果树上,果树繁盛,自然会生长出甜美的水果。

郝晓东:用文字雕刻生命
郝晓东:新时代教师自主发展的困境与路径


读到这样的文字,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庆幸。这20多年来,我从来没有一天放弃自己手中的“笔”,在紧张忙碌的日子里坚持深耕着自己的精神牧场,诚如郝老师一样,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向下扎根,向内修行,努力长成一棵树,深深扎根于泥土中,历经风霜,潜滋暗长,期待着不经意的某一天满树繁花。还记得几年前我描述自己“在文字上行走”的经历:

文字之间,总有着让人暖心的的片段。聆听几只小鸟的晨语,读懂一棵大树的沧桑,欣赏山花的美丽,寻望一轮牵挂的秋月,记录一段段出游的野趣,收藏一刻无所归依的流离。或诗意,或古典,或浪漫,或机智,或清淡,或感伤,都是一抹别致的风景。文字背后,有的是一个个鲜红的不同等级的奖证,有的是一张张或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报刊杂志,还有一笔笔滋润的稿酬,有的是友人的懂得、激励和点赞。

岁月不居,一路行走。我逐渐学会了积累、忍耐、执著、思考、打磨的好习惯,耐得寂寞,守住心神,不忘初衷。在这个一不小心就会遭遇虚伪、谎言而受伤的年代里,这些好习惯,人生终生受益;这些好文字,正聊以自慰。

读你,写你,依着手边的光阴,爱你。轻颦回眸,暖了过往,醉了心怀。从来不曾想过,我不是作家,也不是写手;我的人生竟也会在文字上行走。原来,一个人要走哪条路,总是有一定的机缘;一条路能走多远,要看能否坚守初衷。

黄华斌:在写作中发现教育的价值与幸福
郝晓东:影响人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我的校园求学与职业嬗变之旅


写作,更是“生命年轮的复盘与检视”。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本厚重的书。郝老师说,“人的一生都可以视为一个书写中的故事。这个不断删减、修改的剧本,在生命的最终一刻才全书定格,静止为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我们不仅是自己人生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是这个故事的创作者。

写作,让生命处于“无蔽”豁亮状态。这个过程,就是“从混沌的日子里,提取出有结构,有意义的故事,筛选出鲜活、逼真的细节,通过适当的剪裁,让生命的本质以本来面目呈现”。今天,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倡导“生命叙事”,就是通过对生命的观照和审视,去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丰润生命,共享成长”。

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这种纯粹而专业的学习氛围,铸就了教师与众不同的职业气色。读写击溃虚无,学习成就未来。

黄华斌:遇见,深耕,传播——关于“新教育实验”的行与思

黄华斌:坚守生命立场,提升生命质量——“融创”!2022年“新教育”我们这样做



阅读参考——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创造孕育诗和远方
——读《未来教师》(其二)
原创|山栀子  
来源|乐乡树人

你对职业感到倦怠吗?

大多数老师的答案是肯定的。

于是,我们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墨守陈规,习惯了抄写粘贴,习惯了重复昨天,习惯了固有经验,习惯了做一名“看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一种波澜不惊的日子。

教育生活,原本大抵就是这个样子,如郝老师描绘的田园式风景:每天清晨,走进教室,犹如农夫扛着锄头下田,在袅袅的微风里,锄着地、施着肥,满怀希冀地看着这一行行破土而出的嫩芽……

这种状态,却与“安逸”无关,与“盲从”无关。若干年之后,当新鲜感逐渐消退,工作热情开始慢慢减退,许多问题又无法有效破解,职业倦怠感开始滋长蔓延。而今回头来看,为什么会有倦怠感?

教育,需要接续和继承,也需要创新和创造。

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最重要的来自对于现有工作的“满足”。思维的局限性决定了我们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所以,郝晓东老师说,自身固有思维模式是最主要的“天花板”。成长思维者在逆境中寻求突破局限,固定思维者在困难中畏缩不前。

突破这种状态,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成长思维创造性工作,以常规工作的“微变革”寻求平凡中的“新意义”。


“在内心燃烧自己。”郝老师说。

教育生活水波不兴,但教师的内心要像一团火。郝老师说,我们都是“病人”,从他人身上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你有一百个向上的愿望,就紧跟着有一千个懈怠的借口,但这不应该是停滞不前的理由,因为人生的意义正在于从淤泥中开出莲花。我想,教师的每一个日子,只要你想着“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憧憬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校园就会成为一个“堆满故事”的地方,就会吸引着我们笑容满面、激情满怀地投入其中。

教室空间看似有限,但教育的外延无限广阔。讲台即舞台,我的教室我做主。让教室变得“完美”,追求“一班一世界,教育小气候”,应成为教师的共鸣。什么是“完美教室”,郝老师说,“教室一定是孩子们精神生活的寄托。”他给予“完美”的标准是,安全温馨、丰富美妙、开放自由。怎么建设“完美教室”,郝老师一语中的,“活得精彩,教室里的环境才会精彩。”

在校园和教室这个空间里,“我们”站立的样子决定了教育的样态。“我们站得有多高,就能看到多远;我们有什么,就能看到什么;我们是什么模样,就能吸引来什么样的人;我们怎样对待自己,就怎样对待世界;我们有什么变化,周遭环境就会有什么变化。”


“让每一个日子清澈而饱满。”郝老师说。

我理解的“清澈”,是琐碎中的认真,是忙碌中的从容,是杂乱中的恒定,是怀疑中的负责,更是敬业中的专业。

我理解的“饱满”,是心态积极,情绪高涨,工作踏实,是眼中有光,心中有爱,手中有法,脚下有路,是“看见”的视野、“平视”的姿态和“成全”的方向。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教育人对时间的“匆匆”最是敏感。朝读的时候,日子从朗朗书声中过去;讲课的时候,日子从孩子们的小手中过去;中餐的时候,日子从学生的饭碗里过去;批改作业的时候,日子从孩子们的墨痕里过去;办公室小坐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升旗,例会,集备,班队会,家访,一天,一周,一月,一期,一年,时间就这样“匆匆”了。

岁月催人老,时间太匆匆。但是,时间也是可以“挽留”、“压缩”和“扩张”的。郝老师告诉提醒我们,“人除了生活在物理时间中,还生活在心理时间中。”比如,等人、候车的时间,如果仅仅用来焦急等待,那么将感觉枯燥而漫长,但如果用来读一本喜欢的书,那么将感觉宝贵而短暂。这就是管理时间的方法。又比如,时间也是可以压缩的。很多时候为了完成一项重要且有难度的任务,需要你在短时间内调动全部能量,高密度、高强度、高品质地完成它,这就是对时间的压缩。

当下,忙碌是常态,“加班”也不可避免。如何管理时间,确实是一门“学问”。朱永新老师说,“重要的事情总是有时间的”,说明建立工作的“时间优先级”很重要。郝晓东老师则说,“不重要的事总有借口。”为什么很多老师感慨时间的紧张,郝老师的答案一针见血:很多工作品质低的人人不是压缩时间而是拉长时间,如果无法做到长时间地专注于一件事,就会形成浮躁、拖沓的习惯。有的人加班加点,貌似很辛苦,其实就是因工作缺乏计划或效率低而造成的。

充分利用“暗时间”,我对郝老师的这一方法深有体会和共鸣。什么是“暗时间”?简单地说就是思维的时间,也就是没有产生直接成果的时间。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是的,用好“暗时间”,就是养成不停地思考的用脑习惯。

我们要相信,即刻就出发,永远都不晚。


“只要上路,总会遇到隆重的庆典。”郝老师说。

创新和创造,源于责任。郝老师说,“有的责任来自岗位要求,有的责任来自合同契约,有的责任来自薪水报酬,而有的责任来自内心的良知。”教育的责任,更多来自教育人内心的良知。而变革和创造的责任感,则建立在“对这个世界的根本信任”上,更准确地说,建立在对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根本信任上。

相信才能追随,行动才有收获,坚持就有奇迹。这些年,我们坚持“寻梦”“深耕”“融创”,一年一个主题,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把“新教育”的种子“种”在了松滋实小,种进一个个相信者和追随者的“心田”上。但是,来之不易,成之弥艰。

郝老师的这段关于“我在这里”的一段话,读起来令人心潮澎湃。

生活中,不缺乏批判者,而是缺乏建设者;不缺乏探索者,而是缺乏坚守者。一个内心充满根本信任的人,不再愤世嫉俗、悲观丧气,不再怨天尤人、麻木不仁,但也不盲目乐观、踌躇满志,以拯救苍生自居。他深知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做成一件事的艰难,真正改变一个人的困难。他深知个体的渺小和自己的局限,他只是遵从内心的召唤,领悟自己的天命,知全守份,用持之以恒、扎扎实实的行动来绽放每一天的生命。相信岁月、相信种子是他内心秉持的不二信念。多年以后,怀疑的人早已死去,相信的人还在路上。

我相信,只要我们是基于现实主义的“教育理想主义”者,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多年以后,怀疑的人早已死去,相信的人还在路上。

唯有创造不负教育。郝老师对“创造“的定义是,突破自我,创造意外,主动承担,就是挑战不可能,就是向这个世界绽开一朵灿烂的花!

创新和创造,从相信到认同至共鸣,需要一个过程。改变一群人很难,但影响一群人是可能的。诚如郝老师说的“呆在舒适区是人的本性”,所以,这些年,我在推行“新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做得更多的是“影响人”和“引领人”的文章。读到“不善于学习是坏习惯”这一章,郝老师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深切共鸣:

专业学习是走出舒适区,认为通过榜样带动,就会改变他人,这是天真的想法。人不可改变,但可以受影响。榜样能影响与之“尺码”相同者,“尺码”相同者遭遇榜样,见贤思齐,受感召,被唤醒,不能再忍受旧我的沉沦,从而效仿追随。榜样不可能改变“尺码”不同者,“尺码”不同者听了榜样故事也会触动,但“热闹是他们的”,与自己无关。有的甚至会启动自我保护模式:自欺、不屑、妒忌,甚至冷嘲热讽。你以为努力成为榜样就会引来羡艳和点赞。错了,在很多时候,你的优秀就是周围人的灾难。人性就是这么复杂。拒绝成为榜样也是许多人保护自己的方式。成为大众固然岌岌无名,但藏在人群中也收获了很重要的安全感。

还有连岳的一段话:

坏习惯一旦养成,就有巨大的惯性,迫使人们无意识地一再重复,这重复又壮大坏习惯的力量,增加它的惯性。坏习惯太强大了。在理性与坏习惯的对抗中,你本以为应该是理性胜出,但事实恰好相反,往往是坏习惯胜过理性,感性胜过理性,情绪胜过理性。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未来不是一个需要我们抵达的地方,而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创造的地方”。教育不正是如斯的“诗而远方”吗?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如果你相信,就做一只“新教育”的犟龟吧。“虽然路上会有蜘蛛的嘲笑讥讽,蜗牛的热情挽留,壁虎的不屑鄙夷,乌鸦的疑惑不解,但只要日夜不停地赶路,终会遇到狮王的庆典。”

(作者系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校长,新网师学号222288)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旺苍宣言》——写作创造美好生活

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