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汪正贵 :启迪滋养过我的10部教育经典——教育的内卷化及其他

汪正贵 守望新教育 2022-04-17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所谓经典,是指历经时间的淘洗,愈发见其真谛,不因时光的变迁,而有所减损其价值。

在人类的教育史中,这样的经典不在少数,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孔子的《论语》,从卢梭的《爱弥儿》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不胜枚举。

在我有限的阅读中,每本教育经典都给我以启迪和滋养。特选荐我阅读过的若干本教育经典,略谈自己的阅读体验。——汪正贵

教育的内卷化,本质上是系统的超级稳定后带来的停滞与退化,这与长期以来的回音室效应和认知气泡相关。抵抗内卷化需要我们对系统进行反思、变革与创新;系统的变革与创新需要我们克服认知偏差,以开放的心胸、多元的视角、批判性思维来看待教育的问题,寻求学校转型之道。

回音室是一个比喻性的术语,用来描述一群人,他们的信念和观点通过重复(回音)被强化,而很少听到其他的或相反的信念和观点。

戳破认知气泡并不难,打开信息茧房,让人们看见不同的做法和成效就可以实现。

有人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VUCA(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以及模糊性)时代。我们应该保持认知谦逊,不轻信,不盲从,以多元视角、宽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个复杂而不确定的世界,避免两极思维,寻找灰度空间。与一个正确观点相对立的观点,可能是另一个正确的观点。——汪正贵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播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在云阅读中坚持深阅读
珍藏|史上最好的300部电影合集
推荐10部关于教师的经典电影
经典共读|这是一本奇书!
经典共读|谁改变了教育,谁就改变了人
......


启迪滋养过我的10部教育经典

原创|汪正贵 

来源|校长高参


作者:汪正贵(青岛中学执行校长。教育博士,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首批专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合肥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原安徽省马鞍山二中校长。)



所谓经典,是指历经时间的淘洗,愈发见其真谛,不因时光的变迁,而有所减损其价值。在人类的教育史中,这样的经典不在少数,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孔子的《论语》,从卢梭的《爱弥儿》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不胜枚举。在我有限的阅读中,每本教育经典都给我以启迪和滋养。特选荐我阅读过的若干本教育经典,略谈自己的阅读体验。

一、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我相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变革的基本方法”——杜威

在世界教育史上,无论如何绕不开的一个人就是杜威(1859-1952)。甚至我们可以说,杜威是教育史上的一个转折性人物,承前启后,既是传统教育的改造者,也是新教育的拓荒者。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承继着卢梭以来的儿童中心的思想,并以此作为开启现代教育的旗帜:"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政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当我们读他的作品时,与其说是在读教育著作,不如说是在读哲学著作。读起来比较枯躁,需要细嚼慢咽,但细细品味,有很多启迪。《民主主义与教育》和《我的教育信条》是两本必读的书。在这些著作中,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杜威的教育思想曾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发生过重大影响。民国时期的重要教育人物如胡适、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曾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是杜威的学生。

1919年4月,60岁的杜威应邀来到中国,先后在北京、南京、杭州、上海、广州等地讲学,由胡适、陶行知等弟子担任讲学的翻译,把民主与科学的思想直接播种在中国。

杜威先生归国的时候,胡适写了一篇《杜威先生在中国》的短文,为之送行。他说:“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先生这样大的。”“我们可以说,在最近的将来几十年中,也未必有别个西洋学者在中国的影响可以比杜威先生还大的。”

今年距离杜威来华正好100周年。100年过去了,重温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仍大有裨益。

(《民主主义与教育》,[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二、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的著作与杜威形成鲜明对比。杜威的著作是理性的、哲学的,偏重于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是感性的、经验的,更偏重于实践。

读杜威的教育著作,恰如理性的探险和智慧的启迪,望之俨然;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却如精神的洗礼和情感的熏陶, 即之也温,充满着教育的温度。在他的作品中,充沛而真挚的情感,扑面而来。他对教育的热爱、对儿童的热,令人感动;其教育情怀,让人激赏。他将所有的心血和爱,都倾注给了教育、学校和学生。读他的作品,可以让我们得到精神的滋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缺憾。特别是对于职初教师来说,是非常好的教育启蒙。他教给我们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给教师的建议》是所有从事教育的人的必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著述颇丰,在他短暂的52年的生命中,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令人不可思议。他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从教育实践出发,并将其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逐步形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正如他所说:“实践之所以是理论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正是因为在实践里才能展示理论的全部的多方面性。”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给后人的最大启示是,真正的教育家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完美结合。

(《给教师的建议》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三、 陶行知《中国教育的觉醒》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陶行知

如果在中国寻找一位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式的近现代教育家,非陶行知先生莫属了。陶行知(1891-1946)是杜威的弟子,继承了杜威的教育改造社会的思想。但我却觉得,他对教育的热爱,他的教育情怀,更像苏霍姆林斯基。

陶行知先生极富创造力,既不因循守旧,也不唯洋是崇。唯他具有不迷信、不盲从的科学精神与追求真理的勇气,才能够颠覆他的老师的学说。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偏要翻过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由知行改名行知。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他偏要倒过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真的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1928年,杜威曾说:陶行知是我的学生,但比我高过千倍。

我们甚至可以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后现代的。他的教育思想起点很高,仿佛天外来客,纯粹、高尚、无半点杂质,没有丝毫那个时代的污染,如一颗颗晶莹的明珠,虽经时代的淘洗与沉淀,至今却愈发熠熠生辉,历久弥新。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他的思想一定是穿越时空的,如卢梭、杜威、苏霍姆林斯基、蒙台梭利等等,无不如是。

陶行知去世的时候,他的老师杜威与克伯屈联名发了一个电唁,电文中写到:“我们为陶行知而感到无比光荣,因为他为了更好的教育而做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英雄般的牺牲。我们仍活着的人们必须永远记住他及他的伟业。”

我们今天重读陶行知,可以承续杜威以来的现代教育思想,也可以重拾苏霍姆林斯基以来失落的教育情怀。 

(《中国教育的觉醒》,陶行知著,群言出版社2013年6月版)
 
四、卢梭《爱弥儿》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留存于世,纵令其他教育著述尽被焚毁,教育园地依然馥郁芬芳。虽然言之为过,但也表明卢梭和他的《爱弥儿》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

卢梭(1712-1778)认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就是这部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康德一生严谨守时,唯一一次打破刻板的作息时间表,就是因为读《爱弥儿》。

这是一本教育小说。在书中,作者通过他杜撰的富家孤儿——爱弥儿,以及爱弥儿的妻子苏菲,论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这本小说显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小说那样,充满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好在彭正梅的译文干净、流畅,读起来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文艺复兴重新发现了人,重新肯定了人的价值。卢梭则重新发现了儿童,肯定了童年的内在价值。这在教育史上是一种哥白尼式的发现,直接引发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欧洲新教育运动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童年不是被发明的,而是一种发现。童年是一种社会存在,而不是一种主观的社会建构的概念。卢梭的贡献是发现了儿童,肯定了它的价值,指出了它的存在。“每一个年龄,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其自身的完美,都有它特有的成熟状态。”童年不是成人的准备,童年是自足的,童年有其固有的价值。

卢梭的教育思想停留在空想的阶段,他自己没有付诸实践,以致落下教育乌托邦的诟病。但他的自由教育、自然教育、对儿童的发现等,充满着教育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是对教育思想史的极大贡献,千百年后,依然熠熠生辉;尤其在教育的功利主义和蒙昧主义充斥的今天,对于重新发现儿童、解放儿童,显得弥足珍贵。

(《爱弥儿(精选本)》[法]让雅克卢梭著,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五、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洛克

约翰·洛克(1632-1704)和卢梭、杜威一样,既是教育家,又是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哲学、神学、政治、教育、自然科学(化学、气象)、 医学等领域均有所涉猎,符合百科全书时代的思想家的博学多识的共同特征。时代愈发展,学问愈走向细分,后来的教育家不再是这般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这也说明一个现象,为什么在我们这样的时代,越来越难以出现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缘是学问逐渐从综合走向细分。与自然科学不同,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一定不是狭隘和单一学科的产物。 

洛克1632年出生,活了72岁,在他那个时代,算是高龄,臆测一下,也许与他注重体育与健康有关吧。他1693年写下《教育漫话》,是他教育思想的集中阐述;这一年洛克61岁,应该是智慧与学问成熟的时期。

这一年英国刚刚完成了“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恩格斯称洛克是“1688年资产阶级妥协的产儿”。

这一年是中国康熙三十二年,正是封建王朝的康乾盛世。这一年郑板桥出生。此时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声望还是很高的,洛克在书中大约有两次提到中国,对中华文化是尊敬的口吻。但是在繁华的盛世景象中,中国与西方在近代的差距此时已埋下根子。

洛克在十七世纪就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委实难得。苏霍姆林斯基也以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而垂名于世,但他已是20世纪的人了,比洛克晚了200多年。

洛克对于德智体的排序也有过人之处,他将体育排在首位。《教育漫话》开篇第一句话是“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他不仅将健康摆在第一位,而且提出身心健康并重的理念。

关于智慧与学问,洛克将其放在健康和德行之后。“一切的重大责任是德行与智慧。”174德行比智慧和学问重更要,一个人智慧的不足可以用德行来弥补,一个人德行的缺陷不可以用智慧来弥补。

《教育漫话》原本是洛克写给一位叫做爱德华·葛拉克的信札的整合,娓娓道来,文风简洁,亲切而自然,像是与朋友的炉边谈话。这一点与《爱弥儿》相似,卢梭原本是写给一位做母亲的女士的信,后来刹不住车,写成一本书了。

唯一的问题是,我读的洛克这本书的译本,从头至尾不分章目,让人读起来似乎找不到停歇和喘息的机会,像是一段没有驿站的旅程,让人产生阅读焦虑。读完这本书的感觉,让我想起这样一句话:“当河流到达大海,已经奄奄一息了。”

(《教育漫话》. [英] 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六、福禄培尔《人的教育》

 “使人,即少年期孩子变坏的大多是别人,是成年人,往往是教育者自己,这确是一条深刻的教训。”——福禄培尔

 福禄培尔(1782-1852)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是近代学前教育的奠基人。他于1837年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学前教育机构,并取名为“幼儿园”,被视作幼儿教育的开端。幼儿园(也叫幼稚园)的名称,关键在于“园”(Garden),其隐喻是幼儿幸福成长和游戏的花园,教师是园丁,幼儿是花草树木,在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成长起来,幼儿园是儿童幸福的乐园。现在我们多数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已经违背了福禄培尔的初衷, 将幼儿像花朵般绽放天性的乐园,变成了让幼儿识字算数的学校。

福禄培尔是一位博学之人,早年对数学和自然科学极为迷恋,后来转向哲学、人类学、历史学、方法论等学科的修习,并且在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深入研究自然哲学。文理兼通的广博知识与学养,对他后来的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雄厚的基础。福禄培尔的自然哲学理论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带有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意味,并且深刻地影响其教育理论,令其价值大打折扣。但是他对儿童的爱,对教育的献身精神,使其教育理论与实践闪耀着永久的光辉。

在《人的教育》这本书中,他强调教育的目的和生活的目的,归结起来,就是自由和自主。“这自由和自决便是全部教育和全部生活的目的和追求,也是人的唯一的命运。”

“在良好的教育、地道的教学和正确的训练中,必须和应当由必然唤起自由,法则唤起自决。”一切以规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东西必须顺应学生的本性和需要。 

自由和自主对于儿童是多么珍贵。卢梭和杜威都有论及。与之相联系的还有自然和自律。自然才能自由,自由才能自主,自主才能自律。现今的学校教育,仍然充斥着外在的控制与束缚。压制只能产生奴性和盲从。而一旦外在的控制减弱或悬挂,则又缺乏自律,如滔滔洪水,失去控制而泛滥成灾。

(《人的教育》. [德]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七、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让儿童当作我们的教师,因为在儿童身上隐藏着我们人性的秘密。——蒙台梭利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1952)是世界著名儿童教育家,37岁在罗马贫民区开设儿童之家,在儿童教育领域独树一帜。在人类教育史上,卢梭第一次发现了儿童,肯定了儿童的内在价值。蒙台梭利重新发现了儿童,进一步提出“儿童是成人之父”,掀起了一场儿童教育的革命。

玛丽亚•蒙台梭利在她的《童年的秘密》这本书中,一开头就提出了这样一个严肃的警示:成人应该成为儿童的“被告”。

“那些曾被认为全人类守护者和乐善好施的人们却应当受到控告,他们应该成为‘被告’。这些人是儿童的父亲和母亲,很多人是教师和儿童的监护人,因此,受到控告的可以认为是成人,也就是对儿童负有责任的整个社会。”是成人往往以爱和保护的名义,让孩子“被”成长。

这样的警告石破天惊,震聋发聩。

儿童的成长过程,是发现自己,寻找自己,最后成为自己的过程。“儿童是一个发现者,他好像一个从混沌星云中诞生的人,一个尚不确定,但却是光辉的人,他正在寻找自己的原型。”在这个发现、寻找和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自然、自由和自主。 

但是成人往往以爱和保护的名义,让孩子“被”成长。

所以成人要按照儿童的逻辑而不是自己的逻辑来对待儿童。父母不是儿童的建设者,而是守护者。胡蝶不会急着打破幼虫的茧,让幼虫飞翔;青蛙不会把蝌蚪拉出水面,急切地让它用肺呼吸,或者让它褪去灰色,换上绿色的衣裳。儿童的父母却只想着让儿童尽快拿到社会通行证。

“成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在用无益的帮助和暗示吹动儿童的心灵之灯,并最终把它熄灭。”

她的儿童教育的理论是从生理与心理层面出发,以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视角,揭示童年的秘密,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并付诸教育实践。今天读《童年的秘密》,一点也不觉得过时,是教育工作者和年轻父母应该读的一本教育著作。

(《童年的秘密》. [意] 玛丽亚·蒙台梭利著,梁海涛译.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年版。)

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是一切教育问题中的重要问题。”——斯宾塞

斯宾塞(1820-1903)是又一个百科全书式人物。他根据进化论,试图构建庞大的综合哲学体系,他以一已之力,耗费了40余年时间,先后撰写了《第一原理》、《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等共十卷本的哲学著作,从低级的生物学,到高级的伦理学,以无机的、有机的、超有机的进化概念为中心,企图统一一切科学,建立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并因此被人称为第二个牛顿。

“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进行真正的教育。”他的《教育论》也同样被认为是继卢梭和洛克之后最深刻和最伟大的教育著作,他终生未婚,自然没有子嗣,但并不防碍他对儿童和教育的哲学思考。特别是他关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以及关于快乐教育的倡导,对于近代欧美教育,具有变革性、先导性的理论意义。

斯宾塞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是一切教育问题中的重要问题。” 衡量知识价值的尺度,是看知识对人的生活的价值。人的生活可以分生理的(保全自己)、教育的(教育下一代)、社会的、文化的(个人闲暇生活)活动。知识的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半内在价值,习俗价值。还可分为作为知识的价值,作为训练的价值。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在他看来,答案是科学。“科学是个家庭苦工,默默无闻地隐藏着一些未被公认的美德。一切工作都归到她身上,一切便利和满足都是由于她的技能、智慧和忠诚而获得;而在不断尽力为他人服务时,她总被压在后面,使她的高傲的姊妹能向外界卖弄她们的漂亮。” 科学是根茎,文学与艺术是文化生活中的花朵,但是不能为了花而忽略了植物。

什么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现在我们的教育也需要重新追问。重温斯宾塞100多年前的诘问,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仍然是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斯宾塞教育论著选》[英]赫Ÿ斯宾塞著,胡毅 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九、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彩多姿的生活。”——怀特海

怀特海(1861-1947)生于18世纪60年代,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理论家。罗素早年曾来问学,后来二人成为朋友和同事,并曾合著《数学原理》。怀特海晚年和罗素一样,受聘于美国的高校。1929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著成《教育的目的》一书。1947年以84岁高龄逝世于麻省剑桥。

他认为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来说,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性事业。他批评道:“历史学家们将为英国写下这样的墓志铭:英帝国的衰亡是由于其统治阶级精神上缺乏远见,由于他们单调的功利主义倾向,以及他们像法利赛人一样沉溺于渺小的治国之术造成的。”

“当一个人全面考虑教育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年轻一代是如何重要的问题时,对那种处理教育问题时轻浮、迟钝的态度所造成的破碎的生活、受挫的希望、民族的失败,真是让人难抑心头强烈的愤慨。”

他认为,“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是,学校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必须有自己的经过批准的课程,这些课程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由其自己的老师开发出来。如果我们不能确保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很容易从一种形式主义走向另一种形式主义,从一堆无用呆滞的思想走向另一堆无用呆滞的思想。”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的目的》是一本篇幅不长的小书,对于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节奏有着独特的论述。

 (《教育的目的》. [英] 怀特海著, 庄莲平 王立中译,文汇出版社2012年版)
 
十、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雅斯贝尔斯

雅斯贝尔斯(1883-1969)是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他生于1883年,是年,马克思逝世。德国是一个盛产哲学家的国度,可能与他们重理论,重系统思考,严谨的思维风格有关。

他的这本著作1991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印数只有5000册,似乎后来再无重印或再版。想来读的人也不多。很多引用他的话的人,也不一定认真读过他的作品。

中国教育界经常引用据说是他的一句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读遍全书,也没找到这句话。后来得知,这是有人附会的,竟以讹传讹,信之者众。这也反证真正读他的这本著作的人并不多。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对于个体的意义在于:“人不只是经由生物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历史的传承就是教育。“教育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教育之于民族的意义在于:“ 一个民族的将来如何,全在于父母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一个民族如何培养教师,尊重教师,以及在何种氛围下按照何种价值标准和自明性生活,这些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命运。”

教育之于国家的意义在于:“我们的道德、政治和精神的未来,以及历史上作为民族存在的价值,则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因此国家所能做的一切,以及将来仍然具的政治意义的事,还是教育。”“对于德国民族的未来来说,教育比军队更为重要,因为不成功的教育管理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一直要影响几十年。”

他早年学医出身,40岁转而投身哲学,遂成大名。哲学家论教育,自然是另一种风格,充满着哲学术语。读起来不知道他是在谈教育,还是在谈哲学,很多时候甚至不知所云。但是细品之下,也有相当的余味,值得深思。

(《什么是教育》[德]雅斯贝尔斯著, 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年3月版)

汪正贵:从自由走向自主
汪正贵:作为校长,你凭什么领导别人?
汪正贵:从评价走向诊断
汪正贵:教育的隐喻
......

教育的内卷化及其他
原创|汪正贵  
 
2020年有一个网络新词:内卷化(Involution)。与之相关的还有两个词:回音室(Echo chambers )与认知汽泡(filter bubbles)。这些新概念揭示了教育等社会领域中久已存在的老问题,再一次提请我们深入思考教育中这些问题背后的问题。
    
一、抵抗内卷化

内卷一词,是指一种文化或模式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内卷最早是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在描写农业问题时提出的概念,描述的是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不断增加水稻种植的劳动投入,以期获得更高的产量。然而劳动的超密集投入并未带来成比例的产出增长,反而出现了单位劳动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

中国农村也是如此。在我老家,人多地少,人均一分田。为了提高粮食产量,父兄们起早贪黑,施肥灌溉,精耕细作。但是达到了一定的产量后,即便再投入多少辛劳,也难以持续提高亩产量,一年辛苦下来,仍然只够维持温饱,略有盈余。去年回乡,看到大多数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转包给种粮大户。这种内卷化的劳动密集型农业已经走到了自己的极限,必须改弦易张,走农业规模化的新路。

教育和农业相类似,同样存在内卷化现象。教学的精致化,时间的网格化,管理的精细化,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为了升学竞争,采取加班加点,补课辅导,题海战术,大量时间投入,重复机械训练等等方式,初期可能非常有效,但在到达一定的边界之后,则边际效益递减,难以持续有效,反而会带来负面的后果,其可能的危害是损伤学生的学习热情,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所以,在很多时候,人们采取这种野蛮训练的方式,往往只是买了一个心安,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觉得我们尽力了。而并没有深究这种方式的边界,没有研究这种方式的效率、效益、效果和可能的负作用。当这种方式超过一定的度,不仅无益,反而有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课堂上不浪费一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在教育人这件精细的工作中,再也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其潜在的负面后果是长远的。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教育的内卷化表现为系统内部的不良竞争,其负面效果也显而易见。在教育供给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内部竞争并不能带来学生总体收益的提高,反而会形成剧场效应,有一个人站起来看戏,后面的人也都被迫跟着站起来,而总体观看效果反而更差。这种内卷化导致集体非理性,最终损害的是这个区域的总体教育生态。

教育的内卷化没有出路,必将不可持续。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反教育内卷化。内卷的英文是Involution,与之相对应的英文单词有evolution(进化), revolution(变革)),这对我们的启示是,变革与创新正是教育反内卷之路。永远不要企望用现有系统去改变现实,想要改变,就要创造新模式。汽车替代马车是一种变革与创新,马车的速度和舒适度是有边界的,如果只研究如何提高马车的速度,那只能指望有一匹更快的马,也就不会有汽车的发明;自动冲洗马桶是卫生纸的迭代,如果只考虑如何改进卫生纸的质量,就不会有自动冲洗的创新。

教育也必须用迭代和创新来抵抗内卷。在学校层面上,从目前可观察的教育创新来看,反内卷的路径正次第展开,渐趋清晰:

从注重教学转变为注重学习。以教为主的边际效益已到极限,而学习所蕴藏的能量正待开发。我们要从教学设计转向自主学习的设计,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教的红利是有限度的,而学习力的动能是无穷的。

从外在管控转变为内动力力激发。让学生在学习的兴趣、挑战和意义中启动自我系统,这才是永恒的发动机。正如李希贵校长所说,要撬动油门而不是推轮子。外在的力量只能是压力或推力,内在的力量才是动力。

从统一管理转向弹性教学组织形式。从类别化走向个别化,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提供弹性的教学时空和可选择的课程,适度打破内部边界,在自由中培养自律,从自律走向自主。

从分流淘汰走向全纳教育。办一所不完美的学校,培养一批有缺点的学生,以包容式成长消解和对冲功利性的逐层选拔和淘汰。青岛中学实行“倒金字塔式”的12年一贯制教育,承诺不中途分流和淘汰任何一名学生;北京第一实验学校宣示实行15年一贯制全纳教育,让我们看到令人尊敬的教育伦理性探索。

从规模化走向有机性。千人年级、万人学校必将抵达自己的极限,集团化办学的隐忧也渐次显现,大组织病不可避免。正如德鲁克所说:“社会组织恰如生物有机体,必须保持小而精的状态。”学校也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健康、和谐、活力、创造力才是学校有机体的必然追求。
 
二、逃离回音室

与内卷化相关,还有两个重要语汇,回音室(Echo chambers )与认知汽泡(filter bubbles)。这两个概念涉及网络时代的群体非理性和个体认知偏差,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内卷化。抵抗教育内巻化,必须警惕陷入回音室和认知气泡之中。

回音室是一个比喻性的术语,用来描述一群人,他们的信念和观点通过重复(回音)被强化,而很少听到其他的或相反的信念和观点。在这样的回音室里,各成员有意或无意地接触到强化他们现有观点的信息。作为社会环境,回音室可以使成员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更加自信,更加相信(很少批评)所讨论的观点,保留相反的观点。成员们可能也会发现很难离开回音室,因为他们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身份与特定的话语纠缠在一起。

最近网络上有一篇文章《张桂梅PK清华副教授:不要站在高楼上,傲慢地指着大山》,将张桂梅校长改变大山中的女孩命运的“填鸭式教育”,与清华大学刘瑜老师说的让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的教育观对立起来,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似乎不可调和。支持和反对的双方都觉得自己才是正确的。这正是回音室效应,人们有意无意地接收并强化自己的观点和信念,而拒绝或否定对方的观点,并逐渐走向两极化。

这让人联想起前些年网络热议的衡中现象和毛坦厂中学现象。肯定的一方和否定的双方各执一词,针尖对麦芒。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绝大多数中小学都是衡水中学,都是毛坦厂中学,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本质上并无多少差异。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话与辩论延续了30多年。在回音室效应之下,人们越来越趋于两极化的认知,非此即彼,有意或无意将对方观点极端化、妖魔化、污名化,进而造成群体性的非理性认知。

作为教育价值取向,我们当然应当旗帜鲜明地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增教育。但在教育实践的现实中,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安徽宣城的一所乡镇中学读高中,虽然大家觉得升学无望,上大学不啻于是一个梦想,但也并未一味读死书。刚进高一,刘成寅老师组织我们成立清溪文学社,一群乡村少年每周写作交流,用蜡纸油印文学社成员的诗文。当时的文学社社长乐冰同学,现在已成为著名诗人。刘老师还组织全校的演讲赛、书法比赛等,即便高考复习期间,我仍坚持每天晚自习练半小时书法。对于我们这些乡村少年而言,这是重要的启蒙。

李希贵校长30多年前在高密四中这样的一个镇中学进行的许多教育教学改革,即便现在看来,也特别契合现代教育理念。他当年推行的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恰恰是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探索,影响至今。

我相信,张桂梅校长、陈立群校长们在大山之中进行的教育,一定不仅仅是所谓的应试教育,也一定注重孩子们的毅力、恒心、坚韧等意志品质的培养;衡水中学和毛坦厂中学,也一定注重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我们难以用一个应试教育的帽子对其进行概念化归类。

反过来,北上广深的学校,也并不是不注重学生的学业质量和学术训练。在每年被美国的藤校和英国的牛津剑桥录取的国内学生中,这些地区名列前茅,即是明证。记得多年以前中央电视台策划播出的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交换的节目特别有意思,城市和农村的青少年各有优点和不足,并无必然的高下之分。

回音室效应会给人们带来认知偏见。其关键问题不在于人们不重视事实,而是人们不再将与自己观点相悖的言论当作事实性根据。

那么如何逃离回音室呢?我认为关键一条是保持认知谦逊。有人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VUCA(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以及模糊性)时代。我们应该保持认知谦逊,不轻信,不盲从,以多元视角、宽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个复杂而不确定的世界,避免两极思维,寻找灰度空间。与一个正确观点相对立的观点,可能是另一个正确的观点。
 
三、刺破认知气泡

“回音室”和“认知气泡”这两个术语有时会被错误地互换使用,其实两者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区别。认知气泡是指人们的认知总是受到周围环境和所接受信息的影响,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信息大爆炸,我们在网络上所看到的信息其实是网络媒介经过算法推送给人们的,也就是说,这些信息是经过过滤的,仿佛是一个过滤气泡,在这个气泡中,很难听到对立的观点和声音。

认知气泡是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对发布的在线内容进行过滤后产生的,这种过滤基于用户的搜索历史、位置和过去的点击行为等用户信息。例如,Facebook新闻提要和谷歌(Google)搜索结果,就是根据用户信息(存储在“cookies”中)为用户定制的。比如我有一段时间喜欢在网上看围棋的比赛视频,后来打开头条,推送给我的就是大量的围棋视频。当我在当当网或亚马逊上买一本书后,它会自动推送若干内容相似的书籍。

创造这一术语的政治互联网活动家伊莱·帕里瑟(Eli Pariser)认为,互联网用户可能会在自己“偏好”的文化或意识形态气泡中变得孤立,并形成认知偏差。网络强化了人们的认知气泡。

在微信朋友圈中也是如此。我们会不自觉在通过信息筛选,将那些与自己观点相类的人结成朋友圈。认知气泡可能会造成糟糕的后果。我们所接收的信息大多来自观点相同的人,而那些与我们观点相悖的信息被屏蔽、忽略了,结果我们把世界一大部分过滤掉了,只剩下我们所赞同的观点,因而对我们自己观点的信心无限膨胀,认知气泡越来越小,信息收窄,最后在虚假的一致性中,导致一叶障目,盲目自信。

教育中也不乏这样的过滤气泡。比如你相信静待花开,你就会关注很多类似的案例;如果你相信虎妈的教育方法,你就会看到更多相关的成功例证。因为相信而看见你想看到的东西,也因为不相信而看不见房间里的大象。

再比如,建国以来,中小学校的组织结构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人们似乎认为这是天经地义,从来如此。其实组织管理学的理论从科层制到扁平化,再到自组织、敏捷型组织等,已经演进、迭代了多个版本,并在企业和商业组织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多经验。但是学校组织仍固守着老皇历,封闭而僵化,缺乏弹性和适应性。

戳破认知气泡并不难,打开信息茧房,让人们看见不同的做法和成效就可以实现。北京十一学校2010年前后开始的一系列学校转型的探索,让我们看到了学校教育的新样态,并且以其成效让人们信服,现在全国已有更多的学校在进行推广和借鉴。近年来,北京、成都等地一些体制外的小微学校以其卓然不同的办学创新,提供了教育变革的另一样本,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教育的内卷化,本质上是系统的超级稳定后带来的停滞与退化,这与长期以来的回音室效应和认知气泡相关。抵抗内卷化需要我们对系统进行反思、变革与创新;系统的变革与创新需要我们克服认知偏差,以开放的心胸、多元的视角、批判性思维来看待教育的问题,寻求学校转型之道。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