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分享就没有阅读——提升教学质量的几个着力点

张卓玉 范晓春 守望新教育 2021-10-26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现在的孩子,课外时间在干什么?周末在干什么?寒假暑假在干什么?没错,都在写作业。这么多质量低、数量多的作业造成了什么影响呢?”张卓玉向与会教师提出了一连串问题,接着,他说这样的作业造成了学生负担过重,学生成绩不理想,进而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提升教学质量的几个着力点》


没有分享就没有阅读,如果一个人长期都没有与他人分享读书心得的平台,那么他读书的欲望就会渐渐消失殆尽。所以说,老师要给学生搭建这个分享的平台,如果这个平台没有搭建起来,学生的读书任务量没有完成,责任在于老师而不是学生。——《提升教学质量的几个着力点》


今天我和大家谈的是教育质量提升。这个话题非常大,我想侧重从制度改革、制度创新这个层面,讨论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的问题。主要讲两个内容:一个是观点:制度对于质量提升,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第二,谈谈有助于质量提升的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张卓玉《依靠制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文章附后)


没有分享就没有阅读

——提升教学质量的几个着力点

作者|张卓玉 范晓春

来源|三晋教育

 

“以前,一提起阅读大家就想到语文,但是,现在我们所说的阅读,是全科阅读。那么,该阅读些什么呢?首先是阅读教材,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认真读过教材,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作业质量低、数量多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弊端,不仅造成了学生厌学,更导致了教师厌教。”“教学改革要从碎片讲过渡到整体做,要用高阶知识牵拉低阶知识。”……在12月12日召开的山西省第五届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建设工作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原山西省教育厅正厅级督学张卓玉作了题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几个着力点》的报告,并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为与会教师指明了提升教学质量的方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再往远走,我们还会、还能、还要遇到些什么?我们该做、能做、要做些什么?》)


张卓玉,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原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


树立全新的阅读理念


“没有分享就没有阅读,如果一个人长期都没有与他人分享读书心得的平台,那么他读书的欲望就会渐渐消失殆尽。所以说,老师要给学生搭建这个分享的平台,如果这个平台没有搭建起来,学生的读书任务量没有完成,责任在于老师而不是学生。”在报告伊始,张卓玉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


同时,他强调要树立全科阅读的理念,特别是理科,包括音乐、美术都离不开阅读。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不能仅仅把目光停留在文学作品上,首先应该精读的就是各学科的教材,尤其是理科的教材,更要一字一句仔细阅读,不仅要知道万有引力定律,更要知道牛顿在发现这个定律前后的故事。由于中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许多文学作品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报刊就可以很好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鼓励中小学生大量阅读报纸、杂志,以及其他学科读物。(《用大量阅读取代课后作业:一所美国小学的提分和减负秘诀——美国如何开展阅读教育》)


阅读只是完成了第一步,阅读以后还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张卓玉表示,我省的课堂改革已经开始重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如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等环节,没有好的口头表达就不会有好的书面表达。


老师读书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只有老师热爱阅读、喜欢分享,才能培养出喜爱阅读、热衷分享的学生。张卓玉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教研组读书分享活动,每学科每学期都要安排若干次老师读书分享活动;借助现代媒体充分利用大量碎片化的时间来阅读,并通过微信群等进行阅读分享。


对于中小学老师而言,要坚持读业务类、人文类、兴趣类书。无论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还是新课标的落实和中高考改革,实际上对于所有中小学老师自身的业务素养、业务底蕴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类、社科类等老师都需要广泛涉猎,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江河;兴趣类的书老师们也要坚持读,让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兴趣,做一个有独特个性的老师。(《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专业阅读造就幸福教师》)


不仅如此,还要坚持与学生分享阅读收获,并坚持写随笔、感想。“各位老师,当你站在讲台上和你的学生分享阅读收获的时候,请不要觉得是不务正业,这恰恰是一个老师需要在学生面前展示的东西。”张卓玉语重心长地说。


教研组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给学生推荐书目是教研组工作的一部分。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书,文科10本,理科8本;每学期组织读书分享会,文科2次,理科1次,这个分享会可以安排进各学科的教学任务中;每学期统计学生读书排行榜,以班级或者年级为单位进行统计;每学期交流学生购书订报排行榜;读书情况可以进入期末测试内容,等等。


当前,已经进入了全科考试的时代,阅读与表达能力的考查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学科当中,山西中考试题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对专业性情境的理解,能否读懂情境就是解题的第一步,包括对内容、概念、逻辑关系、程度、情感等的理解;表达观点、叙述过程、评价结论等能力的的考查;表达是否准确、条理、概括、生动、形象,判断是否科学,论证是否合理等。


他强调,阅读与分享是为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补习班能教给孩子的,必须是静下心来好好读书才可以获得的;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判断等能力;海量阅读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熏陶,他说,“如果孩子们回忆起读书生涯,只有做作业,那是非常可悲的”;读书还可以促进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最强大脑”是如何炼成的? 这些科学大咖的自述引人深思——为什么说阅读影响智力?》)


作业改革任重道远


“现在的孩子,课外时间在干什么?周末在干什么?寒假暑假在干什么?没错,都在写作业。这么多质量低、数量多的作业造成了什么影响呢?”张卓玉向与会教师提出了一连串问题,接着,他说这样的作业造成了学生负担过重,学生成绩不理想,进而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


究其原因,他表示,主要是因为教育观念的落后,再加上个别教师素养偏低,设计不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作业。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原因,以及学校缺乏研究指导等方面的原因。(《阅读,才是最好的“补课”》)


中小学生作业改革的问题,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简单来说就是控制巩固性作业,增加探究性作业。探究性作业有深度,有长度,有分量,它需要一系列的活动,如阅读、调查、观察、实验、制作、讨论等,而不是在课本中找答案;它有基于学科的挑战性,有一定的难度;它有可视化作业成果,如文章、报告、设计等;探究性作业的落脚点是交流、共享、评价,获得成就感。比如,生物作业可以是当地某种植物的生长特性观察,思品作业可以是当地某个社区或村庄的人口结构研究,化学作业可以是当地某河流的水质考察,语文作业可以是当地某院落的建筑风格赏析,历史作业可以是当地某家族或某人的成长史、发展史,等等。


教育需要“农业思维”


深度学习、大概念学习、整本书阅读、情境化学习与测试、学科素养、高阶学习思维、镜像神经元……张卓玉与大家分享了一些新理论、新观念。他说,教学改革要从碎片讲向整体做过渡。


 “沙滩上两个孩子在玩沙子,一个孩子说,我在砌墙,另一个孩子说,我在盖房子。这就涉及到了一个目标与整体的思维方式……”张卓玉通过一个简单易懂的事例,为与会教师阐明了碎片化讲授、机械化训练的弊端。他说,“教育不是生产自行车,而是在养植树木,教育一定是‘农业思维’,而不是工业的流水线生产。”(《教育的隐喻——教育的复杂性岂是农业所可类比》)


“知识点”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但在张卓玉看来,知识点是从知识生态中剥离、抽取、独立而来的,是对课标、教材的系统化处理,也是教学和考试的强化。而知识应该是在生于、长于发生知识的地方,在使用知识、发挥作用的地方,在学科的框架、系统中,在为学习者所关注、喜爱的心智中。他说,“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不是学会知识点。”


要想走出自主探究合作的困境,破解学案的习题化的桎梏,解决怎么学与学什么的脱节问题,克服速成愿望、急功近利思维,以及教师的权威感需求和成就感争夺,摆脱低水平试题的导向,项目学习运用而生。


项目学习把学习内容融于一个项目中,指导学生做事情。项目就是一件完整的有意义的有成果的事,旨在,使知识、能力、态度融于一体,也就是素养。什么是用高阶知识牵拉低阶知识呢?张卓玉说了一件小事,让与会教师豁然开朗。他说,“以前一个同事的孙子在国外读书,有一天小孙子拿回来一张纸,说老师夸奖他是诗人,这位爷爷就想看看孩子的‘诗’,结果发现短短几句话,竟然有很多单词拼写错误,可是老师却没有在意,而是夸奖孩子是诗人。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这就是典型的用高阶知识牵拉低阶知识,写得诗多了,单词自然可以拼写正确。”(《项目学习何以可能? ——基于项目的学习:科学学习的必然选择》)


在项目学习中,学习结果是一种成果,自己多年以后还想看自己的成果,而不是做完“作业”就抛之脑后;学习终点是共享与评价,学习动力是好奇心、成就感、尊严感,如果老师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些动力,那么学习成绩就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


未来已来,项目学习已经在山西许多学校落地生根,张卓玉希望,未来的教育框架是“做事为主,讲授为辅;应用为主,训练为辅”。



依靠制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原创|张卓玉

来源|21世纪教育研究院


本文是张卓玉先生于1月12日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地方教育制度创新论坛暨第六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颁奖典礼”上发言的主要内容。


靠制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今天我和大家谈的是教育质量提升。这个话题非常大,我想侧重从制度改革、制度创新这个层面,讨论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的问题。主要讲两个内容:一个是观点:制度对于质量提升,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第二,谈谈有助于质量提升的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一个观点:制度于质量的可为和不可为


我先讲不可为。教育质量是每一位局长最关注的话题,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质量。但是,质量问题关系到观念、思想,需要长期的队伍建设,机制保障,不是一两个文件、制度就能见效的。比如教师观念变革与能力的提升,再比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文化传承与建设,家长素养的提升。


保障质量的制度适用维度


哪些性质的问题,可以通过制度建设得以解决,从而提升教育质量?我谈三个方面。


第一、体现国家意志的基本要求,这是需要政府出手的。对于学校来讲,这类工作必须做好。这个领域不允许学校有更多的选择。


第二,需要统一行动的生态性工作。在提升质量方面有一些保底的工作,需要一个区域内所有学校的统一行动。它关系到教育生态,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措施,需要制度保障。


第三,针对可承受、应承受压力的群体。不能把有关质量的要求直接压到学生和老师头上。在我们所面对的群体里,哪些群体是可以承受也应该承受质量压力的呢?是校长。可以给校长压力。


有助于质量提升的四个制度建议


建议一:区域统考、学校考试管理


政府制定控制考试次数的制度,维持最基本的教育秩序。一个区域的教育质量要保证平稳和可持续的提升,有一个前提,就是保证这个区域最基本的教育秩序。现在,各种名目的考试过多,堂清、周考、月考等等,还有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区域统考。动机非常好,实际上都是急功近利,破坏教育规律。小学低段免考。小学高段、初中、高中,一个学期考一次,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行政部门组织的统考,我的观点,要降到最少,最好是没有。


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也有权力,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包括按照课标规定,开足课时。现在有一种不应该有的现象:高中是三年制,但是,依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只有两年,高三都进入应考准备。这种现象正在向初三蔓延。国家课程标准是按照三年设计的。但是到了学校,要应付中考、高考,出现了擅自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现象。初三、高三总复习的时间需要研究,行政部门应该有一个态度。在规定的总复习时间之前,各个学校必须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正常的教学。


浙江省教研室对这个问题做了非常好的调研,他们的调研结果发表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去年第五期,标题是“统考‘批判’”。大家如感兴趣,可以看看。


建议二:作业、试题质量管理


这是一个很微观的话题,作业、试题质量管理。也许这些问题上不了局长的办公会议,更提交不到书记、县长层面,但是这些问题恰恰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除了上课,剩下的时间全和作业打交道,作业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学生的质量和生活质量。另外一个是考试,无休止的考试。如果试题都是高质量的,我们可以认同。问题的关键是,试题质量到底怎么样?买作业、买试题是很普遍的,多数学校都这样吧!这种做法值得商榷。设计作业、命制试题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自己学生的实际,自己所在区域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等因素,来设计作业。买来的作业可以借鉴,但要通过教师的选择和调整。同理,教师不亲自命题,就很难真正理解好的中考、高考试题。


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是作业和试题的水平低。我建议各位局长,如果你认同这个观点,深入了解作业和试题的现状。如果确实存在问题,应该采取措施。学校可以购买多种资料,但最后让学生做的,应该是通过选择、加工的。


建议三:弱势学生发展保障制度


我们评价进步的重要指标,不是看你的长板,而是短板,教育上一个重要的质量评价维度,是弱势学生的发展情况。政府办教育的天职之一就是严守人和社会的文明基准线,保底不封顶。各位局长,我们在校庆的时候,要把学校培养的各种有成就的人请来坐在主席台上,要写上谁是我们的校友。请想想,在已经普九的今天,社会上的哪个不能自食其力的人,哪个麻烦制造者,不是我们的毕业生?


弱势学生的构成,有家庭因素,有健康因素,有学习、性格因素等等。各种原因构成了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这样的群体存在。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要求学校保障底线,保障学生完成学业。晋中市的教育在山西多少年来属于领先状态,可圈可点的很多,其中我非常肯定和敬佩的,是多年来晋中市把初三学生的巩固率作为教育局的头等大事。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应设警戒线。每个学校都要建立特别关注机制。靠机制来保障这些学生接受应该有的教育,使我们社会的文明基准线得以保证。


建议四:校长全面质量清单管理


提高质量,要有一套管理机制。我建议实行校长全面质量清单制。制定全面质量清单,一校一单,1—3年为周期。要下决心建立全面质量概念。我心目中的质量这两个字,绝对不等于中考高考分数。中考高考是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应该建立全面质量的概念,一个是质量维度,除了考试分数,还有什么。比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习过程评价、考试评价,这是从学生可评成绩来讲。还有,弱势学生发展评价,学生成长和进步指数,学生幸福指数等等。其次,全面质量这个概念要成为政府评估学校的最重要的依据。


政府保条件,校长保质量。局长代表政府组成。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保条件,条件保障了以后,校长是质量的责任主体。教育局应该做到:最大可能的放权,最好的服务,最慷慨的奖励,最严格的问责。职责分明以后,后面两条非常重要。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真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8版)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

新教育的魅力,到底何在?——对于新教育,我有很多的话想说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十年坚守: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十年:修炼、深耕与传扬

新教育实验|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