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一期杂志抢先看:《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6期目录出炉啦

2017-06-26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

 

六月

目录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

2017年第6期 总第21期 目录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和中国文联十大开幕式讲话

文艺评论的时代精神与当代价值/周星

          

特别策划·中华文艺版图中的香港

香港当代文艺思潮的混合性结构/古远清

娱乐启蒙、类型规范与“港味”美学/赵卫防

跨界创意香港造/凌逾

香港电视剧模式和特征及其内地回响/李杨

香港流行歌曲对内地的影响与启示/张燚

      

艺苑丛谈

纪念汤显祖与当前戏曲创作/安葵

从“题材决定论”到“写意戏剧观”:戏剧创作观念的解放/李伟

美术评论的时代需求与有效供给/马健

   

艺林百家

鲁迅与世界经典作家作品中的忏悔主题研究/卢卡舍维奇.C.B./译:岳德维、孔海萍

浅议鲁迅与德国版画艺术/陈燕

   

名作赏鉴

世事漫随流水——列夫·多金《兄弟姐妹》观后/麻文琦

为现实主义戏剧正名——评列夫·多金作品《兄弟姐妹》/张之薇


一月一品

涵育人心·当代表达——评青春版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孙豹隐

勿为融合而“凑合”——评实验戏剧《罗刹国》/孙艺珍

   

名家专访

返本开新,追寻大美——访画家周韶华/蔡家园


观点摘编

电影“中国梦”应是个人梦想的升华

写作者和批评者的尊严亟待重建

中国当代写意油画应注重其“书写性”

艺术中的美是“有我”的美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最大问题是“作家缺席”

今天的中国需要“深度启蒙”

中国文艺术语彰显中华文明独特性

当今书坛呼唤“得意之作”


封二...    香远益清(美术作品)/萧龙士

               微评/程大利

封三...    流光易老 妙笔难新(书法作品)/吴震启

封底...    海滩观日(美术作品)/周韶华


萧龙士 《香远益清》 中国画

这幅作品堪称旷世之作。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百岁画家的大写意作品历史上少见,再者,意趣之高,不让古人。此作笔墨苍厚老拙,点线力能扛鼎,清趣充盈,生机盎然。在画荷的历史上,有如此笔墨功力者亦数不出几人,故他的老师齐白石说:“龙士画荷,吾不如也。”又说:“国有此人而不知,深以为耻,想先生不曾远游也。”白石所言,确乎如此。


作者萧龙士先生,1889年生,徐州萧县人(1953年划归安徽),长居徐州,远游甚少,晚年定居合肥,怡淡自守,布衣终生。笔者有幸看到过萧龙士先生挥笔写兰,至今难忘,萧先生体格清瘦,精神却极佳,言语不多,行动沉稳,提笔却如神助,“笔所未到气已吐”。写兰数枝,得金石之趣,想起李苦禅先生评价:“龙士哥画兰老辣纷披,当代无人可比。”信哉此言!


这幅荷花作于画家百岁之际,画中足见画家体力精力,立意高简,行笔拙古,笔笔篆籀出之。平、圆、留、重四字皆得印证,不着一点颜色,尽得清远高境,大有君子自比之意。萧老一生无甚地位,淡泊清高,且百折不挠,有百岁自作诗为证:“身经四代近百春,历尽风霜与艰辛。层层险滩无所谓,酸甜苦辣顺口吞”。


也正是这种心境,让画家活到102岁的高龄。也正是这种心态,让画家笔力不朽,内美充盈,这也验证着中国画特殊的美学规律——笔墨艺术是祛病增寿的良药,“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程大利

吴震启 《流光易老 妙笔难新》 书法

周韶华 《海滩观日》 中国画


本文版权归《中国文艺评论》月刊所有,

转载请联系微信后台或杂志编辑部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

出版时间:每月25日

邮编:100083

邮箱:zgwlplzx@126.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0-1342/J

定 价:25.00元

微信号总编辑:周由强

核发:何美 艾超南

美编:熊然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篇目大汇总,点击这里!  
《中国文艺评论》 2017年5月新一期出炉啦,网络文艺专题
2017年4月《中国文艺评论》目录与封面图集微品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