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无处安放的共享单车,怎么能都怪这届用户素质不行?

研究最前沿问题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2020-10-15


前段时间,朋友圈流传这样一个段子——

问:共享单车发展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答:颜色不够用了。


看起来是网友们的一句玩笑,但也多少能反映出时下共享单车品牌拼抢市场的态势。



近两年,共享单车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投资方追着各路运营商砸钱,以摩拜和ofo为首的几十家共享单车品牌到处“攻城略地”,乐坏了单车制造厂商,也愁坏了各地的城管部门。


来看看,今年4月初,在深圳湾公园的浩大场面。


▲ 2017年4月3日数万量共享单车“攻陷”深圳湾公园(图片视觉中国)


▲ 深圳湾公园长达13公里的自行车停放带被密密麻麻的各类共享单车挤满(图片视觉中国)


急的深圳交警当晚在微博上喊话,“这种情况,必须管理!” 深圳南山区政府与城管局连夜与5家共享单车深圳公司相关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解决办法和应急预案。


无独有偶,在中国共享单车发源地杭州,情况似乎也不太乐观。


截止今年6月25日,杭州各城区城管部门已暂扣的共享单车累计超过2.3万辆,多数单车公司对这些车辆的处置问题仍无回应。


▲ 杭州一处高架桥下,堆满被城管暂扣的共享单车(图片中国日报)


为了清理和存放处理违规停放的共享单车,杭州各城区城管部门已设立了16处临时场地,有些场地是利用桥下空间,有些则是通过当地街道寻找拆迁后暂未开发的土地。在已有临时场地车满为患的情况下,再想寻找新的场地非常困难,执法成本也非常大。


▲ 杭州钱江世纪城春和钱塘小区西侧的一处空地上,堆放着上千辆被暂扣的共享单车。(图片中国日报)


据媒体报道,仅在杭州,各共享单车平台投放的总量接近30万。而如果要继续执法查处违规停放行为,城管部门必然还需要增加大量的人力、财力、土地成本。


在约谈运营商和暂扣车辆无效的情况下,杭州城管部门除了把问题反映到上级政府以外,只能大力呼吁市民文明停放共享单车。


看到这样的景象,很多人都在痛心疾呼用户素质问题,而同时又批评各地政府办事不利,不但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新问题,在很多城市的路段也造成了交通拥堵。



那么,海外发达城市国家,情况会不会好一点呢?

2017年,新加坡成了共享单车在东南亚的首个“试验区”。今年一月以来,摩拜、ofo以及新加坡本土的oBike单车发展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迄今为止,三家共享单车运营商共向市场投放了大约3万量共享单车。虽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控,但越来越多的单车散落在全岛各地,这对于新加坡这个素以城市整洁著称的小国来说,已经带来不小的压力了。


▲ 新加坡陆路交通局(LTA)给乱停放的共享单车贴警告单(TNP图片)


在新加坡城市街区,共享单车扎堆停放阻塞人行道的现象也很常见。新加坡陆路交通局(LTA)今年以来,接到不少市民投诉,一方面政府部门加紧在地铁站口等区域,划出单车停放区,安装停车架;另一方面,对各家共享单车运营商开出1000多条警告单,扣罚上百辆单车。


那么,除了责怪用户素质和政府部门,难道对于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和车辆扎堆的问题,真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吗?


▲ 北京街头,多种共享单车呈现的景象,摩拜单车和ofo单车排列整齐,远处则是其他品牌的共享单车 “横躺竖卧”。(网络资料图片)


在专业学者看来,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和车辆扎堆,不能单纯责怪用户素质不高,或者是政府监管不到位,导致此类现象的最根本问题在于,共享单车运营商没有解决车辆的供需不平衡以及用户出行的不确定性问题。


从运营层面上理解,就是运营商需要解决好日常的动态车辆调度和分配——在适当的时候,把车辆搬运到正好有需求的地方。


一般来说,城市中心繁华街区对共享单车的需求量会比其他区域要大,而早晚高峰时间要比其他时段用车需求量大。所以,就要在恰当的地点,调配足够的车辆满足不同时段出行的用户需求。



来看这张图A、B两地,A是住宅区,B是地铁站。

我们设想,对于住在A地附近的人来说,如果每天早7点出行,很多人把共享单车骑到B地(地铁站),那么,对于A地早8点出行的人来说,单车很可能就不够用了,而B地附近就会有大量的单车堆放,很容易造成乱停乱放或者车辆拥堵。


那要怎样解决A地其他时段出行的人的用车需求,以及B地高峰时段单车停放造成的拥堵呢?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商业分析与运营管理系助理教授何龙,对共享车辆调度分配问题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如果仅仅依靠大量投入车辆,是远远不能解决当下很多城市的共享单车乱停放和拥堵问题的。这需要做前瞻性的动态调度,要求运营商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运营优化能力。”


教授简介

何龙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商业分析与运营管理系助理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运筹学研究博士

研究领域:共享交通/物流系统、可持续运营管理、电商与在线零售


近日,何龙与同样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商业分析与运营管理系的两位学者——胡震禹助理教授和张美琳博士共同提出一套数据驱动的动态优化方法,来专门解决共享车辆服务的调度分配问题。


方法是通过共享车辆状态的历史数据,来分析全网各处对车辆需求信息,并且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测算关联性,然后将这些信息逐步嵌入到全网络,实现共享车辆在不同时段和地点的动态优化分配与调度。


这套优化方法最重要的应用,就是共享车辆服务,包括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


学者们通过仿真实验,全部采用美国加州Car2go共享电动汽车的真实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比较现有的一些运营管理基准方法,该方法更能体现良好的计算效率和优化结果。


也就是说,这套优化方法能够用最少量的调度成本,来满足更多的用户需求。


▲ 美国戴姆勒旗下的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共享品牌Car2go在2008年就投入市场运营(资料图片)


▲ Car2go在2016年选择中国重庆为亚洲首个试运营城市,共享汽车中文名为“即行” (资料图片)


何龙从战略、方法以及运营三个层面解释了这套优化方法的科学性。比如,共享车辆服务区域的范围大小设定;对于共享单车服务来讲,要在多远距离内设置一个车辆维修点;修车师傅是应该集中,还是分散;对于共享电动汽车来讲,要在什么距离安装充电装置;还要综合考虑特定地点人群的出行比例,以及时间变动等等。


目前在中国、东南亚以及一些欧洲国家逐步兴起共享单车热潮,但大量投放造成了共享单车泛滥成灾, “目前各大运营商仍是在抢占市场份额阶段,而在运营调度分配上,更多的考虑是先解决当务之急。”胡震禹认为,“其实,主要问题是时段和地点的动态分配不平衡,如果运营商能采用更优化的方法,对人们出行做出准确的预判,做到未雨绸缪,运营系统才能流畅和稳定。”


教授简介

胡震禹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商业分析与运营管理系助理教授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工业工程博士

研究领域:收益管理、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对于共享单车这样一个新的出行模式,无论是各地政府,资本市场,还是普通用户,各方都寄予厚望,小小的单车承载的是环保节能,疏解城市交通压力,有效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等现实问题。


不过,在各地实际运营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各色单车带来的风景,也逐渐感受到由于运营管理能力不足,而给城市带来的更多麻烦。


近期,深受共享单车停放困扰的一些城市开始尝试设置“电子围栏”。从技术角度理解,就是通过GPS给现在随骑随停的共享单车在城市各处指定停车位,把原先的“无桩”单车变成“有桩”单车,只不过这个桩是透明的。


共享单车运营企业也开始使用一些手段,比如不停放到指定区域无法锁车,或者信用扣分等方式,用来“引导”或者“强制”用户把单车停放到指定区域。但是,这种做法显而易见会对用户的使用体验带来伤害,在各家运营商战火胶着的当下,谁又愿意首先得罪用户呢?





以上观点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文:王彤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行业|新加坡怎么就成了共享单车的主战场了呢?

市场|13家海内外公司竞标新加坡共享单车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