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试卷|七下.第一单元 1-5课 单元检测

中考历史 2023-02-11

   初中历史资料大全(2020.3.12)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中考历史】主题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中考历史】主题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中考历史】主题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中考历史】主题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列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是(  )

A.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B. 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全国

C. 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D. 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列与之含义最接近的是(  )

A.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B.勤于政事,戒奢从简   

C.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D.重视人才,扩充国学

3. 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 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通运河        

B. 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通运河

C. ①开通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        

D. ①建立隋朝 ②开通运河 ③灭亡陈朝

4. 唐太宗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反映了(       )

A. 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B.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C. 简法轻刑,修定法律    

D. 实行开明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5. 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大统一   

②都修筑了保存至今的大型工程

③存在时间都很短暂                      

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 有四位同学对学过的隋唐史的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较为准确的是(  )

A. 甲:中华文明的起源   B.乙:中华民族大融合  

C.丙: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丁:中华帝国的衰弱

7. 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赞的人物是(    )

A. 唐高宗  B. 唐高祖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8. 下列哪项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

A.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B. 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

C. 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D. 黄巢起义加剧了唐朝的社会危机

9.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实行科举取士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      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内,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但这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分割并存局面形成的历史根源是(       )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B. C. 宦官专权 D. 唐末农民战争

11. 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 使吐蕃与唐结盟         

B. 为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C. 使吐蕃与唐合同为一家   

D. 加强唐对吐蕃的管辖

12. 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是(  )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加强北部边防  

C. 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巩固隋朝的统一

13.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唐宗”指的是( )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D. 唐玄宗

14.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B. 创立于隋炀帝时期

C. 为世袭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 为隋唐时期的繁荣提供了人才支持

15. 下列有关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 玄奘西行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华民族的兴趣    

B.  鉴真东渡将元朝的佛教、医学等传到日本C.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D.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的经济交流

16. 如果你生活在隋朝,要畅游大运河,你设计了一条从北往南的路线。下面路线中正确的是(     )

A. 涿郡—洛阳—余杭   B. 洛阳—涿郡—余杭   

C. 洛阳—余杭—涿郡   D. 余杭—洛阳—涿郡

17. 唐都长安城规模宏大,建筑宏伟,布局严谨,规划合理。对长安城内“坊”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办公区  B. 手工业作坊  

C. 商业区  D. 官民居住区

18. “科举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与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所谓寒门、商人、地主等……通过科举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中来。”该材料说明科举制度(  )

A. 扩大选拔官员的范围  B.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C. 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  D.束缚当时人们的思想

19. 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昭君出塞

C. 文成公主进藏 D. 玄奘西游

20. 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开殿试之举的是(  )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21. 如果我们想去日本探索中日友好的实物见证,可以去(  )

A. 唐招提寺 B. 大昭寺  C. 大雁塔 D. 大明宫

22.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西北各部首领,献号“天可汗”给唐太宗的原因是(  )

A. 他主张对外开放         

B. 他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C. 他拥有强大的军事力     

D. 他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23.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     )

①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    

②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③元朝设宣政院           

④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使“唐风洋溢奈良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4. 现在流行的影视穿越剧,因其许多剧情与历史不符,而遭到批评。下列电视剧情节符合史实的是(   )

A. 秦朝统治者向陈胜、吴广投降,秦朝灭亡          

B. 唐太宗在进行武举考试

C. 北宋毕升开始用活字印刷术书籍                  

D. 曹操在阅读小说《三国演义》

25.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描写哪个城市的诗句(  )

A. 长安    B. 扬州   C. 洛阳   D. 成都

26. 下列诗句中,能体现出李白诗歌特点的是(  )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7. 著名导演执导的历史剧《梦回唐朝》,在拍第十六集《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拟定了如下四个史实,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 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

C. 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    

D. 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28.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诗句描述了哪一历史人物?(  )

A. 玄奘    B. 鉴真  C. 忽必烈   D. 郑和

29. 下列朝代曾经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是(   )

①秦朝   ②西晋   ③隋朝   ④北宋   ⑤元朝。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30. 唐朝时期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很大。现在很多国家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二、材料分析题

31.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各个领域的建树熠熠生辉。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三: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

——部编教科书《中国历史》七下

材料四:“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1)材料一中的“此河”指的是古代哪一重大工程?依据该材料,归纳出“隋亡”的原因?




(2)材料二描绘了唐朝历史上的哪一盛世局面?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出唐朝兴盛局面出现的原因任意一个?




(3)依据材料四,请写出一个“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并据此说出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4)材料二诗歌的作者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标志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唐朝灭亡后,中国再度出现政权分立的局面,这一时期史称什么?



(5)综合上述隋唐历史的探究,对我们今天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启示?



32. 从古丝绸之路到现今的“一带一路”,中国对外交流曾有过灿烂辉煌的阶段,也经历过风霜和雨雪。 

材料一:

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中国的起点城市并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片的人物是中外交流重要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请你从中选择一幅图片,简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

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先后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摘编自教材《历史·七年级下册》

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据统计,明成祖在位22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盛况空前。中国的茶叶、瓷器、造纸、纺织等物产与科技发明,四书五经、书画等为代表的中华书籍,成为物质文化交流重要的产品。郑和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平等贸易,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促进和刺激了民间贸易。

——摘编自《从郑和下西洋话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郑和能够实现远航的条件有哪些?概括出郑和下西洋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C【解析】
“水则载舟,亦能覆舟”意思是古代的君主就像船,老百姓就像是水,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隐含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扶持你做君主,也可以推翻你。唐朝是在隋末农民战争中趁乱建立起来的,唐太宗在征战中意识到农民起义的可怕力量,他亲眼看见了强大的隋王朝被迅速的摧垮,深刻认识到君舟民水的关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对百姓存有敬畏之心,也正是这一点,他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成就了他一代明君的美名。故选:C。本题考查贞观之治。本题以唐太宗的话语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唐朝提拔的贤相和唐朝皇帝的对应关系。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D【解析】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故选:D。本题考查女皇武则天的统治措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8.【答案】D【解析】
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故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节度使势力膨胀,内轻外重是安史之乱的原因。而选项D黄巢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相当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是对王仙芝起义的延续,是唐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直接打击了唐朝政府的腐朽统治,冲击了最高统治者,加速了唐朝的灭亡。故选:D。本题由“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为切入点,考查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的知识。本题考查安史之乱,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9.【答案】D【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共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而文景之治则发生于西汉时期。汉武帝、汉景帝和唐太宗都曾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都曾采取提倡节俭,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故选:D。本题考查的是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知识点,应把握“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原因的共同点。解答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10.【答案】B
11.【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结合教材可知,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答案】C【解析】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故选:C。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
13.【答案】A【解析】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在大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的辅佐下,以隋亡为教训,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治国措施,使得国家政治清明、军事发展、社会安定、思想文化繁荣、国力日益强大、民族关系缓和、中外友好往来增多。史称“贞观之治”。所以这里“唐宗”指的是唐太宗。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了唐太宗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唐太宗的有关内容。
14.【答案】C【解析】
本题问的是关于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C项为世袭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是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方式,依门第不是依才学选拔官员,不是科举制选拔官员的方式. 故选C. 本题重在考查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代选拔官员制度的掌握,学生需熟知.
15.【答案】D
16.【答案】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从北往南的路线是:涿郡—洛阳—余杭。所以BCD不对,故选A。
17.【答案】D
18.【答案】A
19.【答案】C【解析】
注意抓住路线图中关键信息“逻些”“长安”,联系所学可知,唐朝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逻些是吐蕃的都城。AB发生在西汉时期,与路线图无关;D中玄奘西游的目的地是天竺,故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民族关系的认识.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唐朝文成公主入藏的主要史实.
20.【答案】C
21.【答案】A
22.【答案】B
23.【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的联系,促进了西藏地区的飞速发展。元朝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行政事务。宣政院的设立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唐朝鉴真东渡是中外友好往来,不属于民族融合。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24.【答案】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陈胜吴广的起义最终失败,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唐朝时开创武举考试的是武则天,而不是唐太宗;《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曹操是东汉末年人,不可能阅读《三国演义》.北宋时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经济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史实,要注意掌握扎实,并能区分。
25.【答案】A【解析】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是对长安城的描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安城街道整齐,排水设施齐全,内分为坊和市,市坊分开,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长安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故选:A。本题以“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都长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长安城的布局特点.
26.【答案】C【解析】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一生写下了不少讴歌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他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题干诗句中能体现出李白诗歌特点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故选C.本题以唐诗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能体现出李白诗歌特点的诗句.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诗的相关史实.
27.【答案】A【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旨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解答】A.四个选项都是史实,并无错误。但是,由材料中的关键词“来客”“对外”可知所选史实必须是对外政策的,而A选项是促进汉藏友谊的举措,属于对内民族政策,作为这一集电视剧的史实不恰当。故A与题意相符,正确。B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CD三项。故选A。 
28.【答案】B【解析】
东瀛是指东边的海里的岛屿,即古代中国对日本的称呼,据此可知这个人物是鉴真。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历经六次东渡,才到达日本。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故选:B。本题考查了鉴真东渡日本。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鉴真东渡日本的事迹。
29.【答案】B【解析】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589年隋朝灭亡南方的陈,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400多年的分裂局面。280年,西晋灭亡吴,统一全国,实现南北统一。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实现了局部统一。1276年元朝灭亡南宋,统一全国。由以上分析可知,北宋不符合题意,①②③⑤符合题意。故选:B。本题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中国为切入点,考查秦朝、西晋、隋朝、元朝的统一.本题以秦朝、西晋、隋朝、元朝的统一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0.【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外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非洲、欧洲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的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华人在其他国家聚居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综合分析,B符合题意。故选B。
31.【答案】(1)(隋朝)大运河,其他答案均不可;繁重的徭役或隋朝、隋炀帝的暴政或统治者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不恤民力。
(2)开元盛世;(材料中) a唐玄宗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所学知识中) b唐玄宗等历代统治者的励精图治,重视发展生产;c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c国家统一,社会稳定;d继承了前代的基础;e吸取了隋亡的教训;f科举制这一新的选拔制度,聚集了大量人才;g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大交融,重新激活了中原文明的生命活力等。
(3)文成公主入藏;开明的民族政策或友好的、和睦的、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
(4)安史之乱;五代十国(时期)。
(5)要保持政治清明;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保持社会稳定;要让人民生活安居乐业;要关心人民群众疾苦,实行与民休息政策;要实行宽松、和谐的治国政策;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多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管理经验等。
32.【答案】(1)起点:长安;丝绸之路的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相互交流。
(2)玄奘天竺求取佛经;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击侵袭东南沿海的倭寇。
(3)条件:社会安定,国力雄厚;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统治者的支持。(任意两点即可)积极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和刺激了民间的经济贸易。(任意一点即可)
(4)闭关锁国;
评价:①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保卫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②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潮流,在世界发展进程中逐渐落后。(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人是     
A.杨广  B.杨坚  C.刘邦  D.杨勇
2 隋朝建立后,都城定在
A.长安  B.洛阳  C.江都  D.涿郡
3.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中心是在
A.长安  B.江都  C.余杭  D.洛阳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加强了南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5.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6.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7.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8.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   
B.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9.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因为它 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②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0.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A.举荐制            B.九品中正制  
C.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D.科举制
11.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表明他
A.重视发展生产   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善于用人       D.提倡节俭
12.“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谦听则明,偏信则暗。’上曰:‘善!’”材料中“上”指的是
A.唐太宗    B.隋文帝  
C.武则天    D.唐高宗
13.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这里说的“他”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献帝   D.隋炀帝
14.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武则天  B.杨坚  C.李世民  D.慈禧
15.武则天称帝时,改国号为
A.隋  B.周  C.唐   D.宋
16.“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人物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7.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人口增长,在谁统治时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A.武则天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18.“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包括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重视人才的选拨和任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20.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你知道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哪些吗?①唐三彩   ②白瓷    ③青瓷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
21.赞普是对我国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A.回纥  B.南诏   C.靺鞨  D.吐蕃
22.赢得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3.要想了解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以及窝工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史记》
24.下列人物中,历史贡献与鉴真相似的是  
A.姚崇  B.李春  C.杜如晦  D.玄奘
25.六次东渡,最终成功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高僧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李白
26.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
A.留学生   B.遣唐使  C.节度使 D.遣隋使
27.中外交流源远流长。下列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
①张骞   ②玄奘   ③鉴真   ④郑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8.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A.先秦时期    B.唐朝     
C.秦汉时期    D.宋朝
29.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30.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二、材料题(3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回答问题:
(1)以上材料与哪位皇帝有关?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又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

 
  
(3)历史上这位皇帝的统治被称为什么?(1分)
 
 
(4)从他的统治思想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种盛世局面被称为?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4分)
 
 
 
 
材料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2分)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武则天和唐玄宗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4分)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4)材料四的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2分)
 
 
 
33.根据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内容的学习,回答下面的问题。(12分)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唐朝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推动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政策。
 
 

(4)国家与国家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
 
 

(5)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的制度。
 


(6)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7)请列举本学期所学的因保证导致亡国的君主和因贪图享乐而导致唐朝衰落的君主。
 
 

(8)结合你所学习的本单元的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B
A
D
C
C
C
B
B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D
A
B
C
C
D
B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B
D
C
B
C
B
C
D
二、材料题
31、(1)唐太宗  人民(老百姓)的重要性
(2)开明的民族政策  开放的对外政策
(3)贞观之治
(4)要坚持以民为本,关爱人民;要坚持民族平等,关爱少数民族;要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任写一点的一分)
32、(1)唐玄宗    开元盛世    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撤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任写两点给两分)
(2)曲辕犁、筒车
(3)科举制    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4)玄奘    《大唐西域记》 
33、(1)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2)唐太宗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唐玄宗与姚崇(宋璟)
(3)文成公主入藏、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族首领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写两点得两分)
(4)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写两点得两分)
(5)三省六部制
(6)隋朝大运河
(7)隋炀帝    唐玄宗
(8)君主要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要关爱百姓,轻徭薄赋,戒奢从简,爱惜民力;要与少数民族和平共处;要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要有能够提高行政效率的制度……(言之有理即得一分)


往期分享:

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微课|七上历史总复习

微课|八上历史总复习

2020中考:初中历史《常考点基础强化》

初中历史中考必会100题,学会就是高分!

微课|中考道法总复习


来源网络  侵权删除。 

2020年最新中考历史、道法模拟试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