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孙振虎病逝,年仅48岁

达常 传媒头条 2023-08-23

来源丨传媒头条 达常


2023430日凌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振虎因病医治无效,不幸离世,年仅48岁。

消息传出,师生和网友纷纷表示哀悼,缅怀孙振虎教授为中国传媒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

孙振虎,1975年6月出生,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虎哥”。曾先后获得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编辑专业本科学位、新闻学硕士学位,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博士学位。

在中国传媒大学担任电视学院副院长的他,一直都是广大学生眼中的楷模和引路人。

孙振虎自1994年开始在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电视编辑专业就读本科。1999年至2002年期间,在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学习。2002年到2006年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就读新闻学博士研究生。

据悉,自2002年从教以来,孙振虎教授先后承担了10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多次获得年度工作考核的优秀。

他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先后完成了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项目、校级科研培育项目的研究,并参与了教育部级项目“用信息技术改造课程”的研究并顺利结项。

此外,孙振虎教授还参与了央视二套财经频道、北京电视台、佛山电视台、石家庄电视台、洛阳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的改版策划活动,给予实践性的建议和指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年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需要改变了传统授课的模式。面对教学工作的新挑战,孙振虎认为线上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网络人格”,他积极探索教学新思路。

2020年初,学生因为疫情分散在各地,不能聚在一起进行创作和拍摄。孙振虎老师便另辟蹊径,在视听创作课上,提出让同学们用“线上混剪”的创作方式。同学们在家拍摄各自的选题;各自拍摄完成后,再按照一条主线把所有素材整合为同一部片子。

由于孙振虎老师突出表现,在2021年度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中,孙振虎获第十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同时,他还获得过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文科组一等奖、最佳教案奖和最佳演示奖等荣誉。在“评师网”评出的全国新闻传播专业最受欢迎的十大教授活动中,孙振虎名列第四位。

孙振虎教授在学术领域的成果也十分丰硕,他在《现代传播》、《电视研究》、《中国电视》、《中国记者》等CSSCI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论文内容涉及电视新闻创作、纪录片创作以及其生产与运营、新媒体的媒介属性及其内容生产等,极大地推动了传媒研究的发展。

孙振虎的离世对中国传媒大学来说是一大损失,他毕竟才48岁,正值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的黄金时期。他的离去让许多正在接受他教诲的学生感到惋惜。他的一生都在为培养新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尽心尽力。

这二天,网友和他的学生,纷纷在孙振虎教授的微博下留言表达哀悼与怀念。

他的一位学生@六月叮当123表示:孙老师,您的课是我读书时印象最深的。我的镜头感视听语言的启蒙都来自于您。铭记!

@咿呀咿呀拔萝卜0901留言道:到现在也还是不愿意接受这个消息,孙老师的课生动有趣,能看出他对视听语言的热爱。毕业那会儿,我在找工作的时候陷入了迷茫,电梯里的一次遇见,您的几句话给了我力量。愿您一路走好!

@mmmiiiaaannn:不敢相信……….. 我生命里最好最爱的老师没有之一………. 您的课我一次都没逃过……… 请老师一路走好[泪][泪]请您在天堂电影院继续发光 [泪][泪] 怀念您………

另一位学生@吃土少女阿萌:视听语言是我最重要的启蒙课之一[],当年的结课作业很不好,很遗憾。还想着干这行总有机会能够再补好满意的片子[]。没想到人生无常,已经没有机会了……非常非常感恩您,虎哥一路走好[]

@SmallStopping:您是我在中传认识的第一位老师,保研过后从本科老师处和您取得联系,您给了我很大支持,也让我对陌生的中传不再那么害怕。阳光开朗大男孩虎哥,望来世更快乐。

-END-

欢迎关注
传媒头条视频号
推荐优质行业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官方数据:传统广电广告收入大幅下滑!‍
山西传媒学院一教授被查,曾任电视台台长
20家省级电视台声明,严厉追究这种行为!
郑渊洁发布告别书:不再发表作品
72年的浙江省委宣传部长王纲,升任中宣部副部长
一家县级传媒集团,去年营收4.65亿元
中外交流,需要更多的黄渤!
退休近10年,一广播电视台台长被查处!
新剧《回响》没声响,冯小刚高估了观众还是自己?
基层记者薪酬:有人月薪过万,有人不如保安
慎海雄:抢首发、争独家、比深度
中国10大名记者的10句箴言!
“点读机女孩”已成功保研中国传媒大学
张树庭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传媒头条微信公号
传媒业的参与者、观察者、发现者
微信号:cmtt663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