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官方数据:传统广电广告收入大幅下滑!

传媒头条 2023-08-23
来源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2022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聚焦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电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宣部要求,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导向,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聚焦主责主业,优化结构供给,深耕内容建设


2022年全国广播节目制作时间787.65万小时,同比下降3.08%;播出时间1602.15万小时,同比增长0.80%。电视节目制作时间285.21万小时,同比下降6.78%;播出时间2003.64万小时,同比下降0.51%。


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策划新闻资讯类广播电视节目。2022年全国新闻资讯类广播节目制作时间142.73万小时,同比下降2.05%;播出时间318.59万小时,同比增长1.68%。


新闻资讯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109.17万小时,同比下降0.18%;播出时间290.50万小时,同比增长0.57%。《二十大时光》《中国正在说》《江河奔腾看中国》等系列主题报道,在全社会营造迎接学习党的二十大浓厚氛围。


深入实施创新理论传播工程,引导创作优秀理论节目。专题服务类广播节目制作时间216.79万小时,同比下降2.61%;播出时间334.94万小时,同比下降0.45%。


专题服务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74.30万小时,同比下降6.27%;播出时间277.10万小时,同比增长1.05%。《思想耀江山》《思想的田野》(第五季)等理论节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公益广告传递正能量。广播公益广告节目播出时间58.92万小时,同比增长4.51%,占广播广告节目播出时间的41.94%;


电视公益广告节目播出时间113.51万小时,同比增长5.02%,占电视广告节目播出时间的51.81%。《冰雪有你更精彩》《小丽相亲记》《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等公益广告广受社会好评。


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题材广播电视节目讴歌乡村振兴伟大成就。对农广播节目制作时间143.07万小时,同比增长1.07%;播出时间444.28万小时,同比下降2.93%。


对农电视节目制作时间67.22万小时,同比下降2.62%;播出时间423.59万小时,同比下降3.37%。《春风又绿江南岸》《三泉溪暖》等对农节目展现新时代农民生产生活和乡村振兴实践。


二、加强规划引导,扎实推进重点作品创作


强化价值引领,打造电视剧精品力作。2022年全国制作发行电视剧160部、5283集,制作发行部数同比下降17.53%,影视剧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6.07万小时,同比下降19.28%。


全国电视剧播出20.82万部,影视剧类电视节目播出时间878.95万小时,同比下降0.61%。推出了《超越》《人世间》《大考》《县委大院》《幸福到万家》等电视剧,奏响主题宣传交响曲。


聚焦新时代伟大变革,用优秀纪录片描绘奋进新征程。全国制作纪录片8.31万小时,播出时间79.34万小时,同比增长7.11%。推出了《黄河安澜》《国医有方》等纪录片,记录新时代幸福故事、展现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


贴近少年儿童生活,动画、少儿节目创作生产更加繁荣。全国制作发行电视动画片331部、8.91万分钟,制作时间同比增长11.51%;电视动画片播出时间46.53万小时,同比增长2.85%。


少儿广播节目播出时间27.75万小时,同比下降3.51%;少儿电视节目播出时间64.33万小时,同比增长2.75%。涌现了《你好,辫子姑娘》《林海雪原》《杨家将(上)》等优质动画片,国产动画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鼓励网络视听行业高质量创作,优秀网络视听节目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加强。2022年获得上线备案号重点网络电影426部、网络剧251部、网络动画片330部、网络纪录片8部、网络微短剧336部。


年度新增互联网视频节目4328.69万小时,互联网音频节目6005.60万小时,短视频51873.53万小时。网民人均每天观看互联网视频节目(含短视频)超过2小时,收听互联网音频节目约20分钟。


推出了《中国梦·我的梦—2022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开端》《中国奇谭》《幸福中国》《老吴的传承》等网络视听作品,丰富多元的品质内容受到网民点赞。


文化综艺类节目创新创优,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艺益智类广播节目制作时间189.09万小时,同比下降2.46%,播出时间358.46万小时,同比增长1.17%;综艺益智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27.99万小时,同比下降6.76%,播出时间104.24万小时,同比下降4.77%。


全国广播剧类节目制作时间20.14万小时,同比下降10.05%,播出时间99.43万小时,同比增长1.69%。《“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黄河文化大会》《博物馆之城》《声生不息·港乐季》等文化综艺类节目火爆荧屏。


三、推动新技术创新应用,智慧广电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


深入实施重点惠民工程,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国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65%,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75%,分别比2021年提高了0.17和0.09个百分点。


农村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49%,农村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65%,分别比2021年提高了0.23和0.13个百分点。


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0.66亿户,在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直播卫星用户1.50亿户,同比增长1.35%。广播电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纵深推进智慧广电建设,广电网络开启“有线+5G”融合传播新格局。全国地级及以上播出机构经批准开办的高清电视频道1082个,4K超高清电视频道8个,8K超高清电视频道2个。


新闻资讯类、综艺益智类电视节目高清超高清制作比例分别达到70.72%和64.99%,分别比去年提高了8.39和5.56个百分点,电视高清化超高清化进程显著加快。


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与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广电5G网络正式开通运营,广电5G用户超过550万户。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0亿户,同比下降1.96%;


有线电视双向数字实际用户9820万户,同比增长1.23%;高清和超高清用户1.10亿户,与去年基本持平,高清超高清视频点播用户3981万户,占点播用户的比例达94.43%;


智能终端用户3745万户,同比增长12.63%。全国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用户1超过3亿户,互联网电视(OTT)平均月度活跃用户数2超过2.7亿户,互联网视频年度付费用户超过8亿户,互联网音频年度付费用户1.5亿户,短视频上传用户超过7.5亿户。


四、积极克服疫情影响,产业发展稳中向好


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12419.34亿元,同比增长8.10%。


其中,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业务实际创收收入10668.52亿元,同比增长10.29%;


财政补助收入1037.29亿元,同比增长7.07%;其他收入713.53亿元,同比下降15.75%。


按主体分,网络视听服务机构总收入6687.24亿元,同比增长23.61%,占行业总收入的比例超过一半。


传统广播电视广告收入下降,新媒体广告收入持续增长。


全国广告收入3342.32亿元,同比增长8.54%。


其中,广播广告收入73.72亿元,同比下降28.09%;电视广告收入553.23亿元,同比下降19.11%;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通过互联网取得的新媒体广告收入2407.39亿元,同比增长20.28%;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通过楼宇广告、户外广告等取得的其他广告收入307.98亿元,同比增长5.65%。


有线电视网络业务收入降幅收窄。有线电视网络收入719.55亿元,同比下降2.04%,降幅较去年收窄0.92个百分点。


其中,收视维护费、付费数字电视、落地费等传统有线电视网络业务收入451.74亿元,同比下降7.35%;增值业务等新业务收入267.81亿元,同比增长8.44%。


传统广播电视节目销售收入和电视购物频道收入下滑明显。传统广播电视节目销售收入330.68亿元,同比下降24.54%;


电视购物频道收入81.59亿元,同比下降29.43%;付费数字电视内容与播控收入20.86亿元,同比下降10.85%;


节目制作相关服务收入252.81亿元,同比下降6.99%;技术服务、游戏、主题乐园及衍生产品等其他创收收入1243.99亿元,同比增长1.58%。


网络视听相关业务收入4带动行业收入增长。


网络视听收入4419.80亿元,同比增长22.95%。其中,用户付费、节目版权等服务收入大幅增长,达1209.38亿元,同比增长24.16%;短视频、电商直播等其他收入增长迅速,达3210.42亿元,同比增长22.51%。


广播电视传统机构的智慧广电及融合发展业务收入5小幅下降。在实际创收收入中,广播电视机构智慧广电及融合发展业务收入1063.30亿元,同比下降2.06%。


其中,广播电视机构新媒体广告收入273.71亿元,同比下降1.08%;有线电视网络宽带、集团客户等增值业务收入267.81亿元,同比增长8.44%;


IPTV平台分成收入169.79亿元,同比增长4.96%;OTT集成服务业务收入87.15亿元,同比增长11.70%;广播电视机构网络视听收入264.84亿元,同比下降17.81%。


五、分类打造视听产业基地,为大视听产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入驻基地(园区)的广电视听各类企业持续向好。截至2022年底,28个国家级广电视听产业基地(园区)规划建筑面积总计3.91亿平方米,入驻广电视听各类企业9942家,新增企业1386家,实际投资额550亿元,吸纳就业超过20万人,营业收入1450.74亿元,同比增长16.54%,应缴税金76.71亿元,同比增长24.07%。


视听产业基地(园区)带动效应凸显。除广电视听企业外,产业基地(园区)吸引其他相关企业入驻7000家,就业人数近12万人,带动实际投资额超过560亿元,营业收入超过2542亿元,应缴税金超过220亿元。


产业基地(园区)作为大视听产业发展高地、创新高地,在推进资源整合,增强规模优势和集聚辐射效应方面持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文化产业、数字经济繁荣发展。


六、加快广电人才发展战略布局,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才队伍


截至2022年底,全国开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业务的机构6万多家,其中,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台等播出机构2527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约5.7万家,持证及备案的网络视听机构2974家。


全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104.75万人,同比下降0.25%,其中,女职工44.92万人,占比42.88%。


从岗位上看,管理人员17.50万人,专业技术人员54.25万人(含播音员、主持人3.09万人,编辑、记者18.08万人,艺术人员3.21万人,工程技术人员14.88万人),其他人员33.00万人;


专业技术人员占比51.79%。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7.07万人,本科及大专学历人员83.39万人,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14.29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86.36%。


从年龄上看,35岁及以下人员45.86万人,36岁至50岁人员44.48万人,51岁及以上人员14.41万人;35岁及以下人员占比43.78%。


2023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突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主线,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稳中求进、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团结奋斗,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现代化大视听发展格局,努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广电事业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广电贡献。

-END-

欢迎关注
传媒头条视频号
推荐优质行业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慎海雄:抢首发、争独家、比深度

中国10大名记者的10句箴言

“小平您好”登上人民日报:画面转瞬即逝,只三名记者拍到

央视春晚总导演,定了!

“点读机女孩”已成功保研中国传媒大学

张树庭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

五任原主要领导“前腐后继”,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又一董事长被查

《我的县长父亲》获奖后被删

慎海雄:干新闻不是喊口号,有思想讲艺术才能赢得尊重

冯远征就任北京人艺第五任院长

涉台宣传用语如何正确使用?

第17届长江韬奋奖参评者公示!含2个台长,5个社长、20个主任

易烊千玺发长文:决定放弃入职国家话剧院

87岁的倪匡去世,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南昌广播电视台原台长张金洁被“双开”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传媒头条微信公号
传媒业的参与者、观察者、发现者
微信号:cmtt663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