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平您好”登上人民日报:画面转瞬即逝,只三名记者拍到

传媒头条 2023-08-23
来源丨学习强国
1984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了国庆35周年庆典,其间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邓小平乘车检阅三军。这是继1959年之后,又一次国庆大阅兵,也是我国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第一次公开展示自己的武装力量。
1984年,中断多年的国庆大典再度开启。这一年是国庆35周年,这样的庆典活动是在全面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形势下举行的,有着特殊的意义。
北京大学生物系1981级的同学们,参加了这次国庆庆典游行的彩排。在1984年9月30日最后一次彩排后,回到寝室的男生们展开热烈的讨论。这些二十出头、血气方刚的小伙子都觉得,光呼口号、挥舞花束不够解放思想,不能充分表达出对党、对祖国的感情,不能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很快,讨论的焦点集中到邓小平同志身上。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整顿经济、恢复高考,让他们的家庭脱离了贫困、过上了富足生活,也让他们有机会考上北京大学这样的名校。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觉得这一切都应该感谢邓小平。
经过反复琢磨,他们决定自己动手制作一条横幅表达心意,横幅上就写“小平同志你好”这六个大字。
大家展开一条新床单,负责写字的同学比画后发现床单不够长,只能写四个字,于是,最后决定去掉“同志”二字,把“你”换为“您”。
这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行为,在那之前,从来没有人直呼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但这些大学生是真心实意地想要表达对这位平易近人的领袖的问候。于是,这条白床单上,醒目地写下四个大字:“小平您好”!
把横幅带进国庆庆典会场是很不容易的,大学生们将横幅偷偷藏进花束中,几个人互相“掩护”着带进了游行队伍。
王东讲述拍摄时的情景
绚丽的彩车,整齐的方队,威武的坦克,依次从天安门前通过,国庆35周年庆典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高涨,藏着“秘密任务”的大学生们紧张又兴奋地走着,眼看就要到金水桥。
在金水桥南,有很多媒体的摄影记者架好设备在拍照或录像,这其中就有《人民日报》的摄影记者王东。
他将一个1000毫米的长镜头对准城楼,以便及时捕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特写,又在脖子上挂了一台装着标准头的徕卡M3,用来随时拍群众场面。
这一年,王东50岁,是一名从业30多年的老摄影记者。他参加过抗美援越和唐山大地震的报道,也曾多次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拍照。
此时,这些来自北京大学生物系的同学离天安门城楼越来越近,周围的气氛也更加热烈。忽然,排头的三位同学面朝天安门,兴奋地将横幅高高展开,向世人展示出朴素而特别的四个大字“小平您好”,游行队伍一下沸腾了。
这是两次预演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看上去也不那么正规。电视镜头扫过横幅。马上意识到这是规定之外的“动作”,立马切换画面。现场很多记者一下子都愣住了,他们都没有抓住这个瞬间。
“有点意思!”出于老记者的新闻敏感,王东来不及细想,“咔嚓、咔嚓”摁了两下快门,历史就在这1/125秒中定格。
天安门城楼上,80岁高龄的邓小平看到这个横幅,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游行队伍里有同学高喊:“小平同志看见我们了!”大家的心思终于如愿以偿,同学们紧张地收起横幅,整个过程只持续了几秒钟。
就是这短短的几秒,闪过了那一年最响亮的口号,这幅朴素的横幅第一次用最亲切的话语道出了那个年代人们的心声。
就在第二天,王东拍摄的这张名为《小平您好》的照片登上了《人民日报》。因他作为记者的职业敏感和影像记录,让一句“小平您好”传遍大江南北。
据悉,当天有3名摄影记者拍下了这个场景。
他们是人民日报社的王东、中国青年报社的贺延光(后任该报摄影部主任)、中国日报社的王文澜(后任该报摄影部主任)。这3人恰是当时中国新闻摄影界的一时之选。
贺延光拍摄的“小平您好”横幅拉出场面

拍摄“小平您好”横幅的场面,称得上一次随机测验。那么多摄影记者在场,这3人得分了,绝非偶然。
1985年,王东拍摄的照片《小平您好》荣获“全国新闻摄影最佳奖”和“全国好新闻特等奖”。
照片刊发当天,王东的朋友,时任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的许川给他打来祝贺电话,称赞王东拍了一张有历史意义的照片。果然,《小平您好》这张照片获得了当年的最佳新闻照片奖。
王文澜拍摄的“小平您好”横幅突现场面

新华社摄影部在1984年国庆报道的总结中说:
“这次报道中的重要失误,是漏拍了北大学生高举‘小平您好’横幅游行的场面。在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中,这条横幅比起那些巨大的模型和彩车,的确是过于朴素了,然而它在国内外人们心目中的反响,却异常强烈。电视台的摄影师和《人民日报》的摄影记者分别通过荧屏和照片突出地表现了这条横幅,新华社却发不出一张这样的画面。漏拍这个镜头,绝非一时疏忽,症结在于新闻敏感不强。”
《小平您好》几乎成了王东的名字。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刊物使用这张照片。仅《人民日报》便刊发过7次。中华世纪坛甚至还据此做成了浮雕。

无数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给王东写来书信,表达内心的认同。浙江省江山县一位叫严肃的老同志来信说:

“我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县文化馆馆长、工会主席,因‘极左’路线多次受政治迫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的处境随着党的政策的改善而改善……前年新建了二层楼房。饮水思源,我们所以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靠党在新时期的政策好。我除了愿尽晚年余力进行私人办校,培养人才来报答党的恩德外,想寻求一幅《小平您好》的大照片,端庄地悬挂在中堂上,鼓舞全家对四化发挥工作积极性。”
“小平您好”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感情真挚,就像是对亲朋,像是对自己最热爱、最熟悉的家人的问候,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对邓小平由衷的祝愿与朴素、深厚的爱戴之情!

-END-

欢迎关注
传媒头条视频号
推荐优质行业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央视春晚总导演,定了!
“点读机女孩”已成功保研中国传媒大学
张树庭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
五任原主要领导“前腐后继”,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又一董事长被查
《我的县长父亲》获奖后被删
慎海雄:干新闻不是喊口号,有思想讲艺术才能赢得尊重
冯远征就任北京人艺第五任院长
涉台宣传用语如何正确使用?
第17届长江韬奋奖参评者公示!含2个台长,5个社长、20个主任
易烊千玺发长文:决定放弃入职国家话剧院
87岁的倪匡去世,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中国记协人事调整:刘思扬任党组书记
南昌广播电视台原台长张金洁被“双开”
饭圈化的德云社:估值一路上涨超20亿
B站付费视频害UP主掉粉过万?
脱口秀火了,笑果文化呢?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传媒头条微信公号
传媒业的参与者、观察者、发现者
微信号:cmtt663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