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一个单纯的贵族,单纯的悉达多王子,而且非常单纯地对自己下工夫并且服务他人——八正道:佛陀的八种功德

八正道:佛陀的八种功德


佛陀多闻善德的特质与功德和一般译为“八正道”的见之八胜法有关。这八胜法即是众所周知的“毘婆奢那八支”(eight limbs of vipashyana)。


在藏文里,它被称为“巴蓝言拉给”八正道或(lhakthong yenlakgye)。“巴蓝”或毘婆奢那,意指“见之胜法”或“胜观”;“言拉”意味“支”或可能性;“给”是“八”,因此它是“观看世界的八种胜法”。八支或八种观见之法可以区分为“明”和“具足”两类。“明”与佛陀名号的第一部分“多闻”有关,因此第一支属于此一类别。“具足”与佛陀名号的第二部分“善德”有关,因此其余七支属于此一类别,在这八种方法或八支上下工夫,有如观看你行走的方向;当你观看、注意你正往哪里走的时候,你会抵达一个比较好的目的地。事实上,我们可以把佛陀的名号“多闻善德”改译为“明行圆满”。


1)正见


八正道的第一法“正见”与“多闻”有关,意味着佛陀已经全然且透彻地体验了明见和清晰的感知。他看清世界运作的方式,看见修行者应该怎么下工夫,也看见法道被区分为戒、定、慧三部分。“正见”意味着如实地观见和了解事物。在藏文里,这种全然澈底的明见被称为“扬达背塔瓦”(yang-dak-pe tawa)。“扬”是“完全地”或“澈底地”,“达背”是“清净”,“塔瓦”是“观见”或“见”,因此“扬达背塔瓦”的意思是“全然清净之见”。


佛陀的旅程从第一个法衍生而出。首先了悟“正见”,然后在看见法道之后,你就必须行走于其上。“行走”是之后的事,其中也包括了其余的七法。当你依次第行走在戒、定、慧圣道上的时候,你了证了源自修持奢摩他和毘婆奢那的戒律。


2)正知


八正道的第二法是“全然澈底的了知”。第一法“正见”和澈底了证奢摩他与毘婆奢那的觉受有关。在完全体验了奢摩他与毘婆奢那之后,你开始了解、认识那种觉受,这称为“扬达背拓巴”(yang-dak-pe tokpa)即“正知”。“拓巴”意指“了解”,而“扬达背”如先前所说的,意指“全然清净”,因此“扬达背拓巴”是“全然清净的了解”。


3)正语


“扬达背俄”(yang-dak-pe ngak)是八正道的第三法。“俄”意指“言语”或“说话、发声”,“扬达背俄”是“全然清净之语”。它和“适当且透彻地宣告或发言”有关,并且符合佛法寂静无嗔的原则。


4)正业


第四法是“扬达背列奇塔”(yang-dak-pe lekyi tha),“列”意指“业”,“奇”是“的”,而“塔”则是“结束”,因此“扬达背列奇塔”意味着全然清净地终结业债。一旦你成佛,就完全清净、终结了业债。


5)正命


第五法是“扬达背措瓦”(yang-dak-pe tsowa)。“措”意指“生活”,“措瓦”则使它成为名词,因此“扬达背措瓦”是“全然清净地过活”。“清净的生活”意味着单纯地活着、存在着,不伤害他人,也不为他人制造混乱。你像佛陀一样,过着清净的生活。


6)正精进


第六法是“扬达背促瓦”(yang-dak-petsölwa)。“促瓦”意指“精进”,因此“扬达背促瓦”是全然清净的精进。对佛陀而言,精进和做活两者都被清净了。


7)正念


第七法是“扬达背寸巴”(yang-dak-pe trenpa),“寸巴”意指“认知”或“正念”,“扬达背寸巴”是“全然清净的正念”。它是指一个人的心的状态的正念,或修持佛法的正念,也是奢摩他与毘婆奢那的正念。


8)正定


第八法是“扬达背听津”(yang-dak-pe tingdzin),即“全然清净的禅定”,“听津”是源自奢摩他与毘婆奢那觉受的完美禅定,因此“扬达背听津”是全然清净的禅定。


所有这一切的基本重点在于,佛陀不是骗子。实际上,佛陀已经体验这八种观见之法。在觉醒证悟之后,他从来不凭借其他人的神经质、痛苦、出身或负面行为,他只做他应该做的事,也就是对自己下工夫。了解佛陀曾经以这种方式过活,是我们的训练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自称为无神论者的原因。没有人浴佛陀之血,没有人因为佛陀必须努力修行而为他感到遗憾,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要点。


我们可以说,无神论仰赖先知,而佛陀是一个先知,但是他并没有因为他是先知,而从他人的痛苦、欢乐或其他事物上获取任何利益。他是一个单纯的贵族,单纯的悉达多王子,而且非常单纯地对自己下工夫,并且服务他人。


为了了解佛陀为什么如此伟大胜妙,我们需要去了解佛陀的法教,以及他修持奢摩他和毘婆奢那所产生的觉受;这正是他特殊的地方。佛陀发现了奢摩他与毘婆奢那的修行法门,以及许多其他的修心法门,因此,佛陀是众所周知的“正遍知”,一位多闻善德者。


——节选自《没事,我有定心丸》

相关链接:

孤独是戒律的核心,看见自身的无助体验和感受,是有益地检视事物的唯一途径

生命之轮完整地描绘了业的情境,并且说明了我们置身此地的原因



                      编辑/鸟湖山文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