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真想改变自己,怎样制定新年计划?

黑糖豆花 豌豆花 2020-09-13
新年即将来临,习惯做规划的人,大概已经立好新年flag了。
曾经有机构做过统计,每年能够坚持完成目标的人,不到立flag总人数的8%,将近一半的人在坚持1个月后放弃。
flag立了倒,倒了立,在这种恼人的循环中,很多人渐渐放弃了改变的希望,觉得自己真的“扶不上墙”。
也有的人,从一开始就对改变不抱希望,因而也不参与立flag的大型“行为艺术”。
还有的人,觉得改变不改变无所谓,他们满意地享受着生活,或者顺从地接受着生活所施加的一切。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分享一条心得:如果你对现状心怀不满,那么努力改变一定是最好的出路。有句话不是这么说吗:如果你不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你将被迫花很多时间,去应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改变很难吗?
对于那些早已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人,或者内心有坚定的人生使命的人,或者经历过生活巨变而不得不改变的人来说,不是那么难。
然而,对于大多数像你我这样,没那么远大的人生理想、没那么坚硬的意志力、还喜欢偷点懒的普通人来说,要持续地实施一个改变的计划,是很难。
不过,对于如何帮助普通人实现自我改变,心理学家早已做过相关研究,并给出了具体建议。今天我就向你介绍心理学家关于“改变”的一些建议。

01

破除一些关于“改变”的误解

首先,我们来破除一些关于“改变”的误解。
有些人可能以为,我不能改变自己,是因为我意志力不够,而别人之所以能够做出改变,是因为别人有很强的意志力。
其实啊,这里存在着两个误解:第一,意志力是天生的;第二,每个人做每件事的意志力都是稳定的。
实际上呢,你发现没有,你很有可能在一件事上极有意志力,同时在另一件事上又极度没有意志力。
比如说,你可能在完成学习任务方面很有意志力,因此学习成绩很不错;但同时,你又可能在控制焦虑方面没那么强意志力,经常被焦虑情绪所困扰。
这么一对比,你就会发现,并不存在一种天生的、稳定不变的意志力。
关于改变的另外一个误解,是将某些行为归结于某种人格特质,并且认为这些特质是稳定的,不会改变。
其实,心理学家已经发现,行为随着情境而发生改变,我们并不是一直“随身携带着自己的人格”。一个平日里热情友善的人,可能会在陌生的社交情景下突然变得羞怯和拘束。
很多我们所以为的人格特征,其实都是我们长久以来面对某种情境时,所产生的习惯性动作。
举个例子,如果从“情境-行为”的角度理解“不擅社交”,我们会看到什么?
起初,你参加聚会,满屋子的陌生人让你感到不太舒服,你认为这个聚会不是为你而办的,并且屋子里的人都对你没什么兴趣。于是,你从聚会上逃开了。一旦离开那个空间,你立刻如释重负,感觉好多了。
《自我导向行为》这本书针对人的行为与情境的关系,提出了A-B-C模型,即:A(前提:引发行为的情境)-B(行为)-C(后果)。
从A-B-C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那个社交行为,会得到下面的解释:
情境(充满陌生人的聚会)——行为(感到紧张,继而逃跑)——后果(紧张消失,舒服)
如果你在好几次相似的情境下,都采取了相似的行为,并且成功克服了紧张、不舒服的感觉,那么,在社交场合逃跑,就会成为你的习惯性动作。
而且,你会将这种习惯,解释为“不擅社交”。
这就是我要说的,关于“改变”的第二个误解:将某些习惯性行为归结于人格特质,并且认为这些特质稳定而不能改变。

02

明确导向目标的行为链

破除了对改变的误解,我们接下来该设定目标了。
很多人立flag后坚持不到一周,很大程度是因为目标定的不对。
那么,定目标究竟有哪些讲究呢?
设定目标之前,我们要先研究两件事:
第一,导向你的目标的行为链是什么?通俗点说,要达到你的目标,你必须要做什么?
改变是针对行为的改变,只有行为链足够清晰,我们才能进行下一步计划。
举个例子,你想要通过司法考试,那么,你必然要先搞清楚,司法考试涵盖的科目是什么,有哪些内容需要学习,如何学习、复习才比较有效率。因此,要实现目标,你的行为就应该包含各种科目的学习以及复习。
如果你的目标是减肥,那么,你的行为可能就包含了饮食控制与运动两方面。
写作之于作家梦、跑步之于减肥计划、BBC听写之于提升英语水平的目标,都是导向目标的关键行为。找出这些行为,你才能更好地针对行为制定目标和计划。

03

研究改变行为的A-B-C模型

当你研究清楚导向目标的行为链后,接下来的第二步就是,研究你要做的每一个行为的A-B-C模型。
比如关于学习这个行为,你要明确的是,什么时间段、在哪里学习,这是行为的前提(A);此外,你还可以想一想,当完成一个学习行为后,如何通过后果(C)来强化自己的行为,也就是给予自己什么样的奖赏。
如果你想抑制一个坏行为又该怎么办呢?以控制饮食为例,你应该研究一下,导致你吃得多的情境是什么,是因为冰箱里零食太多?是因为每餐饭的菜量太多?当了解清楚情境后,你就可以从减少零食采购、少做点菜的角度,去创造一个有助于你控制饮食的情境。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介绍了习惯形成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分别是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这与我上文所介绍的改变行为的A-B-C模型恰好契合。你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看一看那本书。
当你研究清楚导向目标的行为链和每一个行为的A-B-C模型后,就可以设定比较具体的目标了。
还以通过司法考试的目标为例,你可以设定这样的目标:我计划每周二、周四、周日晚上,在家里的书房学习2小时,每次学习结束,都给自己半小时奖励时间,可以看看喜欢的电视节目。这就是一个包含了情境、行为和强化物的具体目标。

04

增强实现目标的自我效能感

想要更好地实施计划、完成目标,增强自我效能感也非常重要。
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你相信自己具备完成某件事的能力。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你完成某项任务时具备自我效能感,你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尝试,运用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案,坚持更长的时间。
那么,如何增强自我效能感呢?
首先,你设定的目标,必须是你觉得自己能够完成的目标,是你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如果你对完成目标没有信心,那么不妨将目标定低一点。
其次,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并专注于“程式化改变”。

05

分解目标与“程式化改变”

相信你对“分解目标”这个提议并不陌生。在工作中,几乎每个领导都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最初我对这个要求不以为意,觉得它只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但后来,我在很多书中都看到了这个建议,并渐渐理解了分解目标的必要。
《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这本书举了一个例子,极地探险家本·桑德斯独自前往北极探险,那里环境恶劣,并且路途遥远,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这次任务呢?桑德斯的做法是,在72天时间里,连续进行了31次马拉松式的行进。将目标分解后,他不必每天担心距离目标还有很远,只需要完成每天的既定计划就行。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朋友》一书中,介绍了日本马拉松选手山田本一通过分解目标完成马拉松的方法: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几公里处的终点线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分解目标至少有两个好处:
第一,当大目标被分解后,你不会再因目标太遥远而焦虑;
第二,当大目标被分解后,你立刻能找到努力的方向,专注当下,把一件件小事做好,就能收获遥远的成功。
《内向高敏者》这本书中,有一个相似的建议,对我的启发也很大。
书中说,内向高敏者大脑的“谨慎中心”过于发达,他们会惧怕过于剧烈的改变。因此,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改变方式是“程式化改变”,也就是把一个大的改变计划,分解成每日、每周的行动计划,通过每天前进一点点的方式,实现大的跨越。
对此,作者列出了几点建议:先确定实现目标的关键动作是什么,再明确你想在何时、以何种频率去做这件事,然后把它当成像刷牙一样理所当然的事情去完成。
如果你的目的是结识更多人,那么你就应该每隔半年参加一个有趣的工作坊;如果你的目的是认识自己,那么你就应该养成记日记的习惯;等等。

结语

说了这么多,关于立flag,我想给你这几条建议:
第一,明确导向目标的行为,针对行为设定目标;
第二,研究改变行为的A-B-C模型,并根据这个模型制定计划;
第三,设定自己能够完成的目标;
第四,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并专注于“程式化改变”。
也许你还想看

28 December 2019

● 你的人生也许会因这本书,真的有所改变

● 自律的正确打开方式

● 从书中挖出4个宝藏方法,帮你塑造逆境思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