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言学那些事丨“情人眼里出西施”还真是有道理

学术工作室 外研社英语学习 2022-06-09


语言学那些事



这里有语言学研究者的真知灼见,

这里有语言学爱好者的群言己见,

这是一个可以交流语言学心得的专栏。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小编上学时心理学老师讲这与“光环效应”有关,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上学时,朋友讲“某某明星好帅呀”,可当小编满心期待、一睹“芳”容时,发现“好像……也就……那样吧”;和父母逛街,他们会说“你看这件多好看呀!花色特别适合你”,当我满心期待、一把拿过来时,发现“好像……也就……那样吧”;美食攻略上推荐某家特色餐厅,光排队就要一个多小时,当我满心期待、一品再品时,发现“好像……也就……那样吧”。



小编不禁好奇,他们口中的客观世界咋就跟小编看到的不一样呢?难道他们说谎了?难道他们夸大其词了?想来想去,还是听听刘润清教授是怎么说的吧!





语言能够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吗?



上次讲到语言的意义,其实意义是非常复杂的事,哲学家们辩论了多年,也没达成一致意见。有人说,意义还不简单,“书”就是指你手里拿的那本纸质的东西,“笔”就是你用来写字的东西,“计算机”就是你正在用来打字的机器。这就是“指称论”:词的意思就是它指向外界的那个实体。事情没那么简单。




第一,有的词指称的对象并不存在,如“圣诞老人”。英语里常用到Santa Claus,不能说它无意义。各种语言中都有一批这种词。汉语里的“灶王爷”、“嫦娥”等。没有指称的词也不能说它就没有意思。说到底,问题在于:语言能够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吗?还可以问:“语言只是描写客观现实吗?”大多数人认为回答是否定的。有许多事物,我们表达不出来,更有许多事物我们还不知道,更不用说表达了。但也有不少东西是来自我们的头脑的,不属于客观现实。即使我们知道某事,能够表达,也未必能真实地表达它。两个人目睹了同一个事件,回来描写的版本可能有相当大的差距。




这个例子很简单,但这是语言哲学的三大问题:语言、思维与现实的关系,意义与指称的关系,语言与真理的关系。大多数人相信,我们的注意力、所见、所闻等都是选择性的, 所以我们的观察都或多或少带些成见,不太容易百分之百客观。同理,我们理解别人的话也不容易。比如,你听到“我非常生气”,你能准确把握讲话人到底多么生气吗?很难说。如果它出自一个常常言过其实的人之口,他未必那么生气;如果出自一个不太声张的人,那就是气愤填膺了。




德国哲学家迦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讨论解释学时基本上认为完全正确地认识或表达客观事物是不太可能的,我们都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强大制约。有时我们意识不到此种制约。30年前,一位外国专家给我们上课时说:“我读你们出版的英语《中国文学》杂志,有篇文章说,‘房间装修得非常豪华’,往下一读,屋里就有一台电视、一个立柜、一个书架和一个柜橱。这在英国,这间房子可能刚过贫困线。”那句英语是the room is extravagantly furnished;当时在我国被认为是豪华的房子,在人家看来才刚刚过了贫困线。所以,何谓“豪华”是不是受到时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呢?



本文选自北外刘润清教授的著作《西方语言学流派》若大家对这本书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菜单栏—互动—读者反馈”给我们留言,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位读者的留言!


若大家对本文意犹未尽,

还请点击下图封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