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恶意赋红码,到底是谁在捣鬼?

法之剑 2023-03-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我说的都对 Author 拆台


原本只能用于疫情防控的健康码,近来却被接连曝出超范围使用。



继6月14日多家媒体集中报道追问河南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一事后,6月15日,多名郑州业主也向媒体反映称,自己的健康码也曾在6月12日-13日先后被“赋红码”。[1]



据了解,这些反映自己被赋红码的业主,都曾向有关方面反映过购房中遇到的问题,还曾被有关方面询问过是否为村镇银行储户,而他们被转红的原因,多为“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鼓励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


据第一财经报道,这些被赋红码的业主,不仅核酸检测结果始终为阴性,近14天行程码也一直显示在郑州。



此外,被赋红码的业主,不仅自己遭殃,家人更受累及——“三口‘全红’的李莉说,自己与老公、孩子三人在同一张户口本上;而只有一人为红码的王艳则表示,老公和孩子与自己不在同一张户口本。” [2]


但颇为吊诡的是,就在媒体集中报道追问红码事件的当天,这些被红码所困的业主,先后发现自己的健康码突然转绿。



不过,健康码转绿也并非毫无代价。


据澎湃新闻报道,部分转为绿码的业主被社区要求写保证书,内容包括不去高风险地区,以及,不再去有关部门申诉等。[3]


也就是说,包括村镇银行储户在内,被赋红码的民众近乎被大数据精确打击。


只不过,到底是谁在背后掌控这一切,似乎到现在也没人能真正搞清楚。


据天目新闻报道,郑州市12345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对于红码是否仅针对储户,工作人员表示具体情况并不了解,但经过查证,是因大数据信息库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在已将该情况上报政府,正在积极改进中。


此外,12345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河南省赋红码的情况,是省级单位进行处理的。建议可以尝试向社区咨询,但据其接到的通知是目前社区也无法处理。如果是郑州市的红码,我们可以进行受理。”[4]


但据澎湃新闻报道,6月15日晚,郑州12345在接受媒体报道时又表示,储户被赋红码是否因信息库出现问题还在核实。[5]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6月14日16时许,河南省卫健委值班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3日开始,河南省省卫健委及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到多个“外地来豫储户被赋红码”的投诉。接到投诉后,省卫健委昨日已将投诉反馈至相关部门,目前正在调查核实中。[6]



另据海报新闻报道,6月14日,记者曾电话联系到河南省卫生健康委。


河南省卫健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变码的政策和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系,但是具体操作由各部门归口管理。”


随后,记者又电话联系到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郑州大数据管理局就此回应称,此种情况属于郑州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


大数据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郑州疫情防控指挥部下面有一个社会防控部,他们是健康码管理的直接机构,制定赋码的规则,赋码、解码都是他们负责的。[7]



可能上面这几段报道乍一看有些绕,简单总结下就是——


- 郑州12345:是省里赋的码,市里解决不了。

- 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属地管理,跟省里无关。

- 河南省卫健委:正在调查。

- 郑州大数据管理局:防疫指挥部的管辖范围,不关他们的事儿。


不过,一位接近河南疾控的人士向南方都市报记者介绍,健康码赋码权限主要在疫情防控指挥机构,“因为现在河南疫情防控整合实体化了,大数据局等机构都整合到了指挥部。”[1]


如果上述消息属实,最后的锅很有可能要落到防疫指挥部上。


但不管最后是谁的责任,都必须要有人为此负责。


诚如开屏新闻在《三问河南随意赋红码》里追问的那般——


健康码特定情况下的特殊制度安排,它只能用于防疫,不能挪作他用。



倘若把健康码当成维稳甚至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那么性质实在太过恶劣,会从根本上动摇公众对当地政府公信力的信任基础。


归根结底,健康码不是生意,不是买卖,而是关系到整个防疫大局。


红码不能乱赋,红线不能乱踩。[8]


六月十六日。


参考消息:

[1] 南方都市报:郑州烂尾楼业主被赋红码,同一户口本上的老婆孩子外甥也“红”了

[2] 第一财经:郑州一楼盘多名维权业主被赋红码,曾和村镇银行储户同一地反映问题

[3] 澎湃新闻:郑州停工楼盘业主被赋红码:曾和银行储户有交集,转绿需写保证书

[4] 每日经济新闻:到访储户被赋红码,郑州12320:没法解决,可到国务院平台投诉

[5] 澎湃新闻:郑州12345:储户被赋红码是否因信息库出现问题还在核实

[6] 澎湃新闻:河南卫健委回应储户被赋红码的投诉,正调查核实

[7] 海报新闻:官方回应“储户被赋红码 ”:赋码、解码由疫情防控指挥部说了算

[8] 开屏新闻:三问河南随意赋红码:银行底气何来?谁在背后撑腰?拍案决策者是谁?

关注唐山打人案,需警惕幕后“认知战”

身份证小视频,让中国网络进入小作文时代?

恶之花盛开的纽约地铁

碰瓷冬奥,看清这张丑恶的记者嘴脸!

这些年,新京报作过的恶、造过的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