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岛困难户家里的高档茅台酒

法之剑 2022-11-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拆台 Author 拆台


大家好,我是拆台。


今天,咱们来说说#青岛困难户#的事情。


先来看媒体报道。


据@观察者网 消息:


2月3日,山东青岛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办事处官方微信发文走访困难户。文中,一难户家中架子上摆放两瓶茅台酒,引发网友关注。
2月4日,该街道办发文称,“针对网民质疑的图片中摆放的高档酒具,经调查,几年前,杜某某妻子到亲戚家参加宴席,看到客人喝剩的空酒瓶很是喜欢,于是就带回家中摆放到橱柜上,并不存在杜某某及家人自己使用消费的情况”。
另外,“该户困难户系棘洪滩街道北万社区居民杜某某,81岁,瘫痪在床9年,其女已退休,女婿2010年因骨癌去世,儿子是下岗职工,符合困难家庭条件,目前居住在社区建设的解困房中”。



看到这则报道后,我特意跑去当事街道办的微信公众号看了下,确实有个瘫痪在床的老人。


但是,针对网友普遍质疑的“这户人到底是不是困难户”,说实话,我从这个回应里看不出来。


先来说说,为什么#青岛困难户#的消息能登上微博热搜。


一言以蔽之:困难户家里出现茅台等高档酒,跟公众的固有认知相差太大。


弱传播里有个很有意思的词儿,叫“小小的叛逆”。


这词儿是什么意思呢?


举个现实些的栗子,为什么战狼2那么火?


切中传播时间窗口,自然是很重要的原因,但也有人物塑造的原因。


于我而言,吴京饰演的冷锋不是没有缺点,但有缺点且不是致命伤的主角,才更让人喜爱。



因为,有缺点的军人是英雄,离我们的认知更近。


可能这么说还是有些苍白,我再举个反面教员好了。


为什么郑爽最后的下场会是“破鼓万人捶”呢?


原因恰恰在于,她的言行举止超出了舆论所能允许的叛逆以外。



换句话说,#青岛困难户#的爆火网络,其实就是超出了主流舆论所能接受的“小小的叛逆”以外。


而官方搞这些“样板工程”,本就不被人喜爱,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


进言之,成为舆论关注的大问题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出列,意味着备受关注。


我今天还注意到,青岛地方媒体还跑去采访了街道办事处,结果得到的回复是,“棘洪滩街道社会事务办负责人介绍,老两口目前居住在女儿家中”。



而这,就跟昨天的回应出现了巨大偏差。


到底是住在社区建设的解困房里,还是自己女儿家里,为什么同一个街道办事处会出现两套回应,这是整个舆论质疑的关键焦点。


至于为什么她总能精准的拾到高档消费品的瓶瓶罐罐,这也是舆论最为关切的问题。



而这些个问题背后的问题,说到底就一句话的事儿:为什么她能成为#青岛困难户#?


或者再直白点说,为什么官方在回应中好像始终在回避当地困难户的评判标准。


这就让人很是不解。


我刚刚又凑巧看到了北青即时的某篇报道,标题是这么写的:


街道办回应困难户家中摆高档酒瓶和茶盒:老人气得直哆嗦,哭着喊着要丢掉。



但这篇报道起到的作用完全是拱火。


说句杀人诛心的话:


为什么老人会生气?因为担心事情败露。

为什么要老人丢掉被质疑的高档酒瓶和茶盒?因为想消灭证据。


在我看来,如果当地官方不能解释清楚问题的根本,而只是单纯的删掉文章,又或是动用行政力量杜绝质疑。



虽然自己“眼不见为净”,但只要大众的质疑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问题就始终存在。


说真的,我也不是可怜这个老人,但把一个老伴瘫痪在床的老人顶在前面,而自己又躲在舆论场的背后,涉事街道办真的不够地道。


明明是自己的工作被质疑,而且也发声明被质疑者的困难户资格是经过官方认证,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由官方出面解疑答惑。


即便被走访的老人有可能是关系户,但饱受质疑的其实是当地。


最后的最后,再来总结下这篇文章吧:


困难户家里出现高档茅台酒,固然看上去有些魔幻。


但是归根结底,大众质疑的是当地的认证工作有无瑕疵,以及,到底帮扶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没有。


从这个角度上讲,如果地方联合调查组得到的结论不足以服众,尤其没有抛出当地困难户的认证标准,大概率会生成新的新闻链接点。



真到了那个时候,新账旧账就该一块算了。


二月五日。


青岛医生被停职,二逼媳妇不能娶?
8名未成年女生陪酒,学校不是青楼!!
教授讲黄段子遭公开质问,微博反诬学生是废青?
方方怒怼共青团:我纪录在此,等着他们的道歉!
青城山游记
看了电视剧《觉醒年代》,专攻“屎尿屁文学”的浅浅大诗人会作何感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