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曹雪芹写出《红楼梦》的奥秘,全在这里……

叶子 法之剑 2021-06-17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去苏州旅游,第一站我选择了拙政园。

 

原因之一,园林是苏州的名片,而拙政园则是苏州园林的代表,它和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同在苏州的留园一起,位列中国四大名园,拙政园更有“天下园林之典范”的美誉;

 

原因之二,我是小说《红楼梦》绝对的拥趸。相传康熙年间,曹雪芹和他的祖父曹寅曾在拙政园居住过,他正是在这个园子里完成了这部“放射着强烈的诗和理想的光辉”的巨著。

 

  据导游介绍,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为什么叫拙政园呢?园名来源于西晋潘岳的《闲居赋》中的一句“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园主借以暗喻自己淡泊的心境,并立志余生要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

 


随着络绎的人群,走进古色古香的园门,一座名为“缀云峰”的巨大假山赫然在目。在青翠的竹丛和缤纷的花朵掩映下,其奇峰突起,气势非凡。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开门见山”,也就是建筑美学中的“障景”。据说,“障景”设计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忽然间,我仿佛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红楼梦》小说里描写的大观园进门处的假山,同这座“缀云峰”是多么相似呵。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有这样一段记叙:贾政父子进大观园题景,开门进去,只见一带翠幢挡在面前。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似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斑驳,或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

 

《红楼梦》这段描写,用在这里实在是太贴切了。

   

绕过假山,我的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临水而建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的奇石山岗,浑然天成的小桥流水,在参天古木和翠竹红花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画,一首婉约幽远的诗,我仿佛在瞬间进入了一个“人在丹青行,亦成丹青画”的人间仙境。


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小桥、亭台、长廊、漏窗之妙,处处是画,步步皆景,构成了拙政园典雅、浑厚、疏朗的诗意之美。



首先,我们进入的是东园,东园原称“归田园居”,是明崇祯年间侍郎王心一的归隐之所。当年的故园早已荒废,此处为清代复建,园林布局以山石岛礁、苍松翠竹、曲水池塘为主,配以亭台楼榭,与拙政园典雅、疏朗的主体风格保持了一致。

 

因为时值隆冬,寒冷萧瑟,园中虽有梅花点染,枯枝败叶却是随处可见,但水池中有一群一群的锦鲤,欢快地游弋着,似乎为人们带来了一丝春的消息。

 

中园,是拙政园的主景区,“远香堂”则为拙政园中园的主体建筑。

                          

以荷香自喻人品的“远香堂”,位于大水池的南岸,隔池与东西两个山岛相望,池面开阔清澈,夏天的时候,满池荷花摇曳,美不胜收。

 

以水池为中心,两旁的山岛上,林荫匝地,藤萝披身。

 

在两山的溪谷间,则有一座小桥相连,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与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和“香洲” 遥遥相对,且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如此巧夺天工的设计,兼顾了四季美景,令人拍案叫绝。

 

春看繁花碧水,夏赏荷塘蕉廊,秋品桂香菊韵,冬观雪月梅影。今昔是何昔?人间亦天堂?

 


此外,在“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就是由三间水阁构成的“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为分隔,构成了一个精致幽静的水院,我以为,这里正是拙政园最具特色的地方。

 

西园,原为拙政园的“补园”,是乾隆后形成的,依山傍水的风格,与中园相似,但其曲折起伏的水廊,幽深奇诡的溪涧,叫人眼前一亮。

 

西园主要的建筑是三十六鸳鸯馆,这是园主宴请宾客,听曲玩乐的场所。该馆台楼分峙,精致华美。楼上回廊起伏,水波倒影;楼下鸳鸯戏水,别有情趣。

 

只是,伫立于波光水影间,我竟发出了黛玉的那句感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西园的另一个主要建筑是“与谁同坐轩”,此亭外观为扇形,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则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漏窗正好映入了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刚好配成了一个完整的扇面。

 

亭名“与谁同坐”则取自苏东坡的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一见匾额,我就想起了苏老夫子,他是否曾在这亭里欣赏水中之月,感受清风之爽呢?

 

                


此刻,我又想起了位于中园的“梧竹幽居”亭,它与“与谁同坐轩”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动观流水潺潺,静观山色嶙嶙,与自然相融,人自坦荡,心自宽广。清雅与风同往,诗意与月共生,揽风逸兴,邀月静思,岂不美哉!快哉!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骚客就欣赏佛教的“空无学说”,道教的“出世思想”和儒家的“隐逸主张”,于是,他们常以“避世”、“淡泊”为念,营造山林野趣,抒发自己的人格理想。

 

曹雪芹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其《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红学家们普遍认为,就是以拙政园为蓝本打造的。

 


因为这里许多的楼台轩苑、陈设摆布,山水植被,都与书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无论是东园中黛玉葬花的桥,还是西园里史湘云醉卧的枕石;无论是怡红院、潇湘馆、蘅芜院,还是滴翠亭、凹晶馆、秋爽斋,都能在拙政园中一一找到它们的影子。

 

而曹雪芹先生那俊逸非凡的文采,细腻深刻的情怀,清高脱俗的禀赋,又和这“经典、含蓄、曲折”的拙政园这样地,如出一辙!

 

 

一首凝固的诗,一幅流动的画。拙政园,步步着演绎着青山绿水的诗情画意,寸寸映照着温润如水的人文情怀,处处体现着“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人生哲理。

 

拙政园,不正是古往今来,人们孜孜以求的“人间天堂”吗?

 

    读原创美文,请点击关注上方蓝字“法之剑”

     经授权,庄志明律师(微信号lmz8848)提醒,本文欢迎转发、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