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12月1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家有老照片】宜昌走出去的全国劳模王佩芳

阎永康 文图提供 三峡影像网 2023-12-17


1938年摄于宜昌,母亲抱着的为王佩芳


1937年12月,王佩芳降生于宜昌城的一个平民家庭,迎接女婴来到这个世界的不是芬芳的鲜花,只有隆隆的炮火声。1938年,日寇侵华战争的战火逼近宜昌,为躲避战乱,父母背着不满一岁的王佩芳带着一家老小汇入西迁入川的难民潮,历尽艰辛逃难到万县(今重庆万州)。  


抗战期间摄于万县,中间站立者为王佩芳


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佩芳一家回到光复后的宜昌。王佩芳就读于哀欧拿小学(解放后改为湖堤街小学),初中毕业于宜昌第一初级中学(现宜昌三中的前身)。在填写中考自愿时,王佩芳毅然选择报考宜昌卫生学校(现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的前身)。


王佩芳与妹妹王喃芳和母亲(右一)合影


她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在万县先后因生病无钱医治而夭折,母亲也体弱多病长年卧床,这些都成了她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她立志学医去为更多的人们解除病痛。


宜昌卫校设有护理、助产两个专业,王佩芳被录取到助产专业,她努力学习各科专业医学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


排球锦标赛荣获冠军留影,后排左二为王佩芳


国家排球三级运动员证书及证章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王佩芳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被选入校排球队,她所参与的学校联队在宜昌市1956年排球锦标赛中荣获冠军,1957年因她在省篮排球锦标赛运动会上取得的成绩被授予国家排球三级运动员称号。


1957年7月与同学在西陵公园荷花池九曲桥合影,旗杆旁为王佩芳


1957年初夏毕业分配在即,王佩芳回到家中对母亲说:“妈,学校号召我们去恩施,我已经报名了”,听到这里,母亲情绪激动:“你一个小姑娘,去那么远干嘛?”王佩芳没有顶撞母亲,只是静静的等待她同意。之所以态度如此坚决,是因为老师告诉同学们,恩施大山里好多地方依然使用接生婆的旧法接生,新生儿和产妇死亡率特别高,自己是共青团员,应该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恩施街景


那一届毕业生中有十多个自愿报名到恩施,她们从宜昌乘船到巴东,再换乘带篷大卡车,在险象环生的盘山公路上一路颠簸,风尘仆仆扺达恩施县城。


当地接待干部告诉王佩芳,缺乏专业医护人才是恩施山区最大的难题,如果可以,我们希望你能到红土区去,那里比较偏远,现在最需要你这样的人。“既然来了,就服从安排。”王佩芳说。她只身一人徒步3天,夜宿旅店,行走180里山路,终于抵达恩施最偏远的红土区。


王佩芳与红土区妇联主任黄正心


因为年轻,19岁的王佩芳并不知道她此行前去的工作地方是何等的艰苦,红土是革命老区,平均海拔高度1450米,常年主食为苞谷、红薯和土豆,见不到米饭的,被王佩芳称道的营养食物是恩施合渣,宜昌叫懒豆花,用黄豆泡水后石磨磨成再大锅煮熟,再加上切碎的青菜。王佩芳说,下乡出诊在山路上口渴了,就用摘下的树叶卷成一个斗状在小溪边舀水喝。


恩施县妇幼保健学习班合影


红土区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群众迷信思想严重,怀孕妇女不受到重视,还会被视为“活丧”,加上接生方法不科学,产妇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很高,王佩芳积极在红土区推行新生法接生,以减少妇婴死亡率。


红土区卫生所设施简陋,药房和手术室加起来才20平米,还缺医少药。她发现比起医疗硬件上的欠缺,当地群众心理上封闭和保守才是她开展工作的最大障碍。千百年来的生活传统让那里的妇女在生育时只相信接生婆,而接生婆更是对王佩芳充满敌意。如何转变这种偏见,王佩芳决定,还是从关键人物接生婆入手。


恩施县妇幼保健培训班合影


王佩芳住进了一位接生婆邵姐的家里,每次邵姐要去哪家产妇家里,她就跟着去。那时候,接生婆接生时,剪刀等用具几乎不怎么消毒,王佩芳就及时纠正她,可遗憾的是这种“说教”收效甚微。后来,王佩芳想到打感情牌,如果到城里开会,王佩芳都会给邵姐带点小礼物。渐渐的,两人之间的隔阂渐消。而此时,一起新生儿危重险情则让王佩芳赢得到了信任。当时,有个婴儿被羊水堵塞气管,危在旦夕,邵姐根本束手无策,王佩芳马上运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用嘴去吸婴儿口腔中的羊水,使孩子转危为安。这一事件,感动了产妇一家,更让邵姐对她刮目相看。


组织妇幼保健科业务学习


由于红土区卫生所只有王佩芳一个接生员,所以她基本上是不分昼夜地工作。每当有产妇家属求助的时候,她就独自一人出诊。有一天晚上出诊,王佩芳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不慎从约5米高的陡坡摔下去,等她回过神来时,感觉头顶木木的,隐隐疼痛,她用手一摸,头发湿漉漉的,头受伤了(至今她头顶颅骨留下凹陷的伤痕)。她发现卫生箱摔坏了,药品、接生包散落一地,手电筒也摔坏了,她只能用手在地上摸索着,把药品和接生包整理好,设法攀爬上去,赶到产妇家接生。好在一切顺利,母子平安,产妇一家万分感激,以后每逢到区里赶场(赶集),他们总要到卫生所看望王医生。


进行妇女病普查工作


在当时医疗设施极差的条件下,遇到婴儿被羊水阻塞气管时,王佩芳总是冒着被疾病感染的危险,用口去吸婴儿口腔中的羊水,三年期间经她抢救的危重产妇和婴儿20余例。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打动了那些相信迷信和旧法接生的群众,并使自己推行的新法接生和妇女“四期”保护越来越多地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王佩芳在恩施清江江畔


王佩芳觉得,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她决定在每个生产大队培训一名保健员,并建立起妇女保健站,使广大妇女和婴幼儿的健康有了一定的保障。她的这一创举引起县有关领导的重视并在恩施全县进行推广,有力推进了全县新法接生和妇女保健工作的发展。


1974年,王佩芳受到时任湖北省副省长王利滨的接见


作为这一模式的创始人,王佩芳受到了颇多关注和赞誉。1960年5月,22岁的王佩芳被评为恩施县劳模,与此同时被评为湖北省劳模,受到湖北省省长张体学的嘉奖令奖励。



1960年6月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天安门留影


1960年6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周总理设宴招待了来京参会的全国劳模代表,王佩芳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宴会上的一个细节,周总理席间站起来讲话,他说我今天要给每一位代表送一份礼物,是什么礼物呢?大家都静静地期待着。


1960年5月湖北省群英会留影


只见周总理拿出一张纸,双手展开高高举过头,是毛主席的题字“为人民服务”,顿时全场掌声雷动,代表们都感受到了周总理对自己的殷殷嘱托与殷切期望,王佩芳也一直把周总理的教导牢记在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王佩芳与罗洪生


王佩芳一家与保姆阿姨的女儿合影


在恩施工作期间,王佩芳结识了同年从武昌卫校毕业分配到恩施芭蕉区卫生所的罗洪生,两个年轻人相识、相知结为终生伴侣,在艰苦的生活工作中,罗洪生一直给予王佩芳极大的帮助和支持。1964年,王佩芳被调到恩施市妇幼保健所,负责13个区,她常年带着医疗队在基层工作。


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劳动模范荣誉纪念证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1984年,王佩芳回到阔别27年的家乡宜昌,调入宜昌市妇幼保健院任妇保科科长,主持开展妇女病防治及妇女保健工作。她依然不忘初心,兢兢业业,曾被宜昌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多次评为市卫生战线优秀共产党员、单位先进工作者。


王佩芳和雷锋中学的孩子们


退休后,王佩芳又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到学校、社区义务宣传妇女保健知识,还被宜昌市雷锋中学(宜昌十中)聘为校外德育辅导员。2018年王佩芳获得市总工会、市文明办颁发的“弘扬时代风尚,致敬最美宜昌人”荣誉。2019年9月,王佩芳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记念章。


王佩芳(右一)受聘为宜昌市雷锋中学校外德育辅导员


宜昌市卫生系统中老年迪斯科舞蹈比赛,左一为王佩芳


谈到家庭,王佩芳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没有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因夫妻两地分居,自己要经常下乡巡诊,无暇顾及孩子,只有常年把两个孩子寄养在保姆家,上学读书都是保姆照护。好在两个孩子很争气,长子参军入党。现一家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


宜昌市卫校1957届校友40周年再相会


根植红土恋青山,荫蔽母婴白衣衫,赤子之心写人生,青松不老万人瞻。回首自己一生从事的医疗事业生涯,王佩芳一脸欣慰的笑容,“为人民服务”是医务工作者的宗旨,虽然有过艰辛困苦的日子,那个时候一心想到的是奉献。每当看到被自己抢救脱险的产妇和顺利接生的婴儿,她都有一种成就感。她珍惜党和国家给予自己的荣誉,践行了以自己的勤奋工作业绩为党旗增辉的誓言。


2019年9月24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时任市委书记周霁来到全国劳模王佩芳家,将一束鲜花送到她手中,提前为她送去重阳节祝福。62年前,毕业于宜昌卫校助产专业的王佩芳志愿扎根恩施山区,打造了新法接生的恩施红土模式,于1960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文/阎永康   2023年4月宜昌)


《三峡影像网》编辑部祝大家节日快乐!法定放假期间本号休刊,朋友们节后见!

往期精彩回顾百年前宜昌有家响当当的银楼"同震"
【梦回三峡 ▪ 周末】难忘秭归桥百年前,宜昌城的四所学校事发宜昌 !城区上空的一场空战
影像探秘 | 宜昌长江南岸高地争夺战
【梦回三峡•周末】点军仙人桥百年影像探秘
珍藏千张珍贵老照片,见证当年宜昌水电建设
【梦回三峡•周末】峡 江 放 排
【家有老照片】美好的芳华 | 致敬70年代宜昌民兵
追寻 | 一张宜昌老照片背后的历史烟云【梦回三峡 • 周末】闪闪的航标灯
【梦回三峡 • 周末】不可忘记的老江渝【梦回三峡】 新滩,青滩
【梦回三峡】宜昌古八景梦回三峡:峡江桡夫子【梦回三峡 ▪ 国庆特辑】沧海桑田话宜昌一百多年前的长江三峡,惊奇险峻、原汁原味
【梦回三峡】长江三峡大事记(11)【老城记忆】一张宜昌天主堂老照片唤起的往事【老城记忆】宜昌大山里有个绝密图纸库
【老城记忆】百年前的这位宜昌小哥【老城记忆】宜昌四中往事【老城记忆】百年沧桑强华里老城记忆 | 宜昌运河

本期编辑/鸿钧

   

宜昌市摄影家协会主办 

投稿 | 345783530@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