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哈佛创意计算课共教共学活动开始啦

ElfeXu 南瓜博士 2020-03-20


             

 

Scratch 官网上给教育工作者推荐的课程《Creative Computing Curriculum》,来自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创意计算实验室。这套课程超级赞,2015 年 Jovi 带着小伙伴们将其翻译成中文,却至今仍未在国内得到重用。我找不少老师请教过原因,有说我们的课堂时间太短人数太多,有说老师自己没创意所以不会教,听得最多的,还是说我们的老师和孩子都习惯于按部就班的教学,太过开放会让人无所适从。

 

实在不舍得让这套课成为遗珠,在这个被迫宅在家的漫长假期里,我召集了一群老师,老师们又各自招募了一群孩子,开始共教共学的吃螃蟹活动

 

真的是吃螃蟹,因为这和传统课程太不一样。它非常的克制。对建构主义不熟的老师,一眼看去可能会懵:它怎么什么都不教呀。


选择“不教”,是这套课程的第一大特色。


例如在孩子们注册好账户登录进入 Scratch 创作界面后的第一个任务,是“Scratch惊喜”:让学生“用10 分钟时间,看看Scratch 猫能够做些什么令人惊喜的事情”,或者“花 10 分钟了解界面,有什么发现?”然后再让几个学生来分享心得。

 

学生手册的的回顾小结中,有“你们想了解什么”这样的开放性问题。依旧满脑袋问号的低年级孩子也许能答出一些,已经习惯等老师来喂知识的高年级孩子大概会不知从何答起吧。


             

 

整个课程中绝大多数环节,都和“Scratch惊喜”类似,给一些引子让孩子们自己试验。即便是结构化的知识,课程中也常常只用“试一试”的提示,和“Debug It”的活动,让孩子们自己找答案。

 

在哈佛创意计算的网站上,有一段师生访谈的视频,一个初中的孩子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起她试图让小狗移动到网球边上时遇到的困难。她说后来才意识到可以从“运动”模块中找到网球的X、Y坐标,但当时只能找了个凑活的替代方案。

            

老师竟然连如何获取角色的X、Y坐标值都不教吗?这么简单,两分钟讲完,孩子不就能搞定她的作品了?何必让她摸索那么久还只做了个替代方案?

 

但让孩子自己探索,恰恰是这门课的精华。

比起文本编程语言, Scratch 符合直觉,用起来极简单,随便什么代码块,点一下试试就能得到反馈,非常适合用来培养探索的勇气和方法。

我们的孩子有太多知识都是直接从老师那里复制来的,但长大后所需要面对的世界哪有那么多现成的知识等着老师来教呢,学会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能力。

 

提供开放式的个性化挑战,是这门课程的第二大特色。

 

国内多数编程课,关注的是技术细节而非创意潜能。但哈佛这门课中几乎每一项活动,都给了孩子们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让孩子们电脑编程、用编程工具来表达自己,而不是电脑编程、把一堆堆的语法算法印到脑子里。

 

例如第一单元最后一项活动。“关于我”是美国课堂中很常见的一个项目,新学期伊始老师们都爱让学生做一个 my bag/my profile 之类的作品。

 

             

 

哈佛课程的不同只在于以往用海报这次用 Scratch 来做。这其实很强调了编程作为一种“表达工具”的属性,能很好的帮助孩子们建立起个人和计算机之间的联系。这样开放又和孩子密切相关的命题,自然就能带出精彩纷呈的作品。

              

强调和同伴一起学习,是这门课程的第三大特色。

 

课程从最开始就让孩子们组成点评小组,每项活动更是少不了“和同伴一起做”的提示。同伴之间要相互给有建设性的反馈意见,相互激发灵感。完成作品后要分享到工作室,还鼓励帮助其他人完成项目。

 

例如第二单元最后的大挑战,“音乐视频”,从技术上说无非就是考察孩子们有没有掌握声音和外观两个模块代码块的用法。但在这套课程中,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给予及接受反馈。建议和邻桌的同伴一起练习:在作品未完成时,和同伴或点评小组一起分享各自的进展状况,寻求大家对开发中项目的反馈意见。”这个活动锻炼到的,远不只是编程能力。而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确实也更为精彩。

 

例如 Scratch 官网“音乐视频”工作室里有个作品,在正式演出前还加了个母鸡报幕员。可以想象在团队交流时这样的作品能给别的伙伴多少启发,激发出多少有趣的新点子。

 

         

 

课程还提醒老师“在本练习中,会出现一些关于再创作和剽窃的问题。利用这个机会,组织一次关于给予认可和归属权的讨论,可以利用SCRATCH FAQ 里关于再创作的一些资料。”也要求学生“对那些你借用在自己项目里的他人的方案、音乐或程序,要给予对方应有的认可。 ”

 

所以在学生作品的“备注与感谢”一栏中,常常能见到详尽的素材来源列表。版权意识也是信息素养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应该从小培养。

             

强调反思,是这门课的第四大特色。

 

上课第一天就要求孩子们准备好“设计日志”,用来记录讨论出的想法、分享个人心得。孩子们在整个项目制作过程中必须及时更新日志,记录项目想法、灵感来源、标记、草图、疑问、困惑、胜利等等。

除了日志,学生手册中,每一项活动也都有“回顾小结”,提的都是需要好好思考一下才能回答的问题。

              

 

这样一门课,看起来很美,要教好却真不容易。我们共教共学的教研活动中,除了讨论课程特色、教学理念,在备课时老师们自己也会多多分享相互激发灵感。“和同伴一起学习”,这样的课堂文化,对老师自己也很适用呢。

 

目前已有第一批十余位老师加入共教共学活动,各自招募了学生即将开始线上教学。我将作为观察员和助教,穿梭于课堂中,为老师们的教学实践写文章,并整理资料给后续参与课程共教共学活动的老师使用。感兴趣的老师请保持关注并参与我们后续的活动噢。


哈佛创意计算课程的最新内容在 http://scratched.gse.harvard.edu/guide/curriculum.html  。如无法下载,或需要 Jovi 等翻译的中文版,也可公众号回复“哈佛创意计算”,获取网盘链接。与课程密切相关的创意计算思维的资料在 http://scratched.gse.harvard.edu/ct/  ,我在共教共学活动过程中也会逐渐搬运至国内介绍给大家。


P.S. 特别喜欢老风老师为制作的招生海报。对孩子的这几条要求,非常体现哈佛创意计算课的特色呢。

            

 

 

       






我一直在计算机工程师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之间架桥,想把工程师的技术能力工程经验和老师的教学经验结合起来,相互协作促进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科学教育。2019年春节,ET结桥社开展了 Seymour Papter 的《因计算机而强大》的共读活动。期待 2020年春节的哈佛创意计算共教共学,也能有精彩收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