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雷:关注动画的价值和风格演变

叶宗予亮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23-04-01

陈雷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 副教授

研究领域:动画设计
Siggraph是全球电脑图像领域首屈一指的年度盛会。SIGGRAPH大会的电脑动画电子剧院(Electronic Theater)是世界电脑动画领域的著名动画节,也是奥斯卡认证的动画节之一。2022年8月,在SIGGRAPH大会电子剧院(Electronic Theater)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教授陈雷导演的三维动画短片作品《止战》(The End of War)荣获三个大奖之一的评委会奖(Jury‘s Choice Award)。这是中国动画在Siggraph电子剧场的首次获奖。作为首个荣获“SIGGRAPH大会电子剧院评委会奖”的中国人,谈及这次参赛、入围以及获奖心路历程时,陈雷直言是“梦想成真”。陈雷介绍,SIGGRAPH动画节是三维动画创作者非常关注的盛会,他刚开始学三维动画的时候就了解到这个动画节。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威塔等行业巨头都热衷于参加SIGGRAPH动画节,竞争非常激烈。2021年同样获此项殊荣的是制作了《魔戒》和《阿凡达》的威塔公司,而今年迪士尼、梦工厂也参与了角逐这并不是陈雷的第一次入围,在完成研究生学业时,他做的毕设就曾入围过。这是第二次入围,并且终于获得了奖项,陈雷为此很高兴,在他看来,能获奖意味着不断进步的中国动画事业,正逐渐获得国际认可。



为什么会走上动画之路?陈雷回忆,当年学习了三维建模和渲染技术,发现这个还可以做动画,于是开始学习动画知识。另外,小时候有本动画杂志叫《孙悟空》,向大家介绍动画片,教大家怎么做动画。陈雷表示,虽然是做着玩,但也不失为一种动画启蒙。陈雷认为,学习动画的学生应该具备的特质,一是要耐心,二是要全面发展。完成一部动画作品,多则需两三年,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十天半月还做不了一分钟,没有耐心的人做不下去。另外动画还是有一个特殊性,因为要学的技术比较多,除了学习怎么做动画,还要学视听语言,就是导演的一些技法,例如怎么剪辑?怎么安排镜头?怎么叙事?还要学些编剧。甚至有时候要做一些动作元素的动画,可能还得去学打球、武术、跳舞……。陈雷认为,学动画的同学应该有一个非常关注并且深入学习的领域,将来可以用它来做动画片的内容。在陈雷本次的获奖作品《止战》中,他创新性地把雕塑艺术融入到了动画当中,创造了带有独特个人风格的动画形式。陈雷表示,其实把不同的风格融到动画里,是很常见的做法。例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做过很多类似的尝试,包括剪纸动画、皮影动画等。前两年引发关注的动画片《至爱梵高》,就是将动画和油画形式结合。陈雷在《止战》作品中,表达了自己新的想法,主要是从三维动画的角度去考虑的。陈雷总结了以往制作三维动画的经验。一般采取的方法是把人做成模型,在里面做一些“骨骼”,用关节旋转来形成动作。但是陈雷发现,这种动画跟手绘动画不一样,手绘的话想把一个人画成什么样都可以的,你可以把手拉得很长,怎么变都行。可这些变化用三维动画实现不了,没有办法达到完全自由。但是做雕塑是完全自由的,雕塑怎么动都是自由的,陈雷发现两种艺术形式之间有个缝隙,因此他萌生了填满这个缝隙的念头。陈雷认为,这种动画,可以是一种风格。其他人也可以用这种思路做。陈雷觉得这比自己创作一个作品要更令人激动一些,因为也许会有很多人采用这种方式,也许能做出优秀的作品,对陈雷而言,能为后续创作者打开一条道路,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陈雷本次的获奖作品《止戈》是一部反战主题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陈雷介绍,现在动画这种形式和现实已经越来越接近了,很多的动画片都反映了重大的社会现实,包括关注边缘人群。以前的动画更多的是天马行空,有丰富的想象。现在动画片越来越有记录性,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陈雷能清晰地感受到,动画作为一种媒介除了纯想象之外,越来越注重对现实世界的启迪。在教学中,陈雷也鼓励学生去做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作品。

除了在动画形式上进行创新,陈雷高度关注中国动画的价值和风格演变。陈雷认为,中国有不少二维动画语言是偏日漫化的,而部分三维动画创作者的手法则是学习美国的比较多。陈雷希望从学院研究层面出发,能够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审美,中国特质的动画片。陈雷认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最兴旺的时代,堪称中国动画片的黄金时代,那时没有经济的压力,不用考虑市场问题,可以深入研究动画,发掘民族文化精髓,保持较高的艺术水准。陈雷倡议今天的动画工作者也应多关注内容层面,主动了解中国文化。在陈雷看来,动画风格是一种语言或者符号,它是系统的符号组织关系。中国故事,要用中国自己的符号语言表述,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国内涵。

对于当下的中国动画发展和国内动画市场,陈雷依然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陈雷特别提到,国内的动画发展逐渐向好,国外其实有很多看中国动画的粉丝,而且评价都是很正面的。有一些国漫,在一些新兴市场,比如说非洲、东南亚很受欢迎。在国外用画的拼音“donghua”就可以来称呼中国动漫了。像“donghua”、“manhua”大家都认得但是反过来,确实有些在国内特别火的作品,在国外不太受观众认可。陈雷认为,这跟一些动画作品艺术表现语言的模式化是有关系的。陈雷总结,如果特别想迎合国外市场,反而是不容易得到认可的。这跟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些动画不一样,那些作品数量不大,但是口碑很好。
面对现在中国动画行业越来越火爆,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的状况,陈雷表示,动画看上去蛮好玩,挺有趣,但是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有很多人在基层很辛苦地工作。作为动画专业的教师,陈雷认为院校师生创作的核心重点在于原创性,院校在创新思维上则具有先天的优势。学习动画的同学需要搞清楚,将来在行业里想要做什么?如果想要做创意、管理或者研发,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这个方向去思考探索,不要拘泥于具体的技术。如果想做导演,就要从视听语言、导演手法、写作能力,还有沟通能力等多方面去提升自己。

陈雷老师(左三)与采访团队合影


采访统筹 | 朱滢

撰稿 | 叶宗予亮

文案整理 | 苗义泽

摄影 | 陈嘉彦

图文编辑 | 罗雪辉 汪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