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毕设故事 | 杨羚:《荒野》

杨羚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23-10-13


杨羚

马来西亚人


2017年7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文学学士。

2020年7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艺术学硕士。





作品简介

《荒野》的文本内容由两部经典作品及图像所组成,通过文本材料的交叠与互文的形式描绘繁茂表象下的世界。本书在信息的架构方面将文本分为“图像”、“注释”与“正文”三个层次,构建兼容不同阅读方式的组织架构。



导师的话

如今,数字化阅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数字化信息、电子文本无处不在。实际上,人们通过数字化阅读的信息内容、视觉形式及其数量、频率等远远超过他们以往传统的阅读。而近十多年来,反思电子书发展的起起伏伏的轨迹,使得人们不再会单一的去看待只是由于技术因素的改变给阅读带来的影响。随着纸质书和电子阅读方式并行的常态化,关于电子书籍文本再设计的内在机制和意义耐人寻味。


杨羚的毕业设计关注了这个信息时代基于数字化文本或电子文本将会给人们的阅读带来的结构性变化,用更加宽广的视角反思了阅读历史上那些复杂的多样化现象中的本质意义和不变因素,并以此作为推陈出新、改变现状的依据。根据两本中外小说有意义的内在联系,以及外部可拓展的多重“边界”的建构,作者提出对数字化时代“文本边界”的思考并付诸实践,具有新意。同时,边界跳转中体现了其文本视觉系统设计的完整性,精致和谐,取得了较好的阅读的效果。该设计思路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并对其论文研究的主题阐释具有很好的说服力。


赵健 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





问题的缘起:

“阅读”、“书本”和“电子书”


当“书本”转化为一串虚拟的数据,“书”的概念应该如何被理解?为什么电子书至今仍没有全面替代掉纸质书,并且还形成了今天这种多媒介、多样化阅读行为共生的现状?带着这些问题,我围绕着“电子书”展开了调研。电子书这一形式发展至今,经历了互联网的发明、知识共享、乃至向数字移动终端靠拢的过程,对阅读与书本带来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深。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我希望可以借助书籍设计的思维找到“书本”与“电子书”之间的交汇点,因此将电子书的架构及组织作为设计的对象。同时,我并不认为电子书这一形式的兴起仅仅是由“纸质”向“电子”的技术转移,这背后兴许还牵扯了更加复杂的因素。


前期帮助理清自己思维的各种笔记。


这样的问题意识很快地引起了我对阅读史的关注。在真实的场景中,人的阅读和书籍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通过这一视角,我关注阅读史中人与工具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文本的增多,读者变得更加主动,通过对文本的主观编辑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系统,阅读的路径也逐渐由单一变得复杂。这些工具的用途在阅读中所保障的构建行为就是我在设计中应该保留的。


譬如“Manicule”(拉丁语,小手的意思),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所绘制的符号,用于标示文章中的重要的段落,并配以一段个人的笔记或本段文字与其它文本的链接。后来成为一个固定的书面符号被沿用至今。图片来源:Gibb, Ken. (2013). [The Institutional Archives’collections].


由意大利工程师拉梅利所创造的书轮(Bookwheel),图为1588年由拉梅利本人所发表的概念图。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将若干本书放在书轮上的架子,方便进行交叉对比式的阅读。是当时重要的阅读辅助工具之一。图片来源:ECHO Cultural Heritage Online.


另一方面,历史上的阅读曾历经过诵读向默读的转向。省去了口白,阅读得以通过看的行为完成,文本也逐渐有了独立的表意功能。[1] 而“文本”的意义远不止是书面所记载的符号,它还包含了那些“没有被展示的东西”。[2] 换言之,文本能被展示的先决条件可说是由外部因素(如技术条件)所决定的,但是决定文本“边界”的,往往是那些没有被展示出来的“侧文本”,譬如视觉的形式、围绕文本的拓展性材料等等。[3]


通过上述研究,我得出了两点:首先,数字终端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摆脱了物理形制的桎梏,并且同时继承了卷轴的连贯性和册页的灵活性;其次,侧文本也是构建读者阅读经验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将此作为构建“电子书”整体架构的依据,展开了下一步的工作。


我将本“书”分为“正文文本”(“图像”+两部作品的正文部分)、侧文本(注释等围绕文本的拓展性材料)与“其它”(外部链接)三个层次,构建兼容不同阅读方式的组织架构。”


架构图示。”图像”作为独立的阅读部分,也是链接两部作品的桥梁。



设计的呈现:

关于“荒野”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野草》


作品《荒野》是本次研究的设计实践部分,成品为一套兼容平板电脑以及手机的电子书。我选择艾略特的《荒原》以及鲁迅的《野草》作为基础的文本内容,并围绕着这个主题搭建整体的视觉系统。


我将标题字与图案元件在视觉的体量上做出对比,分别呼应文本中知识分子尖锐的形象与粗野、异化的“野草”们。再在色调上以黑白灰作为统一的要素。


图像元件的动态呈现


首页通向两个文本以及图像的部分


两个文本的正文部分


图像的元件以标注的形式穿插在两个作品中意象相近的段落旁,通过点击图像,实现两部正文以及图像部分之间的跳转


从正文通向注释及网络链接的路径


返回首页


最终的效果


展厅的效果

以展示主题为主的思路进行设计



《荒野》主题概念视频



--

注:


1.默读的概念参见SAENGER P. Silent reading: Its impact on late medieval script and society [J]. Viator, 1982, 13(367-414.


2.类似的观点参见Lisa Gitelman,D. F. McKenzie,Stanley Morison,


3.关于侧文本的概念,详见GENETTE G. Paratexts: Thresholds of interpretation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后记


在整个毕设的研究过程中,我试图探究的是几个系统之间互为表里的复杂关系,对于目前的我而言是一个野心过于庞大的计划。所幸我身边不乏师友们的帮助,让我看清自己的不足之处。


感谢我的导师赵健老师,每一次和他的谈话都是对我智识成长上的一次激励。感谢Sarah Teasley,Gerry Leonidas,林书杰以及两位论文评阅人方晓风、向帆老师的提点,他们尊重我的每一个提问,真诚地予以回应,让我能在看到的东西里再看到东西。当然也少不了家人的支持,以及杨昶贺学姐、朋友们和系秘老师在我无法返校之际给我提供的各种帮助,谢谢你们!


写下这篇推送,也相当于为自己硕士阶段的思考做了一番总结,相信也会是新一轮思考的起点。

大家珍重!






资料来源/杨羚

报道统筹/牛彤彤

图文编辑/罗雪辉 冯佳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