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没时间读书,只是因为你觉得读书没那么重要”

张海露Eric 英语学习笔记 2022-08-25

今天在微博上刷到刘擎老师在《十三邀》中的一段话:


我转发,写了条评论:

几年前读《越读者》、《暗时间》、《低智商社会》和 How to Read a Book,最大的收获是提醒自己一定要有大块专注阅读时间输入,也要学会使用时间的边角料消化。警惕成为不读书而有见解的人,警惕读而不思让自己变成复读机。

我是阅读的受益者,也一直在鼓励更多人读书、读好书、会读书。我其实也是最近几年才开的窍——从一年读不完一本书,到现在一天不读书就觉得少点什么;从纠结读书速度和数量,到关注自己能学到什么主动获取信息。「读书」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读书」也不只是读文字集合,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成了我的书。

今天再聊聊这个老话题,如何开始阅读?如何读英文原版书?我把它总结为四个步骤,希望对一直想读书但是迟迟还没有行动起来的你有所帮助。

1. 专注 

关于阅读时间的安排,郝明义在《越读者》说他每天都有 1-2 小时固定阅读时间,读书栏目《一千零一夜》的主持人梁文道先生,在回答自己为什么有时间阅读的时候说:


在我看来,可能效率很重要。我觉得很多人做事没有效率。在我看来效率的关键是什么呢?要专注。心思单纯。比如说我现在跟你说完话,你要我接着读书,我可以拿起来马上就进入这本书,不需要任何缓冲。我基本上是可以从一件事到另一件事之间都迅速转换。这个状态转换是如何可能呢?那就是因为我每次都心思很单纯,不要乱。怎么做到这一点又要说回老话了。

我觉得我们现在很多人,日常生活太多干扰。你手机不停响,不停看短信,不停地发微信,那你就心思不单纯了。又或许还有一个方法。你学我,我学禅修,我静坐,这也有助于我们专心。最后我自己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要把时间留给你觉得最重要的事情。


就拿读书来说,很多人会问,我们今天如何可能还找到时间读书呢?我们都想读书,但没时间,我们很忙啊!我的看法是这样的。那并不是因为你没时间读书,只是因为你觉得读书没那么重要。此话怎讲?比如说你没时间读书,我想请问你,你每天有没有空看电视呢?有没有空上网呢?有没有空跟人聊天喝酒呢?有没有空出去常常见朋友打麻将呢,或者有没有空出去玩乐呢?如果你都有空做那些事儿然后你告诉我你没空读书,那就只不过是因为你觉得读书没有刚才说的那些事情重要。但是在我看来,由于我觉得读书是最重要的事,所以我会首先规划时间的时候,把读书当时间放在第一位,剩下的时间才去干别的事。
来自《一千零一夜》第107夜》的开场


每天大概 45%的行动不是出自「决定」 ,而是出自 「习惯」 。每天都留给自己一段大块阅读的时间,如果没有时间的话那就早起或者晚睡一小时,让自己通过养成阅读习惯而变得专注、从容。

2. 泛读

除了读小说外,不要拿到书后直接一页一页的读。在我们全力以赴阅读之前,应该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做检阅式阅读。具体可以这样做:

  • 读概述(overview),序言(preface)
  • 读标题,副标题
  • 提问题, 根据标题提问
  • 读前两段,后两段
  • 走马观花,看细节。例如斜体、加粗处理的单词。

泛读后,我们再决定要不要读下去。如果决定要读下去,可以根据泛读的内容选择阅读策略。可以乖乖地按照作者的思路从前往后读,也可以从后往前读,或者先读自己最感兴趣、有疑问的章节。我用这种方法看非小说类中文畅销书,一个小时(专注的一小时)就可以高质量完成。

读英文书的时候,因为考虑到还要学习书中的一些表达,我的速度会慢一些。通过先泛读一本书(非小说类)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吸收书中的「干货」,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精力学习语言了。


3. 读,做笔记

做完第二步后,如果还想读下去的话,那就开始读吧。在第二步中我们看到了「森林」,在这一步中我们的目的是看到「树木」。

读的时候手里拿一支笔,不懂得地方标记一个问号,不认识的词画个圈,遇到精彩的句子画道线。别忘了在第二步中我们根据标题提出了一个问题,在阅读中我们需要回答这个问题,因此我们也要在包含可能答案的地方做标记。

这一步骤中,最重要的是:妹妹你大胆的往下走。一直读下去。不要纠结,不要往回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读完它,把问题留给下一步。



你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困难,读起来很痛苦,没几天就放弃了。除了调整阅读方法外,我们还要调整心理,用科学的方法帮助自己完成目标,例如 WOOP:


WOOP 是四个单词的缩写:Wish, Outcome, Obstacle, Plan

  • Wish:设定目标切合实际的目标。例如这个月完成一本英文畅销书的阅读,并且每星期完成一篇阅读笔记。

  • Outcome: 想象美好的结果,画面感越强越好。例如读完这本书后我可以把阅读心得晒朋友圈,获取知识,学一些英文表达,和朋友谈笑风生的时候可以脱口而出几个英文金句。

  • Obstacle:预判行动过程中的困难,一定是基于 Outcome 的 Obstacle。从最明显的障碍开始,一步一步引导到你真正的内心障碍——与自己完全坦诚地对话,找到心底最根本最原始的阻碍。

比如,你认为你阅读的困难是「没有时间」,「词汇量不够」。然而如梁文道先生所说,我们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认为阅读这件事很重要,这时候我们需要问自己我为什么要阅读?阅读对我来说有多重要?然后为它设定一个时间,养成习惯。

「词汇量不够」也并不是真正的困难,因为正是因为词汇量不够,我们才选择去读英文书,在阅读过程中考察自己的词汇、在情境中学习词汇。这时候我们真正的障碍并不是词汇量不够,而是「害怕面对自己的不足」 「没有做好一件小事的自信」。

就像是你喜欢一个女孩子,你觉得她很优秀,out of your league,你不敢和她搭讪是因为你害怕「我个子没她高」「我工资不高」「我长得也不帅,没什么过人之处」。这些都是制约你行动的原因,不过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你不够自信,开不了口。

  • Plan:针对障碍 A,计划 A……,针对障碍 B,计划 B……以此类推。

例如阅读这事儿,如果你觉得它很重要,可以先从简单点儿、薄一点儿的书读起(例如葛传椝先生的英文短文合集),并且要接受「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让你不舒服的事」「学习意味着你要暴露自己的不足」。读总比不读强吧?读了一本书学了 50 个地道表达,总比一个没学要强吧?即使最后忘了 45 个,那又何妨?学习就是不断输入、忘记、重逢、掌握的过程。


4. 选择性重读,解决问题

完成了第三步后,我们对阅读内容有了至少 60% 的了解,即了解它的「干货内容」。如果无法达到 60%,可能这个文本对我们来说太难了,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这个时候就需要多去了解一下背景知识才能读下去。

最后一步的目的是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查不认识的字词,死磕没读懂的语法,精彩之处多读几遍,如有必要可以做摘抄、背诵。想检验自己是否读懂的话,可以写一份或长或短的读书笔记,主要包括这样几点内容:文章说了啥事?为什么这么说?有什么证据?和我有啥关系?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点:不是所有的书都要读完。不要说自己有「阅读强迫症」,不读完心里就别扭。这不是「强迫症」,而是思维定势。为啥要纠结非要读完一本书呢?或者我们想这个问题:读完一本书(不算小说)和没读完差很多吗?

对于经典作品,我们需要花上大量时间研读才可能读懂,但是对于更多的书来说,我们能掌握它的核心思想有所收获就可以了。例如我用一个小时就读完了 Think and Grow Rich,因为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老生常谈,我通过泛读找到我不熟悉的观点,然后再把书从头到尾翻一翻「捡宝」,顺便学点词汇表达(例如我学到了come to the end of the rainbow, sum and substance, transmutation)。

我在微博上发的读书小记。最后一句有错字,应该是“善用性的力量”

虽然读书是件很个人的事,但是找几位朋友一起读可能效果会更好。一来有人陪你读,二来可以从书出发进行高质量的交流。我也是从支教时组织读书会开始,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才有了稳定的提高,少了些浮躁,多了些专注。


最后来个现学现卖。


曾给乔丹、科比做过教练的 Tim Grover 写了本书,叫 Relentless。书的开场标题叫 Don't Think。那些顶级运动员需要帮助的时候,一个电话然后包机飞几千英里去找他,他说他们这么做无非就是为了听到两个字:Don't think——You already know what you have to do, and you know how to do it.



这篇文章中所有的道理和方法无非是些常识,其实你都懂。可能正是你什么都懂才一直没行动起来。那就试试 Don't think。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读觉得最有用的书,别去想什么是不是太功利了?什么样的书是好书?也别在乎别人怎么看你,怕别人说什么你看读书是为了装X!就你这水平还读英文书呢!

Don't think. 先完成再调整,我都行你肯定行。

猜你还想读:

· 学英文一定离不开大量阅读原版书

· 3月向内看自己,跟我一起读英文原版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