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英文原版书阅读,这3个多小时我们都聊了什么?

张海露Eric 英语学习笔记 2021-02-10


6 月现象级读书会上线,这一次我们共读一本新书 You're Not Listening


在读书会正式开始前,我们做了场彩蛋活动:在北京,面对面,聊聊读英文原版书这件小事。以下是 3 个多小时的内容总结,以问答形式呈现,希望对未能参见线下活动的朋友也有所帮助。


1. 一般选书会有什么参考标准,或者会考虑哪些要素?


选书的优先级是「兴趣」和「目的」;其次是「better the devil you know」,可以从你喜欢的作家、你喜欢的作家喜欢的作家入手阅读。


由于我们阅读英文原版书都会有私心:学英语。因此要考虑内容的实用性和语言风格。如果是为了提升英文,不建议一开始就读文学性较强、年代久远的作品——别和自己过不去,为读而读。


除了读同一个作者的书、读朋友推荐的书,刘彦老师给出了他的「选书途径」,供大家参考。


1)参考畅销书排行榜。比如《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主流媒体,读读它们推荐的书,如果合自己的胃口以后就跟着读。


2)参考读书播客。重点推荐 What Should I Read NextAll the Books



3)名人推荐。比如 Bill Gates,Oprah,Reese Witherspoon 的书单,在网上搜他们的人名加关键词 book 或者 book club 就能找到。


2. 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


都读,哪个更方便读哪一个,哪个更能满足自己的目的就选哪一个。


纸质书可以更方便的做笔记,随手一翻也是阅读之乐;电子书容易检索,对读书顺便学语言更友好。比如在阅读时,总觉得一个词反复出现,就可以用电子版本检索这个词,就能一下子见到这个词在这本书中所有的使用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


对了,咱们读的 You're Not Listening 中,作者就多次用到了 divine,查一下就很难不记住它了:



3. 如何在阅读中学习英文表达?如何挑选优质表达?


从阅读中学习英语的原则是:优先学习最眼熟的、最最最想记下来的。


最眼熟的词是那些自己已经认识,但是不熟悉某个新意思、新用法的词。比如 You're Not Listening 中就出现了 affect 作为名词使用的情况,由于我们已经熟悉这个词的基本意思,不费什么劲就能学会原来它在心理学中可以表示「情感」。


最最最想记下来的说法,是那些自己见到后就立刻能想到一个使用场景的说法,自己忍不住联想造句那种。这样的说法读完一章能学 3-5 个就足以。千万不要贪心,试图把每一个生词都一次记下来。


那些没那么想记的词混个眼熟就可以。词海无涯,如果有缘,只要持续输入,该记住的早晚都会记住。



那如何挑选优质的表达呢?


一开始不要要求「优质」,语言的敏感度是在积累中训练的。这也是我们读书会的价值:老师帮我们选好了最值得最值得学的英文,帮助我们读书,顺便学英文。自己积累多了,自然就知道哪些表达最值得学、哪些更优质。


比如我一开始在《经济学人》中遇到 preposterous,就没把它当回事。后来发现《经济学人》非常喜欢用这个词,差不多每期都能遇到,这样我就知道它其实是个高频用法,见多了自然就记住了。我们很多用法都是这样学会的,敢于放弃其实会收获更多。


4. 读小说时,如何兼顾阅读的连续性,享受情节时也学英语?


关于阅读方法,我们很多时候都可以借鉴母语阅读经验,不要因为阅读文本是英语就对它区别对待。


如果想读得爽也兼顾学英文,我推荐大家「读两遍」。


读第一遍时先标记自己不熟悉、不认识、没完全读懂的地方,但不要停下来。等读完了一章或者几十页,再回头读第二遍,这时候只重点关注自己标记的内容即可,至于查不查、学到什么地步请参考上一个问题。


5. 关于输出,如何用自己的话讲出书的内容?


我们如果用自己的话讲作者内容会有难度,但是如果把作者的内容和自己的故事结合起来就会自然很多。因此要敢于把作者内容变成自己的。


除了利用我们群的导读问题,在群里主动分享。我们也鼓励大家使用社交媒体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比如我自己读 Loserthink 一书时,就围绕它发了 20 多条微博,每一条都是我自己的总结、学以致用,比如:



6. 关于读书数量


数量不重要。每个月读多少本是个虚概念。如果读 graphic books,一天就可以读几本。关键是摸索出合适自己的种类,把读书从任务变为乐趣。


7. 关于重读一本书


重读究竟好不好也没有标准答案。我个人不太重读,但有些人喜欢反复读特别打动自己的书,我也很能理解。大部分的书,具体内容不会进入长期记忆,所以过了一定时间之后再读其实也和新书差不多,尤其是小说。关键还是选对风格适合自己的,无论是第一次读还是重读,都有益。不适合自己,无论第一次还是强迫自己重读,都无明显益处。


8. 关于读中译本


中译本翻译难度大、报酬低,往往出品质量堪忧,甚至有很多低级错误。我们阅读英文原版书,是因为兴趣爱好,因为想多一双眼,想防忽悠,更是因为这是我们热爱生活和思考。如果热爱阅读,那就让自己有能力读懂原版资料吧。


不过从获取信息的角度看,可以利用中译本。把它和英文原版对照阅读,既能满足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也能顺便学习英语、更准确地了解作者的意图。



刘彦老师最后引用 Jay Shetty 的那句 Let's make wisdom go viral! 希望通过你们和我们的努力,Let's make reading go viral! 


从阅读出发,学点英语,最重要的是养成阅读习惯,开卷有益,最终也讲出自己的观点和故事。


附录(特别提到的书籍,有兴趣可以列入自己的书单):



猜你还想读:

· 如何教孩子学英语?如何让表达地道?

· 英文原版书读书会上线了!

· “你没时间读书,只是因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